第五十五章

關燈


    每日早晨誦經時候,鐘聲、磐聲、木魚之聲傳出大雄寶殿,使人感到在這荒亂年頭,惟有這繁塔寺倒是一片清靜佛地。

     李自成在田見秀、李岩和宋獻策的陪同下,登上繁塔,觀看了一陣風景。

    下來以後,又走進大雄寶殿,忽然看見這裡放着一張小桌,兩把小椅,桌上擺着象棋。

    李自成少年時候對象棋也很有興趣,後來起義了,練兵打仗,天天忙得不亦樂乎,就沒有工夫再下棋了。

    現在他不覺走到棋桌旁看了一眼。

     桌上是一盤殘棋。

    紅棋車、馬、炮各有一個,還有一個過河卒,正在圍攻黑棋的老将,黑棋士相不全,雖然也有一馬一炮,顯然很難招架。

    李自成回頭問道:”玉峰,你同誰在下棋?“ 田見秀笑着說:”我同老和尚在下棋,殘棋沒有下完,聽說你來了,我們就不再下了。

    這老和尚很細心,棋照樣擺在這裡,等着明天再下。

    “ 闖王笑道:”你倒真會忙中偷閑。

    大軍諸事紛雜,還有閑心下棋,真會享清福啊。

    “ 大家聽了都笑起來。

    李自成又問道:”誰是紅棋,誰是黑棋?“ 田見秀說:”我走的是紅棋。

    “ 李自成說:”你快赢了。

    老和尚已經不好招架了。

    “ 田見秀說:”下棋的事千變萬化,我常常認為自己棋勢很好,就快赢了,誰知一個疏忽,棋勢馬上改觀,反被老和尚赢了去。

    “ 李自成聽了這話,覺得心裡一動,忽然想起了王長順對他說的話。

    他本來準備趁着黃昏之前趕回閻李寨去,這時變了主意,說道:”玉峰,林泉,我還有一件事要同你們二位商量。

    走,咱們幹脆到玉峰的房裡再去看看。

    “ 田見秀笑着把他們帶到自己的卧室。

    這是一間禅房, 房内僅一張繩床,一張破方桌,幾把由他自己修理好的椅子。

    磚地掃得幹幹淨淨,不見灰星。

    靠後牆有一張破舊條幾,部分漆已剝落,擦洗得一塵不染,上邊放着一尊不到一尺高的鍍金佛像,袒露右臂,跌坐蓮花寶座,神态慈和、安詳。

    佛前供一舊銅香爐,兩旁一對錫燭台,插着紅燭。

    蠟燭沒有點燃。

    爐中插着一炷香,輕煙袅袅上升,清幽的香氣散滿小房。

    李自成一進來就笑着說道:”玉峰,你這哪裡像是一員虎将住的地方!“ 田見秀也笑了,說:”如今身在大軍之中,圍城半載,難得有這樣清淨地方,我當然不能放過。

    “ 坐下以後,李自成先提到黃河秋汛的事,說道:”這些日子來,連天下雨,也曉得秋汛來到,隻是大家都忙着攻城的事,沒有十分重視。

    今天王長順來找我,說了護堤搶險的事,我才想到要好好注意。

    堤上原有一二千人,還有一些民工,現在我又趕快加派了五百人前去巡邏。

    林泉是開封府人,對黃河的事比我們知道得多。

    林泉,你看這黃河秋汛的事應如何防備?“ 李岩馬上說道:”此事幾天來我也常常放在心中,隻是想着老營已經派有人在堤上巡邏,我就大意了;老營到底派去多少人,我也沒有問。

    現在聽大元帥這麼一說,兩千人實在太少。

    往年秋汛,征調百姓很多,不但堤内各個村莊的男子全部上堤,就是周圍幾十裡甚至百裡以外的民夫也征來上堤。

    今年因為開封被圍,地方官自然不管了,我們也沒有重視。

    現在大元帥一提,這倒真是一件大事。

    王長順是米脂縣人,他何以會想到此事?“ 李自成說:”他認識本地一個老河工,給他講了黃河的險情,所以他今天将老河工的話對我說了。

    我對黃河的事兒十分外行。

    你看眼下應該怎麼辦?“ 李岩說:”五百人隻能算是增加巡邏,至少得派幾千步兵,攜帶撅頭和鍬,還要準備許多籮筐、許多草包和麻袋。

    “ 李自成說:”堤上原來也有些草包、麻袋,裝滿了沙土,還堆積了一些石頭。

    “ 李岩說:”那是往年用剩下來的東西,一定不夠。

    黃河的事,不怕一萬,隻怕萬一,一個地方決開口子,要抛進許多麻袋、草包、石頭,有時甚至要準備一些船隻,不得已時在船内裝滿石頭,沉在缺口。

    就這樣,有時都還堵不住。

    大元帥。

    我看這事十分緊急,必須立刻就辦。

    “ 李自成不再多談,站起來說:”既然這樣,我就立刻回老營下令。

    “ 田見秀說:”已經黃昏了,大元帥在這裡吃了晚飯,再回老營去吧。

    如果真是這麼緊急,就派一個人先去傳令。

    “ 李自成說:”不,那樣他們不會重視,我要親自回去。

    “ 宋獻策說:”大元帥累了一天,就留在此地吃飯,我先回老營部署上堤的事情,如何?“ 李自成說:”不,我們一道走吧。

    “ 說了以後,他們就一起走出繁塔寺,帶着親兵,在暮色中向西北奔去。

     離閻李寨不遠就是曹操老營駐紮的地方。

    曹操聽到禀報,說大元帥和宋軍師從繁塔寺一帶巡視回來,路過這裡,他趕快同着吉-和留在這裡吃晚飯的牛金星一起來到轅門外迎接。

    李自成沒有下馬,隻說有急事要回老營。

    曹操說:”我們正在晚宴,請大元帥千萬留下,喝杯酒,吃點飯,再回老營不遲。

    “ 李自成說:”不,我有急事。

    啟東可以留在這裡,吃過飯以後再回老營。

    “ 說了以後,拱拱手,就同宋獻策繼續往老營趕去。

    已經走出一裡之外,他們還隐約聽見從曹營中傳出的絲竹管弦和豬枚劃拳的聲音。

     回到老營之後,李自成馬上把谷英叫來,命他立即率領三千人去守護河堤。

    今天晚上以守護為主,明天一早要多備搶險工料,搶修險處;今天晚上倘能找到一些工具,也盡量帶去。

    谷英不敢怠慢,立刻派了國寶和自鳴鶴各先率五百騎兵出發,到黑崗口一帶加強巡邏。

    他自己趕快派人尋找各種搶險工具,準備三更時候率領剩下的二千人帶着工具和糧食趕往河堤。

     闖王又想到王長順,趕快派人把他叫來,問那個老河工走了沒有。

    王長順告他說,老河工早已走了。

     宋獻策也很焦急,他擔心的是白天的東北風在黃昏時已轉成了西北風,風力雖然不大,但顯然會增加黃河沖擊南岸的水勢。

    他立刻派人傳知沿河各村莊,要男人們一律上堤,不得怠慢。

     闖王想到東北風轉成西北風,越發焦急,向吳汝義問道:”谷子傑上堤了麼?“ 吳汝義回答說:”一千騎兵已經出發,子傑正在集合人馬,收羅家夥,準備随後趕上堤去。

    沒有家夥,空手去沒用。

    “ 闖王說:”催他趕快,不要多耽擱時間。

    “ 黃河,黃河,真是一條一年四季變化分明的大河。

    年年都有春夏秋冬四季,而年年四季的變化隻有黃河流域最為顯著,也隻有在黃河上反映得最為充分。

     每到冬天,黃河水枯,河心露出一片一片的沙洲。

    有水的地方結了堅冰,牛車、馬車、小車和步行的旅人,從堅冰上走過去,如同走在陸地上一樣。

    黃河啊黃河,多麼安靜的黃河,沉沉地進人睡鄉。

    盡管堅冰下面水還在流,那就像心房還在跳動一樣,但它确實是沉沉地睡着了。

     到了春天,黃河兩岸的大地慢慢由黃轉綠,柳條慢慢發芽,在春風中搖曳不停。

    小鳥在柳樹上對着黃河呼喚。

    慢慢地黃河被喚醒了。

    桃花開放的季節,黃河的冰在日光中閃耀着彩色,在暖暖的春風中慢慢消融。

    冰漸漸地薄了,河心傳來冰裂的聲音,終于裂成冰塊。

    這時如果遇着幾天連陰雨,冰和水都向下遊奔去,一塊一塊的冰,互相賽跑,競争,碰撞,擁擠,在水面上顯得特别活潑。

    車馬不再通行了。

    步行的旅人也都改乘木船。

    船夫們一面撐船,一面随時用竹篙點開冰塊,以免船幫被它碰壞。

    盡管如此,這時的黃河還是比較安靜的,看不出它的憤怒,看不出它的兇猛。

     夏天來了,如果雨多,黃河便開始漲水,大水灌滿了河槽。

    這時船要過黃河就比較困難了。

    篙往往不管用,撐不到河底,槳也不能完全管用,因為黃河的水不斷打旋,好像沒有什麼規律可尋。

    于是船夫們隻好一面用槳,一面用錨。

    幾個人把錨提起來,用力向前一抛,随着抛錨的力量,船向前駛進一段路,然後再把錨拉起,再往前抛。

    有時也得用篙,因為誰也不曉得水下的情形如何,也許昨天還是深水,一夜之間黃沙堆積,就成了淺流,在淺流的地方便得用篙。

     到了秋天,經常秋風秋雨,連續多日。

    古代的詩人們,一遇着秋風秋雨,便要感歎,便要吟詩。

    一代代無數的騷人墨客,遊子思婦,逢到這樣時候,常不免愁緒滿懷。

    但是他們何曾想到,此時的黃河是多麼驚心動魄!它,在暴怒;它,在瘋狂;它,在咆哮。

    它好像把整年的力量和憤怒都集中在這個時候,一古腦兒向人間發洩出來。

    這時你站在南岸向北岸望去,常常盡你的目力所及,也隻是見洪水滔滔,濁浪排空,卻不能望見北岸。

    這是破壞力最大的季節,天天會有沉船,會有人和牲畜,家具和木料,随着滾滾黃流漂浮而下。

     如今正是這個季節。

    由于闖王的義軍都隻注意圍攻開封,對黃河的脾氣竟沒有多去了解。

    直到今晚,丁國寶和白鳴鶴的一千名護堤的增援人馬才到了堤上,然而并沒有攜帶任何工具。

     二更時候,有二十多隻大船和一些小船,撐了滿帆,從西北向東南疾駛而來,越過黑崗口後,繼續向東。

    船乘水勢,兼借風力,疾如箭發,轉眼之間就在月光下消逝了。

     剛到黑崗口堤上的丁國寶(白鳴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