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公家買糧食的事。
這事情他們同李光-已經作了許多準備,隻待巡撫批準,而今晚已經決定了。
可是李光-需要有一個人經紀銀兩。
黃澍便問劉子彬道:”子彬,李照亮需要有個人幫他經紀銀兩出人,你看誰可勝任?“ 劉子彬早已胸有成竹,暗中也同李光-商量過,聽到黃澍這麼一問,他故作思索一陣,然後回答說:”城中紳士雖多,但精明、幹練、清正的人并不多。
有的人不能任勞任怨;有的人年紀太輕,沒有閱曆;有的人過去手上不大幹淨,名聲不好。
倒是有一個人,老爺你也認識,不知他可不可以?“”你說是誰?“”劉光祖這個人,老爺以為如何?秀才出身,家中殷實,為人清正,别人很信得過他。
“”嗅,你說的是耀先哪!我也風聞其人頗為幹練,好像你們常有來往。
“ 于是劉子彬也就坦然地告訴黃澍,他和劉光祖在一年前認了宗,以兄弟相待。
雖然他同劉光祖相處隻有一年多,可是通過一些事情,深知劉光祖這個人确有才幹。
黃澍聽罷,說:”隻要你認為可靠,就不妨請他幫助李熙亮經紀銀兩之事。
“ 劉子彬又說:”此人素有正紳之名,做事也頗為機密。
“ 這言外之意,黃澍當然明白,于是就将話題又轉到了向各上完遞禀帖的事,需要劉子彬連夜起稿。
他們商量了一下禀帖的内容:首先是要吹噓黃澍,說他早已料到會有奸民和不逞之徒混于出城采青的百姓之中,暗與流賊商量如何在城中舉事,内外應合,所以預先密饬理刑廳得力吏員帶領精幹衙役分布五門,與兵勇協力防範,果然在宋門捉獲孫鐵匠,在西門捉獲霍婆子,為開封消除了隐患。
禀帖要着重說明孫鐵匠與霍婆子罪證确鑿,業已報呈撫、按,依律處以極刑,以昭炯戒。
另外需要着重說到的是,周府為天潢①宗支,宮禁森嚴,而霍婆子向賊拐送良家美貌少婦之後,複欲勾騙宮女送往賊營,以圖厚賞,實為罪大惡極,依律罪加一等,淩遲處死,人心為之大快。
①天潢--指皇族。
關于霍婆子企圖勾騙宮女賣給闖營将士的事,原是黃澍與劉子彬聽到的道聽途說,他們都不相信,但是禀帖中将這作為處決霍婆子的一項重大罪款,因為隻有這樣才更能取得周王對黃澍的賞識。
劉子彬很快就拟出了稿子,交給黃澍看了一遍,酌改了一些字句,随即交給書吏連夜謄抄。
黃澍望着劉子彬笑道:”子彬哪,開封解圍之後,除我們守城出力官吏都應論功優叙之外,單就淩遲霍婆子這一功,周王殿下也不能不……“ 話未說完,忽聽見仆人在窗外禀報:”總社李老爺有緊要事前來面禀,立候傳見。
“黃澍趕快與劉子彬交換了幾句話,聲音低得連他也僅能聽見,然後劉子彬退了出去。
黃澍趕快離開座位,到書房門口迎候。
不一會兒,李光-進來了。
黃澍搶前一步拉住他的手,說道:”正等着你哩!“進書房坐下以後,仆人送上茶來,黃澍使眼色讓仆人趕快退出,然後探着身子問道:”熙亮兄,有何重要消息?“ 李光-望望窗外,聽不見外面人聲,小聲回答說:”消息十分重要!“ 黃澍趕快問:”到底如何?“ 李光-說:”打發去河北的人已經回來了。
“”啊?已經回來了?嚴大人跟蔔總兵的意思如何?“”他們兩位都說那個辦法可行。
“”可是嚴大人說的?“”是嚴大人說的。
嚴大人說,目前勢不得已,隻好依照原議去做。
嚴大人請黃老爺暗中禀明周王殿下和巡撫、藩台等各上憲,也要禀明陳鎮台,以防将來别人說他對如此大事,擅自決定。
“ 黃澍點點頭,半天沒再說話,思考他明日将如何向周王啟禀,同時回想着他同新任河南巡按嚴雲京的密議經過。
二月間開封解圍之後,巡按任浚因與高名衡争功,發生不和,又斷定李自成必将再來攻城,趕快賄賂一位朝中顯要大臣和一位用事某太監說話,升轉别處做官,在四月初離開開封。
新任巡按嚴雲京在五月中旬來到黃河北岸,不敢過河,駐節封丘城内。
五月二十日那天,開封哄傳李自成的大軍即将到達開封,滿城人心涼慌。
黃澍奉巡撫之命,趁着圍城之前,過了黃河,到封丘請他速帶北岸官軍過河,來開封共同守城。
嚴雲京不敢過河,借口北岸隻有總兵蔔從善三千人馬,過河無濟于事,不如留在封丘,可以調集援軍,從北岸救援開封,也容易征集糧草接濟城中。
黃澍當時建議,萬一開封被圍日久,無法解圍,城中危急,便由嚴雲京派兵從南岸朱家寨附近掘開河堤,使開封周圍盡成一片汪洋。
黃澍得意地把這計策稱做”以水驅敵“,在心中比之《三國演義》上的”水淹七軍①“。
但他知道李自成決非于禁,開封隻能暫時解圍,而不會将闖兵全部淹沒。
秘密議定之後,黃澍連夜返回城中。
此刻黃澍想了片刻,對李光-說道: ①水淹七軍--故事見于通行本《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
”開封城萬無一失,隻怕數百裡内洪水滔滔,不知将淹毀多少村莊,漂沒多少人畜!“ 李光-說道:”我也覺得後果堪慮。
“ 黃澍又想了片刻,忽然下了狠心,說:”巡撫與諸位上憲都已暗中同意,隻待周王殿下點頭,就可決定。
“ 李光-說:”從河北回來的人說,嚴大人、蔔大人正等着開封的回音,一旦決定,就好動手。
“ 黃澍說:”我馬上就要禀明撫台大人,然後同撫台一起進宮,面奏周王殿下知道。
此事萬萬需要機密,不能露出風聲。
一旦決了黃河,不管水大水小,李自成必然大為震動,如果閻李寨的軍糧辎重被淹,他就非退兵不可,這樣開封之圍自然也就解了。
不過黃河決口之後,城中望見黃水奔來,一定會議論紛紛。
我們一定要防止消息洩露,一口咬死說是流賊決河,這一點十分重要。
“ 李光-神色嚴重,點點頭說:”當然,當然。
“ 過了兩天,約摸辰時左右,忽然全城哄傳昨夜李自成掘了黃河,要将開封全城軍民淹死。
首先是北城和西城上的守城軍民看見一道黃水從西北向東南流來,随即黃澍命幾個眼睛特别尖的年輕人吃飽肚皮,登上上方寺鐵塔半腰,有的爬上塔的最高層,觀看水勢。
水并沒有照嚴雲京和黃渤的期望,沖向閻李寨,而是從閻李寨北邊數裡遠的低處向東南方向流來。
水勢不大,流速緩慢,在陽光下明滅如線。
人們還看到,城外義軍毫不驚慌,大堤内外常有不少義軍到水邊觀看、飲馬。
城中百姓擔心口子愈沖愈大,黃水會越過早已無用的大堤,滔滔而來,沖塌城牆或漫過城頭,灌進城内。
家家戶戶都趕快燒香許願,除在院中焚香禱告玉皇之外,也成群結隊往省城隍、府城隍和祥符縣的縣城隍以及各地方的關帝廟燒香許願。
特别是黃河的保護神金龍四大王廟,今天特别熱鬧,人群川流不息,敲鑼打鼓,前來燒香磕頭。
整個開封城陷入了一片恐怖之中。
人們原來都怕餓死,現在卻更怕被黃水淹死。
中午過後,一道黃水過了大堤缺口,向城邊流來。
水勢不大,看來不可能沖毀城牆。
分明大河水枯,不能為害。
于是大家放心了。
有人覺得奇怪,猜不透李闖王此時掘河,到底存的是什麼心思。
有人問道:”李闖王到底為何要灌城?他不是要搶奪财物麼,把城淹了對他有什麼好處呢?“ 也有人問道:”既然要灌城,為何不将口子開得更大?為什麼不等到河水漲時掘口?“ 到處議論紛紛,可是誰也說不清楚。
這一天上午和下午,黃澍和李光墾,帶着幾名親信,兩次登上西北城角,觀看水勢。
起初感到心中遺憾,因為這水流很緩也很小,既不能淹沒”城外流賊“,也不能使李自成在閻李寨的軍糧受損。
後來看見這一股黃流灌進城壕,他們又大大地高興起來。
對于守城來說,黃水倘若将城壕灌滿,如添數萬守軍。
黃澍和李光-交換了一個微笑的眼色,許多話盡在不言中。
連續三天,這股黃水繼續向開封流來,義軍并沒有将口子堵住。
黃澍心裡明白,一定是李自成大軍也需要用水。
久旱不雨,開封城外的井水都快幹了,人和騾馬都飲水困難,所以樂得暫時不堵缺口。
直到二十日,水才停止流來。
黃澍派人潛出城外打探,知道是李自成派人将決口堵死了。
又風聞黃水開始流來時,曾有人向李自成建議緩堵決口,以供将士
這事情他們同李光-已經作了許多準備,隻待巡撫批準,而今晚已經決定了。
可是李光-需要有一個人經紀銀兩。
黃澍便問劉子彬道:”子彬,李照亮需要有個人幫他經紀銀兩出人,你看誰可勝任?“ 劉子彬早已胸有成竹,暗中也同李光-商量過,聽到黃澍這麼一問,他故作思索一陣,然後回答說:”城中紳士雖多,但精明、幹練、清正的人并不多。
有的人不能任勞任怨;有的人年紀太輕,沒有閱曆;有的人過去手上不大幹淨,名聲不好。
倒是有一個人,老爺你也認識,不知他可不可以?“”你說是誰?“”劉光祖這個人,老爺以為如何?秀才出身,家中殷實,為人清正,别人很信得過他。
“”嗅,你說的是耀先哪!我也風聞其人頗為幹練,好像你們常有來往。
“ 于是劉子彬也就坦然地告訴黃澍,他和劉光祖在一年前認了宗,以兄弟相待。
雖然他同劉光祖相處隻有一年多,可是通過一些事情,深知劉光祖這個人确有才幹。
黃澍聽罷,說:”隻要你認為可靠,就不妨請他幫助李熙亮經紀銀兩之事。
“ 劉子彬又說:”此人素有正紳之名,做事也頗為機密。
“ 這言外之意,黃澍當然明白,于是就将話題又轉到了向各上完遞禀帖的事,需要劉子彬連夜起稿。
他們商量了一下禀帖的内容:首先是要吹噓黃澍,說他早已料到會有奸民和不逞之徒混于出城采青的百姓之中,暗與流賊商量如何在城中舉事,内外應合,所以預先密饬理刑廳得力吏員帶領精幹衙役分布五門,與兵勇協力防範,果然在宋門捉獲孫鐵匠,在西門捉獲霍婆子,為開封消除了隐患。
禀帖要着重說明孫鐵匠與霍婆子罪證确鑿,業已報呈撫、按,依律處以極刑,以昭炯戒。
另外需要着重說到的是,周府為天潢①宗支,宮禁森嚴,而霍婆子向賊拐送良家美貌少婦之後,複欲勾騙宮女送往賊營,以圖厚賞,實為罪大惡極,依律罪加一等,淩遲處死,人心為之大快。
①天潢--指皇族。
關于霍婆子企圖勾騙宮女賣給闖營将士的事,原是黃澍與劉子彬聽到的道聽途說,他們都不相信,但是禀帖中将這作為處決霍婆子的一項重大罪款,因為隻有這樣才更能取得周王對黃澍的賞識。
劉子彬很快就拟出了稿子,交給黃澍看了一遍,酌改了一些字句,随即交給書吏連夜謄抄。
黃澍望着劉子彬笑道:”子彬哪,開封解圍之後,除我們守城出力官吏都應論功優叙之外,單就淩遲霍婆子這一功,周王殿下也不能不……“ 話未說完,忽聽見仆人在窗外禀報:”總社李老爺有緊要事前來面禀,立候傳見。
“黃澍趕快與劉子彬交換了幾句話,聲音低得連他也僅能聽見,然後劉子彬退了出去。
黃澍趕快離開座位,到書房門口迎候。
不一會兒,李光-進來了。
黃澍搶前一步拉住他的手,說道:”正等着你哩!“進書房坐下以後,仆人送上茶來,黃澍使眼色讓仆人趕快退出,然後探着身子問道:”熙亮兄,有何重要消息?“ 李光-望望窗外,聽不見外面人聲,小聲回答說:”消息十分重要!“ 黃澍趕快問:”到底如何?“ 李光-說:”打發去河北的人已經回來了。
“”啊?已經回來了?嚴大人跟蔔總兵的意思如何?“”他們兩位都說那個辦法可行。
“”可是嚴大人說的?“”是嚴大人說的。
嚴大人說,目前勢不得已,隻好依照原議去做。
嚴大人請黃老爺暗中禀明周王殿下和巡撫、藩台等各上憲,也要禀明陳鎮台,以防将來别人說他對如此大事,擅自決定。
“ 黃澍點點頭,半天沒再說話,思考他明日将如何向周王啟禀,同時回想着他同新任河南巡按嚴雲京的密議經過。
二月間開封解圍之後,巡按任浚因與高名衡争功,發生不和,又斷定李自成必将再來攻城,趕快賄賂一位朝中顯要大臣和一位用事某太監說話,升轉别處做官,在四月初離開開封。
新任巡按嚴雲京在五月中旬來到黃河北岸,不敢過河,駐節封丘城内。
五月二十日那天,開封哄傳李自成的大軍即将到達開封,滿城人心涼慌。
黃澍奉巡撫之命,趁着圍城之前,過了黃河,到封丘請他速帶北岸官軍過河,來開封共同守城。
嚴雲京不敢過河,借口北岸隻有總兵蔔從善三千人馬,過河無濟于事,不如留在封丘,可以調集援軍,從北岸救援開封,也容易征集糧草接濟城中。
黃澍當時建議,萬一開封被圍日久,無法解圍,城中危急,便由嚴雲京派兵從南岸朱家寨附近掘開河堤,使開封周圍盡成一片汪洋。
黃澍得意地把這計策稱做”以水驅敵“,在心中比之《三國演義》上的”水淹七軍①“。
但他知道李自成決非于禁,開封隻能暫時解圍,而不會将闖兵全部淹沒。
秘密議定之後,黃澍連夜返回城中。
此刻黃澍想了片刻,對李光-說道: ①水淹七軍--故事見于通行本《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
”開封城萬無一失,隻怕數百裡内洪水滔滔,不知将淹毀多少村莊,漂沒多少人畜!“ 李光-說道:”我也覺得後果堪慮。
“ 黃澍又想了片刻,忽然下了狠心,說:”巡撫與諸位上憲都已暗中同意,隻待周王殿下點頭,就可決定。
“ 李光-說:”從河北回來的人說,嚴大人、蔔大人正等着開封的回音,一旦決定,就好動手。
“ 黃澍說:”我馬上就要禀明撫台大人,然後同撫台一起進宮,面奏周王殿下知道。
此事萬萬需要機密,不能露出風聲。
一旦決了黃河,不管水大水小,李自成必然大為震動,如果閻李寨的軍糧辎重被淹,他就非退兵不可,這樣開封之圍自然也就解了。
不過黃河決口之後,城中望見黃水奔來,一定會議論紛紛。
我們一定要防止消息洩露,一口咬死說是流賊決河,這一點十分重要。
“ 李光-神色嚴重,點點頭說:”當然,當然。
“ 過了兩天,約摸辰時左右,忽然全城哄傳昨夜李自成掘了黃河,要将開封全城軍民淹死。
首先是北城和西城上的守城軍民看見一道黃水從西北向東南流來,随即黃澍命幾個眼睛特别尖的年輕人吃飽肚皮,登上上方寺鐵塔半腰,有的爬上塔的最高層,觀看水勢。
水并沒有照嚴雲京和黃渤的期望,沖向閻李寨,而是從閻李寨北邊數裡遠的低處向東南方向流來。
水勢不大,流速緩慢,在陽光下明滅如線。
人們還看到,城外義軍毫不驚慌,大堤内外常有不少義軍到水邊觀看、飲馬。
城中百姓擔心口子愈沖愈大,黃水會越過早已無用的大堤,滔滔而來,沖塌城牆或漫過城頭,灌進城内。
家家戶戶都趕快燒香許願,除在院中焚香禱告玉皇之外,也成群結隊往省城隍、府城隍和祥符縣的縣城隍以及各地方的關帝廟燒香許願。
特别是黃河的保護神金龍四大王廟,今天特别熱鬧,人群川流不息,敲鑼打鼓,前來燒香磕頭。
整個開封城陷入了一片恐怖之中。
人們原來都怕餓死,現在卻更怕被黃水淹死。
中午過後,一道黃水過了大堤缺口,向城邊流來。
水勢不大,看來不可能沖毀城牆。
分明大河水枯,不能為害。
于是大家放心了。
有人覺得奇怪,猜不透李闖王此時掘河,到底存的是什麼心思。
有人問道:”李闖王到底為何要灌城?他不是要搶奪财物麼,把城淹了對他有什麼好處呢?“ 也有人問道:”既然要灌城,為何不将口子開得更大?為什麼不等到河水漲時掘口?“ 到處議論紛紛,可是誰也說不清楚。
這一天上午和下午,黃澍和李光墾,帶着幾名親信,兩次登上西北城角,觀看水勢。
起初感到心中遺憾,因為這水流很緩也很小,既不能淹沒”城外流賊“,也不能使李自成在閻李寨的軍糧受損。
後來看見這一股黃流灌進城壕,他們又大大地高興起來。
對于守城來說,黃水倘若将城壕灌滿,如添數萬守軍。
黃澍和李光-交換了一個微笑的眼色,許多話盡在不言中。
連續三天,這股黃水繼續向開封流來,義軍并沒有将口子堵住。
黃澍心裡明白,一定是李自成大軍也需要用水。
久旱不雨,開封城外的井水都快幹了,人和騾馬都飲水困難,所以樂得暫時不堵缺口。
直到二十日,水才停止流來。
黃澍派人潛出城外打探,知道是李自成派人将決口堵死了。
又風聞黃水開始流來時,曾有人向李自成建議緩堵決口,以供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