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左良玉仍然沒命地奔逃,逃了十裡左右,忽然前面又有一隊義軍攔住了去路。
這時左良玉的人馬被田見秀截殺之後,已經不到一萬,但是他知道後面已無追兵,便竭力保持鎮靜,下令部下勇猛殺敵,不許後退一步。
剛剛布好陣勢,準備迎敵,忽見敵人旗幟上有個“李”字,為首的将領一隻眼睛旁邊有一塊傷疤。
左夢庚一看大驚,對父親說: “大人,這是李過,小李瞎子!” 左良玉聽說是一隻虎在前攔路,知道非苦戰不能活命,便大聲下令: “擂鼓!有後退者斬!” 他自己一馬當先,率着将士沖向前去,要殺開一條血路逃走。
忽聽李過在馬上高聲喊叫: “我是李過,請左将軍說話。
” “停鼓!”左良玉将手一擺,對左夢庚說,“你去問他有何話說。
” 左夢庚策馬向前,向李過問道:“将軍有何話說?” 李過高聲說道:“請告左将軍,家叔李闖王向左将軍緻意:明朝大勢已去,亡在眼前。
請左将軍趁早投降,共圖大事。
” 左良玉在後面聽到,忍不住罵道:“狗屁,火器營趕快施放火器!” 在左良玉的逃兵中,還有不少火器營的将士,立刻就有人點放了火器。
李過揮兵稍退,等官軍放過了這一陣火器,正在裝藥裝彈的時候,他把寶劍一揮,義軍就沖殺過來。
左良玉揮兵死戰。
正殺得難分難解,猛聽得另外一邊鼓聲大作,喊殺聲大起。
左良玉害怕被圍,無心戀戰,自己先走,陣勢随着崩潰,人馬都跟在他的後面奪路逃命。
這新殺過來的是李岩的人馬。
他在這裡已經駐軍了一天半,一面放赈,一面等候左良玉。
現在他同李過合為一處,正在追殺左良玉的潰軍,忽然後面又有大股潰軍沖了過來,他們同這股清軍發生了一場混戰。
等他們把這一支七八千人的潰軍殺散,左良玉已經跑得很遠了。
他們又追了一陣,追趕不上,便收兵回來,繼續消滅那些潰散的左軍。
潰軍已分成了小股,每股十幾人,幾十人,或上百人,也有上千人的大股,不管有路沒路,到處逃竄。
當地老百姓平時對官軍恨人骨髓,這一兩天又見李岩前來放赈,更是感激義軍,加倍地痛恨官軍。
青壯老百姓多數聽從李岩号召,拿起鋤頭、木棍、镢頭,到處截殺這批逃散的官軍,将他們打死。
有些曾遭到官軍殺良冒功的人家,或曾有妻女被官軍奸淫的人家,被官軍燒毀了房屋的人家,為解心頭之恨,不但将官軍殺死,還将他們剖心、割勢,或扔進火中。
左良玉的人馬已經潰散了,隻有不足兩千騎兵追随在他的身邊。
後邊殺聲漸遠,終于聽不到了。
左良玉心想,隻要左右親将還在,召攏潰散的将士,總還可以回來一批,等逃到襄陽後,利用他的聲威,重新恢複不難。
看見将士們灰心喪氣的樣子,他在馬上向左右親信們鼓勵說: “我們沖破敵人層層攔截來到此地,可見吉人自有天相①。
闖賊畢竟失策,倘若他用大兵在溝邊攔截,我們就很危險了。
他埋伏在溝西邊的人馬太少,一路攔截的人馬都不很多,加上我們将士用命,雖然死傷不小,到底李自成莫奈我何。
如今前頭不會再有敵人,大家好生趕路,到了許昌,稍事休息,就去襄陽。
到了襄陽……” ①吉人自有天相--好人自有天保佑。
正在說着,不提防前邊又有一支義軍攔住去路。
左良玉在兵敗危急關頭仍然能保持鎮定,勒馬前望,收攏隊伍。
親将死士見主帥十分鎮定,也都膽壯起來,肅然無聲,等候命令。
左良玉見敵人雖然全是騎兵,卻是人數有限,不過一兩千人,于是他故意在将士面前露出輕蔑的冷笑,卻在心中盤算着如何逃走。
他斷定這是李自成布下的最後一支伏兵,沖過這一“關”,以後就平安無事。
在緊迫中,他毫不慌亂地一面指揮自己的将士布成可以頂住沖擊的方陣,自己立馬陣中,囑咐大家沉着對敵,千萬不要驚慌,一面差一小校去見敵将,說他願意用一萬兩銀子買路。
不想那個敵将在馬上哈哈大笑,聲如洪鐘,說道: “我劉鐵匠奉闖王之命,在這裡等候左将軍投降,非貪财賣路之人。
請左将軍速速下馬相見,不必再逃,我劉某一定以禮相待。
” 左良玉想了一下,命小校前去回答:“左帥敬答劉将軍,請将軍稍候片刻,容與部下将領商量決定。
” 這樣回答以後,左良玉把一個中年将領叫到身邊,對他說: “多年來我待你不薄,今日要用你出力了。
倘若你不幸盡節,你的父母妻子不用你挂心,我會視如家人,特别看顧,還要向朝廷為你請恤請蔭,使你家裡能得到封妻蔭子之榮,長亭富貴。
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吧?” 這位親将身材魁梧,方面巨口,紫檀色面皮,短短的胡須,長相近似良玉。
他曾犯法當斬,左良玉将他救了,平日受左良玉特殊優待。
聽了良玉的話,他的心中頓然明白,用略微打顫的聲音回答說: “末将多年受大帥豢養之恩,常恨無以相報。
今日兵敗到此,遇着悍賊劉宗敏攔住去路,正是末将以死報恩之時。
末将定當遵照大帥吩咐,前去詐降,死而無恨,請恩帥大人放心。
” 左良玉對他又感激又贊許地點點頭,然後向背後一看,說:“旗鼓官,速将卷起來的帥旗打出,随陳将軍前去投降,見機行事,不可大意!”說罷,又回過頭來對中年将領說:“陳将軍,你率領全營前去投降……”他把自己的計劃低聲地告訴陳将軍,陳将軍點頭會意。
他又向左右将領囑咐數語,大家立刻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兒。
左良玉的這些親信愛将都是他多年豢養的死士。
平時左良玉對他們百般縱容,随便賞賜,目的就是要他們臨危效力,為他拼命。
而他的親兵親将、家丁死士,心中也從來沒有朝廷,沒有皇帝,隻有一個“左帥”。
如今他們明白了“左帥”的意圖,一個個忠心奮發,願為“左帥”而死的悲壯情緒充滿胸懷,勇氣登時增長十倍。
左良玉又向大家望了一眼,知道他們的忠心可用,自己也更加鎮定。
他們約定:以陳将軍向劉宗敏拱手施禮為号,突然動手。
左良玉最後在陳将軍的肩上拍了一下,說: “你去吧,要大膽,沉着。
帥旗不可丢失!” 陳将軍策馬前去,後邊跟着旗鼓官,高擎着左良玉的大纛,邊走邊卷,分明是要将大毒交出;再後邊是左良玉的親兵親将和一批弓弩手。
左良玉自己混在士兵群中,一起向着義軍方面策馬走去。
劉宗敏完全不知道左良玉已經換成小兵裝束。
他看見走在前面的敵将身材魁梧,十分鎮定,以為真是左良玉,不覺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的微笑,對身邊一個将領說: “哼!老左打敬軒那麼得手,今日如此狼狽,恐怕他自己也沒有預料到吧?” 這一支明軍漸漸地來到面前,那個走在前邊的大塊頭将領器宇軒昂,敗而不卑,在馬上拱手施禮,叫道: “劉将軍!” “左将軍!”劉宗敏拱手還禮。
突然,明軍一聲呐喊,沖殺過來。
劉宗敏趕快應戰,腿上已經中了流矢。
他忍痛将箭拔去,大喊:“活捉左良玉!”他手下的騎兵在一陣驟然的混戰中大顯身手,很快将敵人殺散。
不管個别敵将如何為左良玉拼死賣命,畢竟饑渴疲勞,人與馬力俱乏,抵不住義軍的勇猛沖殺。
劉宗敏不管箭傷不住流血,雙刀左殺右砍,吼聲如雷,擋者披靡,緊追着那個大塊頭敵将不放。
那敵将看見帥旗已經被劉宗敏的一個小校奪去,宗敏一馬當先,親兵不多,很快追近,斷定自己萬難逃脫,便忽然勒轉馬頭,挺起長槍,說了聲“看槍!”直向劉宗敏的心窩刺去。
劉宗敏施一個“敬
這時左良玉的人馬被田見秀截殺之後,已經不到一萬,但是他知道後面已無追兵,便竭力保持鎮靜,下令部下勇猛殺敵,不許後退一步。
剛剛布好陣勢,準備迎敵,忽見敵人旗幟上有個“李”字,為首的将領一隻眼睛旁邊有一塊傷疤。
左夢庚一看大驚,對父親說: “大人,這是李過,小李瞎子!” 左良玉聽說是一隻虎在前攔路,知道非苦戰不能活命,便大聲下令: “擂鼓!有後退者斬!” 他自己一馬當先,率着将士沖向前去,要殺開一條血路逃走。
忽聽李過在馬上高聲喊叫: “我是李過,請左将軍說話。
” “停鼓!”左良玉将手一擺,對左夢庚說,“你去問他有何話說。
” 左夢庚策馬向前,向李過問道:“将軍有何話說?” 李過高聲說道:“請告左将軍,家叔李闖王向左将軍緻意:明朝大勢已去,亡在眼前。
請左将軍趁早投降,共圖大事。
” 左良玉在後面聽到,忍不住罵道:“狗屁,火器營趕快施放火器!” 在左良玉的逃兵中,還有不少火器營的将士,立刻就有人點放了火器。
李過揮兵稍退,等官軍放過了這一陣火器,正在裝藥裝彈的時候,他把寶劍一揮,義軍就沖殺過來。
左良玉揮兵死戰。
正殺得難分難解,猛聽得另外一邊鼓聲大作,喊殺聲大起。
左良玉害怕被圍,無心戀戰,自己先走,陣勢随着崩潰,人馬都跟在他的後面奪路逃命。
這新殺過來的是李岩的人馬。
他在這裡已經駐軍了一天半,一面放赈,一面等候左良玉。
現在他同李過合為一處,正在追殺左良玉的潰軍,忽然後面又有大股潰軍沖了過來,他們同這股清軍發生了一場混戰。
等他們把這一支七八千人的潰軍殺散,左良玉已經跑得很遠了。
他們又追了一陣,追趕不上,便收兵回來,繼續消滅那些潰散的左軍。
潰軍已分成了小股,每股十幾人,幾十人,或上百人,也有上千人的大股,不管有路沒路,到處逃竄。
當地老百姓平時對官軍恨人骨髓,這一兩天又見李岩前來放赈,更是感激義軍,加倍地痛恨官軍。
青壯老百姓多數聽從李岩号召,拿起鋤頭、木棍、镢頭,到處截殺這批逃散的官軍,将他們打死。
有些曾遭到官軍殺良冒功的人家,或曾有妻女被官軍奸淫的人家,被官軍燒毀了房屋的人家,為解心頭之恨,不但将官軍殺死,還将他們剖心、割勢,或扔進火中。
左良玉的人馬已經潰散了,隻有不足兩千騎兵追随在他的身邊。
後邊殺聲漸遠,終于聽不到了。
左良玉心想,隻要左右親将還在,召攏潰散的将士,總還可以回來一批,等逃到襄陽後,利用他的聲威,重新恢複不難。
看見将士們灰心喪氣的樣子,他在馬上向左右親信們鼓勵說: “我們沖破敵人層層攔截來到此地,可見吉人自有天相①。
闖賊畢竟失策,倘若他用大兵在溝邊攔截,我們就很危險了。
他埋伏在溝西邊的人馬太少,一路攔截的人馬都不很多,加上我們将士用命,雖然死傷不小,到底李自成莫奈我何。
如今前頭不會再有敵人,大家好生趕路,到了許昌,稍事休息,就去襄陽。
到了襄陽……” ①吉人自有天相--好人自有天保佑。
正在說着,不提防前邊又有一支義軍攔住去路。
左良玉在兵敗危急關頭仍然能保持鎮定,勒馬前望,收攏隊伍。
親将死士見主帥十分鎮定,也都膽壯起來,肅然無聲,等候命令。
左良玉見敵人雖然全是騎兵,卻是人數有限,不過一兩千人,于是他故意在将士面前露出輕蔑的冷笑,卻在心中盤算着如何逃走。
他斷定這是李自成布下的最後一支伏兵,沖過這一“關”,以後就平安無事。
在緊迫中,他毫不慌亂地一面指揮自己的将士布成可以頂住沖擊的方陣,自己立馬陣中,囑咐大家沉着對敵,千萬不要驚慌,一面差一小校去見敵将,說他願意用一萬兩銀子買路。
不想那個敵将在馬上哈哈大笑,聲如洪鐘,說道: “我劉鐵匠奉闖王之命,在這裡等候左将軍投降,非貪财賣路之人。
請左将軍速速下馬相見,不必再逃,我劉某一定以禮相待。
” 左良玉想了一下,命小校前去回答:“左帥敬答劉将軍,請将軍稍候片刻,容與部下将領商量決定。
” 這樣回答以後,左良玉把一個中年将領叫到身邊,對他說: “多年來我待你不薄,今日要用你出力了。
倘若你不幸盡節,你的父母妻子不用你挂心,我會視如家人,特别看顧,還要向朝廷為你請恤請蔭,使你家裡能得到封妻蔭子之榮,長亭富貴。
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吧?” 這位親将身材魁梧,方面巨口,紫檀色面皮,短短的胡須,長相近似良玉。
他曾犯法當斬,左良玉将他救了,平日受左良玉特殊優待。
聽了良玉的話,他的心中頓然明白,用略微打顫的聲音回答說: “末将多年受大帥豢養之恩,常恨無以相報。
今日兵敗到此,遇着悍賊劉宗敏攔住去路,正是末将以死報恩之時。
末将定當遵照大帥吩咐,前去詐降,死而無恨,請恩帥大人放心。
” 左良玉對他又感激又贊許地點點頭,然後向背後一看,說:“旗鼓官,速将卷起來的帥旗打出,随陳将軍前去投降,見機行事,不可大意!”說罷,又回過頭來對中年将領說:“陳将軍,你率領全營前去投降……”他把自己的計劃低聲地告訴陳将軍,陳将軍點頭會意。
他又向左右将領囑咐數語,大家立刻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兒。
左良玉的這些親信愛将都是他多年豢養的死士。
平時左良玉對他們百般縱容,随便賞賜,目的就是要他們臨危效力,為他拼命。
而他的親兵親将、家丁死士,心中也從來沒有朝廷,沒有皇帝,隻有一個“左帥”。
如今他們明白了“左帥”的意圖,一個個忠心奮發,願為“左帥”而死的悲壯情緒充滿胸懷,勇氣登時增長十倍。
左良玉又向大家望了一眼,知道他們的忠心可用,自己也更加鎮定。
他們約定:以陳将軍向劉宗敏拱手施禮為号,突然動手。
左良玉最後在陳将軍的肩上拍了一下,說: “你去吧,要大膽,沉着。
帥旗不可丢失!” 陳将軍策馬前去,後邊跟着旗鼓官,高擎着左良玉的大纛,邊走邊卷,分明是要将大毒交出;再後邊是左良玉的親兵親将和一批弓弩手。
左良玉自己混在士兵群中,一起向着義軍方面策馬走去。
劉宗敏完全不知道左良玉已經換成小兵裝束。
他看見走在前面的敵将身材魁梧,十分鎮定,以為真是左良玉,不覺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的微笑,對身邊一個将領說: “哼!老左打敬軒那麼得手,今日如此狼狽,恐怕他自己也沒有預料到吧?” 這一支明軍漸漸地來到面前,那個走在前邊的大塊頭将領器宇軒昂,敗而不卑,在馬上拱手施禮,叫道: “劉将軍!” “左将軍!”劉宗敏拱手還禮。
突然,明軍一聲呐喊,沖殺過來。
劉宗敏趕快應戰,腿上已經中了流矢。
他忍痛将箭拔去,大喊:“活捉左良玉!”他手下的騎兵在一陣驟然的混戰中大顯身手,很快将敵人殺散。
不管個别敵将如何為左良玉拼死賣命,畢竟饑渴疲勞,人與馬力俱乏,抵不住義軍的勇猛沖殺。
劉宗敏不管箭傷不住流血,雙刀左殺右砍,吼聲如雷,擋者披靡,緊追着那個大塊頭敵将不放。
那敵将看見帥旗已經被劉宗敏的一個小校奪去,宗敏一馬當先,親兵不多,很快追近,斷定自己萬難逃脫,便忽然勒轉馬頭,挺起長槍,說了聲“看槍!”直向劉宗敏的心窩刺去。
劉宗敏施一個“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