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城上看他隻有一人,把他系了上來,已經凍得渾身麻木。

    如今正在讓他烤火,喝熱酒取暖。

    “ 高名衡又問:”你沒有問他楊中丞現在何處?“ 劉巡捕說:”楊中丞現在到了陳州,不日即從陳州北來。

    “”有多少人馬?“”據下書人說,約有二三萬人馬,騎兵也有兩千。

    “”你好生款待下書人,多多賞賜他。

    也不必讓他急于回去,萬一被流賊捉到,會洩露軍機。

    就讓他住在巡撫衙門等候,我今天還要傳見問話。

    “ 劉巡捕磕了個頭,起身退出。

     高名衡望着大家說:”楊中丞僅有二三萬人馬,未兔兵力單薄了。

    左平賊①何以尚無消息?“ ①左平賊--指左良玉,他于崇祯十二年受封為”平賊将軍“。

     陳永福立刻說道:”請大人且不管救兵如何,應速将蠟丸書的消息向守城軍民宣布,鼓舞士氣。

    “ 高名衡點點頭,轉向王文,說:”王知縣,這事情……“ 王燮不等他說完,躬身回答:”加此重大消息,宜由撫台大人、藩台大人或臬台大人親自登城宣布,更能振奮人心。

    “ 因為高名衡身體不适,今日是勉強莅會,以安衆心;而布政使又年老體弱,守城之事并不依靠他。

    所以巡接任浚趕快說道:”請撫台大人不必操心,藩台大人也不必冒雪登城,由學生去向守城軍民宣布吧。

    除學生登城宣布之外,也要出一告示,使全城官紳軍民,鹹知此事。

    “ 陳永福說:”我同臬台大人一起登城吧。

    “ 大家都表示贊同。

    有人說:”這樣好,既有封疆大吏,又有軍門大人,文武同上城頭宣布,更能鼓舞守城軍民士氣。

    “ 任浚吩咐一位掌管文案的幕僚去起草安民告示,自己便去内宅更換衣服。

    高名衡乘機帶着陳永福轉人内間,揮手使一個跟在身邊伺候的仆人退去,小聲問道:”陳将軍,賊兵在城下掘了三十六個洞,無法阻止。

    倘有一兩處轟塌城牆,則一城生靈不堪設想。

    你我輩文臣武将一死不足惜,奈朝廷封疆與親藩①何!将軍有無禦敵之策?“ ①親藩--一般指封在各處的親工,此處指開封的周王。

     陳永福說:”請大人不必擔憂,敝鎮已有禦敵之策。

    今日需要挑選一兩千敢死之士,作些準備,過了明日,與敵争奪地洞,使流賊無機會放進火藥轟城。

    “”這樣的敢死之士容易征集麼?“”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 高名衡點頭,又問:”你看,楊中丞果能于數日之内來救開封?“ 陳永福輕輕搖頭,微微一笑,說:”大人,請恕敝鎮直言。

    以目前情勢看,縱然全城望救心切,不過是望梅止渴而已。

    楊中丞于數月前敗于項城,畏賊如虎,實不敢前來相救。

    縱然前來,無濟于事,白給闖賊送份厚禮。

    我看他是被朝廷催逼太急,敷衍一下,必不敢真來相救。

    “ 高名衡心中一涼,沉默片刻,又問:”平賊将軍何以竟無消息?“ 陳永福說:”大人,目前求人不如求己。

    隻要軍民上下齊心,不怕死傷,血戰殺敵,省城必可保全。

    “ 高名衡不再說話,幾天來一切望救的心思都被這位閱曆較多的将軍拿冷水澆滅了。

     巡按已經換好衣服出來。

    高名衡和陳永福也走出裡屋,随即向大家宣布:”今日會商到此為止。

    “ 說畢,高名衡同衆官員一起走出二堂。

    大家先送他上轎起身,然後紛紛進了各自的暖轎,離開按察使衙門。

    送走了衆官員以後,任浚坐進綠色大暖轎,陳永福騎上馬,在一群兵丁和奴仆的簇擁中冒雪往曹門而去。

     事先得到傳知,守東城的文武官員和士紳都齊集曹門城樓等候。

    關于從南門内地下掘出兩尊大炮和西門内關聖廟找出數擔鐵子的事,正在守城的軍民中到處哄傳,人心振奮。

    剛才又聽說楊文嶽有蠟丸書到,救兵不日前來,更是喜上加喜。

    本來戰場上禮儀從簡,如今破了常例,不斷有兵了将登城的磚階和城樓前邊掃出一條寬路。

    雪花不斷飄,兵丁打掃不停。

    巡按任浚雖然穿的官便服,卻不失封疆大臣派頭,和前幾天戰争吃緊時的狼狽相大不相同。

    他穿着狐-官便服紅羅袍,外罩半舊青緞面紫羔披風,耳戴出風暖耳,軟腳幞頭上加一頂紅緞貂皮風帽,帽前綴一塊長方碧玉,由仆人攙扶着走上城頭。

    守城的官紳們一齊在城樓的前邊迎接。

     任浚與陳永福拱手還禮,走進城樓。

    任浚面向西,立在正中,背靠神桌。

    陳永福在他的右邊并肩而立。

    城樓中站滿了東城的守城官紳。

    任浚和所有人的表情都非常激動,隻有陳永福表情嚴肅而冷靜,似乎在想着什麼心事。

    任浚從拍中取出所謂蠟九書的小字條,激動得聲音打顫地念道: 保督楊傳知豫撫高及開封守城官紳共鑒:本督克日親統大軍馳援,望堅守勿懈,以待解圍。

     壬午元日 衆官紳有的聽清了,有的沒有聽清,紛紛請求重讀一遍。

    任巡接提高聲音重讀一遍。

    有人流淚,有人哽咽,有人說出感謝上蒼的話。

    有人偷看陳永福,認為他的守城擔子輕了,為他高興。

     陳永福望着大家,面帶微笑,卻無激動神情,眉宇間仍有憂郁神色。

     任浚又向衆官紳勉勵數語,下城上轎,轉往北門。

     陳永福晚走片時,在曹門城樓向幾位比較負責的守城官紳詳細詢問了今日義軍掘城情況,然後下城,騎馬回他的鎮台衙門。

     剛吃畢午飯,黃澎、王燮和李光-同來求見。

    李光-向他禀告,兩萬件氈、被已經辦足,正在向城根運送。

    他們三位官紳因義軍今日掘城較快,十分焦急,特來商量如何破敵。

     陳永福說:”辦法我已經想好了。

    我們不能坐等流賊用火藥轟城,非奪占諸洞不能救此危城。

    “ 王燮和黃澍同時問:”如何奪洞?“ 陳永福說出他的打算,王燮等一齊點頭。

    陳永福将大手用力一揮,說道:”事不宜遲。

    請諸君今日幫本鎮準備,明日血戰!“ 今日是破五。

     天明以前,雪已經停止了。

    随着黎明到來,雲彩慢慢消散,太陽出現在東方,像車輪一樣大,紅得像熔化的鐵汁那樣鮮豔耀眼,慢慢地從樹梢上升起來,照得城頭上、房坡上。

    曠野裡一片銀光。

    從城頭向東、向北-望,是無邊無際的茫茫白雪,但在十裡之内,到處有義軍的宿營地。

    因為帳篷内生着火,所以帳篷上的雪随下随化。

    在茫茫雪原裡,這裡那裡一片片軍營,一座座灰白色的帳篷散布在高高窪窪的地方。

    義軍将士縱然在下雪的時候也沒有完全休息。

    特别是城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