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下掌聲。

    寨上回了兩下掌聲。

     “得勝?”寨上問。

     “回營。

    ”寨外答。

     “誰的小隊?” 一個安塞縣口音回答:“劉春牛的打糧小隊。

    啊,王大個,你在寨上?對不起,驚醒了你的回籠覺①。

    ” ①回籠覺--五更時候,睡醒了重又——人睡。

     寨上的頭目說:“啊呀,春牛,是你,恭喜回來啦!打的糧食很多吧?” “這一回打到的糧食不少,自家兄弟背不完,還抓了一百多民夫,來去正好五天。

    緊趕慢趕,沒有誤了限期。

    别的打糧隊都回來了沒有?” “夥計,隻剩下你這一隊啦,大家都在為你擔心哩。

    ” 說話之間,打糧的隊伍來到了寨門下邊,在曉霧中擁擠着,站了很長,隊尾轉人山路的彎曲地方,看不清楚。

    那綽号叫做王大個的小頭目吩咐快開寨門,他自己也下了寨牆,同一群弟兄站在門洞裡邊,迎接這最後滿載而歸的打糧隊。

    當他看見進來的弟兄們每兩三個人夾着幾個衣服破爛的民夫,都背着糧食口袋,夾在隊伍中的馬背上也馱着糧食,他高興地說: “各位弟兄辛苦啦,辛苦啦。

    你們打這麼多糧食,大帥定有重賞!” 僞裝的劉春牛怕自己被認出是假,一直停在寨門外,好像忙着照料打糧隊伍進寨。

    另一個僞裝的小頭目進寨後停留在王大個的身邊沒動。

     一個沒有背糧食口袋的大漢夾在隊伍中間,來到王大個的面前,忽然将眼睛一瞪,帶着不懷好意的笑容問: “你認識我麼?” 王大個忽然感到不妙,抓住劍柄,回答說:“我想不起來,好像在哪兒見過。

    你是誰?” “我是闖塌天!” 王大個剛剛拔出劍來,已經被劉國能一腳踢倒,接着被劉的一個親兵一劍刺死。

    站在城門洞裡的西營弟兄們措手不及,登時都被砍倒。

    劉國能率領手下人呐喊殺奔獻忠老營,喬裝民夫的那一部分人都把農民的破襖脫掉,露出明兵号衣,新降的打糧士兵都遵照事先規定,一邊呐喊帶路,一邊在左臂上纏了白布。

    其中有些人不願投降,在混亂中将身邊敵人砍死,四散奔竄,大聲狂呼:“官兵劫寨啦!官兵劫寨啦!”在各寨牆上的弟兄們都敲起緊急鑼聲,大叫:“官兵劫寨啦!”同時向奔跑的人群射下亂箭。

     劉國能一路上隻擔心混不進瑪瑙山寨,如今一進了寨門,他像一頭兇猛的野獸一樣直向獻忠的老營奔去。

    他自己的兩千人馬像潮水般向寨中湧進,一部分緊跟在他的後邊,一部分占領了寨牆,從背後包圍獻忠的老營,防止獻忠出後門逃走。

    左良玉開來瑪瑙山的部隊有兩千人跟着劉國能的部隊一起進寨,其餘的部隊在山下分為三支,截斷要道,要使張獻忠縱然能逃出瑪瑙山寨也逃不出山下大軍的手心。

     這天早晨,起得最早的是張獻忠的第四個養子張定國和軍師徐以顯。

    張定國住在老營右邊不遠的一個院落裡,他的士兵有二百人同他住在一起,另外還有三百人駐在别的兩座院落裡,相距不遠。

    他為人勤謹,每天早晨聽見雞叫二遍就起床,在院中舞劍,等候士兵們起床練功。

    這時他已經舞了一陣劍,練了一陣單刀,退立到台階上看他的親兵們練功,而住在同院中的弟兄們正在集合站隊。

    另外三百名弟兄也在别的院中集合站隊。

    徐以顯帶着三十名親兵住在老營另一邊的一個小院中;加上馬夫、火夫和其他人員,同住的大約有五十餘人。

    他昨夜同獻忠商量了一個奇襲平利的方略,準備天一明就離開瑪瑙山往張可旺的駐地,所以他的親兵們都已經穿好衣服,正在匆匆漱洗,而馬夫們正在從後院中牽出戰馬。

     一聽到呐喊聲,張定國立即撥出寶劍往外跑,同時大叫一聲:“全跟我來!”他的親兵們緊跟在他的身邊,而那兩百名正在站隊的士兵也拔出刀劍随着奔出。

    定國一看進來劫營的敵人已經撲到了老營的大門口,而守衛的弟兄們正準備關閉大門,已經來不及了,有的在混戰中被敵人砍倒,有的仍在拼死抵抗。

    定國将寶劍一揮,又說聲:“跟我來!”沖進敵人中間,勇不可擋。

    劉國能正要沖進獻忠老營院中,冷不防從右邊沖出一支人來,在他的背後猛殺猛砍。

    他隻好回頭來對付這一股沒命的勇士,不能夠沖進老營院中,盡管那大門是敞開的,守門兵已經死盡,院裡的将士尚未來得及奔出大門口進行抵抗。

     徐以顯一聽到呐喊聲就奔出小院大門,看見官兵進寨的多如潮水,前隊正在猛撲老營。

    他立刻退回,将大門關閉,吩咐人們從裡邊用石頭頂牢,同時率領親兵們首先爬上房坡。

    院中連少數婦女在内,全都跟着上了房坡。

    他們向敵人成堆的地方用弓、弩不停地射箭,沒有弓和弩的人便用磚瓦投擲,使敵人登時受到損傷,不得不分兵應付。

     張獻忠的老營是并排兩座大宅院連在一起,駐有三四百人,其中婦女有幾十人。

    他的第三個養子張能奇住在裡邊,專負守衛老營的重任。

    他剛起床,正在扣衣服,聽見呐喊聲就提劍奔到院中,一邊呼叫一邊向大門奔去。

    他的親兵們和其他将士有的已經起床,有的剛被驚醒,有的是聽見他的呼叫才醒來,幾乎是出于本能,都拿着兵器向大門奔去,并沒有畏縮不前或打算自逃性命的。

    有許多人來不及扣衣扣,敞着懷奔了出來,甚至有的人赤膊奔出。

    當能奇奔近大門時,守門的弟兄們已經死傷完了。

    有人在他的身邊急促建議:“關大門!關大門!”他沒有理會,稍停片刻,看見身邊已經有一百多人,其餘的繼續奔來,他命令一個小校率領二十名弟兄死守大門,随即将刀一揮,大聲呼叫: “弟兄們,跟我來,殺啊!” 在老營前邊的打谷場上進行着激烈的混戰。

    在最激烈的中心反而不再有呐喊聲和喊殺聲,隻有沉重的用力聲,短促的怒罵聲,混亂的腳步聲,刀劍的碰擊聲,以及狼牙棒猛然打在人身上和頭部的悶響聲。

    戰鬥的人群在不斷移動,好像激流中的漩渦,有時有人流加進去,有時又有負傷者退出來。

    那處在激流和漩渦中的人們,不斷地踏着血泊,踏着死屍和重傷的人,前進,後退,左跳,右閃,有時自己倒下去,被别人踐踏。

    除老營大門外是主戰場之外,寨中有許多地方都發生混戰,戰鬥的方式各有特色。

     當呐喊聲剛起時,張獻忠在敖夫人的房裡突然驚醒,從床上一躍而起,迅速穿好衣服,順手摸了一把大刀(那把“天賜飛刀”昨日放在丁夫人的床頭,未曾帶在身邊),奔到院中。

    他聽一聽,果然是官軍進到寨内,大門外正在厮殺。

    轉眼之間,他的身邊已經聚集了一群剛穿好衣服的親兵親将,有的一邊穿衣服一邊向他跑來。

    他沉着地低聲說:“走,将龜兒子們趕出寨去!”便向大門奔去。

    當他穿過兩進院子跑到大門口時,分明各處寨牆都被官軍攻占,有幾個地方已經起了火。

    他聽見從東西南北傳過來呐喊聲和帶着勝利口氣的呼叫: “不要叫張獻忠逃走了!不要叫張獻忠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