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大高元殿。

     周後和袁妃帶着幾個貼身宮女和小答應,坐着有黃緞涼篷的鳳頭鳳尾禦舟走在前邊,其餘的宮女和太監分坐在後邊的兩隻船上。

    禦舟上有四名小太監拿着畫槳,在船頭兩旁劃船,一個年紀較大的在船後掌舵。

    他們都是訓練有素、專門在西苑太液池上伺候遊幸的。

    兩年多來,崇祯因國事不遂心,不曾前來,皇後和幾位妃子自然也都沒來。

    駕船的小太監每天沒事可幹,找别的太監一起賭博;那個掌舵的太監有一個“菜戶”①也在西苑的某一宮中,每天除賭博外就同自己的“菜戶”吃酒玩耍。

    他們平日閑得十分不耐,如今見皇上和皇後帶着田、袁二位娘娘來到西苑,好像遇到了一件天大的喜事,用心伺候,将禦舟劃得又快又穩。

    一位坤甯宮的随侍女官見周後心情郁悒,跪在船頭奏道: ①菜戶--太監與宮女結成假夫妻,俗稱菜戶。

    這種事起自漢朝,在明朝宮中也是合法的。

     “啟奏皇後娘娘陛下,難得陛下與袁娘娘乘舟遊湖,又值天朗氣清,丹桂飄香。

    後船上都人們帶有幾色樂器,要不要命她們奏樂助興?” 周後一心想着簽上的詩句,哪有閑心聽宮女奏樂?但為着取個吉利,便輕輕地點一下頭。

    這個女官立刻走到船尾,望着後邊的一隻船上大聲傳谕。

    司樂女官跪下領旨之後,随即吩咐掌樂女官奏樂。

    這位掌樂女官向衆宮女眼波一轉,在鼓架上拿起鼓槌,輕敲三下,登時奏起來一派細樂。

    周後對袁妃笑一笑,說: “這可不是‘又見笙歌人畫船’麼?” 袁妃說:“臣妾也正在思忖,果然應了簽上的話。

    ” 周後歎口氣說:“但願田貴妃猜詳得不錯,國運從此有了轉機,好似春回大地一般。

    ” “依臣妾看來,田娘娘的猜詳不會有錯。

    請娘娘陛下放寬心懷,不必為國事擔憂。

    ” “唉,我這些年也不清楚外邊到底鬧騰成什麼樣兒,隻見皇上總是勞心焦思,寝食不安,我的心也跟着不得一日舒展!” 禦舟在金鳌牌樓的附近靠岸。

    太監們把用一隻空船載來的兩乘大小不同的鳳辇放在皇後的禦舟船頭,擡皇後和袁妃往大高玄殿。

    這個廟宇也是嘉靖皇帝常來修煉的地方,建築也十分壯麗。

    因為它在煤山與團城中間,距離玄武門不遠,所以崇祯也時常帶着皇後和妃子們前來祈禱。

    周後去年特下了一道懿旨,命在道經廠①學習法事的宮女們在這裡建醮禳災。

    這幾十個宮女都穿着鶴氅,長期同女道士們一起念誦道教經咒。

    每逢初一或十五,倘若風順,天色将明,更漏未歇,大内寂靜,鐘磐和燒钹聲會飛越紫禁城頭,隐隐約約地傳人坤甯宮。

     ①道經廠--宮中太監的一個機構,專掌道教念經、建醮、祈禳等事。

     周後為表示自己的虔心敬意,命鳳辇在大高玄殿的大門外停下。

    這裡,面向護城河有一座牌樓,東西也各有一座。

    她擡起頭來看看東邊牌樓上所寫的“孔綏皇祚”和西邊牌樓上所寫的“弘信天民”。

    嘉靖時候由奸相嚴嵩所寫的這八個大字又經過一番油漆,煥然一新。

    往日周後來此降香,對這八個字都隻是泛泛看一眼,不很注意,但今天卻給她一些特殊感覺,仿佛這真是對于國運的吉利預言。

     女道士和穿着鶴氅的宮女們都跪在大門外邊接駕,山呼萬歲。

    周後偕袁妃緩步走進山門,在廟院中小立片刻,欣賞着高大的松柏和左右兩座十分精巧玲珑的、宮中俗稱為九梁十八柱的琉璃亭,又看看左右鐘鼓樓和東西配殿。

    在坤甯宮門久了,來到這廟院中竟然也使她感到新鮮。

    等接駕的女道士和學道的宮女們回到正殿跪下以後,她才同袁妃繼續走,踏上白玉台階,進人正殿,依次在三清①像前燒香,祝禱國泰民安,皇上萬壽元疆。

    正殿背後另有一進院落,正中間是五間雷壇殿,東西各有一座配殿。

    再往後又是一院,神殿是兩層樓,上圓下方,象征古人想象中的“天圓地方”。

    上層圓殿懸一匾,題“乾元閣”;下層方殿懸一匾,題“坤貞宇”。

    圓殿中有一圓形高台,上有朱漆神龛,中坐玉皇大帝塑像,長須垂胸,莊嚴肅穆,此是為皇帝和皇後祈雨之處。

    周後常聽說河南、陝西、山東和畿輔連年大旱,但災情嚴重到什麼情形,她不清楚,隻知道這事很可怕,往古有許多朝代的末梢年都是天災與人禍交至,最後土崩瓦解,不可收拾。

    現在她特意同袁妃來到這最後一進院落,偕袁妃在方殿中拜過後土之神,要登上圓殿。

    雖然太監和宮女們認為樓梯又窄又高,勸她不必上去,但皇後懷着為國祈福的誠心,一定要上去禮拜玉皇。

    從方殿後邊登上圓殿,沒有一個窗戶,梯道裡十分黑暗。

    宮女們前後打着羊角宮燈,周後和袁妃扶着事先擦得幹幹淨淨的紅漆扶手,又有宮女前後攙扶,轉了半圈,微喘着登上乾元閣,在鐘磐聲中點焚表,向王皇跪下叩頭,祈禱甘霖。

    禮畢,走出圓殿,憑着欄杆,默默地位立片刻,不知道自己的誠心能不能感動上蒼。

     ①三清--道教的三個神,即所謂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太清太上老君。

     她們重新乘禦舟回到瀛台時,崇祯與田妃剛剛下完一盤棋。

    周後看見他面有喜色,低聲問:“皇上赢了?” 崇祯笑着說:“朕國事鞅掌①,棋藝生疏,勉強赢了田妃一棋,好不容易。

    ” ①鞅掌--繁忙。

     田妃趕快說:“皇上胸富韬略,謀慮深遠,步步有法,臣妾望塵莫及。

    ” 周後對着田妃會心地微微一笑,說:“你的棋藝在宮眷中雖然十分出衆,但怎能比得皇上高明?” 崇祯由于他的皇帝身份,從來沒有可能同北京城中的高手下棋。

    就是大臣中有幾個會下棋的,限于君臣間界限森嚴,他也不能召什麼人進宮對弈。

    像這樣事,他連一個念頭也不曾起過。

    偶爾奉召和他對弈的隻有皇後、妃嫔們,還有一兩個如王德化之流的大太監。

    太監同他下棋時隻能跪着。

    從皇後到太監,人人都希望使他愉快,誰敢使他輸棋?崇祯是一個非常主觀自信的人,從來沒有想到别人在他的面前輸棋都是故意的,反而以為自己天生聰明,雖不經常下棋,棋藝卻高明非凡。

    他還常把下棋比做用兵,認為自己胸有韬略,所以棋藝無敵。

    有時他也心中感慨:倘若武将們如同棋子一樣聽話,依照他的方略“剿賊”,張獻忠和李自成等早該掃蕩淨盡了。

    這時他的棋興未盡,命袁妃同他下盤象棋。

    宮女們立刻撤去圍棋盤,換上一個嵌金線的沉香木象棋盤和一副象牙棋子。

    剛才他同田妃下棋時也不曾忘掉對張獻忠和李自成的軍事,現在他叫太監點一支香,說他要在香灼完之前殺敗袁妃。

    在舉起棋子之前,他暗中向神靈默祝:如果他能在香灼完之前赢了袁妃的棋,陝西和湖廣就會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