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皇上,那簽上怎麼說的?” 崇祯沒有回答,把簽票裝人袖中,向太監們吩咐: “往團城上看看!” 一會兒工夫,四乘龍鳳辇重過了金鳌玉蛛橋,在團城旁邊停下。

    崇祯和後妃們從左邊的洞門磴道上了團城。

    團城上面在明末隻有一座圓殿叫承光殿,是就元朝的儀天殿加以重修。

    承光殿前原有三株大松樹,是金朝栽植的,已經有幾百年了。

    崇祯初年将兩株枯死的連根挖去,鋪為平地。

    現在太監們就在剩下的一株古松下擺了桌子和皇帝、皇後的臨時禦座,旁邊還有替田妃和袁妃擺的椅子。

    崇祯本來是要在團城上看西苑全景的,隻因簽上的詩句很不如意,使他欣賞湖山秋色的興趣沒有了。

    他頹然坐在禦座上,叫周後也坐下,注目雲天,若有所思,臉色陰沉。

    周後的心中七上八下,小聲問: “皇上,簽上到底是怎麼說的?” 崇祯從抽中掏出簽票,遞給皇後,說:“你自己看看,有幾句不大好解。

    ” 周後拿着簽票,見上面是一首七言律詩: 春回大地草芋芋, 又見笙歌入畫船。

     關塞天寒勞戍卒, 江山日暖尚烽煙。

     玉樓辜負十年夢, 寶鏡空分孤影妍。

     莫怨深官音問少, 一聲清唳雁飛還。

     自來簽上的詩句,多半是若即若離,在似可解與似不可解之間。

    大光明殿是專為宮中的需要而建的。

    七八十年以前,那些有學問的道士們在編制簽文時為着适合宮中的情形,特别花費了一番心血。

    就以上邊這首簽詩說:首聯二句非常空洞;颔聯二句與國家大事有關,但是和前後的詩句的意思并不連貫;頸聯和尾聯四句又轉到宮怨上,似乎對那些失寵的妃嫔們和不得出頭的宮女們表示同情,可是又不至于觸犯忌諱。

    民問的簽文在詩後一般都附有“解日”,用三字句或四字句的散文明白地告訴抽簽人科舉能否得中,謀事能否得成,做官是否順利,婚姻如何,出外吉利否,做生意是賠是賺,病情是吉是兇,打官司勝負如何,等等。

    宮裡的簽上沒有“解曰”,因為像上邊這些問題,在皇帝、後妃、皇子、皇女、宮女和太監身上大部分都不适用。

    雖然有些太監暗中做生意,有些妃子想得到皇上思寵,有些宮女想知道有沒有出頭之日,但這些問題都不好在簽詩上明白回答,隻能讓抽簽人憑着一首涵義朦胧的律詩瞎猜。

     周後将簽詩看了一陣,覺得後幾句分明有點不吉利,也不免心上凄然。

    田妃和袁妃都站在周後背後,共看簽詩。

    田妃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看完後心上也覺沉重。

    但是宮廷中自古來充滿着句心鬥角,縱然是夫婦間也沒有多的實話,做妃子的惟一的希望是固寵,惟一的職責是想法兒使皇帝心頭高興。

    她故意嫣然一笑,說: “請皇上、皇後兩陛下寬心,這個簽雖不很好,倒也不壞。

    依臣妾看來,玉皇指示甚明:從此國運當有轉機了。

    ” 崇祯說:“卿試解釋一下,讓朕與皇後聽聽。

    ” “萬一臣妾解釋得不是,請皇上和皇後兩陛下恕臣妾無知妄言,不要見罪。

    ” “你快坐下解釋吧,”周後微笑說,“都是一家人,沒有外人聽見,你就是解釋錯了,皇上也不會怪你。

    袁妃,你也坐。

    今日陪皇上來西苑遊玩,但求愉快舒暢,用不着過分拘禮。

    ” 田妃謝了座,雙手接過簽詩,坐下說:“依臣妾猜詳,這第一句所說的‘春回大地’,乃是指國運有了轉機。

    春為萬物複蘇與生長之季,百蟲驚蟄,草木向榮。

    這樣詩句,問病則主病愈,問國運則主國運漸次轉佳。

    請陛下試想,這第二句的‘又見笙歌人畫船’可不是指的天下重見太平景象麼?從崇祯初年以來就沒有這種太平景象,如今又将有了,所以用‘又見’二字。

    ” 崇祯頻頻點頭,說:“這頭兩句朕也是這般猜詳,不會有錯,隻是下邊的幾句話不像是吉利的。

    ” “請陛下放心。

    其實這後幾句也沒有什麼不吉利。

    這第三句的意思隻是說塞外尚有虜警,卻沒說虜勢猖撅,風聲緊急。

    第四句比較好,是說國運已有轉機,幾處戰亂也快要蕩平了。

    ” “是這樣解釋麼?” “是的,陛下,這‘江山日暖’四字照應第一句的‘春回大地’,确實指國運已漸轉佳。

    ‘尚烽煙’隻是說尚有烽煙未靖,可見既非烽煙遍地,也非戰亂方興未艾。

    本來麼,國家好像害了一場大病,如今病勢回頭,就要漸漸痊愈,可是尚有一些毛病,需要繼續醫治。

    ” 崇祯又不禁微笑點頭說:“解得好,解得好。

    ”随即又急着問:“這五六兩句呢!” “陛下十餘年來宵旰憂勤,盼望天下早日太平,萬民安業,但天下太平尚未到來,所以這第五句說‘玉樓辜負十年夢’。

    陛下為千古堯舜之君,具恫-①萬民之懷,可惜 ①恫---病痛、疾苦。

    古代帝王常用以表示對百姓疾苦的關懷。

    ”你隻管大膽直說,不用顧慮。

    “”可惜文武臣工不能替陛下分憂,也不能體念陛下孜孜求治的苦心。

    陛下好像一個絕世佳人,對鏡自憐,不兔有形單影隻之感,所以這第六句是‘寶鏡空分孤影妍’。

    “ 崇祯和周後不約而同地含笑點頭,稱贊她解說得好。

    她又接着說:”皇上身居九重,心吓萬裡,日日夜夜都在盼望着好的消息,好比妃嫔和都人們想知道家鄉親人的音信。

    皇上所盼望的好消息會很快來到,所以這簽上最後兩句說:‘莫怨深宮音問少,一聲清唳雁飛還。

    ’“ 崇祯苦笑說:”我看這後兩句詩分明說盼望消息也是枉然。

    來的不是好消息,隻是孤雁一聲,豈非盼望落空了麼?“ 田妃說:”請陛下不要過慮。

    以臣妾愚昧之見,這最後一句詩用的是鴻雁捎書的典故,所以‘雁飛還’就是有消息到來。

    皇上盼望的是什麼消息?是軍情捷報。

    有此一句詩,可知捷奏馬上就會來到。

    “ 周後連忙說:”但願照你所解的這樣!“ 崇祯的心頭上稍稍地開朗起來。

    遺憾的是神簽上并沒有告訴他派楊嗣昌督師如何,使他仍不能趕快決定。

    他站起來,憑着女牆,向西南望去,金海中确是湖山如畫。

    北邊的蕉園,南邊的瀛台,丹桂盛開,古木參天。

    有許多假山奇石,亭台樓閣,離宮别殿,曲檻回廊,黃瓦紅牆,倒影人水,如真似幻。

    但崇祯看着看着,思想離開了眼前風景,轉到對張獻忠和李自成的軍事上去。

    正在這時,一個司禮太監送來了一封鄭崇儉的飛奏,說他已從西安到了商州,召集諸将面授進兵方略,激勵将士殺”賊“立功。

    又說:商洛山中士民一聞大軍”進剿“,莫不暗中響應,争相聯絡,願助官軍殺”賊“。

    奏疏最後說,他今夜就動身前往武關,親自督率将士進剿,商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