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振奮。
下午宋文富去祠堂上香,求祖宗保佑他今夜出兵順利。
看祠堂的老頭養了一群雞,看見衆人進來,有的帶着刀槍棍棒,驚得滿院亂叫亂跑,有三隻雞吐噜吐噜地飛上牆頭。
宋文富的臉色一寒。
跟在他身邊的秀才族叔連忙說道:“好,好,這預兆賢侄将連升三級。
”宋文富聽了為之一喜。
二更時候,寨主叫大家飽餐一頓,然後在寨主大門外的空場上集合站隊,看他祭旗。
大門的東西兩邊本來有兩根高大的旗杆,平日卻隻有一面鮮藍大旗懸挂在東邊的旗杆上。
因為習慣上所說的鄉勇在公事上叫做練勇,組織這種地主武裝叫做辦團練,所以旗上繡了個鬥大的“練”字。
現在又在西邊的旗杆上升起了一面杏黃旗,上繡一個鬥大的“宋”字。
陣陣秋風吹來,兩面大綢旗在空中舒卷飄揚,呼啦做聲。
盡管宋文富的商州守備之職尚未正式紮委,不知何日才走馬上任,但今晚這大門口的擺布卻大異平日。
把藏在後樓上的祖父時代的兩個虎頭牌取了出來,擺在大門兩邊,一邊虎頭牌上寫着“守備府第”,另一邊寫着“回避肅靜”。
虎頭牌前邊擺着兩隻很大的白紗燈籠,上邊都有今天才寫的一行朱紅扁體宋字:“崇祯癸酉科武舉參将銜陝西省商州守備宋”。
另外還有幾個如狼似虎的家奴挂着腰刀,拿着水火棍,禁止小孩們在門口亂跑。
宋文富同他的兄弟文貴在一群爪牙的簇擁中出來了。
後邊推出來兩個陌生男人,都被脫光上身,五花大綁,胸脯和脊背上帶着一條條紫色傷痕。
其中有一個就是附近人,姓劉,靠打獵為生,曾對着别人罵過宋文富兄弟是地方惡霸,還說别看宋家寨的大戶們眼下興旺,欺壓小民,遲早會有人來攻破山寨,替黎民百姓出氣。
這些話早已傳進宋文富和十幾家大戶耳朵裡,都認為他暗通“流賊”,遲早會跟着“流賊”造反,成為一方禍害。
今天趁他因替母親抓藥來到寨内,将他逮捕,誣他個替“流賊”暗探軍情的罪名,也不行文書上報州縣,就決定用他的腦袋祭旗。
另一個被綁的人姓李,是個從外縣來的逃荒的,硬說他要去投奔闖王做賊,酷打成招,私定死罪。
姓劉的毫不懼怯,挺着胸,一邊走一邊破口大罵。
姓李的吓得直哭,到現在還不斷哀求饒命。
他們被推到場子中間,喝令跪下。
片刻之間,兩顆血淋淋的人頭擺在兩根旗杆下邊。
兩根旗杆中間擺着一張方桌,上有用黃阡紙寫的旗纛之神的牌位和四色供飨。
宋文富兄弟在牌位前焚香叩頭,頗為虔敬。
隻是為着不使寨外知道,不曾使用鼓樂。
氣氛雖不熱鬧,卻很肅穆。
祭畢旗,宋文富回到宅中,在供奉的關公像前焚香叩頭,默祝神靈保佑他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然後他匆匆披挂,率領人馬出發。
王吉元早已準備停當,等候宋家寨的人馬來到。
他知道羅虎的孩兒兵就在附近埋伏,所以隻派二十名弟兄守護射虎口的病員、糧草和辎重,其餘的全部披挂站隊,每人身藏白布一塊。
大家知道劉宗敏的緊病是假的,今夜将活捉宋文富兄弟,個個勇氣百倍。
過了不大一會兒,馬二拴騎着一匹瘦馬奔來了,告訴王吉元說宋寨主已經動身,叫他趕快準備迎接。
王吉元随即上馬,帶着兩名親兵,走出射虎口外,立馬恭候。
宋文富正要走出寨門,忽然一個手下人慌忙趕來,叫他停住,說撫台衙門的劉老爺來到寨中,請他稍候。
說話之間,幾盞紗燈引着一乘小轎來到。
宋文富趕快上前迎接。
劉老爺從轎中走出,拱拱手,随即拉宋文富走往路旁幾步之外,小聲說道: “撫台大人得足下密禀,知劉宗敏突患緊病,口吐鮮血,不省人事,認為是天亡逆賊。
除派人往武關飛禀制台大人外,已傳令黃昏前占領馬蘭峪之官軍三更出發,四更到野人峪寨外,奮勇進攻;另外傳令占領智亭山之官軍連夜往清風垭進軍,以為牽制,使李過不敢分兵回救老營。
撫台大人口谕,一旦足下襲破闖賊老營,即請在高山頭上點起一堆大火,使進攻野人峪的官軍能夠望見。
撫台大人今夜也要親至馬蘭峪,以便就近指揮。
” 宋文富回答說:“小弟襲破賊巢之後,不但要謹遵撫台鈞谕,放火為号,還要回師向東,從背後進攻野人峪,迎接官軍進來。
” 客人笑着說:“隻要足下放把火,餘賊軍心一亂,野人峪就會不攻自破。
”随即向左右一望,收了笑容,湊近宋文富的耳邊小聲說:“宋先生,今夜雖然勝利在握,但流賊多詐,仍望多加小心。
王吉元是否可靠?” “十分可靠。
” “會不會中了劉宗敏的計?” 宋文富哈哈一笑,說:“倘若是李自成或李過在賊的老營,小弟自然要加倍小心。
如今我們的對手是劉宗敏,此人作戰時-悍異常,但從來沒聽說過他會用什麼詭計。
請閣下務必放心,勿用多疑。
” “好,好,但願劉宗敏隻是個一勇之夫。
弟今夜在寶寨秉燭坐候,翹盼捷音。
” 宋文富把站在附近送人馬“出征”的秀才族叔叫到面前,囑托他陪劉老爺在他的客廳中吃酒閑談,等候捷報。
他的這位族叔也是一位鄉紳,連忙答應,又悄悄地附耳叮囑: “賢侄,你七弟尚在西安,一時趕不回來。
你破了賊巢之後,務請在呈報有功人員的文書中将你七弟的名字也填進去。
倘得朝廷優叙,也不負愚叔半生心願。
” 宋文富匆匆回答說:“你老人家放心,七弟的名字自然要填寫進去。
” 大約過了一頓飯時候,宋文富兄弟來到了射虎口外。
他們共搜羅了一百多匹戰馬和走騾,編成一支騎兵,走在前邊。
後邊跟的鄉勇全是步兵,最後的二百名官軍也是步兵,隻有帶隊的千總和他的四名親兵騎在馬上。
宋文富讓官軍走在最後是有私心的。
這樣,在襲破李自成的老營之後,官軍就沒法同鄉勇争功,而重要俘虜、婦女、戰馬、甲仗,各種财物也都首先落入鄉勇之手。
官軍的千總明白宋文富的用意,毫不争執,因為他也有一個想法。
他同李自成的義軍作過戰,懂得他們的厲害。
他認為自己的人馬走在最後,萬一中計,逃走比較容易;倘能真的襲破闖王老營,這功勞也有他一份,再在撫台左右花點銀子,把功勞多說幾句,提升為将軍不難。
他明白宋家寨是主,他是客,所以他但求不冒風險,壓根兒不想同鄉勇争功。
看見王吉元在馬上起身拱手相迎,宋文富略一拱手還禮,随即說道:“撫台知道你誠心歸順,十分嘉許。
現值國家用人之際,隻要你好生效力,步步高升不難。
” 吉元回答說:“多蒙寨主栽培,今夜努力報答。
” 宋文富說:“請以後不要再叫我寨主,我已經是商州守備了。
闖賊老巢中有何動靜?” 吉元說:“回守備大人的話,黃昏時我派一親信頭目前去老營探看,剛才回來,說劉宗敏仍是昏迷不醒,馬三婆替他下神驅鬼,尚未見效。
” “内應之事如何?” “衆弟兄見大勢已去,老營難保,多願做我們内應。
我已同守東門的小校說好:我軍到時,先向寨門上放一響箭。
要是看見寨門樓上挂起兩盞燈籠,便隻管大膽前進,他會開門相迎。
凡是願降的将士一律臂纏白布,以便識别。
” “這樣很好。
事成之後,我要在撫台前竭力保薦,從優獎賞。
” “多謝守備大人栽培。
” 宋文富見王吉元态度恭順,心中頗為高興。
他叫王吉元的騎兵在前帶路,立刻向李自成的老營前進,并且傳知全體兵勇,看見臂纏白布的人不許傷害。
三更時分,人馬來到了離老營三裡開外的一個小山窩裡,前隊暫時停住,等待後邊的步兵跟上。
王吉元下了馬,走到宋文富的馬頭前邊,躬身說道: “禀守備大人,轉過這個小山包就望見老營山寨。
寨中有的人已經說過願做内應,有的人尚不知情。
隻怕夜深人靜,馬蹄聲傳到寨中,反而不妙。
” “你的意思是……” “依小的看來,為求機密,不妨把所有的馬匹騾子都留在此處,留下少數弟兄看守。
再說,山寨中地方小,房屋、帳篷和樹木很多,萬一厮殺起來,隻利短兵步戰,不利騎戰,有馬匹反而成了累贅。
” 宋文富想了想,一邊下馬
下午宋文富去祠堂上香,求祖宗保佑他今夜出兵順利。
看祠堂的老頭養了一群雞,看見衆人進來,有的帶着刀槍棍棒,驚得滿院亂叫亂跑,有三隻雞吐噜吐噜地飛上牆頭。
宋文富的臉色一寒。
跟在他身邊的秀才族叔連忙說道:“好,好,這預兆賢侄将連升三級。
”宋文富聽了為之一喜。
二更時候,寨主叫大家飽餐一頓,然後在寨主大門外的空場上集合站隊,看他祭旗。
大門的東西兩邊本來有兩根高大的旗杆,平日卻隻有一面鮮藍大旗懸挂在東邊的旗杆上。
因為習慣上所說的鄉勇在公事上叫做練勇,組織這種地主武裝叫做辦團練,所以旗上繡了個鬥大的“練”字。
現在又在西邊的旗杆上升起了一面杏黃旗,上繡一個鬥大的“宋”字。
陣陣秋風吹來,兩面大綢旗在空中舒卷飄揚,呼啦做聲。
盡管宋文富的商州守備之職尚未正式紮委,不知何日才走馬上任,但今晚這大門口的擺布卻大異平日。
把藏在後樓上的祖父時代的兩個虎頭牌取了出來,擺在大門兩邊,一邊虎頭牌上寫着“守備府第”,另一邊寫着“回避肅靜”。
虎頭牌前邊擺着兩隻很大的白紗燈籠,上邊都有今天才寫的一行朱紅扁體宋字:“崇祯癸酉科武舉參将銜陝西省商州守備宋”。
另外還有幾個如狼似虎的家奴挂着腰刀,拿着水火棍,禁止小孩們在門口亂跑。
宋文富同他的兄弟文貴在一群爪牙的簇擁中出來了。
後邊推出來兩個陌生男人,都被脫光上身,五花大綁,胸脯和脊背上帶着一條條紫色傷痕。
其中有一個就是附近人,姓劉,靠打獵為生,曾對着别人罵過宋文富兄弟是地方惡霸,還說别看宋家寨的大戶們眼下興旺,欺壓小民,遲早會有人來攻破山寨,替黎民百姓出氣。
這些話早已傳進宋文富和十幾家大戶耳朵裡,都認為他暗通“流賊”,遲早會跟着“流賊”造反,成為一方禍害。
今天趁他因替母親抓藥來到寨内,将他逮捕,誣他個替“流賊”暗探軍情的罪名,也不行文書上報州縣,就決定用他的腦袋祭旗。
另一個被綁的人姓李,是個從外縣來的逃荒的,硬說他要去投奔闖王做賊,酷打成招,私定死罪。
姓劉的毫不懼怯,挺着胸,一邊走一邊破口大罵。
姓李的吓得直哭,到現在還不斷哀求饒命。
他們被推到場子中間,喝令跪下。
片刻之間,兩顆血淋淋的人頭擺在兩根旗杆下邊。
兩根旗杆中間擺着一張方桌,上有用黃阡紙寫的旗纛之神的牌位和四色供飨。
宋文富兄弟在牌位前焚香叩頭,頗為虔敬。
隻是為着不使寨外知道,不曾使用鼓樂。
氣氛雖不熱鬧,卻很肅穆。
祭畢旗,宋文富回到宅中,在供奉的關公像前焚香叩頭,默祝神靈保佑他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然後他匆匆披挂,率領人馬出發。
王吉元早已準備停當,等候宋家寨的人馬來到。
他知道羅虎的孩兒兵就在附近埋伏,所以隻派二十名弟兄守護射虎口的病員、糧草和辎重,其餘的全部披挂站隊,每人身藏白布一塊。
大家知道劉宗敏的緊病是假的,今夜将活捉宋文富兄弟,個個勇氣百倍。
過了不大一會兒,馬二拴騎着一匹瘦馬奔來了,告訴王吉元說宋寨主已經動身,叫他趕快準備迎接。
王吉元随即上馬,帶着兩名親兵,走出射虎口外,立馬恭候。
宋文富正要走出寨門,忽然一個手下人慌忙趕來,叫他停住,說撫台衙門的劉老爺來到寨中,請他稍候。
說話之間,幾盞紗燈引着一乘小轎來到。
宋文富趕快上前迎接。
劉老爺從轎中走出,拱拱手,随即拉宋文富走往路旁幾步之外,小聲說道: “撫台大人得足下密禀,知劉宗敏突患緊病,口吐鮮血,不省人事,認為是天亡逆賊。
除派人往武關飛禀制台大人外,已傳令黃昏前占領馬蘭峪之官軍三更出發,四更到野人峪寨外,奮勇進攻;另外傳令占領智亭山之官軍連夜往清風垭進軍,以為牽制,使李過不敢分兵回救老營。
撫台大人口谕,一旦足下襲破闖賊老營,即請在高山頭上點起一堆大火,使進攻野人峪的官軍能夠望見。
撫台大人今夜也要親至馬蘭峪,以便就近指揮。
” 宋文富回答說:“小弟襲破賊巢之後,不但要謹遵撫台鈞谕,放火為号,還要回師向東,從背後進攻野人峪,迎接官軍進來。
” 客人笑着說:“隻要足下放把火,餘賊軍心一亂,野人峪就會不攻自破。
”随即向左右一望,收了笑容,湊近宋文富的耳邊小聲說:“宋先生,今夜雖然勝利在握,但流賊多詐,仍望多加小心。
王吉元是否可靠?” “十分可靠。
” “會不會中了劉宗敏的計?” 宋文富哈哈一笑,說:“倘若是李自成或李過在賊的老營,小弟自然要加倍小心。
如今我們的對手是劉宗敏,此人作戰時-悍異常,但從來沒聽說過他會用什麼詭計。
請閣下務必放心,勿用多疑。
” “好,好,但願劉宗敏隻是個一勇之夫。
弟今夜在寶寨秉燭坐候,翹盼捷音。
” 宋文富把站在附近送人馬“出征”的秀才族叔叫到面前,囑托他陪劉老爺在他的客廳中吃酒閑談,等候捷報。
他的這位族叔也是一位鄉紳,連忙答應,又悄悄地附耳叮囑: “賢侄,你七弟尚在西安,一時趕不回來。
你破了賊巢之後,務請在呈報有功人員的文書中将你七弟的名字也填進去。
倘得朝廷優叙,也不負愚叔半生心願。
” 宋文富匆匆回答說:“你老人家放心,七弟的名字自然要填寫進去。
” 大約過了一頓飯時候,宋文富兄弟來到了射虎口外。
他們共搜羅了一百多匹戰馬和走騾,編成一支騎兵,走在前邊。
後邊跟的鄉勇全是步兵,最後的二百名官軍也是步兵,隻有帶隊的千總和他的四名親兵騎在馬上。
宋文富讓官軍走在最後是有私心的。
這樣,在襲破李自成的老營之後,官軍就沒法同鄉勇争功,而重要俘虜、婦女、戰馬、甲仗,各種财物也都首先落入鄉勇之手。
官軍的千總明白宋文富的用意,毫不争執,因為他也有一個想法。
他同李自成的義軍作過戰,懂得他們的厲害。
他認為自己的人馬走在最後,萬一中計,逃走比較容易;倘能真的襲破闖王老營,這功勞也有他一份,再在撫台左右花點銀子,把功勞多說幾句,提升為将軍不難。
他明白宋家寨是主,他是客,所以他但求不冒風險,壓根兒不想同鄉勇争功。
看見王吉元在馬上起身拱手相迎,宋文富略一拱手還禮,随即說道:“撫台知道你誠心歸順,十分嘉許。
現值國家用人之際,隻要你好生效力,步步高升不難。
” 吉元回答說:“多蒙寨主栽培,今夜努力報答。
” 宋文富說:“請以後不要再叫我寨主,我已經是商州守備了。
闖賊老巢中有何動靜?” 吉元說:“回守備大人的話,黃昏時我派一親信頭目前去老營探看,剛才回來,說劉宗敏仍是昏迷不醒,馬三婆替他下神驅鬼,尚未見效。
” “内應之事如何?” “衆弟兄見大勢已去,老營難保,多願做我們内應。
我已同守東門的小校說好:我軍到時,先向寨門上放一響箭。
要是看見寨門樓上挂起兩盞燈籠,便隻管大膽前進,他會開門相迎。
凡是願降的将士一律臂纏白布,以便識别。
” “這樣很好。
事成之後,我要在撫台前竭力保薦,從優獎賞。
” “多謝守備大人栽培。
” 宋文富見王吉元态度恭順,心中頗為高興。
他叫王吉元的騎兵在前帶路,立刻向李自成的老營前進,并且傳知全體兵勇,看見臂纏白布的人不許傷害。
三更時分,人馬來到了離老營三裡開外的一個小山窩裡,前隊暫時停住,等待後邊的步兵跟上。
王吉元下了馬,走到宋文富的馬頭前邊,躬身說道: “禀守備大人,轉過這個小山包就望見老營山寨。
寨中有的人已經說過願做内應,有的人尚不知情。
隻怕夜深人靜,馬蹄聲傳到寨中,反而不妙。
” “你的意思是……” “依小的看來,為求機密,不妨把所有的馬匹騾子都留在此處,留下少數弟兄看守。
再說,山寨中地方小,房屋、帳篷和樹木很多,萬一厮殺起來,隻利短兵步戰,不利騎戰,有馬匹反而成了累贅。
” 宋文富想了想,一邊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