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問題是她必須盡快地到商洛山中,助闖王一臂之力。
可是怎麼走呢?從這裡走龍駒寨是捷徑,可是得打仗,損折人馬。
繞道過去,得多走兩天路程,多走兩天,那就是說,最快還得六大或七天才能同闖王會師,能來得及麼?萬一在這六七天中官兵先到了商洛山中,或闖王不幸病倒,怎麼好呢? “嫂子,怎麼決定?”劉芳亮見高夫人遲遲不說話,忍不住問。
“你看怎麼好?” “據我說,咱們不如照原計劃直奔龍駒寨,愈快愈好。
倘若咱們趕在官軍前邊到了龍駒寨,賺開寨門,就可以早到商洛山中,倘若不成,再設法繞道不遲。
” “仍然直奔龍駒寨?” 劉芳亮點點頭:“愈快愈好,要出敵不意才行。
” “既然這樣,咱們不要在這裡耽擱,趕快走吧。
” “好,走吧。
” 人馬迅速地整好隊,又向前進發了。
從熊耳山到龍駒寨附近,本來輕騎兵也需要走四天或者五大,路上還不能耽擱,但他們隻用三天的時間趕到了。
龍駒寨裡已經到了五百官軍,加上鄉勇和巡檢司的一些兵丁,大約有七八百人。
他們雖然也猜想着高夫人和劉芳亮的人馬要同闖王的人馬會合,但沒有料到這支農民軍不走辘辘關或蘭草川而直奔龍駒寨,更沒有料到會來得如此神速。
農民軍十年來在同官軍鬥智鬥勇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往往神出鬼沒,使官軍防不勝防。
高桂英跟着李自成南殺北戰,出死入生,更不簡單。
在向龍駒寨行軍的路上,她探聽到雖然龍駒寨增加了幾百官軍,但都是新兵,沒有見過陣仗。
加上近幾天不斷有小股官兵從河南來,通過龍駒寨向商州增援。
還在崤函地區活動時候,高夫人同劉芳亮就準備下二百多套官軍号衣,許多官軍旗幟,以供随時需用。
這些東西,如今果然用上了。
義軍在二更時候來到龍駒寨,先派了幾十個人穿着官軍号衣,打着官軍旗幟,賺開了寨門,一擁而入。
駐在寨裡的官軍措手不及,一部分驚慌逃竄,一部分死守住幾座比較堅固的住宅和一半寨牆。
高夫人下令不許戀戰,急速穿寨而過,殿後的部隊放火燒毀了一些房屋,事後許多年,當地老百姓把這個事件當做了奇迹和有趣的故事來談,并且添枝加葉,編成了唱本兒流傳下來。
賺過龍駒寨以後,人馬繼續前行。
在中午時候,離開從西安去武關和去河南的大道已經很遠,人馬才在一座森林裡停下,把馬喂飽,将士們也躺在松針上和草地上好生休息。
許多人一躺下去或者一靠着樹身坐下去就睡熟了。
有人把幹糧吃了一口,來不及完全咽下去,張着嘴,打起鼾來。
黃昏時候,人們才被叫醒,繼續趕路。
因為大家知道再有一夜行軍就可以同闖王會師,路上再也不會有官軍阻攔,加上幾天的疲勞得到半天的休息,真是人有精神馬撤歡,不斷地說說笑笑。
隻有高夫人和劉芳亮明白商洛山中的艱難日子,并不因為快要同闖王會師而心情輕松。
特别是高夫人非常沉默,愈走進商洛山中愈心中害怕。
她怕當她同闖王見面時,他已經被無情的傳染病打倒了。
另外,到底圍攻商洛山的官軍如何布置,已經到了什麼地方,她一點也不清楚。
因為日夜急行軍,走的多是荒無人煙的山僻小路,消息不靈,反而像坐在鼓裡。
她完全沒有料到,當離闖王的老營隻有三十多裡遠,前面一個險要山口竟然被敵軍占據了。
這時候大約才交四更,前隊剛走近這個山口,忽然發現山口的小街上紮有敵軍,被一陣炮火和亂箭射回。
幸而上弦月已經落去,夜色很濃,隻有少數弟兄受點輕傷。
高夫人得到禀報,立刻帶着親兵們奔到前邊,要弄清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時劉芳亮已經把騎兵在山口外邊擺開陣勢,立馬陣前,親自問對方是誰的人馬。
敵人守往山口,用樹枝把山口堵住,樹枝後邊是栅子門,也有很多人防守。
盡管沒有月光,小街上也沒有火把,看不見對方的人影,但有經驗的劉芳亮單憑敵陣上的說話聲也猜到了敵人僅把守山口的至少在三百人以上,後邊還有多少人馬就不好判斷。
他連着大聲問了幾遍,敵陣上才有人大聲回答說: “爺爺是鄭總督大人派來的官軍剿賊的。
你們是誰的人馬?” 劉芳亮回答說:“我們也是官軍,是才從河南調來的。
讓我們到街裡休息好不好?” “放屁!你想玩弄詭計,休想!” “你們的主将是哪位?請他出來答話。
” “有話明天說。
如今天黑夜緊,老子們的炮火弓箭不認得人,你們休要走近!” 劉芳亮同高夫人策馬向前走幾步,想繼續問清楚,但敵營中突然響了一陣戰鼓和呐喊聲,同時放了幾炮。
他們趕快勒馬退回,走出火炮的射程之外,他們很吃驚,想着準是新任總督鄭崇儉的軍隊來把闖王的出路堵死了。
有些将校建議向敵人猛攻,但高夫人和劉芳亮都不同意,他們不僅怕損傷過多人馬,而且心中還是有幾分懷疑。
劉芳亮問高夫人: “嫂子,亮亮牌子吧?” “不要急着亮牌子。
天快明啦,等到天明就清楚了。
” 劉芳亮向背後說:“擂鼓,虛張聲勢!” 農民軍的陣地上鼓聲突起,喊殺震天,但并不認真進攻。
過了一陣,雙方的鼓聲和喊殺都停止了,隻偶爾互相罵幾句,互相說一些欺騙對方的活,等待着天明。
高夫人同劉芳亮商量一下,随即把全體将校召集到一起。
直到這時,她才把商洛山中瘟疫流行和官軍在半個月來想趁機進攻商洛山的情形對大家說明。
大家聽了後,并沒有一個人想到自己如今奔往瘟疫流行的地方會有危險,而是巴不得殺進山口,解救闖王和被困的全體将士。
高夫人感情激動,望着大家說: “如今事情還弄不清楚。
這擋在前面的也許是官軍,也許不是。
倘若是官軍,咱們就得決死一戰了。
” 許多人搶着說話,要求同擋在面前的官軍拼死一戰。
劉芳亮把一部分将校和精銳士兵組織成一隊,由他親自率領,等五更判明情況後,帶頭向官軍沖殺,有迸無退。
雖然那時還沒有敢死隊這種名稱,但這一隊人實際上就是敢死隊。
這些将校都抱着必死的心情,等候向敵人進攻,紛紛地向自己的親人訣别,把要囑咐的話都趕快囑托了。
親人們也紛紛把最鋒利的刀劍換給他們用,并拿出酒來和他們共飲幾杯,拿出幹糧讓他們吃飽。
大家正在忙碌着,從遠處傳過來第一聲雞啼……
可是怎麼走呢?從這裡走龍駒寨是捷徑,可是得打仗,損折人馬。
繞道過去,得多走兩天路程,多走兩天,那就是說,最快還得六大或七天才能同闖王會師,能來得及麼?萬一在這六七天中官兵先到了商洛山中,或闖王不幸病倒,怎麼好呢? “嫂子,怎麼決定?”劉芳亮見高夫人遲遲不說話,忍不住問。
“你看怎麼好?” “據我說,咱們不如照原計劃直奔龍駒寨,愈快愈好。
倘若咱們趕在官軍前邊到了龍駒寨,賺開寨門,就可以早到商洛山中,倘若不成,再設法繞道不遲。
” “仍然直奔龍駒寨?” 劉芳亮點點頭:“愈快愈好,要出敵不意才行。
” “既然這樣,咱們不要在這裡耽擱,趕快走吧。
” “好,走吧。
” 人馬迅速地整好隊,又向前進發了。
從熊耳山到龍駒寨附近,本來輕騎兵也需要走四天或者五大,路上還不能耽擱,但他們隻用三天的時間趕到了。
龍駒寨裡已經到了五百官軍,加上鄉勇和巡檢司的一些兵丁,大約有七八百人。
他們雖然也猜想着高夫人和劉芳亮的人馬要同闖王的人馬會合,但沒有料到這支農民軍不走辘辘關或蘭草川而直奔龍駒寨,更沒有料到會來得如此神速。
農民軍十年來在同官軍鬥智鬥勇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往往神出鬼沒,使官軍防不勝防。
高桂英跟着李自成南殺北戰,出死入生,更不簡單。
在向龍駒寨行軍的路上,她探聽到雖然龍駒寨增加了幾百官軍,但都是新兵,沒有見過陣仗。
加上近幾天不斷有小股官兵從河南來,通過龍駒寨向商州增援。
還在崤函地區活動時候,高夫人同劉芳亮就準備下二百多套官軍号衣,許多官軍旗幟,以供随時需用。
這些東西,如今果然用上了。
義軍在二更時候來到龍駒寨,先派了幾十個人穿着官軍号衣,打着官軍旗幟,賺開了寨門,一擁而入。
駐在寨裡的官軍措手不及,一部分驚慌逃竄,一部分死守住幾座比較堅固的住宅和一半寨牆。
高夫人下令不許戀戰,急速穿寨而過,殿後的部隊放火燒毀了一些房屋,事後許多年,當地老百姓把這個事件當做了奇迹和有趣的故事來談,并且添枝加葉,編成了唱本兒流傳下來。
賺過龍駒寨以後,人馬繼續前行。
在中午時候,離開從西安去武關和去河南的大道已經很遠,人馬才在一座森林裡停下,把馬喂飽,将士們也躺在松針上和草地上好生休息。
許多人一躺下去或者一靠着樹身坐下去就睡熟了。
有人把幹糧吃了一口,來不及完全咽下去,張着嘴,打起鼾來。
黃昏時候,人們才被叫醒,繼續趕路。
因為大家知道再有一夜行軍就可以同闖王會師,路上再也不會有官軍阻攔,加上幾天的疲勞得到半天的休息,真是人有精神馬撤歡,不斷地說說笑笑。
隻有高夫人和劉芳亮明白商洛山中的艱難日子,并不因為快要同闖王會師而心情輕松。
特别是高夫人非常沉默,愈走進商洛山中愈心中害怕。
她怕當她同闖王見面時,他已經被無情的傳染病打倒了。
另外,到底圍攻商洛山的官軍如何布置,已經到了什麼地方,她一點也不清楚。
因為日夜急行軍,走的多是荒無人煙的山僻小路,消息不靈,反而像坐在鼓裡。
她完全沒有料到,當離闖王的老營隻有三十多裡遠,前面一個險要山口竟然被敵軍占據了。
這時候大約才交四更,前隊剛走近這個山口,忽然發現山口的小街上紮有敵軍,被一陣炮火和亂箭射回。
幸而上弦月已經落去,夜色很濃,隻有少數弟兄受點輕傷。
高夫人得到禀報,立刻帶着親兵們奔到前邊,要弄清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時劉芳亮已經把騎兵在山口外邊擺開陣勢,立馬陣前,親自問對方是誰的人馬。
敵人守往山口,用樹枝把山口堵住,樹枝後邊是栅子門,也有很多人防守。
盡管沒有月光,小街上也沒有火把,看不見對方的人影,但有經驗的劉芳亮單憑敵陣上的說話聲也猜到了敵人僅把守山口的至少在三百人以上,後邊還有多少人馬就不好判斷。
他連着大聲問了幾遍,敵陣上才有人大聲回答說: “爺爺是鄭總督大人派來的官軍剿賊的。
你們是誰的人馬?” 劉芳亮回答說:“我們也是官軍,是才從河南調來的。
讓我們到街裡休息好不好?” “放屁!你想玩弄詭計,休想!” “你們的主将是哪位?請他出來答話。
” “有話明天說。
如今天黑夜緊,老子們的炮火弓箭不認得人,你們休要走近!” 劉芳亮同高夫人策馬向前走幾步,想繼續問清楚,但敵營中突然響了一陣戰鼓和呐喊聲,同時放了幾炮。
他們趕快勒馬退回,走出火炮的射程之外,他們很吃驚,想着準是新任總督鄭崇儉的軍隊來把闖王的出路堵死了。
有些将校建議向敵人猛攻,但高夫人和劉芳亮都不同意,他們不僅怕損傷過多人馬,而且心中還是有幾分懷疑。
劉芳亮問高夫人: “嫂子,亮亮牌子吧?” “不要急着亮牌子。
天快明啦,等到天明就清楚了。
” 劉芳亮向背後說:“擂鼓,虛張聲勢!” 農民軍的陣地上鼓聲突起,喊殺震天,但并不認真進攻。
過了一陣,雙方的鼓聲和喊殺都停止了,隻偶爾互相罵幾句,互相說一些欺騙對方的活,等待着天明。
高夫人同劉芳亮商量一下,随即把全體将校召集到一起。
直到這時,她才把商洛山中瘟疫流行和官軍在半個月來想趁機進攻商洛山的情形對大家說明。
大家聽了後,并沒有一個人想到自己如今奔往瘟疫流行的地方會有危險,而是巴不得殺進山口,解救闖王和被困的全體将士。
高夫人感情激動,望着大家說: “如今事情還弄不清楚。
這擋在前面的也許是官軍,也許不是。
倘若是官軍,咱們就得決死一戰了。
” 許多人搶着說話,要求同擋在面前的官軍拼死一戰。
劉芳亮把一部分将校和精銳士兵組織成一隊,由他親自率領,等五更判明情況後,帶頭向官軍沖殺,有迸無退。
雖然那時還沒有敢死隊這種名稱,但這一隊人實際上就是敢死隊。
這些将校都抱着必死的心情,等候向敵人進攻,紛紛地向自己的親人訣别,把要囑咐的話都趕快囑托了。
親人們也紛紛把最鋒利的刀劍換給他們用,并拿出酒來和他們共飲幾杯,拿出幹糧讓他們吃飽。
大家正在忙碌着,從遠處傳過來第一聲雞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