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朝廷該猜疑還是猜疑,沒有買到别的,隻買到一點:讓我暫時能夠在這兒休息整頓!” ①薛國觀--陝西韓城人,當時是輔臣,不久任首輔,後來被崇祯賜死。

    詳見《李自成》之二。

     自成笑着說:“有你派老薛去北京花的那些冤枉錢,拿出來一部分養兵,一部分周濟窮人就好啦。

    我們要成大事, 應該首先得民心,用不着拿錢買朝廷的心。

    敬軒,你想收買滿朝的達官貴人,他們的胃口如何填得滿?你的錢扔進大海裡啦。

    ” “扔迸大海裡還會聽見響聲,扔進他們的口袋裡有時連響也不響。

    ” 李自成誠懇地說:“損失一些金銀珠寶還是小事,重要的是喪失了咱們起義領袖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背離了起義宗旨,也給各地造反的人們樹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

    因為咱倆是老朋友,在戰場上共過患難,所以我才這麼直言無忌。

    敬軒,你可莫見怪啊!” 張獻忠點頭說:“李哥,你說得對,說得對。

    不管是真是假,到底背了個投降的孬名兒。

    這幾年因為我老張的名聲大,衆人的眼睛都在望着我,我是替自己名聲抹黑啊,還要低三下四地應付那些王八蛋們!” 自成又說:“雖然你走這着棋替自己的半世英名抹了黑,好在趕快挽回還來得及。

    敬軒,我再奉勸一句:一生名節所關,你千萬莫再這樣下去!” 獻忠點點頭,但沒做聲。

     “曹操怎麼樣?”自成問。

     “曹操?滑得流油,滑得像琉璃珠珠。

    他隻花了不多錢,買通了太和山提督太監①李繼政替他向熊文燦寫了一封書子,又給熊文燦送點禮物,另外沒花一個冤枉錢,就占據幾縣地盤安安穩穩地住下來啦。

    老熊反而将就他,生怕他三心二意不肯投降,又是派房縣知縣郝景春找他勸說,拉拉交情,又是向朝廷保他做遊擊将軍,說他是誠意投降。

    媽的!有我張獻忠在東邊做屏風,替他遮風擋寒,他躲在大山裡邊安閑自在地享福啦。

    ”獻忠又笑了起來,他的眼色和笑聲裡帶着鄙視,但又流露着親切,分明很贊許曹操對朝廷的狡猾态度。

     ①太和山提督太監--太和山即武當山。

    明朝皇帝派一太監駐守武當山,稱為“提督太監”,掌管祭祀和修建等事。

     “他打算以後怎麼辦?” “哼,還不是坐在山裡邊觀望風色?熊文燦要調他出來立功,他不肯出來,說他不願做官,也不要朝廷糧饷,隻願同他的部下散居在山裡做農民,自耕自食,同老百姓在一起安居樂業過日子。

    你瞧,多會應付!可是,隻要咱老張幹起來,他就得跟着一起幹,不怕他油光水滑。

    ” “你到底打算什麼時候起事?” “等我準備好了以後就動手。

    ” “大約什麼時候可以準備好?” 張獻忠心裡說,你現在是輸光了,巴不得我老張幹起來,鬧得四處起火,八下冒煙,你好趁火打鐵。

    我偏不急!于是他裝做不大在意的樣子說: “說不準啊,走着瞧吧。

    ” 李自成也不再問,淡淡一笑,從桌邊站起來,背着手走近一個書架,随便欣賞着那些帶布套的和帶夾闆的、排列整齊但頂上蒙着一層灰塵的書,心中卻在想着如何趁今晚将張獻忠在谷城起事的日期商定,免得夜長夢多。

    獻忠在他的背後忽然說道: “李哥,你真是有膽氣!” 自成轉過身來:“什麼有膽氣?” “我想問問你:你怎麼打垮了以後不躲藏起來,竟然敢跑來谷城見我?” “你是我的朋友,我沒有做過對不起你的事,為何不敢來見你?” “你不怕我黑你?” 自成心中吃驚,坐下去笑着說:“如果有絲毫害怕你落井下石,我就不會來谷城。

    ” “俗話說,不怕一萬,隻怕萬一。

    你難道不怕萬一我張獻忠翻臉不認人,對你下毒手?” “我根本沒想到會有萬一。

    在我們十三家弟兄中,除像劉國能和李萬慶那樣在披一張人皮的畜生,死心塌地投降朝廷,賣友求榮,無恥之極,其餘衆多真正的英雄豪傑,從來沒有黑過朋友的,何況你張敬軒?什麼話!” “要是俺老張處在你的地位,我的左右人就不會讓我去找你。

    ” “那很奇怪。

    我的左右人沒一個人不盼望我快來找你,共商大計。

    他們都說,隻要咱弟兄倆能夠攜手,明朝官軍雖多,就再也不會把咱們各個擊破。

    ” “可是人們都說在十三家義軍中咱倆是兩雄不并立,互相不服,再說,這兩三年咱倆又起了生澀①,撕破過面子,難道捷軒他們都不想到這些事?” ①牛澀--在北方口語中,鐵器生了鏽叫做生澀(例如董解元《西廂記》卷二:“生澀了雪刀霜尖”。

    )朋友間發生不和,好像生了鏽,就說是犯了生澀。

    一般群衆是不說“芥蒂”或“龃龉”的。

     自成哈哈地大笑起來,說:“敬軒,你也大把我那邊的朋友們看低了!” “怎麼看低了?” “在他們看來,咱倆雖然曾鬧過意見,傷了面子,但是牙跟舌頭還有時不和哩,何況是朋友相處?這是家裡的小事情,不能因小失大。

    目前大敵當前,同心協力還怕遲誤,誰還記着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張獻忠繼續目光炯炯地逼着自成問:“可是,自成,有朝一日,打垮了明朝,咱倆終究要争江山呀!難道天有二日麼?” 李自成完全沒料到獻忠會講出這個問題,不禁身上出了冷汗。

    但是他用鼻孔冷笑一聲,不慌不忙他說: “眼下是大敵當前,隻有同心協力才有辦法。

    至于打垮了明朝以後的事,遠着哩,你未免想得太早了。

    ” “太早?據我看,明朝也差不多到了山窮水盡地步,如今是勉強撐持,一旦要垮,很快。

    到那時,難道咱倆并排兒坐在金銮殿上?” “敬軒,我們兩人都是在刀槍林中過日子,每次作戰都躬冒矢石,誰曉得何時陣亡?我們兩個人倘有一個不幸陣亡,這難題豈非不解自解了麼?” “要是咱倆都不陣亡呢?” “倘若托大之福,咱倆都不陣亡,那也好辦。

    到那時,有一個人看見天命有定,自己争也無用,低首稱臣,早弭兵禍,共建太平盛業,豈不甚好?” “要是都不肯低頭呢?何況你我,縱然有人肯低頭,手下的将士們也不依啊!怎麼辦?” “那也好辦,不過多留下一些孤兒寡婦而已。

    ” “不是還得殺個你死我活麼?” “到那時,如果沒有别的和解辦法,咱弟兄倆就堂堂正正地排開戰場,見個高低,總比目前大敵當前,自己家裡互相殘殺強得多。

    再說,不管你暗害我,或我暗害你,都隻會使親者痛,仇者快,失天下義士之心,留千載不義之名。

    假若你戰敗前去見我,不惟我不會下此毒手,連我的手下人也不會想到這裡,除非他瘋了。

    倘有人對我出這号孬主意,我會立刻砍掉他的腦袋。

    我向來做事情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