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關燈
小
中
大
菊生的大眼睛吃驚地一瞪,注視着他的幹老子,問道:“真的?為啥子他們不拿出步槍來守圍子?”
小姑娘忽然擡起頭,憤恨地回答說:“劉大爺要守他自己的宅子,不把快槍交給百姓們守寨!”
“那是為啥子?為啥子他要坐視蹚将們撕開圍子?”
“誰曉得為啥子?反正他家的宅子沒有蹚将去動一根草,人也沒傷害一根頭發!”
菊生的眼前現出來那一所漂亮住宅,和大門外那些已死的和尚未死去的小孩。
但為着在幹老子面前不表露出他的憤怒,他隻能同情地問: “你為啥不躲在劉大爺家裡呢?” “他隻讓幾家近族跟自己的佃戶躲進宅子裡,”小姑娘抽噎說,流下淚來。
“你們冷清明攻寨時候,我攙着媽,拉着弟弟,跟着一群人跑往劉家大門口,哭着叫門。
劉家不但不開門,還叫夥計們站在房脊上往下扔磚頭,怕大家連累了他們。
” “後來呢?” “大家跪在大門外,哭着不離開。
後來,大家一看見你們已經打進來,登時亂了,各逃性命。
弟弟在劉家門前丢掉了,我攙着媽跑回家去……” “你媽後來呢?” 小姑娘再也支持不下去,大聲地痛哭起來。
外間的蹚将們和那兩位年輕媳婦,本來正在淫聲浪氣地打鬧着玩耍,聽見了這哭聲,立刻靜下來。
劉老義首先跑進來,在小姑娘的面前跺着腳說: “唉唉,你真是眼淚布袋!既沒有人打你,又沒有人罵你,為啥子哭這樣痛啊!你要再這樣哭,”他大聲威脅說,“老子就給你一槍!” “喂,老義,”薛正禮靜靜地說,“不要吓她,她怪可憐的。
你出去,叫那兩個貨來勸勸她。
” 劉老義不肯出去,隔着界牆叫:“喂,兩個臊貨,别你媽的浪了,快進來替我勸一勸這位千金!” 兩位小媳婦不敢怠慢,拉着手跑了進來。
其中一位是高條個兒,瓜子臉,薄嘴唇,有一雙風流眼睛;另一位是矮胖的,動作穩重,年歲也比較稍大。
她們都是小姑娘的叔伯嫂子,向小姑娘稱呼“七妹”。
高條個兒的小媳婦站立小姑娘右邊,抓着她的肩膀,勸着說: “七妹,你聽三嫂的話,快不要再哭啦。
事到如今,你就是哭死啦有啥子辦法?這年頭兒,不比太平時候,叫蹚将拉來算不得多大丢人。
性命難保,還講失節不失節?到哪步田地說哪句話,你把心放寬點兒!” 矮胖的女人接住說:“你三嫂說的對,還是性命要緊!” 三嫂又說:“七妹,我說句粗話你不要惱。
女孩家人長樹大,反正得嫁人。
這年頭兒,嫁給莊稼人也不會有安生日子過,天天兵來匪往的,今兒不知道明兒死活。
倒不如索性兒嫁給蹚将,天天‘吃香的,穿光的①’,又不愁有人欺侮。
二嫂,”她轉向矮胖的媳婦問,“你說我這話對呀不對?” ①這是當時鄉下貧苦人形容土匪生活的兩句歌謠,含有羨慕之意。
“你的兩片薄嘴唇真是會說!” “七妹,别哭,你聽從三嫂的話沒有錯兒。
俗語說:‘人到矮檐下,不敢不低頭。
’你現在已經被抓來,就是長翅膀也來不及飛出去了。
管啥丢人不丢人,隻要能保存性命就好。
說不定年兒半載一收撫,你還是官太太哩。
” “俺家裡……” 小姑娘勉強說出來半句話,又忍不住痛哭起來。
那位矮胖的小媳婦的眼圈兒忽然一紅,悄悄地歎口氣,轉回頭向薛正禮和劉老義喃喃地說: “她家裡七口人隻剩下她一個了!” 陶菊生不知為什麼滿心難過,隻想到沒人的地方放聲哭一場。
噙着滿眶淚,最後望一眼可憐的小姑娘,他于是咬緊牙根,默默地從屋裡走了出去、沒有人問他要到什麼地方去,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要到什麼地方去。
走出院外,在麥田邊徘徊一陣,随後又倚着一棵樹,久久地望着遠方的雲天出神。
當聽到趙獅子在門屋口呼喚時,他不覺吃了一驚,因為曠野已經是一片蒼茫了——
但為着在幹老子面前不表露出他的憤怒,他隻能同情地問: “你為啥不躲在劉大爺家裡呢?” “他隻讓幾家近族跟自己的佃戶躲進宅子裡,”小姑娘抽噎說,流下淚來。
“你們冷清明攻寨時候,我攙着媽,拉着弟弟,跟着一群人跑往劉家大門口,哭着叫門。
劉家不但不開門,還叫夥計們站在房脊上往下扔磚頭,怕大家連累了他們。
” “後來呢?” “大家跪在大門外,哭着不離開。
後來,大家一看見你們已經打進來,登時亂了,各逃性命。
弟弟在劉家門前丢掉了,我攙着媽跑回家去……” “你媽後來呢?” 小姑娘再也支持不下去,大聲地痛哭起來。
外間的蹚将們和那兩位年輕媳婦,本來正在淫聲浪氣地打鬧着玩耍,聽見了這哭聲,立刻靜下來。
劉老義首先跑進來,在小姑娘的面前跺着腳說: “唉唉,你真是眼淚布袋!既沒有人打你,又沒有人罵你,為啥子哭這樣痛啊!你要再這樣哭,”他大聲威脅說,“老子就給你一槍!” “喂,老義,”薛正禮靜靜地說,“不要吓她,她怪可憐的。
你出去,叫那兩個貨來勸勸她。
” 劉老義不肯出去,隔着界牆叫:“喂,兩個臊貨,别你媽的浪了,快進來替我勸一勸這位千金!” 兩位小媳婦不敢怠慢,拉着手跑了進來。
其中一位是高條個兒,瓜子臉,薄嘴唇,有一雙風流眼睛;另一位是矮胖的,動作穩重,年歲也比較稍大。
她們都是小姑娘的叔伯嫂子,向小姑娘稱呼“七妹”。
高條個兒的小媳婦站立小姑娘右邊,抓着她的肩膀,勸着說: “七妹,你聽三嫂的話,快不要再哭啦。
事到如今,你就是哭死啦有啥子辦法?這年頭兒,不比太平時候,叫蹚将拉來算不得多大丢人。
性命難保,還講失節不失節?到哪步田地說哪句話,你把心放寬點兒!” 矮胖的女人接住說:“你三嫂說的對,還是性命要緊!” 三嫂又說:“七妹,我說句粗話你不要惱。
女孩家人長樹大,反正得嫁人。
這年頭兒,嫁給莊稼人也不會有安生日子過,天天兵來匪往的,今兒不知道明兒死活。
倒不如索性兒嫁給蹚将,天天‘吃香的,穿光的①’,又不愁有人欺侮。
二嫂,”她轉向矮胖的媳婦問,“你說我這話對呀不對?” ①這是當時鄉下貧苦人形容土匪生活的兩句歌謠,含有羨慕之意。
“你的兩片薄嘴唇真是會說!” “七妹,别哭,你聽從三嫂的話沒有錯兒。
俗語說:‘人到矮檐下,不敢不低頭。
’你現在已經被抓來,就是長翅膀也來不及飛出去了。
管啥丢人不丢人,隻要能保存性命就好。
說不定年兒半載一收撫,你還是官太太哩。
” “俺家裡……” 小姑娘勉強說出來半句話,又忍不住痛哭起來。
那位矮胖的小媳婦的眼圈兒忽然一紅,悄悄地歎口氣,轉回頭向薛正禮和劉老義喃喃地說: “她家裡七口人隻剩下她一個了!” 陶菊生不知為什麼滿心難過,隻想到沒人的地方放聲哭一場。
噙着滿眶淚,最後望一眼可憐的小姑娘,他于是咬緊牙根,默默地從屋裡走了出去、沒有人問他要到什麼地方去,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要到什麼地方去。
走出院外,在麥田邊徘徊一陣,随後又倚着一棵樹,久久地望着遠方的雲天出神。
當聽到趙獅子在門屋口呼喚時,他不覺吃了一驚,因為曠野已經是一片蒼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