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關燈
小
中
大
小伕子坐在火盆邊栽盹。
同院的老百姓都已經睡了。
陶菊生躺在王三少的煙榻上,等候着三少回來。
三少的煙家具非常講究:盤子是紫檀木的;燈是一種名貴的白鋼“十件頭”①,風圈上有工細的透花圖案;盤子邊放一根煙槍,葫蘆是南玉的,嘴子是瑪瑙的,年深月久的沉香槍杆呈着紫紅色,油浸浸的;盤子上有一個粗大的鑲銀的犀牛角煙缸,一個半大的象牙煙缸,還有一個扁圓的廣東産的精緻的牛角小煙盒。
所有這些煙家具,以及釺子,挖刀,小剪之類,樣樣都給小伕子擦得沒一點灰星兒,在燈光下閃閃發明,而紫檀木煙盤子光亮得照見人影。
菊生和王成山雖然都有幾分讨厭煙鬼子,卻喜歡三少的這套家具。
每當三少不在屋裡時,他們就不管小伕子心裡高興不高興,躺下去玩弄這些可愛的小家具消磨他們的無聊時間。
如今,他們又在學習燒煙了。
①一種很排場的煙燈名字。
這種煙燈,拆卸開一共有十個零件。
王成山的手指又粗又硬,十分笨拙,不會使煙釺子靈活地在手中轉動。
而且由于皮膚太粗澀,釺子上的煙膏總愛往指頭肚上粘,愈心急愈不會燒成煙泡。
陶菊生雖然在抽大煙這事上算得是“家學淵源”,但自己卻沒有一點經驗,僅能把煙泡燒熟罷了。
王成山失敗之後,就把煙釺子遞給菊生,兩個人又對調一下地位。
菊生好容易把煙泡滾大,滾圓,安上鬥門,但當拔出釺子時卻把煙泡弄碎了一半,那一半留在鬥門上的也不通氣。
他把釺子放在燈上燒熱,把鬥門上的煙泡紮通,然後把煙槍送給王成山,他自己替王成山照顧着對準火頭。
王成山吸一口,噴一口,連一點煙氣也吸不進肚裡去。
吸過了幾口之後,他滿足地笑起來,把煙槍推給菊生。
菊生同他一樣吸不進肚裡去,胡亂地把煙泡糟蹋掉,就把這一套玩意兒放下,随後從枕頭下摸出來幾本殘破的《三國演義》。
這是他幹老子近來唯一的随身讀物,沒事時就躺在燈旁看,有時還帶着一種了不起的神氣,搖頭擺腦地念出聲來。
菊生在小學就讀過《三國演義》;近來他偶然也拿出來看一回兩回,但主要是看看每一本前面的石印圖像。
一看見菊生又把《三國演義》拿出來,王成山就立刻抓去一本,用他的粗笨的手指去沙啦沙啦地翻著書頁,仿佛他自己也能夠讀書似的。
倘若在平常時候,王成山會要求菊生給他講一段三國故事,但今晚他曉得菊生心裡很難過,所以就自己拿起一本書用自己的辦法消遣。
亂翻一陣,沒見圖像,他才恍然大悟他把書拿成倒頭,把後邊當做了前邊。
改正了拿法之後,他仔細地把每一幅圖像研究一遍;根據看土戲所得的一點知識,他猜斷誰是關羽,誰是張飛,誰是周瑜或諸葛。
看過圖像,王成山又繼續去看正文。
其實他并不想曉得正文中講些什麼,他隻在聚精會神地,用心用意地,向密密的方塊字群中尋找他所要尋找的一個字,不,最好說他企圖從一個無邊的迷陣中發現出一個奇迹。
過了好久,他終于發現了,于是向菊生得意地大聲叫: “看!看!我找到一個‘王’字!這是我的姓,我就隻認得我的姓!” 菊生馬上從枕頭上翹起身子,一看,笑着說:“這不是‘王’字,是個‘玉’字。
” “不是個‘王’字?”王成山問,覺得奇怪了。
“是個‘玉’字。
你看,”菊生用指頭指着說,“這裡還有一個點,沒有點才是個‘王’字呢。
”。
“哈!隻多一個小點兒!”王成山把書本拿近眼睛,仔細地研究一下,又說:“真的,我也記得‘王’字沒有這個點兒!” 村中突然有盒子槍響了幾下,跟着又響了兩聲步槍,于是滿村的狗狂叫起來,成群的烏鴉從樹抄驚起。
王成山機警地從床上跳起來,一個箭步跳出屋門,三步兩步地跳到大門背後,貼着牆根,從牆眼向外張望,又推上一顆頂膛子。
陶菊生和小伕子都跳到窗口,傾聽着外邊動靜,緊張得連呼吸幾乎停止,心跳得像馬蹄一般。
過了幾分鐘,聽見一群人從村中的大路上匆匆走過,以後沒有再聽見什麼,隻是狗仍然在到處亂叫。
小伕子不放心地向菊生剜了一眼,好像是警告說:“不準動,别想逃跑!”随即他迅速地走出屋子,跑去同王成山站在一起。
菊生多麼想跑去同王成山說句話,多麼想曉得外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因為怕别人懷疑他打算逃跑,他隻好孤零零地守候在原來地方。
一會兒,他看見王成山小心地把大門打開,探出半截身子向左右張望。
又過了片刻,有人在大路上用石頭向狗投擲,并故作威吓地把槍栓拉得嘩啦響。
于是王成山走出去了。
“老義哥,”王成山的聲音在院外問,“啥子事情?” “小事情,已經了啦,”www.tianyashuku.Com劉老義在幾丈外回答說。
“二更天了,你為啥還沒睏覺?” “我正要睡,聽見槍聲跟皮子炸①,就出來看看動
同院的老百姓都已經睡了。
陶菊生躺在王三少的煙榻上,等候着三少回來。
三少的煙家具非常講究:盤子是紫檀木的;燈是一種名貴的白鋼“十件頭”①,風圈上有工細的透花圖案;盤子邊放一根煙槍,葫蘆是南玉的,嘴子是瑪瑙的,年深月久的沉香槍杆呈着紫紅色,油浸浸的;盤子上有一個粗大的鑲銀的犀牛角煙缸,一個半大的象牙煙缸,還有一個扁圓的廣東産的精緻的牛角小煙盒。
所有這些煙家具,以及釺子,挖刀,小剪之類,樣樣都給小伕子擦得沒一點灰星兒,在燈光下閃閃發明,而紫檀木煙盤子光亮得照見人影。
菊生和王成山雖然都有幾分讨厭煙鬼子,卻喜歡三少的這套家具。
每當三少不在屋裡時,他們就不管小伕子心裡高興不高興,躺下去玩弄這些可愛的小家具消磨他們的無聊時間。
如今,他們又在學習燒煙了。
①一種很排場的煙燈名字。
這種煙燈,拆卸開一共有十個零件。
王成山的手指又粗又硬,十分笨拙,不會使煙釺子靈活地在手中轉動。
而且由于皮膚太粗澀,釺子上的煙膏總愛往指頭肚上粘,愈心急愈不會燒成煙泡。
陶菊生雖然在抽大煙這事上算得是“家學淵源”,但自己卻沒有一點經驗,僅能把煙泡燒熟罷了。
王成山失敗之後,就把煙釺子遞給菊生,兩個人又對調一下地位。
菊生好容易把煙泡滾大,滾圓,安上鬥門,但當拔出釺子時卻把煙泡弄碎了一半,那一半留在鬥門上的也不通氣。
他把釺子放在燈上燒熱,把鬥門上的煙泡紮通,然後把煙槍送給王成山,他自己替王成山照顧着對準火頭。
王成山吸一口,噴一口,連一點煙氣也吸不進肚裡去。
吸過了幾口之後,他滿足地笑起來,把煙槍推給菊生。
菊生同他一樣吸不進肚裡去,胡亂地把煙泡糟蹋掉,就把這一套玩意兒放下,随後從枕頭下摸出來幾本殘破的《三國演義》。
這是他幹老子近來唯一的随身讀物,沒事時就躺在燈旁看,有時還帶着一種了不起的神氣,搖頭擺腦地念出聲來。
菊生在小學就讀過《三國演義》;近來他偶然也拿出來看一回兩回,但主要是看看每一本前面的石印圖像。
一看見菊生又把《三國演義》拿出來,王成山就立刻抓去一本,用他的粗笨的手指去沙啦沙啦地翻著書頁,仿佛他自己也能夠讀書似的。
倘若在平常時候,王成山會要求菊生給他講一段三國故事,但今晚他曉得菊生心裡很難過,所以就自己拿起一本書用自己的辦法消遣。
亂翻一陣,沒見圖像,他才恍然大悟他把書拿成倒頭,把後邊當做了前邊。
改正了拿法之後,他仔細地把每一幅圖像研究一遍;根據看土戲所得的一點知識,他猜斷誰是關羽,誰是張飛,誰是周瑜或諸葛。
看過圖像,王成山又繼續去看正文。
其實他并不想曉得正文中講些什麼,他隻在聚精會神地,用心用意地,向密密的方塊字群中尋找他所要尋找的一個字,不,最好說他企圖從一個無邊的迷陣中發現出一個奇迹。
過了好久,他終于發現了,于是向菊生得意地大聲叫: “看!看!我找到一個‘王’字!這是我的姓,我就隻認得我的姓!” 菊生馬上從枕頭上翹起身子,一看,笑着說:“這不是‘王’字,是個‘玉’字。
” “不是個‘王’字?”王成山問,覺得奇怪了。
“是個‘玉’字。
你看,”菊生用指頭指着說,“這裡還有一個點,沒有點才是個‘王’字呢。
”。
“哈!隻多一個小點兒!”王成山把書本拿近眼睛,仔細地研究一下,又說:“真的,我也記得‘王’字沒有這個點兒!” 村中突然有盒子槍響了幾下,跟着又響了兩聲步槍,于是滿村的狗狂叫起來,成群的烏鴉從樹抄驚起。
王成山機警地從床上跳起來,一個箭步跳出屋門,三步兩步地跳到大門背後,貼着牆根,從牆眼向外張望,又推上一顆頂膛子。
陶菊生和小伕子都跳到窗口,傾聽着外邊動靜,緊張得連呼吸幾乎停止,心跳得像馬蹄一般。
過了幾分鐘,聽見一群人從村中的大路上匆匆走過,以後沒有再聽見什麼,隻是狗仍然在到處亂叫。
小伕子不放心地向菊生剜了一眼,好像是警告說:“不準動,别想逃跑!”随即他迅速地走出屋子,跑去同王成山站在一起。
菊生多麼想跑去同王成山說句話,多麼想曉得外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因為怕别人懷疑他打算逃跑,他隻好孤零零地守候在原來地方。
一會兒,他看見王成山小心地把大門打開,探出半截身子向左右張望。
又過了片刻,有人在大路上用石頭向狗投擲,并故作威吓地把槍栓拉得嘩啦響。
于是王成山走出去了。
“老義哥,”王成山的聲音在院外問,“啥子事情?” “小事情,已經了啦,”www.tianyashuku.Com劉老義在幾丈外回答說。
“二更天了,你為啥還沒睏覺?” “我正要睡,聽見槍聲跟皮子炸①,就出來看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