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啞舍·獨玉佛
關燈
小
中
大
十三歲。
所以才在他父皇登基之後被追封為景穆皇帝。
“弘兒,哀家今日喚汝前來,并不是為了其他事。
”馮绮幽幽地歎了口氣,“這冤孽已經如同詛咒般應驗了兩代,汝即使不信,也需注意着點。
”拓跋弘想到父皇登基之後,便立刻廢除了太武帝的滅佛令,不顧國庫空虛,下令修建雲岡石窟,肯定也是為了贖那冤孽的罪。
拓跋弘低聲稱是,但心中多少有些不以為然。
隻是巧合罷了。
拓跋弘在告罪退下的時候,聽到馮绮忽然吩咐一句道:“弘兒,汝也不小了,明日登基之後,哀家便替汝選幾個好人家的女兒吧。
” “多謝太後費心。
”拓跋弘壓抑着心中突然升起的莫名郁悶,低頭應允道。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
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
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馮绮飄忽不定的聲音,伴随着一下一下有節奏的木魚聲,慢慢消散在緩緩閉合的佛堂大門之後。
拓跋弘默立在門外,反複琢磨着這句佛偈,不由得已是癡了。
公元467年。
拓跋弘低頭看着襁褓中的新生嬰兒,有種不真實的感覺,懷裡的分量輕得幾乎可以讓人忽略,這孩子脆弱得就像是若他大力一些,便可以捏碎一般。
他今年隻有十四歲,卻有了兒子。
拓跋弘知道在鮮卑一族,像他這麼大就有孩子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他父皇也是在十四歲的時候有了他的。
拓跋弘看着在床榻上,面容秀麗卻不掩疲憊的劉貴人,看得出她臉上的複雜神色。
他知道,在大魏朝,後宮的女人都是懷着異常矛盾的心理。
既希望受到皇帝的寵愛,又忐忑自己會懷上孩子。
若是生得女兒還好,萬一生了個龍子,還被皇帝看中,那麼久必須依照大魏朝的慣例,立子殺母。
沒有人會願意死去,縱使為的是自己的兒子。
拓跋弘又想起自己被立為儲位之時,母妃那無法言喻的目光。
看着和某個人有幾分相似的劉貴人,拓跋弘在心底默默地道了聲抱歉,如果他懷裡的這個孩子可以平安地活到兩歲,那麼他便是他的太子了。
不過在這之前,還是不要讓他們母子太過于接近的好。
他不想讓他的兒子和他有一樣的痛苦回憶。
吩咐宮女們好好照顧劉貴人,拓跋弘親自抱着兒子走出内室,正好看到一直在偏殿坐着的馮绮。
父皇已經過世了兩年,馮绮還是依照漢族的習俗一直替他守着孝,渾身素白,穿着一件具有銀絲繡花領口的交領直袖上襦,腰間束着一條寬寬的絲帶,勾勒出纖細的腰肢,下身是一條質料輕柔的絲質長裙,拖曳直地,層層疊疊。
她的眉目如畫,眉宇間籠罩着一層淡淡的清愁,脂粉未施,卻依舊美豔無雙。
拓跋弘的腳步停滞了片刻,因為抱着孩子,所以并未像往常一樣行禮,隻是略略地點了點頭道:“見過太後。
” 馮绮姿态無比優雅地放下手中的白釉青蓮茶盞,目光一下子就落到了拓跋弘懷裡的襁褓上,很自然地朝他伸出手去,柔聲道:“來,給哀家看看。
” 拓跋弘上前幾步,便嗅到了她身上傳來的檀香味道,不由得微怔。
他知道她一直是在那個佛堂為父皇吃齋念佛,卻沒想到連她的身上都沾染上了那麼濃重的檀香味。
馮绮自顧自地接過襁褓,小嬰兒可能覺得她身上的檀香味道有些刺鼻,不安地揮動着小胳膊,咿咿呀呀地哭鬧起來。
拓跋弘連忙把兒子重新接了過來,又後退了幾步,果然小嬰兒像是感受到了熟悉的氣息,立刻安靜了下來。
馮绮絕美的雙目中閃過一絲落寞,随後勾起唇角輕笑道:“看來這孩子和哀家無緣,罷了。
”佛堂寂寞,越是吃齋念佛,往日琴瑟和鳴的回憶便越清晰,馮绮本想把這個孩子養在身邊,但現在這樣的情況,怕是不能如願了。
拓跋弘微皺眉頭,忍不住勸說道:“太後,汝也要當心身體。
”他今年才十四歲,縱然天資聰穎,但掌控這一國的權柄,委實也是太過勉強了些。
兩年前他剛登基時,朝政大權操縱在車騎大将軍乙渾的手中。
那乙渾心懷不軌,經常扭曲他的诏命來誅殺異己。
在僅僅四十多天内,他從車騎大将軍升太尉、錄尚書事,最後官居丞相,位居儲王之上,一手遮天,完全不把他這個年幼的皇帝看在眼裡。
他不甘心受制于人,卻不得不承認自己鬥不過乙渾。
最後還是一直在佛堂念經的馮绮親自出手,不動聲色地注視着乙渾的放縱,出其不意地密定大計,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以謀反罪誅殺乙渾,随後宣布臨朝聽政。
雖然她下了朝便休息在那空曠的佛堂内,這大魏朝的每一項政令,卻都是由她發号出來的。
拓跋弘在心下苦笑,他雖然是她一手教導的,但無論是心計還是胸懷,都無法與她相比。
馮绮像是看穿了他心中所想,轉了轉手中的紫檀木佛珠,柔聲細語道:“弘兒,汝放心,隻要汝有能力,這大魏朝還是會屬于汝的。
”馮绮溫柔地看着已經長成了一名俊秀少年的拓跋弘,恍惚間微微出神,當年她遇到拓跋濬時,後者也是差不多的年紀,拓跋弘又極其神似他的父皇,朝思暮想的人就像是完好無損地站在了她的面前,馮绮一時間不由得癡了。
拓跋弘接觸到她的目光,心下一跳,随即又怅然一歎。
他知道她在透過他,懷念着他的父皇。
他剛想說些什麼,卻又見她的目光恢複了清明,不着痕迹地别開了臉。
每一次都這樣,先靠近的人是她,而每一次先離開的,也是她。
拓跋弘的手臂不由得微微用力,襁褓裡的嬰兒像是有些難受,不安地扭動起來。
拓跋弘一驚,立刻放松力道。
“弘兒,有沒有給這個孩子起名字?”馮绮若無其事地拿起微涼的茶盞,喝了一口溫茶。
“舉其宏綱,就叫拓跋宏吧。
”拓跋弘淡淡地說道。
“拓跋宏?”馮绮微微蹙起秀眉,覺得父子二人同用一個音節的名字,有些不妥。
但既然拓跋弘如此說,她也總不能讓他連為兒子取名字的自由都沒有,隻好輕點螓首道:“好名字,若此子能活過兩歲,哀家便親自教導他吧。
” 拓跋弘看着馮绮盈盈起身,知道她話中的意思,就是她将在兩年後把朝政大權歸還于他。
一時之間,竟是不知是欣喜多一些還是失望多一些。
“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馮绮幽幽的聲音伴着熟悉的檀香味劃過他的耳際,直到曼妙的身影自廊道拐角處隐去。
拓跋弘抱着襁褓中的兒子,猶自出神。
公元470年。
“皇上醒了!皇上醒了!” 拓跋弘艱難地從昏迷中清醒過來,聽到床邊有内侍的驚呼聲接連起伏地響起。
感覺到自己的嗓子眼幹渴無比,拓跋弘判斷出來自己因為瘡病感染,恐怕是昏迷有一段時間了。
“皇上,您剛醒,莫急。
”一個蒼老的聲音從床邊傳來,一邊說一邊扶着拓跋弘從床上做了起來,熟練地在他的背後墊上了靠墊。
拓跋弘一擡頭,發現竟是内侍總管尚邪,不由得微笑道:“尚公公,朕無恙,您也快去歇息吧。
”尚邪自從太武帝那一代便在大魏朝皇宮當差,自己自小便多受他照顧,在心裡也當他是個長輩,見他現在因為守夜而顯得憔悴不堪,不禁頗為擔憂。
尚邪把拓跋弘的被子蓋好,又指了指他身邊道:“老身不累,倒是太子殿下,一直守着陛下不肯入睡,剛剛才熬不住在您旁邊歇下了。
” 拓跋弘此時才看到自己的龍床上還躺着一個小小的人兒,粉嫩嫩的臉蛋上挂滿了憂愁,就算是在睡夢中也不得安穩,一雙小手正死死地拽住拓跋弘的衣服。
拓跋弘因為怕自己的悲劇在兒子身上重演,所以在拓跋宏剛出生的時候就把他從劉貴人身邊帶走。
再加上拓跋宏小時候根本受不住馮绮身上的檀香味,所以這小子就是拓跋弘帶在身邊親自教導大的。
而在去年拓跋宏兩歲生日時,被立為太子,他的生母劉
所以才在他父皇登基之後被追封為景穆皇帝。
“弘兒,哀家今日喚汝前來,并不是為了其他事。
”馮绮幽幽地歎了口氣,“這冤孽已經如同詛咒般應驗了兩代,汝即使不信,也需注意着點。
”拓跋弘想到父皇登基之後,便立刻廢除了太武帝的滅佛令,不顧國庫空虛,下令修建雲岡石窟,肯定也是為了贖那冤孽的罪。
拓跋弘低聲稱是,但心中多少有些不以為然。
隻是巧合罷了。
拓跋弘在告罪退下的時候,聽到馮绮忽然吩咐一句道:“弘兒,汝也不小了,明日登基之後,哀家便替汝選幾個好人家的女兒吧。
” “多謝太後費心。
”拓跋弘壓抑着心中突然升起的莫名郁悶,低頭應允道。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
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
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馮绮飄忽不定的聲音,伴随着一下一下有節奏的木魚聲,慢慢消散在緩緩閉合的佛堂大門之後。
拓跋弘默立在門外,反複琢磨着這句佛偈,不由得已是癡了。
公元467年。
拓跋弘低頭看着襁褓中的新生嬰兒,有種不真實的感覺,懷裡的分量輕得幾乎可以讓人忽略,這孩子脆弱得就像是若他大力一些,便可以捏碎一般。
他今年隻有十四歲,卻有了兒子。
拓跋弘知道在鮮卑一族,像他這麼大就有孩子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他父皇也是在十四歲的時候有了他的。
拓跋弘看着在床榻上,面容秀麗卻不掩疲憊的劉貴人,看得出她臉上的複雜神色。
他知道,在大魏朝,後宮的女人都是懷着異常矛盾的心理。
既希望受到皇帝的寵愛,又忐忑自己會懷上孩子。
若是生得女兒還好,萬一生了個龍子,還被皇帝看中,那麼久必須依照大魏朝的慣例,立子殺母。
沒有人會願意死去,縱使為的是自己的兒子。
拓跋弘又想起自己被立為儲位之時,母妃那無法言喻的目光。
看着和某個人有幾分相似的劉貴人,拓跋弘在心底默默地道了聲抱歉,如果他懷裡的這個孩子可以平安地活到兩歲,那麼他便是他的太子了。
不過在這之前,還是不要讓他們母子太過于接近的好。
他不想讓他的兒子和他有一樣的痛苦回憶。
吩咐宮女們好好照顧劉貴人,拓跋弘親自抱着兒子走出内室,正好看到一直在偏殿坐着的馮绮。
父皇已經過世了兩年,馮绮還是依照漢族的習俗一直替他守着孝,渾身素白,穿着一件具有銀絲繡花領口的交領直袖上襦,腰間束着一條寬寬的絲帶,勾勒出纖細的腰肢,下身是一條質料輕柔的絲質長裙,拖曳直地,層層疊疊。
她的眉目如畫,眉宇間籠罩着一層淡淡的清愁,脂粉未施,卻依舊美豔無雙。
拓跋弘的腳步停滞了片刻,因為抱着孩子,所以并未像往常一樣行禮,隻是略略地點了點頭道:“見過太後。
” 馮绮姿态無比優雅地放下手中的白釉青蓮茶盞,目光一下子就落到了拓跋弘懷裡的襁褓上,很自然地朝他伸出手去,柔聲道:“來,給哀家看看。
” 拓跋弘上前幾步,便嗅到了她身上傳來的檀香味道,不由得微怔。
他知道她一直是在那個佛堂為父皇吃齋念佛,卻沒想到連她的身上都沾染上了那麼濃重的檀香味。
馮绮自顧自地接過襁褓,小嬰兒可能覺得她身上的檀香味道有些刺鼻,不安地揮動着小胳膊,咿咿呀呀地哭鬧起來。
拓跋弘連忙把兒子重新接了過來,又後退了幾步,果然小嬰兒像是感受到了熟悉的氣息,立刻安靜了下來。
馮绮絕美的雙目中閃過一絲落寞,随後勾起唇角輕笑道:“看來這孩子和哀家無緣,罷了。
”佛堂寂寞,越是吃齋念佛,往日琴瑟和鳴的回憶便越清晰,馮绮本想把這個孩子養在身邊,但現在這樣的情況,怕是不能如願了。
拓跋弘微皺眉頭,忍不住勸說道:“太後,汝也要當心身體。
”他今年才十四歲,縱然天資聰穎,但掌控這一國的權柄,委實也是太過勉強了些。
兩年前他剛登基時,朝政大權操縱在車騎大将軍乙渾的手中。
那乙渾心懷不軌,經常扭曲他的诏命來誅殺異己。
在僅僅四十多天内,他從車騎大将軍升太尉、錄尚書事,最後官居丞相,位居儲王之上,一手遮天,完全不把他這個年幼的皇帝看在眼裡。
他不甘心受制于人,卻不得不承認自己鬥不過乙渾。
最後還是一直在佛堂念經的馮绮親自出手,不動聲色地注視着乙渾的放縱,出其不意地密定大計,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以謀反罪誅殺乙渾,随後宣布臨朝聽政。
雖然她下了朝便休息在那空曠的佛堂内,這大魏朝的每一項政令,卻都是由她發号出來的。
拓跋弘在心下苦笑,他雖然是她一手教導的,但無論是心計還是胸懷,都無法與她相比。
馮绮像是看穿了他心中所想,轉了轉手中的紫檀木佛珠,柔聲細語道:“弘兒,汝放心,隻要汝有能力,這大魏朝還是會屬于汝的。
”馮绮溫柔地看着已經長成了一名俊秀少年的拓跋弘,恍惚間微微出神,當年她遇到拓跋濬時,後者也是差不多的年紀,拓跋弘又極其神似他的父皇,朝思暮想的人就像是完好無損地站在了她的面前,馮绮一時間不由得癡了。
拓跋弘接觸到她的目光,心下一跳,随即又怅然一歎。
他知道她在透過他,懷念着他的父皇。
他剛想說些什麼,卻又見她的目光恢複了清明,不着痕迹地别開了臉。
每一次都這樣,先靠近的人是她,而每一次先離開的,也是她。
拓跋弘的手臂不由得微微用力,襁褓裡的嬰兒像是有些難受,不安地扭動起來。
拓跋弘一驚,立刻放松力道。
“弘兒,有沒有給這個孩子起名字?”馮绮若無其事地拿起微涼的茶盞,喝了一口溫茶。
“舉其宏綱,就叫拓跋宏吧。
”拓跋弘淡淡地說道。
“拓跋宏?”馮绮微微蹙起秀眉,覺得父子二人同用一個音節的名字,有些不妥。
但既然拓跋弘如此說,她也總不能讓他連為兒子取名字的自由都沒有,隻好輕點螓首道:“好名字,若此子能活過兩歲,哀家便親自教導他吧。
” 拓跋弘看着馮绮盈盈起身,知道她話中的意思,就是她将在兩年後把朝政大權歸還于他。
一時之間,竟是不知是欣喜多一些還是失望多一些。
“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馮绮幽幽的聲音伴着熟悉的檀香味劃過他的耳際,直到曼妙的身影自廊道拐角處隐去。
拓跋弘抱着襁褓中的兒子,猶自出神。
公元470年。
“皇上醒了!皇上醒了!” 拓跋弘艱難地從昏迷中清醒過來,聽到床邊有内侍的驚呼聲接連起伏地響起。
感覺到自己的嗓子眼幹渴無比,拓跋弘判斷出來自己因為瘡病感染,恐怕是昏迷有一段時間了。
“皇上,您剛醒,莫急。
”一個蒼老的聲音從床邊傳來,一邊說一邊扶着拓跋弘從床上做了起來,熟練地在他的背後墊上了靠墊。
拓跋弘一擡頭,發現竟是内侍總管尚邪,不由得微笑道:“尚公公,朕無恙,您也快去歇息吧。
”尚邪自從太武帝那一代便在大魏朝皇宮當差,自己自小便多受他照顧,在心裡也當他是個長輩,見他現在因為守夜而顯得憔悴不堪,不禁頗為擔憂。
尚邪把拓跋弘的被子蓋好,又指了指他身邊道:“老身不累,倒是太子殿下,一直守着陛下不肯入睡,剛剛才熬不住在您旁邊歇下了。
” 拓跋弘此時才看到自己的龍床上還躺着一個小小的人兒,粉嫩嫩的臉蛋上挂滿了憂愁,就算是在睡夢中也不得安穩,一雙小手正死死地拽住拓跋弘的衣服。
拓跋弘因為怕自己的悲劇在兒子身上重演,所以在拓跋宏剛出生的時候就把他從劉貴人身邊帶走。
再加上拓跋宏小時候根本受不住馮绮身上的檀香味,所以這小子就是拓跋弘帶在身邊親自教導大的。
而在去年拓跋宏兩歲生日時,被立為太子,他的生母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