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關燈
小
中
大
,進退自如、毫無凝滞感與停頓感,其動作的巧妙、行動的統一,達到如此的程度令我歎為觀止。
它們的遊動似乎無法停止,久久跟蹤它們,我的眼睛感覺到很疲倦。
便轉移目光,去搜索别的魚兒。
在我們所坐樹冠的周圍,那些被水淹沒的紫穗槐叢中,奇迹般地包圍上來數百條魚,有鯉、鲇、鲫、草,顔色各異,大小不一。
還有一隻笨拙的青蓋大鼈,把身體半埋在泥沙裡,瞪着兩隻秤星般的鼈眼,死死地瞅着我。
那些魚們在那些青綠的灌木枝條中極其緩慢地遊動着,眼珠子都睜得溜圓,好像在等待着什麼。
我猛然意識到:魚把我們包圍了!一陣從沒有過的恐慌攫住了我的心。
在亞熱帶密林中我們包圍越南的亂七八糟破爛部隊,在故鄉的河流邊故鄉的樹冠上亂七八糟的魚部隊包圍了我們。
白鳝魚還在進行令我眼花缭亂的遊泳表演,雜色魚們還在灌木叢中、水草旁邊隐蔽着、潛伏着。
它們身上的顔色與周圍的環境協調一緻,好像都穿着迷彩服,仿佛是一些行蹤詭秘的特工。
據傳說,魚是能夠吃人的,并不是指海裡的鲨魚,而是指河流湖泊中的淡水魚。
傳說總歸是傳說,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但今天,傳說似乎要變成現實了。
我相信錢英豪肯定也發現了魚類布下的包圍圈,他頭腦靈活,有軍事天才,少年時期就對魚類的習性深有研究,還鄉後又坐在河邊的樹冠上日日觀察,他對魚們的陰謀應當洞若觀火,有他在我似乎可以稍微放寬心。
這時,我感覺到他用冰涼的手指戳了一下我的腰,與此同時,他的散發着腐臭味道的嘴巴也貼到我的耳朵旁,他說: “注意看那條大白鳝!” 他的話音剛落,腐臭味尚未徹底消散,那群飛行着的白鳝便停止遊動:齊集在離我們的樹冠不遠處的水下,千繩萬扣般滋滋鑽動着,最後盤結成一個寶塔形狀,它們的頭一律朝外朝上翹着,煞是好看也煞是駭人。
它們盤成寶塔的速度極快,大小好像一群久經訓練的士兵,當然它們絕對不是士兵,它們更像一群訓練有素的雜技演員。
大白鳝在最下層,小白鳝在最上層。
塔上那隻小白鳝隻有鉛筆杆粗細鉛筆杆長短,可能是因為小的緣故它的顔色幾乎是黑的,它三分像白鳝,七分更像一條驕傲的小蛇。
毫無疑問,這個小東西是這個白鳝家族中的寵兒,比十世單傳的獨生兒子還要珍貴。
看着這鳝魚們的寶塔,我愈發感到人的悲哀和渺小。
神奇的動物界究竟還有多少我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景,恐怕永遠是天文數字。
那條大白鳝沒有編入寶塔,在鳝群編織寶塔的過程中,它圍繞着群體傲慢地遊動,宛若一個威嚴的指揮官,趾高氣揚地視察着自己的團隊。
寶塔編成後,它停止遊動、彎曲着尾巴,将身體斜斜地立起來,張開了嘴巴—— 錢英豪又戳我一下,說:“魚的耳朵!” 它張開嘴巴,像年邁的老人吐痰一樣,将身體用力弓着,兩朵乳白色的狀如蝴蝶的薄膜,從它大張開的嘴巴裡緩慢地膨脹出來。
寶塔上那些翹起的鳝頭都頻頻點動着,令我眼花缭亂。
就這樣過去了約有半袋煙功夫,那大白鳝嘴裡吐出的薄膜清脆地響了兩聲,随即破裂了,那些破裂的薄膜在水中輕飄飄地浮遊着。
與此同時,那群鳝構成的寶塔突然解體,塔頂那條黑色的小鳝瘋狂地吞食着那些薄膜,好像在通過這種方式繼承老鳝的衣缽。
那條吐出耳朵的老鳝已經翻轉了肚皮沉在了河底的泥沙中。
群鳝環遊,像一個團團旋轉的銀灰色圓圈——一個魚的圓環——把黑色的小白鳝和死去的大白鳝圍繞在中央,小白鳝貪婪地把那些薄膜狀的東西吞食幹淨,然後開始啄那條死鳝的肚皮。
這無疑是一個信号,因為隻啄了一下小鳝便翩遊上去。
群鳝兇猛地撲向死鳝,啄得那死鳝翻來滾去,河底騰起一股黃沙。
群鳝争食時發出的唧唧鳴叫穿透河水,擴散到
它們的遊動似乎無法停止,久久跟蹤它們,我的眼睛感覺到很疲倦。
便轉移目光,去搜索别的魚兒。
在我們所坐樹冠的周圍,那些被水淹沒的紫穗槐叢中,奇迹般地包圍上來數百條魚,有鯉、鲇、鲫、草,顔色各異,大小不一。
還有一隻笨拙的青蓋大鼈,把身體半埋在泥沙裡,瞪着兩隻秤星般的鼈眼,死死地瞅着我。
那些魚們在那些青綠的灌木枝條中極其緩慢地遊動着,眼珠子都睜得溜圓,好像在等待着什麼。
我猛然意識到:魚把我們包圍了!一陣從沒有過的恐慌攫住了我的心。
在亞熱帶密林中我們包圍越南的亂七八糟破爛部隊,在故鄉的河流邊故鄉的樹冠上亂七八糟的魚部隊包圍了我們。
白鳝魚還在進行令我眼花缭亂的遊泳表演,雜色魚們還在灌木叢中、水草旁邊隐蔽着、潛伏着。
它們身上的顔色與周圍的環境協調一緻,好像都穿着迷彩服,仿佛是一些行蹤詭秘的特工。
據傳說,魚是能夠吃人的,并不是指海裡的鲨魚,而是指河流湖泊中的淡水魚。
傳說總歸是傳說,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但今天,傳說似乎要變成現實了。
我相信錢英豪肯定也發現了魚類布下的包圍圈,他頭腦靈活,有軍事天才,少年時期就對魚類的習性深有研究,還鄉後又坐在河邊的樹冠上日日觀察,他對魚們的陰謀應當洞若觀火,有他在我似乎可以稍微放寬心。
這時,我感覺到他用冰涼的手指戳了一下我的腰,與此同時,他的散發着腐臭味道的嘴巴也貼到我的耳朵旁,他說: “注意看那條大白鳝!” 他的話音剛落,腐臭味尚未徹底消散,那群飛行着的白鳝便停止遊動:齊集在離我們的樹冠不遠處的水下,千繩萬扣般滋滋鑽動着,最後盤結成一個寶塔形狀,它們的頭一律朝外朝上翹着,煞是好看也煞是駭人。
它們盤成寶塔的速度極快,大小好像一群久經訓練的士兵,當然它們絕對不是士兵,它們更像一群訓練有素的雜技演員。
大白鳝在最下層,小白鳝在最上層。
塔上那隻小白鳝隻有鉛筆杆粗細鉛筆杆長短,可能是因為小的緣故它的顔色幾乎是黑的,它三分像白鳝,七分更像一條驕傲的小蛇。
毫無疑問,這個小東西是這個白鳝家族中的寵兒,比十世單傳的獨生兒子還要珍貴。
看着這鳝魚們的寶塔,我愈發感到人的悲哀和渺小。
神奇的動物界究竟還有多少我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景,恐怕永遠是天文數字。
那條大白鳝沒有編入寶塔,在鳝群編織寶塔的過程中,它圍繞着群體傲慢地遊動,宛若一個威嚴的指揮官,趾高氣揚地視察着自己的團隊。
寶塔編成後,它停止遊動、彎曲着尾巴,将身體斜斜地立起來,張開了嘴巴—— 錢英豪又戳我一下,說:“魚的耳朵!” 它張開嘴巴,像年邁的老人吐痰一樣,将身體用力弓着,兩朵乳白色的狀如蝴蝶的薄膜,從它大張開的嘴巴裡緩慢地膨脹出來。
寶塔上那些翹起的鳝頭都頻頻點動着,令我眼花缭亂。
就這樣過去了約有半袋煙功夫,那大白鳝嘴裡吐出的薄膜清脆地響了兩聲,随即破裂了,那些破裂的薄膜在水中輕飄飄地浮遊着。
與此同時,那群鳝構成的寶塔突然解體,塔頂那條黑色的小鳝瘋狂地吞食着那些薄膜,好像在通過這種方式繼承老鳝的衣缽。
那條吐出耳朵的老鳝已經翻轉了肚皮沉在了河底的泥沙中。
群鳝環遊,像一個團團旋轉的銀灰色圓圈——一個魚的圓環——把黑色的小白鳝和死去的大白鳝圍繞在中央,小白鳝貪婪地把那些薄膜狀的東西吞食幹淨,然後開始啄那條死鳝的肚皮。
這無疑是一個信号,因為隻啄了一下小鳝便翩遊上去。
群鳝兇猛地撲向死鳝,啄得那死鳝翻來滾去,河底騰起一股黃沙。
群鳝争食時發出的唧唧鳴叫穿透河水,擴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