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弦
關燈
小
中
大
拿着手電跑回來時,看到打火機的火苗已經消失了,她用手電照去,看到丁儀背靠着墓碑坐着,兩腿平伸在地上,仰頭看着星空。
墓碑上,碑文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大理石光潔的平面象鏡子似的反射着手電光。
手電光也使丁儀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他伸手拉住林雲,拉着她轉到墓碑後面,指着碑的根部說:“看這兒,留下了一行,非量子态的,也是碑文中唯一的一行漢字。
”林雲蹲下去,看到了墓碑根部那一行娟秀的刻字: “彬,引起F的速度隻有‘26.831米/秒,我好怕。
” “我認識這字體!”林雲盯着那行字說,她曾不止一次看過張彬留下的那本被球狀閃電隔頁燒毀的筆記。
“是的,是她。
” “她都刻了些什麼?” “一個數學模型,全面描述宏原子的數學模型。
” “哦,我們真該帶個數碼相機來的。
” “沒關系,我都記在腦子裡了。
” “怎麼可能呢?那麼多?” “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我也已經推導出來了,但我的理論體系卡在幾點上,讓她一點就通了。
” “這應該是很重要的突破了!” “不僅僅如此,林雲,我們能找到原子核了。
” “宏原子核?” “是的,通過觀測一個宏電子在空間中的運動,借助這個數學模型,我們就能精确定位這個宏電子所屬的原子核的準确位置。
” “可我們怎麼樣才能探測到那個原子核呢?” “同宏電子一樣,這事情同樣驚人地簡單:我們能用肉眼看到它。
” “哇……她看上去是什麼樣兒?你好像說過,原子核的外形與宏電子的空泡形狀完全不同。
” “弦。
” “弦?” “對,一根弦,它看上去是一根弦。
” “多長多粗的弦呢?” “它與宏電子基本處于一個尺度級别,長度大約在一到兩米之間,依原子的種類不同而異,至于粗細,弦是無限細的,它上面的每一點都是沒有大小的奇點。
” “我們怎麼可能用肉眼看到一根無限細的弦?” “因為光線在它的附近同樣會發生彎曲。
” “那它看上去是什麼樣子呢?” 丁儀半閉着雙眼,仿佛一個剛剛睡醒的人在回憶着剛才的夢:“它看上去,就像一條透明的水晶蛇,像一根無法自缢的繩索。
” “後一個比喻好奇怪。
” “因為這根弦已經是組成宏物質的最小單位,它是不可能被剪斷的。
” 在回去的路上,林雲對丁儀說:“還有一個問題:你已經是國内理論物理的頂峰任務,很難相信幾十年前另一個研究球狀閃電的人碰巧也是。
張彬對自己的愛人的評價肯定有主觀因素,鄭敏真的有能力作出那樣的發現?” “如果人類生活在一個沒有摩擦力的世界,牛頓三定律可能會在更早的時候由更普通的人來發現。
當你本身已經成為了一個量子态的宏粒子,理解那個世界自然比我們要容易得多。
” 于是,基地開始了捕獲宏原子核的工作。
首先,用空泡光學探測系統精确觀測宏電子在空間中的自由運行狀态,現在知道,宏電子或它被激發後形成的球狀閃電那軌迹複雜的飄行,實際上是一種不斷的量子躍遷,但在我們的視覺中它的運行是連續的。
運用張彬墓碑上出現的那個偉大的數學模型,通過對這種躍遷運動各種各樣參數的複雜計算,就能夠确定宏原子核的位置,如果這個宏電子确實是屬于某個宏原子的話。
首批觀察了10個宏電子的自由運行,它們都是在500米的空中被發現的。
對每個宏電子要連續觀察半個小時才能得到足夠的原始數據。
計算結果表明,這10個宏電子中,有兩個是自由電子,其餘8個都各自依附一個宏原子核,它們與自己的原子核的間距在300至600公裡之間,與丁儀最初估計的宏原子的大小十分接近。
其中有3個原子核的位置在大氣層外的太空中,1個在地層深處,4個在大氣層内,其中2個在國境外,境内有2個。
于是,研究人員起程去尋找其中的一個宏原子核,它距被觀測的宏電子534公裡。
在這戰時狀态,直升機已不可能調用,好在基地擁有捕獲宏電子專用的三艘氦氣飛艇,它們使用方便,飛行成本很低,缺點是速度太慢,即使全速也就和高速公路上的汽車差不多。
這一天華北地區晴空萬裡,是最好的捕獲時機。
向西飛行了四個多小時,進入山西境内,下面出現了連綿的太行山。
相對于宏電子而言,宏原子核的位置是相對恒定的,但也是出于慢速的移動中,所以基地必須對那個宏電子進行連續的監測,
墓碑上,碑文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大理石光潔的平面象鏡子似的反射着手電光。
手電光也使丁儀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他伸手拉住林雲,拉着她轉到墓碑後面,指着碑的根部說:“看這兒,留下了一行,非量子态的,也是碑文中唯一的一行漢字。
”林雲蹲下去,看到了墓碑根部那一行娟秀的刻字: “彬,引起F的速度隻有‘26.831米/秒,我好怕。
” “我認識這字體!”林雲盯着那行字說,她曾不止一次看過張彬留下的那本被球狀閃電隔頁燒毀的筆記。
“是的,是她。
” “她都刻了些什麼?” “一個數學模型,全面描述宏原子的數學模型。
” “哦,我們真該帶個數碼相機來的。
” “沒關系,我都記在腦子裡了。
” “怎麼可能呢?那麼多?” “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我也已經推導出來了,但我的理論體系卡在幾點上,讓她一點就通了。
” “這應該是很重要的突破了!” “不僅僅如此,林雲,我們能找到原子核了。
” “宏原子核?” “是的,通過觀測一個宏電子在空間中的運動,借助這個數學模型,我們就能精确定位這個宏電子所屬的原子核的準确位置。
” “可我們怎麼樣才能探測到那個原子核呢?” “同宏電子一樣,這事情同樣驚人地簡單:我們能用肉眼看到它。
” “哇……她看上去是什麼樣兒?你好像說過,原子核的外形與宏電子的空泡形狀完全不同。
” “弦。
” “弦?” “對,一根弦,它看上去是一根弦。
” “多長多粗的弦呢?” “它與宏電子基本處于一個尺度級别,長度大約在一到兩米之間,依原子的種類不同而異,至于粗細,弦是無限細的,它上面的每一點都是沒有大小的奇點。
” “我們怎麼可能用肉眼看到一根無限細的弦?” “因為光線在它的附近同樣會發生彎曲。
” “那它看上去是什麼樣子呢?” 丁儀半閉着雙眼,仿佛一個剛剛睡醒的人在回憶着剛才的夢:“它看上去,就像一條透明的水晶蛇,像一根無法自缢的繩索。
” “後一個比喻好奇怪。
” “因為這根弦已經是組成宏物質的最小單位,它是不可能被剪斷的。
” 在回去的路上,林雲對丁儀說:“還有一個問題:你已經是國内理論物理的頂峰任務,很難相信幾十年前另一個研究球狀閃電的人碰巧也是。
張彬對自己的愛人的評價肯定有主觀因素,鄭敏真的有能力作出那樣的發現?” “如果人類生活在一個沒有摩擦力的世界,牛頓三定律可能會在更早的時候由更普通的人來發現。
當你本身已經成為了一個量子态的宏粒子,理解那個世界自然比我們要容易得多。
” 于是,基地開始了捕獲宏原子核的工作。
首先,用空泡光學探測系統精确觀測宏電子在空間中的自由運行狀态,現在知道,宏電子或它被激發後形成的球狀閃電那軌迹複雜的飄行,實際上是一種不斷的量子躍遷,但在我們的視覺中它的運行是連續的。
運用張彬墓碑上出現的那個偉大的數學模型,通過對這種躍遷運動各種各樣參數的複雜計算,就能夠确定宏原子核的位置,如果這個宏電子确實是屬于某個宏原子的話。
首批觀察了10個宏電子的自由運行,它們都是在500米的空中被發現的。
對每個宏電子要連續觀察半個小時才能得到足夠的原始數據。
計算結果表明,這10個宏電子中,有兩個是自由電子,其餘8個都各自依附一個宏原子核,它們與自己的原子核的間距在300至600公裡之間,與丁儀最初估計的宏原子的大小十分接近。
其中有3個原子核的位置在大氣層外的太空中,1個在地層深處,4個在大氣層内,其中2個在國境外,境内有2個。
于是,研究人員起程去尋找其中的一個宏原子核,它距被觀測的宏電子534公裡。
在這戰時狀态,直升機已不可能調用,好在基地擁有捕獲宏電子專用的三艘氦氣飛艇,它們使用方便,飛行成本很低,缺點是速度太慢,即使全速也就和高速公路上的汽車差不多。
這一天華北地區晴空萬裡,是最好的捕獲時機。
向西飛行了四個多小時,進入山西境内,下面出現了連綿的太行山。
相對于宏電子而言,宏原子核的位置是相對恒定的,但也是出于慢速的移動中,所以基地必須對那個宏電子進行連續的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