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空泡
關燈
小
中
大
慎重考慮。
另外,你可能不知道,丁儀并非第一次參加國防項目,我們對他的能力是有信心的,不管他的理論多麼玄,這個險值得冒。
” 在以後的兩個星期裡,我才真正體會到軍人與平民的差異。
像這樣一個以常識來看十分荒唐的試驗,項目組的大多數成員都持堅決反對的态度,同以林雲為代表的少數人形成尖銳對立,如果是放到地方上的研究機構中,是不可能順利進行下去的,每個反對者都會以讓人抓不住把柄的方式消極怠工或暗地裡拆台。
但在這裡不同,每個人都真正地盡心盡力,林雲發出的命令被堅決執行,很多執行者的軍銜都比她高。
當然,也不否認這裡面她的個人魅力在起作用,項目組裡有幾個高學曆的年輕軍官,不管對錯總是死心塌地跟着她跑。
一同參加試驗的還有剛調來的“探杆防禦系統”的幾名工程師,他們改進了系統的硬件部分,将探杆增長了一倍半,并将系統安裝到直升機上。
同時,系統的控制軟件也進行了修改,除了軟件的目标識别部分外,還對其觸發判定部分進行了反向設置,使探杆在目标熄滅的瞬間彈出。
正式試驗的這天,基地的所有人都來到起飛場地,使我想起了一個多月前第一次空中放電實驗時的情景,與那次一樣,這也是一個晴朗無風的清晨。
這時,真正輕松的似乎隻有那兩個将經受生命危險的飛行員,他們像第一次一樣在救護車旁與護士們自如地談笑着。
林雲穿着一身作訓服,像每次起飛前一樣,走向裝有探杆系統的那架直升機,但劉上尉攔住了她。
“少校,探杆系統是自動運行的,上面有一個飛行員就行了。
” 林雲無言地推開上尉的手臂,登上了後排座艙。
上尉盯着林雲看了幾秒鐘,也爬進座艙,默默地幫助林雲系好傘包,他手指上被雷球燒掉的指甲還未長出來。
丁儀又在一邊嚷嚷起來,生怕别人将他拽上直升機,再次聲明他的命是屬于物理學的,全然不在乎旁人鄙視的目光,還說他又進行了更深入地計算,更加确定了自己理論的正确,雷球肯定能被捉回來!現在,這人在我們眼中的形象,也隻有江湖騙子能對上号了。
目前除了他和林雲,沒人對試驗結果抱任何希望,隻是祈禱直升機是和的人能逃過這一劫而已。
兩架直升機轟鳴着起飛了,當電弧在空中噼啪做響時,地面每個人的心都抽緊了。
按計劃,當雷球被激發後,電弧立即熄滅,裝有探杆系統的那架直升機将靠近目标至25米左右的距離,當雷球熄滅時,探杆将自動彈出,牽引着一根直徑不到半厘米的超導線接觸那被丁儀認為存在的空泡的位置,那根導線連接着放置在機艙内已經放空的超導電池。
直升機編隊漸漸飛遠,電弧變成了清晨藍天上的一顆銀亮的星星。
下面發生的事情是我們以後才聽說的。
起飛後24分鐘左右,一個球狀閃電被激發了。
電弧熄滅後,裝備探杆的直升機向空中漂浮的雷球靠過去,将距離縮短至25米左右,并将探杆對準它。
這是第一次激發雷球以來直升機距雷球最近的距離。
這種跟蹤飛行是十分困難的,雷球不受氣流影響,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決定着她的飄行軌迹,這種軌迹變幻不定,毫無規律。
最危險的是,它可能突然接近直升機。
事後我們從錄象中發現。
雷球距直升機最近知隻有16米!這是一隻發出橘黃色光芒的普通雷球,在白天看上去不太顯眼。
它在被激發後1分鐘35秒的時候小時了,這時它與直升機的距離為22.5米,直升機裡的劉上尉和林雲清楚地聽到了外面雷球爆炸的聲音。
與此同時,探杆系統動作,二十多米長的探杆閃電般彈出,将拉出的超導線的一端準确地點在雷球消失的位置,理想顯示,從雷球消失到超導線到位,隻間距0.4秒。
緊接着,林雲身邊發出了一聲巨響,機上的什麼東西爆炸了,機艙内立刻彌漫着灼熱的蒸汽。
但直升機仍然保持着正常的飛行狀态,直至返回基地降落。
直升機降落在歡呼的人群中,正如許大校所說,這次試驗,安全返航就是勝利。
經過檢查,發現爆炸的是地勤人員遺忘在後坐下面的一瓶礦泉水,那顆雷球的能量釋放在水中,使水瞬間變成過熱的蒸汽了。
幸運的是礦泉水放在座位下面,爆炸時塑料瓶是以一個整體破裂的,沒有碎片,隻有林雲的右小腿被穿透作訓服的蒸汽輕微燙傷了。
“我們真是幸運,直升機的冷卻系統用的是冷卻油,如果像汽車那樣用水箱的話,它就變成一顆炸彈了。
”劉上尉心有餘悸地說。
“你們還忽略了一個更大幸運,”丁儀湊過來神秘地笑着說,仿佛這一切與他無關似的,“你們忘了,除了那瓶礦泉水,直升機上還有水。
” “在哪?”林雲問,但立刻恍然大悟,“天啊,在我們身體裡!” “對了,還有你們的血液。
”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真無法想象他們兩人身體内的血液瞬間變成過熱蒸汽的情形。
現在,所有人才真正意識到他們剛才經曆的危險有多麼可怕。
“這說明,球狀閃電在選擇釋放能量的目标時,目标的邊界條件很重要。
”丁儀若有所思地說。
有人說:“丁教授,您現在要考慮的應該是那個已經釋放能量的雷球,您把他叫什麼?空泡吧,它應該就在那個超導電池中了。
“ 丁儀點點頭:“整個捕捉過程進行得很精确,它應該在那裡
另外,你可能不知道,丁儀并非第一次參加國防項目,我們對他的能力是有信心的,不管他的理論多麼玄,這個險值得冒。
” 在以後的兩個星期裡,我才真正體會到軍人與平民的差異。
像這樣一個以常識來看十分荒唐的試驗,項目組的大多數成員都持堅決反對的态度,同以林雲為代表的少數人形成尖銳對立,如果是放到地方上的研究機構中,是不可能順利進行下去的,每個反對者都會以讓人抓不住把柄的方式消極怠工或暗地裡拆台。
但在這裡不同,每個人都真正地盡心盡力,林雲發出的命令被堅決執行,很多執行者的軍銜都比她高。
當然,也不否認這裡面她的個人魅力在起作用,項目組裡有幾個高學曆的年輕軍官,不管對錯總是死心塌地跟着她跑。
一同參加試驗的還有剛調來的“探杆防禦系統”的幾名工程師,他們改進了系統的硬件部分,将探杆增長了一倍半,并将系統安裝到直升機上。
同時,系統的控制軟件也進行了修改,除了軟件的目标識别部分外,還對其觸發判定部分進行了反向設置,使探杆在目标熄滅的瞬間彈出。
正式試驗的這天,基地的所有人都來到起飛場地,使我想起了一個多月前第一次空中放電實驗時的情景,與那次一樣,這也是一個晴朗無風的清晨。
這時,真正輕松的似乎隻有那兩個将經受生命危險的飛行員,他們像第一次一樣在救護車旁與護士們自如地談笑着。
林雲穿着一身作訓服,像每次起飛前一樣,走向裝有探杆系統的那架直升機,但劉上尉攔住了她。
“少校,探杆系統是自動運行的,上面有一個飛行員就行了。
” 林雲無言地推開上尉的手臂,登上了後排座艙。
上尉盯着林雲看了幾秒鐘,也爬進座艙,默默地幫助林雲系好傘包,他手指上被雷球燒掉的指甲還未長出來。
丁儀又在一邊嚷嚷起來,生怕别人将他拽上直升機,再次聲明他的命是屬于物理學的,全然不在乎旁人鄙視的目光,還說他又進行了更深入地計算,更加确定了自己理論的正确,雷球肯定能被捉回來!現在,這人在我們眼中的形象,也隻有江湖騙子能對上号了。
目前除了他和林雲,沒人對試驗結果抱任何希望,隻是祈禱直升機是和的人能逃過這一劫而已。
兩架直升機轟鳴着起飛了,當電弧在空中噼啪做響時,地面每個人的心都抽緊了。
按計劃,當雷球被激發後,電弧立即熄滅,裝有探杆系統的那架直升機将靠近目标至25米左右的距離,當雷球熄滅時,探杆将自動彈出,牽引着一根直徑不到半厘米的超導線接觸那被丁儀認為存在的空泡的位置,那根導線連接着放置在機艙内已經放空的超導電池。
直升機編隊漸漸飛遠,電弧變成了清晨藍天上的一顆銀亮的星星。
下面發生的事情是我們以後才聽說的。
起飛後24分鐘左右,一個球狀閃電被激發了。
電弧熄滅後,裝備探杆的直升機向空中漂浮的雷球靠過去,将距離縮短至25米左右,并将探杆對準它。
這是第一次激發雷球以來直升機距雷球最近的距離。
這種跟蹤飛行是十分困難的,雷球不受氣流影響,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決定着她的飄行軌迹,這種軌迹變幻不定,毫無規律。
最危險的是,它可能突然接近直升機。
事後我們從錄象中發現。
雷球距直升機最近知隻有16米!這是一隻發出橘黃色光芒的普通雷球,在白天看上去不太顯眼。
它在被激發後1分鐘35秒的時候小時了,這時它與直升機的距離為22.5米,直升機裡的劉上尉和林雲清楚地聽到了外面雷球爆炸的聲音。
與此同時,探杆系統動作,二十多米長的探杆閃電般彈出,将拉出的超導線的一端準确地點在雷球消失的位置,理想顯示,從雷球消失到超導線到位,隻間距0.4秒。
緊接着,林雲身邊發出了一聲巨響,機上的什麼東西爆炸了,機艙内立刻彌漫着灼熱的蒸汽。
但直升機仍然保持着正常的飛行狀态,直至返回基地降落。
直升機降落在歡呼的人群中,正如許大校所說,這次試驗,安全返航就是勝利。
經過檢查,發現爆炸的是地勤人員遺忘在後坐下面的一瓶礦泉水,那顆雷球的能量釋放在水中,使水瞬間變成過熱的蒸汽了。
幸運的是礦泉水放在座位下面,爆炸時塑料瓶是以一個整體破裂的,沒有碎片,隻有林雲的右小腿被穿透作訓服的蒸汽輕微燙傷了。
“我們真是幸運,直升機的冷卻系統用的是冷卻油,如果像汽車那樣用水箱的話,它就變成一顆炸彈了。
”劉上尉心有餘悸地說。
“你們還忽略了一個更大幸運,”丁儀湊過來神秘地笑着說,仿佛這一切與他無關似的,“你們忘了,除了那瓶礦泉水,直升機上還有水。
” “在哪?”林雲問,但立刻恍然大悟,“天啊,在我們身體裡!” “對了,還有你們的血液。
”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真無法想象他們兩人身體内的血液瞬間變成過熱蒸汽的情形。
現在,所有人才真正意識到他們剛才經曆的危險有多麼可怕。
“這說明,球狀閃電在選擇釋放能量的目标時,目标的邊界條件很重要。
”丁儀若有所思地說。
有人說:“丁教授,您現在要考慮的應該是那個已經釋放能量的雷球,您把他叫什麼?空泡吧,它應該就在那個超導電池中了。
“ 丁儀點點頭:“整個捕捉過程進行得很精确,它應該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