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天網

關燈
了,是應該有一個可靠的安全保證。

    ”林雲說。

     另一位飛行員說:“我請各位把大前提搞對:我們并不是為你們這個項目冒險,而是為我們自己冒險,現在,陸軍航空兵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新武器!” 林雲對他說:“你誤解了我們停止試驗的原因,我們停止試驗完全是為了項目着想,如果再出現王松林上尉那樣的惡性墜機事故,這個項目就完了。

    ” 許大校說:“大家開動腦筋,必須想出一個可行的安全措施來!” 一位工程師說:“能否考慮用遙控飛行器來完成試驗?” 一位飛行員說:“目前能夠完成空中懸停和低速飛行,并有這麼大載重量的遙控飛行器,隻有北航研制的一種氦氣飛艇,但它的操縱精确性能不能保證放電瞄準還不清楚。

    ” 林雲說:“其實就算能行,它也隻是避免了人員傷亡,對試驗于事無補,它同樣會被閃電擊毀的。

    ”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說:“我以前的碩士導師,研制過一種防雷塗料,是用在高壓線上的,我也隻是聽别人說的,并不知道詳細情況。

    ” “你的導師是張彬?”許大校問我。

     我點點頭,“您認識他?” “我也曾是他的學生,那時他還是個講師,還沒有調到你的母校。

    ”許大校頓時黯然神傷,“我前幾天還給他去過電話,想去看他,總是抽不出身來,他恐怕也沒有多少日子了,他的病你知道吧?” 我又點點頭。

     許大校說:“在學術上他是一個很嚴謹的人,勤勤懇懇一輩子……” “我們還是談談那種塗料吧!”林雲迫不及待地說。

     “我知道這項發明,當時我參加過鑒定會,它的防雷效果是很出色的。

    ”許大校說。

     “關鍵是,如果這種塗料需要接地才能起作用,那還是沒有意義。

    ”林雲說,她對技術的靈性我一直很佩服,這個問題非專業人士一般想不到,大部分防雷塗料确實需要接地。

     許大校摸着腦袋想了想:“這……時間長了,我也記不清,具體還得問發明者本人。

    ” 林雲拿起電話話筒遞給我:“馬上打電話問他,要是行,就讓他到北京來,我們一定要盡快配制出一批這種塗料!” “他是一個癌症病人。

    ”我很為難地看着她。

     許大校說:“先問一下吧,沒有關系的。

    ” 我把話筒從林雲手中接過來:“不知道他是在家還是住院……”我邊說邊翻通訊錄,在第一頁上找到他家的電話号碼,撥通電話後,話筒裡傳來了一個很虛弱的聲音:“誰呀?” 我說出自己的名字後,那來自遠方的聲音突然變得興奮和強健起來:“啊,你好你好!你現在在哪裡,在幹什麼?” “張教授,我在搞一個國防項目,您身體現在怎麼樣了?” “這麼說,你有進展了?”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徑直就問。

     “在電話裡不好說,您身體怎麼樣?” “一天不如一天了,趙雨來看過我,他可能告訴過你了。

    ” “是的,您那裡的醫療條件怎麼樣?”在我說話的時候,林雲在旁邊着急地低聲催促:“問呀!”我捂住話筒厲聲說:“走開!”當我把話筒又放到耳邊時,聽到張彬說:“……我又收集到一些那方面的研究資料,正準備給你寄過去。

    ” “張教授,我想問您另一件事,是關于您研制的那種高壓線防雷塗料。

    ” “哦,那東西在經濟上沒有實用價值,早被束之高閣了,你想知道什麼呢?” “它需要接地嗎?” “不,不需要,全憑它自身的屏蔽作用。

    ” “我們想把它用于飛機上。

    ” “恐怕不行吧,這種塗料産生的塗層表面很粗糙,肯定不符合飛機表面所要求的空氣動力指标;另外,飛機的機身蒙皮與高壓線不是同一種材料,不知道塗上去後長期會不會對蒙皮産生腐蝕作用。

    ” “您說的這些都無所謂,我隻想知道它能不能對飛機産生防雷效果?” “這是肯定的,隻要塗層達到一定的厚度,飛機甚至可以穿過雷雨雲。

    其實,這種塗料在這方面有過實際應用,但不是在飛機上。

    那年學校大氣實驗室有個項目,用探空氣球探測雷雨雲的結構,可是連着好激磁,氣球和吊在下面的儀器艙入雲不久就被雲中閃電擊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