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運自北方的屍體
關燈
小
中
大
還有男的時候,表情有些僵硬。
“我是自由撰稿人。
” 淺見邊自我介紹邊将沒有頭銜的名片遞上去。
見此,對方一下子加強了提防。
自由撰稿人是個不錯的職業,隻是和傳媒有關的職業,對警方來說都如同天敵一般。
“明天我就回滋賀了,所以今天來向你道别。
”聰子低頭說道。
“噢,要回去了,真是遺憾哪,那麼你呢?” “我也一起回去。
” “啊,是嗎,那也好。
” 聽到這兒,大城一下子喜形于色。
到底是什麼令他開心呢? “那麼,偵察進展情況怎麼樣?”淺見問道。
“嗯?不,什麼偵察啊,才剛剛開始。
不過,自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 “那麼說,目前還沒有設立殺人事件偵察總部?” “是的,今天基本認定是一起謀殺案,明日就準備在這裡設立偵察總部。
被害者的取證調查等工作從明天開始将進入正規化。
” 進展緩慢雖不能說完全是沖繩的特征,但願這種遲來的調查不會展示什麼不良的後果。
“為什麼自殺線索中斷呢?不是有目擊證人親眼看到的嗎?” “啊,是這樣的。
目擊證人的話講得含含糊糊。
經過我們進一步追問發現,朝齋場禦獄方向去的人是否就是風間,根本不能肯定。
從檢查的結果來看,按死亡時間推算,在目擊者看到的那個時間,也許風間已經死了。
在傍晚那個時間段,仍在那一段轉悠的人,很可能就是兇犯。
” “聽說死亡推定時間是從下午4點到7點。
” “不,據以後的調查,應該是從下午5點左右或者最遲6點,風間是在一個叫明石屋的飯店吃的午飯,從其胃中的食物推斷出了以上時間。
但目擊證人說是下午6點半——天擦黑的時刻。
這個時間,被害人應該是已經死亡了。
” 淺見與聰子彼此看了對方一眼。
與那城的金城龜感覺到隧道中的陰靈是在下午5點左右,确實是天黑之前。
從時間上來看,與警方推算的死亡時間一緻。
“我想說點事情,不知對警方有沒有參考價值。
” 淺見頗為客氣地說道。
于是,他把從金城龜那裡聽來的有關中城汽車道下隧道中的奇特的體驗以及式香櫻裡的體驗一一講了出來。
“當然,大城部長,這些都是違背科學的東西,難以相信的,這個暫且不談。
我想說的是罪犯開的車子很有可能沿沖繩汽車道從北面開過來。
攝像機是否拍下了這輛車,确認一下怎麼樣?” “嗯?大老遠的把遺體從北方運到南方?會有這種事情嗎?你不是本地人,你不知道。
北方山區适合抛屍的地方多的是。
倒是從南向北,将屍體抛在山林地帶,反而能夠理解。
” “所以,我認為風間是在路途中死的。
也許,兇犯完全沒有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另外,兇犯畢竟身處南方隻是因為中途出了什麼事,萬不得已,在沒有足夠時間前往北方山林地帶的情況下,才選擇了南面惟一的一個抛屍場所齋場禦獄。
當然,選擇齋場禦獄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出于宗教方面的影響等等。
” “哈哈,我說淺見你怎麼問題問個沒完,雖然這些問題問得很專業,警方在你面前可能都甘拜下風,不過你就放心地回東京吧,這些都交給警方處理。
” “我是回去一趟,不過很快就回來。
” “不,用不着回來啦,請你不要妨礙警方的調查。
” “對不起,我還有事,失陪了。
”大城憤怒離開。
“找警方根本就不行。
”聰子回頭看了看與那原警方辦公樓,遺憾地說道。
“我們是特意來告訴他們一些對破案有利的線索的可是……” “哈哈哈,不要緊。
警方雖然這麼說,隻是他們不服輸而已,我想,我提到的那個汽車監視攝像問題,他們回頭肯定會檢查那些錄像的,再說,他們也隻有相信這個了。
” “是嗎?那他們也太不誠實了。
如果他們真正接受你的提議,也該說一聲謝謝才對呀!” “警方也是要面子的嘛。
” 也許淺見想起了哥哥陽一郎,所以以一種維護的口氣為警方說話。
接着,淺見不斷回味着剛剛無意識講到的“面子”猛然間他想到了沖繩人的“面子”問題。
遊客為反對美軍基地而鬥争的支援者,還有那些新聞記者,包括自己在内,所有來到沖繩的本土日本人,是否考慮過沖繩人的“面子”問題呢? “沖繩屬于日本,但又不是日本。
”淺見想起離開東京前,哥哥陽一郎講的這句忠告。
淺見陷入了深思。
沖繩因戰争而被破壞,基地問題等,與日本本土有着不同的背景形勢,沖繩似乎有一種宿命論的觀點。
淺見來沖繩不久便發現了這一點,這種“也非日本”的沖繩與本土就是不一樣。
很明顯,沖繩是一個充滿着“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
執政者當然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大多數國民也僅僅意識到了這一點,即沖繩縣是龐兒島前面的一個縣。
雖然這裡以前在曆史上曾是盛極一時的琉球王朝所在地,然而,這裡與東北的鰕夷,九州的熊襲一樣,隻不過是跟大和政權相對抗的地方豪族而已。
淺見也排除不了這種想法。
但是畢竟有差異。
沖繩在一百年前是另一個國家。
在政治形态和文化風格等方面和本土日本有着截然的不同。
雖然在日本政府同化政策的推進過程中,政治經濟形式都沿着中央政府的意向朝日本型轉變,但其文化并沒有改變。
似乎“大和”的波濤再怎麼奔湧而來,沖繩文化仍舊保持着她的風格——異文化的特色。
淺見發現在沖繩轉悠的這些天裡,所見到的寺院很少。
不僅如此,他還沒有親眼看見一座真正的日本式的寺院。
而那些充滿着異域文化特色的沖繩所獨有的墳墓倒是格外地引人注目。
例如“龜甲墓”,其頂部的形狀如同龜甲,占地四五十平方米,呈碉堡狀,墓前左右兩側是用混凝土建成的圍牆,圍牆之間則為廣場式的一大塊漂亮的草地。
葬禮之後或者在祭日那天,家人或者有血緣關系的親戚朋友都會聚集在這裡,舉行祭奠活動。
這種排在同一家譜中,有着一定血緣關系的血緣意識,可以追溯到以前的數代家族。
現今社會,三口之家不斷增多,雖然每年都進行對先人的祭祀活動,但現代本上日本人是無法想像沖繩人那種根深蒂固的強烈的祖先崇拜意識。
凱撒降魔塑像、石敢當以及沖繩巫女,這些象征着沖繩特有文化具有宗教特色的民俗,深深紮根于沖繩人日常生活中,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飲食文化,戲劇表演都表現為異域的特點。
除了三線這樣的傳統的鄉土音樂外,這裡還産生了風靡全球的音樂作品,如喜納昌吉的《哈伊沙伊阿叔》、《花》、安室奈美惠所代表的才華橫溢的影視作品也不斷出口海外。
所有這一切,無不發源于琉球文化——沖繩根文化。
本土日本人未能發現的就是,沖繩人對這種自身文化的強烈自豪感。
在過去的曆史中沖繩人經曆了多次戰争的傷痛體驗。
現在也仍然是日本最貧困的縣之一。
盡管這樣,沖繩人對自己民族的強烈自豪感,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是軟弱的本土日本人望塵莫及的。
淚流向何方 愛流向何方 所有流逝的 我将以鮮花迎接你 哭吧,笑吧 總有那麼一天 鮮花将盡情怒放 ——《所有人的心中都有鮮花盛開》 喜納冒吉的這首歌裡包含了沖繩人的悲傷和夢想。
聽到這首歌你似乎能洞察到沖繩人特有的微笑背後所隐含的秘密。
琉球電視台的西崎曾經說過,十年前的越坂在對沖繩美軍城市型戰鬥訓練施建工程反抗鬥争一事進行過采訪報道,但在采訪過程中受到了極大的挫折。
風間可能也是當時受挫者之一。
其挫折原因很微妙,大概存在于對沖繩人的難以理解上。
這也可以理解為沖繩人性格的兩面性。
西崎是沖繩人,說這些話自然沒有矛盾。
但是,淺見覺得這種“難以理解”之源頭則與沖繩人的“面子”有關。
然而,作為沖繩人,誰都不會這麼說的。
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真正重視面子的人,即使是涉及到面子問題,也不會輕易講出口的。
這種受到挫折後表現出來的外表,隻是将這種複雜的微笑流露于口角,比蒙娜麗莎還要複雜。
也許越坂沒能體味到這種沖繩人所特有的情感表現方式。
風間也是如此。
西崎本人雖然是沖繩人,但他自己并未能真心洞察作為沖繩人的那種“難以理解”的一面。
更何況越坂、風間二人所存在的文化和宗教信仰與沖繩截然不同,因為無法超越自己的理解程度而備感困惑,最後不得不離開這裡,這些都無可厚非。
淺見在離開與那縣警署的時候,又去知念村的齋場禦獄轉了轉,先前他聽說這裡有一種叫飯匙情的毒蛇出沒,所以非常害怕,後來才聽說,白天這裡是安全的。
然而,這裡仍然被恐怖的氣氛所籠罩。
“難怪式香櫻裡感覺到陰靈的存在,我算明白了。
” 淺見站在天然石洞似的禦獄前,背後卻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這不僅僅是内外溫差的問題。
将屍體丢在齋場禦獄看來并不是其惟一的目的。
首先,這裡較為開闊,來這裡遊玩的人也很多。
顯然,罪犯沒有将屍體隐藏起來的意圖。
甚至可以認為,希望有人早點能發現屍體。
這裡沒有什麼可發現的線索,而站在這裡所體味到的這種感覺興許就是最大的收獲。
當晚,淺見邀請比嘉和香櫻裡,在下榻的飯店的西餐廳用晚餐,為聰子送行。
“淺見回去後,還來沖繩嗎?”香櫻裡不安地問道。
“啊,這和湯本的情況一樣,你應該比我更明白的。
” “哪裡,我根本不知道。
”香櫻裡傷感地搖搖頭。
“肯定來的,用不着擔心。
” 沒等淺見開口,聰子先開心地笑了起來。
“我們台裡說了,他們隻要看到布古茶會的錄像,我就可以回來了。
” “那錄像我那裡也有一份拷貝。
”比嘉說。
“是嗎?我怎麼就沒有注意到,真是昏頭了。
” 聰子責怪自己的冒失。
“這麼一來,淺見就用不着去了。
”香櫻裡這下高興了。
“不,我還是得去一趟琵琶湖電視台。
已經約好要和湯本的上司越坂先生見面的。
琉球電視台的西崎似乎對風間的事非常了解。
他認為,越坂和風間之間也應該是認識的。
” “可是,部長并不見得會說這些吧。
對于這次殺人案,警方來電視台調查時,越坂部長可是隻字未提啊。
”聰子搖頭說道。
“雖說都是搞新聞報道的,但是從業的人也是很多的。
而且風間和我一樣,是個自由撰稿人,也沒有怎麼接觸
“我是自由撰稿人。
” 淺見邊自我介紹邊将沒有頭銜的名片遞上去。
見此,對方一下子加強了提防。
自由撰稿人是個不錯的職業,隻是和傳媒有關的職業,對警方來說都如同天敵一般。
“明天我就回滋賀了,所以今天來向你道别。
”聰子低頭說道。
“噢,要回去了,真是遺憾哪,那麼你呢?” “我也一起回去。
” “啊,是嗎,那也好。
” 聽到這兒,大城一下子喜形于色。
到底是什麼令他開心呢? “那麼,偵察進展情況怎麼樣?”淺見問道。
“嗯?不,什麼偵察啊,才剛剛開始。
不過,自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 “那麼說,目前還沒有設立殺人事件偵察總部?” “是的,今天基本認定是一起謀殺案,明日就準備在這裡設立偵察總部。
被害者的取證調查等工作從明天開始将進入正規化。
” 進展緩慢雖不能說完全是沖繩的特征,但願這種遲來的調查不會展示什麼不良的後果。
“為什麼自殺線索中斷呢?不是有目擊證人親眼看到的嗎?” “啊,是這樣的。
目擊證人的話講得含含糊糊。
經過我們進一步追問發現,朝齋場禦獄方向去的人是否就是風間,根本不能肯定。
從檢查的結果來看,按死亡時間推算,在目擊者看到的那個時間,也許風間已經死了。
在傍晚那個時間段,仍在那一段轉悠的人,很可能就是兇犯。
” “聽說死亡推定時間是從下午4點到7點。
” “不,據以後的調查,應該是從下午5點左右或者最遲6點,風間是在一個叫明石屋的飯店吃的午飯,從其胃中的食物推斷出了以上時間。
但目擊證人說是下午6點半——天擦黑的時刻。
這個時間,被害人應該是已經死亡了。
” 淺見與聰子彼此看了對方一眼。
與那城的金城龜感覺到隧道中的陰靈是在下午5點左右,确實是天黑之前。
從時間上來看,與警方推算的死亡時間一緻。
“我想說點事情,不知對警方有沒有參考價值。
” 淺見頗為客氣地說道。
于是,他把從金城龜那裡聽來的有關中城汽車道下隧道中的奇特的體驗以及式香櫻裡的體驗一一講了出來。
“當然,大城部長,這些都是違背科學的東西,難以相信的,這個暫且不談。
我想說的是罪犯開的車子很有可能沿沖繩汽車道從北面開過來。
攝像機是否拍下了這輛車,确認一下怎麼樣?” “嗯?大老遠的把遺體從北方運到南方?會有這種事情嗎?你不是本地人,你不知道。
北方山區适合抛屍的地方多的是。
倒是從南向北,将屍體抛在山林地帶,反而能夠理解。
” “所以,我認為風間是在路途中死的。
也許,兇犯完全沒有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另外,兇犯畢竟身處南方隻是因為中途出了什麼事,萬不得已,在沒有足夠時間前往北方山林地帶的情況下,才選擇了南面惟一的一個抛屍場所齋場禦獄。
當然,選擇齋場禦獄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出于宗教方面的影響等等。
” “哈哈,我說淺見你怎麼問題問個沒完,雖然這些問題問得很專業,警方在你面前可能都甘拜下風,不過你就放心地回東京吧,這些都交給警方處理。
” “我是回去一趟,不過很快就回來。
” “不,用不着回來啦,請你不要妨礙警方的調查。
” “對不起,我還有事,失陪了。
”大城憤怒離開。
“找警方根本就不行。
”聰子回頭看了看與那原警方辦公樓,遺憾地說道。
“我們是特意來告訴他們一些對破案有利的線索的可是……” “哈哈哈,不要緊。
警方雖然這麼說,隻是他們不服輸而已,我想,我提到的那個汽車監視攝像問題,他們回頭肯定會檢查那些錄像的,再說,他們也隻有相信這個了。
” “是嗎?那他們也太不誠實了。
如果他們真正接受你的提議,也該說一聲謝謝才對呀!” “警方也是要面子的嘛。
” 也許淺見想起了哥哥陽一郎,所以以一種維護的口氣為警方說話。
接着,淺見不斷回味着剛剛無意識講到的“面子”猛然間他想到了沖繩人的“面子”問題。
遊客為反對美軍基地而鬥争的支援者,還有那些新聞記者,包括自己在内,所有來到沖繩的本土日本人,是否考慮過沖繩人的“面子”問題呢? “沖繩屬于日本,但又不是日本。
”淺見想起離開東京前,哥哥陽一郎講的這句忠告。
淺見陷入了深思。
沖繩因戰争而被破壞,基地問題等,與日本本土有着不同的背景形勢,沖繩似乎有一種宿命論的觀點。
淺見來沖繩不久便發現了這一點,這種“也非日本”的沖繩與本土就是不一樣。
很明顯,沖繩是一個充滿着“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
執政者當然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大多數國民也僅僅意識到了這一點,即沖繩縣是龐兒島前面的一個縣。
雖然這裡以前在曆史上曾是盛極一時的琉球王朝所在地,然而,這裡與東北的鰕夷,九州的熊襲一樣,隻不過是跟大和政權相對抗的地方豪族而已。
淺見也排除不了這種想法。
但是畢竟有差異。
沖繩在一百年前是另一個國家。
在政治形态和文化風格等方面和本土日本有着截然的不同。
雖然在日本政府同化政策的推進過程中,政治經濟形式都沿着中央政府的意向朝日本型轉變,但其文化并沒有改變。
似乎“大和”的波濤再怎麼奔湧而來,沖繩文化仍舊保持着她的風格——異文化的特色。
淺見發現在沖繩轉悠的這些天裡,所見到的寺院很少。
不僅如此,他還沒有親眼看見一座真正的日本式的寺院。
而那些充滿着異域文化特色的沖繩所獨有的墳墓倒是格外地引人注目。
例如“龜甲墓”,其頂部的形狀如同龜甲,占地四五十平方米,呈碉堡狀,墓前左右兩側是用混凝土建成的圍牆,圍牆之間則為廣場式的一大塊漂亮的草地。
葬禮之後或者在祭日那天,家人或者有血緣關系的親戚朋友都會聚集在這裡,舉行祭奠活動。
這種排在同一家譜中,有着一定血緣關系的血緣意識,可以追溯到以前的數代家族。
現今社會,三口之家不斷增多,雖然每年都進行對先人的祭祀活動,但現代本上日本人是無法想像沖繩人那種根深蒂固的強烈的祖先崇拜意識。
凱撒降魔塑像、石敢當以及沖繩巫女,這些象征着沖繩特有文化具有宗教特色的民俗,深深紮根于沖繩人日常生活中,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飲食文化,戲劇表演都表現為異域的特點。
除了三線這樣的傳統的鄉土音樂外,這裡還産生了風靡全球的音樂作品,如喜納昌吉的《哈伊沙伊阿叔》、《花》、安室奈美惠所代表的才華橫溢的影視作品也不斷出口海外。
所有這一切,無不發源于琉球文化——沖繩根文化。
本土日本人未能發現的就是,沖繩人對這種自身文化的強烈自豪感。
在過去的曆史中沖繩人經曆了多次戰争的傷痛體驗。
現在也仍然是日本最貧困的縣之一。
盡管這樣,沖繩人對自己民族的強烈自豪感,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是軟弱的本土日本人望塵莫及的。
淚流向何方 愛流向何方 所有流逝的 我将以鮮花迎接你 哭吧,笑吧 總有那麼一天 鮮花将盡情怒放 ——《所有人的心中都有鮮花盛開》 喜納冒吉的這首歌裡包含了沖繩人的悲傷和夢想。
聽到這首歌你似乎能洞察到沖繩人特有的微笑背後所隐含的秘密。
琉球電視台的西崎曾經說過,十年前的越坂在對沖繩美軍城市型戰鬥訓練施建工程反抗鬥争一事進行過采訪報道,但在采訪過程中受到了極大的挫折。
風間可能也是當時受挫者之一。
其挫折原因很微妙,大概存在于對沖繩人的難以理解上。
這也可以理解為沖繩人性格的兩面性。
西崎是沖繩人,說這些話自然沒有矛盾。
但是,淺見覺得這種“難以理解”之源頭則與沖繩人的“面子”有關。
然而,作為沖繩人,誰都不會這麼說的。
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真正重視面子的人,即使是涉及到面子問題,也不會輕易講出口的。
這種受到挫折後表現出來的外表,隻是将這種複雜的微笑流露于口角,比蒙娜麗莎還要複雜。
也許越坂沒能體味到這種沖繩人所特有的情感表現方式。
風間也是如此。
西崎本人雖然是沖繩人,但他自己并未能真心洞察作為沖繩人的那種“難以理解”的一面。
更何況越坂、風間二人所存在的文化和宗教信仰與沖繩截然不同,因為無法超越自己的理解程度而備感困惑,最後不得不離開這裡,這些都無可厚非。
淺見在離開與那縣警署的時候,又去知念村的齋場禦獄轉了轉,先前他聽說這裡有一種叫飯匙情的毒蛇出沒,所以非常害怕,後來才聽說,白天這裡是安全的。
然而,這裡仍然被恐怖的氣氛所籠罩。
“難怪式香櫻裡感覺到陰靈的存在,我算明白了。
” 淺見站在天然石洞似的禦獄前,背後卻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這不僅僅是内外溫差的問題。
将屍體丢在齋場禦獄看來并不是其惟一的目的。
首先,這裡較為開闊,來這裡遊玩的人也很多。
顯然,罪犯沒有将屍體隐藏起來的意圖。
甚至可以認為,希望有人早點能發現屍體。
這裡沒有什麼可發現的線索,而站在這裡所體味到的這種感覺興許就是最大的收獲。
當晚,淺見邀請比嘉和香櫻裡,在下榻的飯店的西餐廳用晚餐,為聰子送行。
“淺見回去後,還來沖繩嗎?”香櫻裡不安地問道。
“啊,這和湯本的情況一樣,你應該比我更明白的。
” “哪裡,我根本不知道。
”香櫻裡傷感地搖搖頭。
“肯定來的,用不着擔心。
” 沒等淺見開口,聰子先開心地笑了起來。
“我們台裡說了,他們隻要看到布古茶會的錄像,我就可以回來了。
” “那錄像我那裡也有一份拷貝。
”比嘉說。
“是嗎?我怎麼就沒有注意到,真是昏頭了。
” 聰子責怪自己的冒失。
“這麼一來,淺見就用不着去了。
”香櫻裡這下高興了。
“不,我還是得去一趟琵琶湖電視台。
已經約好要和湯本的上司越坂先生見面的。
琉球電視台的西崎似乎對風間的事非常了解。
他認為,越坂和風間之間也應該是認識的。
” “可是,部長并不見得會說這些吧。
對于這次殺人案,警方來電視台調查時,越坂部長可是隻字未提啊。
”聰子搖頭說道。
“雖說都是搞新聞報道的,但是從業的人也是很多的。
而且風間和我一樣,是個自由撰稿人,也沒有怎麼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