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今歸仁城舊蹤
關燈
小
中
大
“我,我一點都記不清了,一定很狼狽吧。
” “哪裡的話,你隻是喝醉了。
” “啊,真隻是這樣嗎?”聰子臉紅了。
見聰子看着自己,淺見一下子有點不知所措。
“我并不是出于惡意這麼說的。
至少去你房間這段路上,聰子小姐還是挺清醒的,當然你進門以後我就不清楚了。
” “那麼,你沒有進房間?” “哈哈哈,這還用說嗎?那樣做不是太過分了嗎?” 淺見笑了。
真實情況是淺見一直把她抱進了房間,将她放到床上後才離開的。
此時,若有些什麼想法,興許會做出什麼事來。
當然淺見不是這種人。
“太好啦。
” 聰子這才松了口氣。
不知什麼原因,香櫻裡也表露出同樣的神情。
“今天我帶湯本去了趟今歸仁城。
”香櫻裡說。
“是嗎?聽說是個很不錯的地方,有時間的話,我也想去。
” “在那兒見到了六個巫女。
” “噢……” 淺見感覺到香櫻裡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講,端正了姿勢。
果然,與那城的巫女說她們見到了風間了的靈魂。
事情聽來很玄。
但經香櫻裡這麼一說,并沒有什麼奇怪的感覺。
這事真有嗎? “所以,我想去一趟與那城,湯本提議淺見也一起去。
” “是的。
”聰子在一旁說道。
“淺見比我聰明,我覺得還是淺見一道去比較好。
” “不勝榮幸。
謝謝大家想到我。
我一定和你們一起去,馬上就去嗎?” “不,還不行。
” “現在去的話,到那裡天就黑了。
有的巫女讨厭晚上有人來訪,有的巫女則把黑夜作為私人時間支配,非常珍惜。
” “那麼就明天白天去吧。
” 大家定好出發時間,淺見、聰子準備各自回自己的房間。
“淺見今晚有什麼打算?”聰子問道。
“目前還沒有計劃。
” “我要見琉球電視台的人,有時候需要攝像機,想麻煩你一下,一起去好嗎?” “琉球電視台的哪位?”比嘉問道。
“西崎。
” “啊,是西崎裡志,我對他很熟,香櫻裡也挺熟悉的吧?” “是啊。
”香櫻裡點了點頭。
“熟悉談不上,應該說他曾幫過我忙。
” “給你們帶路怎麼樣?我沒時間,就香櫻裡去吧,反正後面也沒什麼事。
” “好吧。
” 聰子于是和西崎聯系,說好晚飯由對方請客。
“那樣不好吧。
”淺見說。
“有什麼要緊?”比嘉笑了。
“對方有的是錢。
沖繩雖窮,但銀行、電視台的那些官員們可不窮啊。
”比嘉頗有些嫉妒地說。
淺見三人與琉球電視台的西崎在久半街的牛排店見面,這裡距雙方都比較近。
店面很大,店裡排列着幾張舞台般大小的鐵闆桌子,每張桌前都有一位廚師為客人當場煮制牛排。
這種用餐方式在東京較為少見。
西崎裡志大約四十五六歲,看上去精神抖擻的。
大概是這家飯店的常客,點起菜來動作十分利索。
據西崎講,這一帶牛排店很多。
沖繩的牛排店是從美軍統治時期發展起來的。
在牛肉進出口自由之前,這裡能買得到比内地便宜得多的牛肉。
由于這一吸引,沖繩的遊客特别多,回去時把牛肉裝進冷凍箱作為禮物送人。
淺見、香櫻裡都要開車,所以二人都沒有要度數高的酒。
聰子也由于昨晚的緣故,沒有表現出喝酒的欲望。
“電視台的人不喝酒?這算什麼?”在西崎的再三要求下,聰子隻喝了點啤酒。
西崎,沖繩縣南風原町人士,京都大學畢業進入大阪電視台,八年前又調到琉球分局。
遞給淺見的名片上寫着“節目編制副主編”。
“在大阪時,我和越坂一直在一起。
他和我都是搞新聞報道的,大家都幹勁十足。
有人說,兩人都在中心廣播電台工作很難有所作為,不如到當地什麼小的電台做個幹部,經人這麼一說就離開了主台。
不過,他是有點做過頭了。
” “做過頭?什麼意思?”淺見問。
“我的意思是他太賣力了。
例如在采訪沖繩基地問題上,他就過于偏向反對派一方——當地居民。
報道原則上要掌握一種平衡。
超過這個平衡點,在報道上就使沖繩陷入一個問題很難解決的境地。
在基地存在與否的問題上也同樣有個平衡,最好是基地從此不複存在。
但是,有一部分人是依靠基地而生活的,他們不希望基地消失,如果這一點考慮不到,憑着個人的性格胡亂幹下去可是不行的。
越坂這人正義感極強,正因為如此,反而容易樹敵。
” “也就是說,場面話和真心話的問題。
” “你這麼一問,我還真是一時答不上來。
” 龍蝦、牛排,一道道菜端上來,桌上則觥籌交錯,大家盡興暢談。
“說句實話,我正在減肥。
”湯本嘴上這麼說着,還是吃了不少。
“說得沒錯,但對沖繩所走過的曆史必須有所理解。
” 西崎繼續發言。
“一句話,這叫‘沖繩的悲劇’,但當地人并不能完全理解這種痛處的複雜性。
即便你出自善意說的話,也會有人說‘說什麼呀,莫名其妙,不要說得好聽’。
你明白我說的意思吧。
” “我好像明白了,但是,還是比較難懂。
” “我出生在南風原町,那裡曾是‘山丹部隊’——原陸軍醫院所在地。
山丹部隊也真是不幸啊,居民的四成也就是四千人都死了,陸軍醫院的三千重傷病員則采取自殺的方式,真是悲劇啊。
” 說到這,一向性格開朗的西崎神情也暗淡下來,變成另外一個人似的。
“我是戰後才出生的,那段記憶并不是捏造的,這已深深隐藏在我的腦海裡。
年輕時,為了使沖繩回歸本土,我也曾大舉義旗四處奔走。
但是,希望變成現實後,真正的現實和你所希望的完全是兩回事。
政府權利是移交了,但基地仍然是原樣,如果說有什麼變化的話,那就是汽車按左側行駛。
說句實話,縣居民是非常失望的。
再說,到現在已快三十年了,一點都沒改變。
不可思議的是,沖繩人對政府并沒有持懷疑态度。
“興許是沖繩人天生性格開朗吧。
不,至少是看上去是這樣的。
特别是對本土日本人表現的就是這樣。
這可能是從江戶到明治再到昭和這一系列曆史的變遷中,所形成的一種文化吧。
“這麼說,并不是讨厭本土的日本人。
我想可能是沖繩人太老實了,包括我在内,都應該關愛他們。
” 不一會,西崎又恢複了往日那種開朗的神情,并接着說:“我對沖繩縣人的一些方言措詞以及他們的思想非常了解。
越坂太過于正直。
我想,他在沖繩采訪已體會到了這種挫折感。
不知淺見知不知道,政府在這裡建造以恩納村為中心的城市型戰鬥訓練設施工事,而很多民衆抗議反對,要求取消這次工程,該工程還導緻赤土流失,污染了環境。
越坂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采訪中去,但與城市無緣,他再也不想到這兒。
他接受調動到琵琶湖電視台工作,可能是發生了以上事情的緣故。
” 沖繩的曆史如何暫且不說。
有關琵琶湖電視台的越坂的話題也不是淺見關心的話題。
湯本聰子很入神地聽西崎的談論。
“唉……”講完後西崎歎了一口氣。
“我不知道越坂是這樣的人,聽說他很任性,總使部下為難。
” “哈哈哈,這與真正的越坂不太相符吧。
不過,也許越坂他變了。
就說最近死去的‘真相社’的風間吧,過去比我們還左,做起事來非常認真。
” “是嗎?”淺見忍不住發問。
“是啊。
風間在采訪沖繩基地鬥争問題時就極其嚴肅認真。
幹這麼個沒臉沒皮的事。
也許這接近他的本性,他為什麼要這麼作踐自己呢?真是太不幸了。
”西崎再次低沉下來,“啊,不行不行。
這些話題太消沉了。
不談這些了。
說說淺見你吧,你還沒有結婚吧?” “是,還沒有……” “難怪從你身上感覺不到家庭的氣息,對女人的關心好像沒有。
但沒有什麼遺憾的。
一個人生活是最自在的。
不過,還是最好娶個老婆。
比如說,式香櫻裡小姐吧,你覺得怎麼樣?這孩子雖然日常生活知識欠缺了點,但是卻是個奇才啊,有着一般人沒有的本領。
” “說什麼呢?西崎,湯本小姐也在這啊。
” 式香櫻裡嘴中正吃着肉,聽到這慌忙表示抗議。
“對對,湯本小姐和淺見先生看來很般配的。
沒有什麼嘛,隻是談談而已,你也看到了。
香櫻裡很可愛,但是由于她那非凡的能力,沖繩的男子好像都避而遠之。
她的本領……” “啊,這個,我多少知道一些。
” “是這樣啊!你們時間還長着呢。
我想,她應該到東京,在廣闊的世界裡飛翔才對。
我這麼說,比嘉可能不高興吧。
他一直做這個孩子的監護人。
香櫻裡從中學時代就一直是比嘉照顧的。
” 也就是從香櫻裡父母出事以後開始的。
淺見想。
“想起來了。
那一陣子在彥根搞布古茶會。
據說香櫻裡表演得很不錯,是吧?”西崎轉向聰子問道。
“是啊,非常成功。
我們的電視台也播放了,啊,對啊,那個人看了電視才來沖繩的吧。
” “好像是,但問題是風間來這裡到底想幹什麼?我想,不可能僅僅是因為要見香櫻裡才特地來沖繩的吧。
” 西崎自言自語道。
也許喝得太猛了,醉意上來了話講得特别多。
“那個電視節目……”淺見朝聰子低語道,“我能看一下嗎?” “行,回到台裡什麼時候都行,對啦,警方這裡好像也有一份拷貝。
” “警方那裡?有點不好辦,如果台裡能送來就好了。
” “懂了,等一下!我給部長通個電話。
他應該還在台裡。
” 聰子看了看表,從包裡拿出手機朝門口走去。
不一會工夫,聰子就滿臉失望地回來了。
“真奇怪,部長一開始話講得倒好聽,剛才他說,中途錄像拿出來不太方便。
” “為什麼?” “他問我拿出去幹什麼,我說,一位叫淺見的撰稿人想看一下,結果就不行了。
撰稿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商業對手。
” “商業對手?沒這麼嚴重吧。
” 淺見笑了,他覺得有一種上當的感覺。
越坂不願把錄像帶外借,其原因可能并不是由于什麼撰稿人,而是對淺見這個名字有所顧慮。
滋賀縣也有過淺見神勇的記載(《琵琶湖周航殺人歌》參照)。
因為知道這一點才産生了防備,也未可知。
“改日去琵琶湖電視台拜訪。
請轉告部長。
” “什麼?為了這個就特地跑一趟大津?真是對不起。
” “不要緊。
我也想去見一下部長。
” “是嗎?那麼,我回去時,我們就一起去吧。
剛才部長在電話裡也說了,如果處理得差不多的話就早點回去。
” “可是,采訪剛剛開始,你就要……” “是這樣。
部長這人性情不定。
也許他認為,把事情交給我這個毛手毛腳的女孩,不可能有什麼希望。
” 看着兩人談得如此有趣,西崎發話了:“越坂到底在想什麼啊?我們這裡要是采訪什麼的,總是備有攝像機的。
既然來了,回去總得有點收獲才行。
” 淺見、西崎對此都感到困惑。
4 第二天的朝刊,隻有一家報紙登載了有關風間了事件的追蹤報道——《每朝新聞》。
該報以大标題打出“齋場禦獄殺人事件又有新發現”。
” “哪裡的話,你隻是喝醉了。
” “啊,真隻是這樣嗎?”聰子臉紅了。
見聰子看着自己,淺見一下子有點不知所措。
“我并不是出于惡意這麼說的。
至少去你房間這段路上,聰子小姐還是挺清醒的,當然你進門以後我就不清楚了。
” “那麼,你沒有進房間?” “哈哈哈,這還用說嗎?那樣做不是太過分了嗎?” 淺見笑了。
真實情況是淺見一直把她抱進了房間,将她放到床上後才離開的。
此時,若有些什麼想法,興許會做出什麼事來。
當然淺見不是這種人。
“太好啦。
” 聰子這才松了口氣。
不知什麼原因,香櫻裡也表露出同樣的神情。
“今天我帶湯本去了趟今歸仁城。
”香櫻裡說。
“是嗎?聽說是個很不錯的地方,有時間的話,我也想去。
” “在那兒見到了六個巫女。
” “噢……” 淺見感覺到香櫻裡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講,端正了姿勢。
果然,與那城的巫女說她們見到了風間了的靈魂。
事情聽來很玄。
但經香櫻裡這麼一說,并沒有什麼奇怪的感覺。
這事真有嗎? “所以,我想去一趟與那城,湯本提議淺見也一起去。
” “是的。
”聰子在一旁說道。
“淺見比我聰明,我覺得還是淺見一道去比較好。
” “不勝榮幸。
謝謝大家想到我。
我一定和你們一起去,馬上就去嗎?” “不,還不行。
” “現在去的話,到那裡天就黑了。
有的巫女讨厭晚上有人來訪,有的巫女則把黑夜作為私人時間支配,非常珍惜。
” “那麼就明天白天去吧。
” 大家定好出發時間,淺見、聰子準備各自回自己的房間。
“淺見今晚有什麼打算?”聰子問道。
“目前還沒有計劃。
” “我要見琉球電視台的人,有時候需要攝像機,想麻煩你一下,一起去好嗎?” “琉球電視台的哪位?”比嘉問道。
“西崎。
” “啊,是西崎裡志,我對他很熟,香櫻裡也挺熟悉的吧?” “是啊。
”香櫻裡點了點頭。
“熟悉談不上,應該說他曾幫過我忙。
” “給你們帶路怎麼樣?我沒時間,就香櫻裡去吧,反正後面也沒什麼事。
” “好吧。
” 聰子于是和西崎聯系,說好晚飯由對方請客。
“那樣不好吧。
”淺見說。
“有什麼要緊?”比嘉笑了。
“對方有的是錢。
沖繩雖窮,但銀行、電視台的那些官員們可不窮啊。
”比嘉頗有些嫉妒地說。
淺見三人與琉球電視台的西崎在久半街的牛排店見面,這裡距雙方都比較近。
店面很大,店裡排列着幾張舞台般大小的鐵闆桌子,每張桌前都有一位廚師為客人當場煮制牛排。
這種用餐方式在東京較為少見。
西崎裡志大約四十五六歲,看上去精神抖擻的。
大概是這家飯店的常客,點起菜來動作十分利索。
據西崎講,這一帶牛排店很多。
沖繩的牛排店是從美軍統治時期發展起來的。
在牛肉進出口自由之前,這裡能買得到比内地便宜得多的牛肉。
由于這一吸引,沖繩的遊客特别多,回去時把牛肉裝進冷凍箱作為禮物送人。
淺見、香櫻裡都要開車,所以二人都沒有要度數高的酒。
聰子也由于昨晚的緣故,沒有表現出喝酒的欲望。
“電視台的人不喝酒?這算什麼?”在西崎的再三要求下,聰子隻喝了點啤酒。
西崎,沖繩縣南風原町人士,京都大學畢業進入大阪電視台,八年前又調到琉球分局。
遞給淺見的名片上寫着“節目編制副主編”。
“在大阪時,我和越坂一直在一起。
他和我都是搞新聞報道的,大家都幹勁十足。
有人說,兩人都在中心廣播電台工作很難有所作為,不如到當地什麼小的電台做個幹部,經人這麼一說就離開了主台。
不過,他是有點做過頭了。
” “做過頭?什麼意思?”淺見問。
“我的意思是他太賣力了。
例如在采訪沖繩基地問題上,他就過于偏向反對派一方——當地居民。
報道原則上要掌握一種平衡。
超過這個平衡點,在報道上就使沖繩陷入一個問題很難解決的境地。
在基地存在與否的問題上也同樣有個平衡,最好是基地從此不複存在。
但是,有一部分人是依靠基地而生活的,他們不希望基地消失,如果這一點考慮不到,憑着個人的性格胡亂幹下去可是不行的。
越坂這人正義感極強,正因為如此,反而容易樹敵。
” “也就是說,場面話和真心話的問題。
” “你這麼一問,我還真是一時答不上來。
” 龍蝦、牛排,一道道菜端上來,桌上則觥籌交錯,大家盡興暢談。
“說句實話,我正在減肥。
”湯本嘴上這麼說着,還是吃了不少。
“說得沒錯,但對沖繩所走過的曆史必須有所理解。
” 西崎繼續發言。
“一句話,這叫‘沖繩的悲劇’,但當地人并不能完全理解這種痛處的複雜性。
即便你出自善意說的話,也會有人說‘說什麼呀,莫名其妙,不要說得好聽’。
你明白我說的意思吧。
” “我好像明白了,但是,還是比較難懂。
” “我出生在南風原町,那裡曾是‘山丹部隊’——原陸軍醫院所在地。
山丹部隊也真是不幸啊,居民的四成也就是四千人都死了,陸軍醫院的三千重傷病員則采取自殺的方式,真是悲劇啊。
” 說到這,一向性格開朗的西崎神情也暗淡下來,變成另外一個人似的。
“我是戰後才出生的,那段記憶并不是捏造的,這已深深隐藏在我的腦海裡。
年輕時,為了使沖繩回歸本土,我也曾大舉義旗四處奔走。
但是,希望變成現實後,真正的現實和你所希望的完全是兩回事。
政府權利是移交了,但基地仍然是原樣,如果說有什麼變化的話,那就是汽車按左側行駛。
說句實話,縣居民是非常失望的。
再說,到現在已快三十年了,一點都沒改變。
不可思議的是,沖繩人對政府并沒有持懷疑态度。
“興許是沖繩人天生性格開朗吧。
不,至少是看上去是這樣的。
特别是對本土日本人表現的就是這樣。
這可能是從江戶到明治再到昭和這一系列曆史的變遷中,所形成的一種文化吧。
“這麼說,并不是讨厭本土的日本人。
我想可能是沖繩人太老實了,包括我在内,都應該關愛他們。
” 不一會,西崎又恢複了往日那種開朗的神情,并接着說:“我對沖繩縣人的一些方言措詞以及他們的思想非常了解。
越坂太過于正直。
我想,他在沖繩采訪已體會到了這種挫折感。
不知淺見知不知道,政府在這裡建造以恩納村為中心的城市型戰鬥訓練設施工事,而很多民衆抗議反對,要求取消這次工程,該工程還導緻赤土流失,污染了環境。
越坂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采訪中去,但與城市無緣,他再也不想到這兒。
他接受調動到琵琶湖電視台工作,可能是發生了以上事情的緣故。
” 沖繩的曆史如何暫且不說。
有關琵琶湖電視台的越坂的話題也不是淺見關心的話題。
湯本聰子很入神地聽西崎的談論。
“唉……”講完後西崎歎了一口氣。
“我不知道越坂是這樣的人,聽說他很任性,總使部下為難。
” “哈哈哈,這與真正的越坂不太相符吧。
不過,也許越坂他變了。
就說最近死去的‘真相社’的風間吧,過去比我們還左,做起事來非常認真。
” “是嗎?”淺見忍不住發問。
“是啊。
風間在采訪沖繩基地鬥争問題時就極其嚴肅認真。
幹這麼個沒臉沒皮的事。
也許這接近他的本性,他為什麼要這麼作踐自己呢?真是太不幸了。
”西崎再次低沉下來,“啊,不行不行。
這些話題太消沉了。
不談這些了。
說說淺見你吧,你還沒有結婚吧?” “是,還沒有……” “難怪從你身上感覺不到家庭的氣息,對女人的關心好像沒有。
但沒有什麼遺憾的。
一個人生活是最自在的。
不過,還是最好娶個老婆。
比如說,式香櫻裡小姐吧,你覺得怎麼樣?這孩子雖然日常生活知識欠缺了點,但是卻是個奇才啊,有着一般人沒有的本領。
” “說什麼呢?西崎,湯本小姐也在這啊。
” 式香櫻裡嘴中正吃着肉,聽到這慌忙表示抗議。
“對對,湯本小姐和淺見先生看來很般配的。
沒有什麼嘛,隻是談談而已,你也看到了。
香櫻裡很可愛,但是由于她那非凡的能力,沖繩的男子好像都避而遠之。
她的本領……” “啊,這個,我多少知道一些。
” “是這樣啊!你們時間還長着呢。
我想,她應該到東京,在廣闊的世界裡飛翔才對。
我這麼說,比嘉可能不高興吧。
他一直做這個孩子的監護人。
香櫻裡從中學時代就一直是比嘉照顧的。
” 也就是從香櫻裡父母出事以後開始的。
淺見想。
“想起來了。
那一陣子在彥根搞布古茶會。
據說香櫻裡表演得很不錯,是吧?”西崎轉向聰子問道。
“是啊,非常成功。
我們的電視台也播放了,啊,對啊,那個人看了電視才來沖繩的吧。
” “好像是,但問題是風間來這裡到底想幹什麼?我想,不可能僅僅是因為要見香櫻裡才特地來沖繩的吧。
” 西崎自言自語道。
也許喝得太猛了,醉意上來了話講得特别多。
“那個電視節目……”淺見朝聰子低語道,“我能看一下嗎?” “行,回到台裡什麼時候都行,對啦,警方這裡好像也有一份拷貝。
” “警方那裡?有點不好辦,如果台裡能送來就好了。
” “懂了,等一下!我給部長通個電話。
他應該還在台裡。
” 聰子看了看表,從包裡拿出手機朝門口走去。
不一會工夫,聰子就滿臉失望地回來了。
“真奇怪,部長一開始話講得倒好聽,剛才他說,中途錄像拿出來不太方便。
” “為什麼?” “他問我拿出去幹什麼,我說,一位叫淺見的撰稿人想看一下,結果就不行了。
撰稿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商業對手。
” “商業對手?沒這麼嚴重吧。
” 淺見笑了,他覺得有一種上當的感覺。
越坂不願把錄像帶外借,其原因可能并不是由于什麼撰稿人,而是對淺見這個名字有所顧慮。
滋賀縣也有過淺見神勇的記載(《琵琶湖周航殺人歌》參照)。
因為知道這一點才産生了防備,也未可知。
“改日去琵琶湖電視台拜訪。
請轉告部長。
” “什麼?為了這個就特地跑一趟大津?真是對不起。
” “不要緊。
我也想去見一下部長。
” “是嗎?那麼,我回去時,我們就一起去吧。
剛才部長在電話裡也說了,如果處理得差不多的話就早點回去。
” “可是,采訪剛剛開始,你就要……” “是這樣。
部長這人性情不定。
也許他認為,把事情交給我這個毛手毛腳的女孩,不可能有什麼希望。
” 看着兩人談得如此有趣,西崎發話了:“越坂到底在想什麼啊?我們這裡要是采訪什麼的,總是備有攝像機的。
既然來了,回去總得有點收獲才行。
” 淺見、西崎對此都感到困惑。
4 第二天的朝刊,隻有一家報紙登載了有關風間了事件的追蹤報道——《每朝新聞》。
該報以大标題打出“齋場禦獄殺人事件又有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