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二章

關燈
斂衽坐定。

     狄公道:“梁夫人,你的二十載沉冤很快便可伸雪。

    令孫人已死了,也挽他不回命來。

    本堂隻想問一聲,當初你與梁珂發在你本家田莊時是如何從土匪的手中逃脫出性命的。

    ” 梁夫人聞言,觸動舊痛,轉思苦楚,不覺神情惝恍,渾身顫栗,兩眼射出恐怖的目光。

     “啊!……那時太可怕了!我不敢再去想它。

    老爺,你若是……”她搖晃着身子,雙目緊閉,心兒亂跳。

    狄公忙示意洪亮将她帶出書齋,去外廳涼軒安甯片刻。

     陶甘半邊生了疑心,不禁問道:“老爺,梁夫人及梁珂發土匪襲擊時如何從田莊逃脫一節究竟與本案有何幹系?” 狄公道:“這一節裡有幾處細末我至今仍感迷惑不解,不過,此刻我們暫且不去議論了。

    陶甘,你看我們今番告林藩一個什麼罪名才妥當呢?” 陶甘道:“依我看,就告他謀殺梁珂發。

    這一殺人之罪最大,且有屍骨證驗,能一狀告倒林藩;也可不必再去糾葛私鹽和偷放銅鐘暗害老爺等其他情節了。

    ” 洪參謀、喬泰、馬榮聽了都點頭稱善,惟狄公不答。

    他緊攢濃眉,沉凝不語,半晌乃說道:“看來林藩已将屯販私鹽的罪證全部抹去了,我們拿不着他的贓物,難拟他的走私罪。

    我思量來最現成的狀詞卻是‘圖謀殺害朝廷命官’,單憑這一條罪狀,足可以據刑典緻他于死地,很是簡捷。

    ” 陶甘問:“梁珂發被殺一案不是幾近真相大白麼?他有什麼可抵賴的?殺人論死也是刑典的明文。

    ” 狄公慢慢搖了搖頭:“林藩決不肯輕易承認他殺的梁珂發,兩年前的事我們拿不出硬挺的證驗,懾服不了他。

    且那時候聖明觀裡尚有道人,那班道人也是因罪惡多端才被馮相公查禁的。

    林藩可以狡辯說梁坷發既然死在聖明觀大銅鐘底下,焉知不是被道人殺害?更何況聖明觀外還有沈八一夥不務正業、偷雞盜狗的無賴哩。

    ” 馬榮不耐煩地插嘴道:“何必為告他什麼罪名議論半日?隻須夾棍将他套了,一時三刻,屯鹽走私、殺梁珂發,甚而昨夜放銅鐘暗算我們,一古腦兒全招了,哪費來許多周折?” 狄公道:“不然。

    這林藩是上了年歲之人,我見他身子虛弱,出了老态,哪裡經得起大刑?萬一受熬不過,死在大堂下,如何收拾?要動刑隻能動那個碩壯的總管,那才是一條兇狠無比的豺狼哩。

    馬榮,你此刻與洪亮、陶甘再去一次林宅仔細搜索一遍,盡可能找到一二新的罪證,這樣我們在大堂上就不怕他詭辯或抵賴了。

    ” 馬榮領命與洪亮、陶甘出了内衙,點派衙役徑去林宅不題。

    突然典獄氣急敗壞走進書齋報告:“老爺,不好了,林宅的總管在牢中抹了脖子。

    ” 狄公一驚:“究竟怎麼一回事?快說!” 典獄結結巴巴說道:“那總管一關入大牢便與小禁子打問林與消息,小禁子口松,說林藩已被生擒,老爺正待升堂開審。

    他聽了便偷偷抹了脖子,誰知他絲鞋淨襪裡還藏着有一柄薄刃小刀。

    ” 狄公歎氣道:“其餘的罪犯須是好生看管了,與我個個搜身,防着學了那總管的樣。

    ——我這裡開審,證人一個個都橫成了屍,如何了得?” 典獄領命,拜辭了狄公匆匆趕回大牢不提。

     典獄剛走,老書吏又抱捧了幾卷破舊的輿地山川圖軸走進書齋,禀道:“老爺,卑職已查閱到了,林宅那水道卻原來是古已有之的,林藩隻不過作了些疏浚的功夫。

    ”他打開其中一卷圖軸,指着濮陽西北方位的一條古渎給狄公看。

     狄公看罷,不禁點頭頻頻。

    ——林藩疏浚那條地下水道正為了販運私鹽! 喬泰道:“老爺何不就告他屯販私鹽之罪?我也不明白老爺為何不願在梁珂發之死上追查林藩。

    ” 狄公看了喬泰一眼道:“喬泰,他也許已看出了我的心曲,我如今有一個奇怪的想法,連我自己都不敢十分相信。

    這個想法究竟是對是錯,此刻時間緊迫,待以後稍稍有空時再與你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