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中後,金屬鈉不會瞬間與水完全接觸,産生爆炸般的劇烈反應。
其次,箱子扔入湖底,水進入箱子後,先是石灰石吸水,随後水滲透到金屬鈉區域,金屬鈉反應産生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氣自然要沖破石灰石冒出來,于是石灰石的密封覆蓋就破損了,金屬鈉和水充分接觸,發生反應。
這也是為什麼小李在箱子下沉後看到更多的水泡冒出來。
最後,在整個箱子充滿強堿溶液的情況下,包裹錢的鋁紙被迅速反應消融,随即所有錢被腐蝕得幹淨。
好一個精妙的犯罪思維! 若不是兇手現在是王格東的對手,而是他在看着其他人的卷宗,他都要忍不住為兇手拍掌稱快了。
從頭到尾,兇手一直牢牢把握着王麗琴和警方的心理,把握了他們的行為,一步步按計劃進行。
王格東本埋怨自己為什麼每一步都按兇手的計劃走,每一步都被兇手算計,但他仔細從頭到尾分析一遍整場案情,才發現,即便從頭再來一次,兇手也一樣會得逞,因為兇手每一步給他們的選擇,都是隻有一條路的必選題。
案發當晚,江小兵獨自走進安樂路,當時街上沒有其他行人。
兇手不知用哪種手法,将高純度尼古丁紮進了江小兵身體,同時,兇手也打開了錄音,錄下了江小兵最後發出了“啊……啊……你要幹什麼,不要……啊……”,随即,毒素觸及神經,江小兵還沒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再也沒醒過來。
之後,兇手應該是用汽車把江小兵帶走,離開了安樂路。
第二天,兇手打電話給王麗琴告知綁架,當時江小兵已死,兇手錄的江小兵最後聲音隻能用一次,自然要用在最關鍵時候。
所以兇手才要一直聲稱自己是中間人,不讓王麗琴與江小兵通話。
所以林傑那幫蠢貨才懷疑綁架案是場戲。
于是直接以刑警隊名義與兇手通話,奉勸兇手來自首。
兇手知道警方已介入,警方不相信是綁架案,又沒法讓江小兵活過來通話,隻能割下耳朵煮熟給警方,使警方鑒定不出這耳朵是死人的還是活人的。
雖然那時王格東就懷疑江小兵已經遇害,但那也隻是猜測,沒有任何證據支持。
在沒法确定的情況下,不管換成哪個刑偵專家,首先都是要保證人質安全,加上他們對綁匪的身份位置毫無所知,不可能冒險武斷認為接下來的交贖金是個騙局,拒絕綁匪做交易。
話說回來,就算那時他們知道江小兵已死,在不知道兇手身份位置的情況下,想要抓獲對方,也隻能繼續跟他做交易。
在這件事情上,王格東認為自己沒有做錯,換成誰都是一樣的選擇,不跟兇手繼續交易,對方一走了之,天涯海角以後還怎麼破案?上級聽完報告一定是認同的。
再接下來,綁匪準确抓住了警察的心理,給了警察三天破案。
這三天的抓捕工作中,王格東自問也沒有犯錯。
他們通過監控,通過走訪,通過排查,該做的都已經做了,但兇手太狡猾,始終沒留下線索。
三天工作徒勞無功。
三天期過,綁匪選擇了南湖水庫的石頭灘做交易,那時綁匪顯然已猜到表弟是便衣,但他沒直接點破,而是順水推舟,任由公安的安排進行計劃。
那時用真錢進行交易這個命令,我是否下錯了呢? 王格東尋思着,最後搖搖頭,換成其他人,也會下令用真錢的。
第一,當時兇手為了讓警方和王麗琴打消江小兵已死的顧慮,播放了那幾秒的錄音。
警察都相信了江小兵還活着,根本不會想到那幾秒鐘的話是生前錄音,從保護人質角度考慮,需要用真錢交易。
第二,小李和王麗琴檢查過箱子,沒有發現異常,并且小李帶槍,把箱子扔到湖底後,他與箱子的距離不超過四米。
箱子裝了三百萬,總重至少有七十多斤,即便綁匪是個遊泳高手,從水下距離持槍民警不到四米的地方,把七十多斤重的箱子拿走,顯然是不可能的。
加上箱子裡裝了GPS裝置,綁匪拿錢更是自找死路。
第三,由于綁匪多次警告不要使用假錢,王麗琴因警方三天沒找到關于綁匪的任何線索,對警察的能力産生懷疑,更不敢用假錢糊弄對方。
幾項因素一中和,導緻他們最終用了真金白銀的三百萬跟兇手做交易。
對此,王格東自問也沒做錯。
即便刑偵經驗再豐富的人,幾時遇過這種案子,見識過這種手段? 簡直是匪夷所思的手段! 在警方看來萬無一失的準備後,經過十幾分鐘,他們這才發現被綁匪騙了,錢全毀了,綁匪給出的理由是早提醒過王麗琴别讓警察跟着。
到此,現有的綁匪行為和調查線索,依然看不出綁匪并不是真正要錢,而是要殺了王麗琴。
盡管被騙,但警方還有其他選擇嗎?要抓住兇手,還是隻能繼續交易。
到了第二天,狙擊手和幹警已經在周圍布置好,把石頭灘監視得嚴嚴實實,這才放心讓王麗琴一個人去交易。
同時也長了個心眼,這次用假錢。
但在最後關口,兇手用了新的招數,依舊不現身,把王麗琴在短短三分鐘裡弄死了。
其次,箱子扔入湖底,水進入箱子後,先是石灰石吸水,随後水滲透到金屬鈉區域,金屬鈉反應産生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氣自然要沖破石灰石冒出來,于是石灰石的密封覆蓋就破損了,金屬鈉和水充分接觸,發生反應。
這也是為什麼小李在箱子下沉後看到更多的水泡冒出來。
最後,在整個箱子充滿強堿溶液的情況下,包裹錢的鋁紙被迅速反應消融,随即所有錢被腐蝕得幹淨。
好一個精妙的犯罪思維! 若不是兇手現在是王格東的對手,而是他在看着其他人的卷宗,他都要忍不住為兇手拍掌稱快了。
從頭到尾,兇手一直牢牢把握着王麗琴和警方的心理,把握了他們的行為,一步步按計劃進行。
王格東本埋怨自己為什麼每一步都按兇手的計劃走,每一步都被兇手算計,但他仔細從頭到尾分析一遍整場案情,才發現,即便從頭再來一次,兇手也一樣會得逞,因為兇手每一步給他們的選擇,都是隻有一條路的必選題。
案發當晚,江小兵獨自走進安樂路,當時街上沒有其他行人。
兇手不知用哪種手法,将高純度尼古丁紮進了江小兵身體,同時,兇手也打開了錄音,錄下了江小兵最後發出了“啊……啊……你要幹什麼,不要……啊……”,随即,毒素觸及神經,江小兵還沒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再也沒醒過來。
之後,兇手應該是用汽車把江小兵帶走,離開了安樂路。
第二天,兇手打電話給王麗琴告知綁架,當時江小兵已死,兇手錄的江小兵最後聲音隻能用一次,自然要用在最關鍵時候。
所以兇手才要一直聲稱自己是中間人,不讓王麗琴與江小兵通話。
所以林傑那幫蠢貨才懷疑綁架案是場戲。
于是直接以刑警隊名義與兇手通話,奉勸兇手來自首。
兇手知道警方已介入,警方不相信是綁架案,又沒法讓江小兵活過來通話,隻能割下耳朵煮熟給警方,使警方鑒定不出這耳朵是死人的還是活人的。
雖然那時王格東就懷疑江小兵已經遇害,但那也隻是猜測,沒有任何證據支持。
在沒法确定的情況下,不管換成哪個刑偵專家,首先都是要保證人質安全,加上他們對綁匪的身份位置毫無所知,不可能冒險武斷認為接下來的交贖金是個騙局,拒絕綁匪做交易。
話說回來,就算那時他們知道江小兵已死,在不知道兇手身份位置的情況下,想要抓獲對方,也隻能繼續跟他做交易。
在這件事情上,王格東認為自己沒有做錯,換成誰都是一樣的選擇,不跟兇手繼續交易,對方一走了之,天涯海角以後還怎麼破案?上級聽完報告一定是認同的。
再接下來,綁匪準确抓住了警察的心理,給了警察三天破案。
這三天的抓捕工作中,王格東自問也沒有犯錯。
他們通過監控,通過走訪,通過排查,該做的都已經做了,但兇手太狡猾,始終沒留下線索。
三天工作徒勞無功。
三天期過,綁匪選擇了南湖水庫的石頭灘做交易,那時綁匪顯然已猜到表弟是便衣,但他沒直接點破,而是順水推舟,任由公安的安排進行計劃。
那時用真錢進行交易這個命令,我是否下錯了呢? 王格東尋思着,最後搖搖頭,換成其他人,也會下令用真錢的。
第一,當時兇手為了讓警方和王麗琴打消江小兵已死的顧慮,播放了那幾秒的錄音。
警察都相信了江小兵還活着,根本不會想到那幾秒鐘的話是生前錄音,從保護人質角度考慮,需要用真錢交易。
第二,小李和王麗琴檢查過箱子,沒有發現異常,并且小李帶槍,把箱子扔到湖底後,他與箱子的距離不超過四米。
箱子裝了三百萬,總重至少有七十多斤,即便綁匪是個遊泳高手,從水下距離持槍民警不到四米的地方,把七十多斤重的箱子拿走,顯然是不可能的。
加上箱子裡裝了GPS裝置,綁匪拿錢更是自找死路。
第三,由于綁匪多次警告不要使用假錢,王麗琴因警方三天沒找到關于綁匪的任何線索,對警察的能力産生懷疑,更不敢用假錢糊弄對方。
幾項因素一中和,導緻他們最終用了真金白銀的三百萬跟兇手做交易。
對此,王格東自問也沒做錯。
即便刑偵經驗再豐富的人,幾時遇過這種案子,見識過這種手段? 簡直是匪夷所思的手段! 在警方看來萬無一失的準備後,經過十幾分鐘,他們這才發現被綁匪騙了,錢全毀了,綁匪給出的理由是早提醒過王麗琴别讓警察跟着。
到此,現有的綁匪行為和調查線索,依然看不出綁匪并不是真正要錢,而是要殺了王麗琴。
盡管被騙,但警方還有其他選擇嗎?要抓住兇手,還是隻能繼續交易。
到了第二天,狙擊手和幹警已經在周圍布置好,把石頭灘監視得嚴嚴實實,這才放心讓王麗琴一個人去交易。
同時也長了個心眼,這次用假錢。
但在最後關口,兇手用了新的招數,依舊不現身,把王麗琴在短短三分鐘裡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