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狄公将七枚紙片疊在一起,輕輕呷了口茶,說道:“我們面臨的實際上是一個案子。

    前天我們被三件案子困擾得無措手足。

    其中兩件發生在差不多一年之前,戶部司庫掌固鄒敬文禦金被盜,神秘的紫檀木盒内白玉留下一張血寫的字條。

    第三件即是沈三、楊茂德在紫光寺被殺,并被互相換了身首。

    ” “随着案情的層層揭破,步步深入,我才發現這三件看似互不相關的案子卻原是貫穿一氣,淵源有自的。

    鄒敬文禦金被盜是最初的楔子,以後的案情進展全緣着這一本主題而演繹支眯,分枝扯葉。

    ” 馬榮驚道:“卻原來這三件案子都有源流,周轉着那五十錠禦金演出這一幕幕刀光血影、驚心動魄的劇情。

    ” 洪亮為狄公又倒了一盅茶,狄公一仰脖咕冬吞下。

     “适才我說這案子中各個日期寓孕深重,饒有興味。

    我們就先來看看這一張日期表吧。

    ”說着狄公從書案抽屜裡拿出一張信箋來。

    “這紙上的日期是我留心記下的。

    ” 洪亮、馬榮接過信箋一看,那信箋上果然開列了一連串日期: 十五年前(乾封丁卯) 官府查封紫光寺,同年建成清風庵。

     去年(永隆辛巳) 五月十五 吳宗仁娶續弦周氏。

     八月初二鄒敬文禦金被盜。

     八月二十張銀匠亡故,其婦沈氏投身空門,住持清風庵 改名寶月。

     九月初六 金匠米大郎失蹤(周氏前夫)。

     九月初十 白玉失蹤(塔拉雲,白玉死)。

     九月十二白玉留下字條。

     馬榮疑問:“老爺,這個金匠米大郎有何幹?也列在表裡?” 狄公答:“洪亮仔細查閱官衙檔卷時,偶爾發現一個名叫米三郎的鐵匠曾來衙門報過案,道他兄長米大郎于去年九月初六夜出門後再也未見回歸。

    不過這米三郎報過案後也未再行追問,這事便不了了之,懸挂起來。

    ——這個米大郎是個手藝上品的金匠,聽李玫說吳夫人周氏原先曾嫁于他。

    今天洪亮去米氏府上查詢,證實周氏果是米大郎之妻。

    ” “米大郎性情狹邪,心毒手狠,又善雞鳴狗盜,膽門不小。

    因手藝上扣克了不少金銀,一味花街柳巷,三瓦兩舍行走。

    與周氏漸漸不和,口角橫生,最後終于反目,各自分飛。

    米大郎簽了休書,乃生悔意,幾番想要破鏡重圓,周氏則模棱兩可,拖宕不決。

    後來經李玫撮合,卻做了吳宗仁的繼室。

    ”狄公說完,将靠椅向前一挪,使身子更近書案,一面将七枚紙片排開,順手翻開第一枚紙片。

     “呵,這紙片上寫着吳宗仁的名字。

    ”狄公笑了一笑,擺開推衍的陣勢。

     “吳宗仁因貪贓枉法被有司參劾,消乏家私,日子狼狽。

    退卯後手頭本不寬,又娶了周氏為繼室。

    ——這第二枚紙片上便寫着周氏的名字,我将她的紙片與吳宗仁的紙片并合一起,你們都不緻有異議吧。

    ” “這對夫婦很容易聽到從且末鎮傳來的消息,吳宗仁是德大金号的常客,周氏的前夫正是個金匠。

    他們獲此信息後,認為機不可失,周氏便去找來米大郎商議。

    米大郎财迷心竅,便動手行竊。

    ——米大郎昔時便是穿窬飛牆偷盜慣手,周氏自然深知,故搬出他來打頭陣。

    ” “米大郎偷得黃金,換了鉛條,随手将金錠埋藏在紫光寺某處。

    待吳氏夫婦找到他時,他卻死不認賬,一心想獨吞金子。

    吳氏夫婦怒起,合力擊殺了米大郎,移屍他處。

    他們兩個便暗中去紫光寺搜尋,尋了幾個月,終無結果。

    隻以為是米大郎诓騙,未必金錠真藏埋在紫光寺裡。

    ” “他們的行為瞞不過家仆楊茂德。

    楊茂德早已與周氏有染,從中刺探出頭緒,或是脅迫周氏吐出實情,便與沈三結夥,躍躍欲試。

    吳宗仁夫婦哪裡甘心?金子欲露未露之際,他們終于設計暗殺了沈、楊兩人,為遮世人耳目,故意匿去了楊的頭顱。

    ” 馬榮拍手道:“倘兇手真是那對男女,那周氏會不會便是寺中的幽靈?然而,白玉小姐失蹤又如何解釋?” “吳宗仁夫婦殺害米大郎時可能被白玉窺見,他們便一不做,二不休除掉了她,到這時吳宗仁心一狠也不再顧眷了。

    ——而白玉小姐失蹤正巧是在米大郎失蹤的三四天後。

    待衙門裡貼出找尋白玉的告示後,他兩個惶惶不可終日,同時找上衙門來百般刺探,急急詢問我們發現什麼情況,生怕自己形迹敗露,又可表剖自己清白,像是父母的姿态。

    ” 馬榮正要點頭,狄公又道:“我的這層推想,有一很大漏洞。

    吳宗仁可能在古井口掄磚石砸你,周氏也可能穿壽裙遊蕩花園,假扮幽魂。

    但他兩個究竟年邁,如何勒斃楊茂德、刺殺沈三?又如何能黑夜三更在大殿裡與你周旋搏殺,投擲匕首。

    ” 馬榮摸頭笑道:“卻也是,卻也是。

    但會不會兇手系他們出金所雇,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那兇手才敢一無顧忌,險些兒壞了我性命。

    ” 狄公莞爾,不接話頭,又翻開第三枚紙片。

     紙片上寫的是“李玫”兩字。

     狄公道:“這層推想中我假設李玫與周氏原有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