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五更雞唱,天麻麻亮,馬榮便邀了方景行悄悄将沈三屍體運去化人廠焚燒。
趕回衙署正好吃早膳。
吃罷早膳,扔了箸碗便趕來内衙書齋見狄公。
狄公正與洪參軍細說昨夜馬榮的遭遇和他的判析,見馬榮進來,大喜道:“坐下,我們此就去紫光寺,一要設法尋着藏金所在,二要擒獲潛匿寺中的真兇。
” 方校尉進來禀道:“吳宗仁相公求見老爺,說是有急事商談,德大金号的掌櫃李玫陪随同來。
” 狄公問:“這吳宗仁是何許人,以前未曾聽說過。
” “老爺。
”方校尉禀道。
“這吳相公先前曾是隴右采訪使的幕僚,後來在部州也當過長史,顯赫過一陣的。
八年前因貪贓枉法被有司參劾,不得已忍痛變折了三千兩銀子運動衙司,才得幸免,為之消乏了家私,從此一蹶不振,狼狽家居。
故裡雖有莊園,不愁衣食,終不是當年做官時氣象。
這幾年吳相公自甘退屈,淡薄世事,絕少應酬,故老爺不認識。
” 狄公點點頭,又問:“你說同來的那個名叫李玫?” “是的,老爺,這李玫現在東城根開一爿德大金号,兼營櫃坊業務,饒有積蓄。
李掌櫃與吳相公過往甚密,故陪同來訪。
” 馬榮搶道:“老爺,這個李玫正是那畫畫的李珂的胞兄。
” 狄公命更衣,吩咐衙廳見客。
須臾,洪參軍陪了吳宗仁、李玫兩人走進衙廳。
狄公迎揖,叙禮看茶,分賓主坐了。
狄公見那吳宗仁衣帽齊整,神氣陰郁,五十開外年紀,臉面蠟黃,颔下一绺山羊胡須随下颚的噘起不時抖動。
李玫寬肩闊背,體幹豐偉,端坐在吳宗仁下首,眼觀鼻,鼻對口氣息屏營,形色不安。
“吳相公今日一早贲臨衙署,不知有何事見教。
”狄公呷了一口茶,先開了口,故意不提及李玫。
吳宗仁慌忙站立,躬身長揖道:“老朽今日貿然來見狄老爺,隻為的是打聽小女的信息。
衙署既已張貼了告示,想必已探知小女白玉的下落。
” 狄公心中一驚,放下茶盅,疑惑地望了吳宗仁一眼。
“敢問李掌櫃緣何陪吳相公同來。
” 吳宗仁幹笑道:“老朽早已将小女許與李先生。
李先生行過聘禮後一個月,白玉突然失蹤,故此尚未完婚。
尊尚習俗,老朽自然将李先生看作東床。
望狄老爺明察。
” “原是這樣。
”狄公沉吟一聲,撒開折扇,慢慢扇動。
“吳相公能否簡約地告訴下官,令媛是如何失蹤的?” 吳宗仁撚了撚颔下那一撮山羊胡須,平靜地說:“白玉是我的獨生女兒,容止端麗,性格柔婉,一向視為掌上明珠。
三年前發妻亡故,愈益憐愛,百依百順。
小女生就玲珑骨胎,聰慧過人,十八歲上才由老朽作主許配與這位李玫先生。
小女也覺終身有靠,心中喜悅。
” “不意老朽疏闊,節外生枝,翻出變故。
舍下原雇有一個青衣奴,名喚楊茂德,早先聽中人說還曾入伴縣學,隻是窮困無托,才中途辍學,操下了這下賤之業。
老朽憐其少年不幸,故收在家中,管帶些雜務。
誰知這厮不念主恩,竟三番五次引誘小女,漸漸入港。
” 李玫作揖,正想要插上話來。
吳宗仁使眼色,李玫歎了口氣,又垂頭細聽。
“去年九月初十那一日——老朽記得清楚——我告小女道明日可去觀音堂上求神簽,問蔔個良辰吉日,早日與李先生完婚。
誰知小女突然變卦,執意拒婚。
老朽一再逼問,才吐道:早已與楊茂德這賊囚
趕回衙署正好吃早膳。
吃罷早膳,扔了箸碗便趕來内衙書齋見狄公。
狄公正與洪參軍細說昨夜馬榮的遭遇和他的判析,見馬榮進來,大喜道:“坐下,我們此就去紫光寺,一要設法尋着藏金所在,二要擒獲潛匿寺中的真兇。
” 方校尉進來禀道:“吳宗仁相公求見老爺,說是有急事商談,德大金号的掌櫃李玫陪随同來。
” 狄公問:“這吳宗仁是何許人,以前未曾聽說過。
” “老爺。
”方校尉禀道。
“這吳相公先前曾是隴右采訪使的幕僚,後來在部州也當過長史,顯赫過一陣的。
八年前因貪贓枉法被有司參劾,不得已忍痛變折了三千兩銀子運動衙司,才得幸免,為之消乏了家私,從此一蹶不振,狼狽家居。
故裡雖有莊園,不愁衣食,終不是當年做官時氣象。
這幾年吳相公自甘退屈,淡薄世事,絕少應酬,故老爺不認識。
” 狄公點點頭,又問:“你說同來的那個名叫李玫?” “是的,老爺,這李玫現在東城根開一爿德大金号,兼營櫃坊業務,饒有積蓄。
李掌櫃與吳相公過往甚密,故陪同來訪。
” 馬榮搶道:“老爺,這個李玫正是那畫畫的李珂的胞兄。
” 狄公命更衣,吩咐衙廳見客。
須臾,洪參軍陪了吳宗仁、李玫兩人走進衙廳。
狄公迎揖,叙禮看茶,分賓主坐了。
狄公見那吳宗仁衣帽齊整,神氣陰郁,五十開外年紀,臉面蠟黃,颔下一绺山羊胡須随下颚的噘起不時抖動。
李玫寬肩闊背,體幹豐偉,端坐在吳宗仁下首,眼觀鼻,鼻對口氣息屏營,形色不安。
“吳相公今日一早贲臨衙署,不知有何事見教。
”狄公呷了一口茶,先開了口,故意不提及李玫。
吳宗仁慌忙站立,躬身長揖道:“老朽今日貿然來見狄老爺,隻為的是打聽小女的信息。
衙署既已張貼了告示,想必已探知小女白玉的下落。
” 狄公心中一驚,放下茶盅,疑惑地望了吳宗仁一眼。
“敢問李掌櫃緣何陪吳相公同來。
” 吳宗仁幹笑道:“老朽早已将小女許與李先生。
李先生行過聘禮後一個月,白玉突然失蹤,故此尚未完婚。
尊尚習俗,老朽自然将李先生看作東床。
望狄老爺明察。
” “原是這樣。
”狄公沉吟一聲,撒開折扇,慢慢扇動。
“吳相公能否簡約地告訴下官,令媛是如何失蹤的?” 吳宗仁撚了撚颔下那一撮山羊胡須,平靜地說:“白玉是我的獨生女兒,容止端麗,性格柔婉,一向視為掌上明珠。
三年前發妻亡故,愈益憐愛,百依百順。
小女生就玲珑骨胎,聰慧過人,十八歲上才由老朽作主許配與這位李玫先生。
小女也覺終身有靠,心中喜悅。
” “不意老朽疏闊,節外生枝,翻出變故。
舍下原雇有一個青衣奴,名喚楊茂德,早先聽中人說還曾入伴縣學,隻是窮困無托,才中途辍學,操下了這下賤之業。
老朽憐其少年不幸,故收在家中,管帶些雜務。
誰知這厮不念主恩,竟三番五次引誘小女,漸漸入港。
” 李玫作揖,正想要插上話來。
吳宗仁使眼色,李玫歎了口氣,又垂頭細聽。
“去年九月初十那一日——老朽記得清楚——我告小女道明日可去觀音堂上求神簽,問蔔個良辰吉日,早日與李先生完婚。
誰知小女突然變卦,執意拒婚。
老朽一再逼問,才吐道:早已與楊茂德這賊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