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常不是在窯裡而是在露天的地方進行的,凝結的磚坯砌成一個大窯,然後再用這個窯來燒磚坯本身。
他們把捆好的木柴放在地上,把已經幹了的磚坯成排地圍在燃料外面,很快就圍成一個立方形,在立方形的最外一層,又開了幾個通氣孔。
這項工作整整進行了一天,直到傍晚,他們才開始在柴捆上點火。
當天晚上大家都沒有睡覺,全體都小心地照顧柴火,不使它熄滅。
燒磚工作繼續了四十八小時,結果完全成功。
接着還需要等熱氣騰騰的半成品冷卻下來,在這期間,納布和潘克洛夫由賽勒斯-史密斯帶領着到湖的北邊去,把那裡的石灰石和普通的石頭用一個樹枝編成的筐子裝了一大批回來。
經過加熱,它們就分解成一種濃度很強的生石灰,經過沸化,生石灰的體積大大膨脹了。
它們的質地非常純粹,至少和白垩或碳酸鈣燒成的一樣。
把石灰和細沙攪拌在一起,就成了上等的灰泥。
分别做了這些準備工作,到4月9日那天,工程師就有了不少熟石灰和幾千塊磚頭可以使用了。
他們抓緊時間,立刻開始砌窯,預備焙燒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陶器。
他們沒有遇到多大困難就成功了,五天以後,窯裡就燒起了煤——這是工程師在紅河河口一帶露天的地方發現的。
第一縷炊煙從二十英尺高的煙囪裡升了起來。
林間空地變成了一個作坊,潘克洛夫甚至認為這個土窯裡可以做出各種現代化的工業品來,這種想法倒也并不過分。
在這期間,居民們首先制造出一隻烹調用的陶土罐。
主要原料是陶土,史密斯在裡面加了一些石灰和石英混合起來就成了正式的“管土”。
他們拿适當形狀的石頭作模子,用陶土做成飯碗、茶杯,另外又做了一些盛水的大壺等等。
這些陶器看起來很笨重,而且很不美觀,可是經過高溫焙燒以後就不同了,“石窟”的廚房裡添了不少器皿,居民們把它們看得和最精緻的上釉瓷器一樣寶貴。
必須提到,潘克洛夫為了想知道這種陶土配不配稱得上“管土”,就做了幾隻大煙鬥,結果他感到非常滿意,遺憾的是沒有煙葉,這一點使他非常氣惱。
“别的東西可以找到,煙草也一定會找到的!”他信心十足地重複着。
這項工作一直繼續到4月15日,中間一點也沒浪費時間。
居民們一下子都變成陶土匠了,成天隻做陶器。
什麼時候賽勒斯-史密斯認為應該做鐵匠活了,他們就會變成鐵匠。
可是第二天是星期日,而且是複活節,大家都同意休假一天。
4月15日傍晚,他們把陶器運到“石窟”,爐子已經熄滅了,等以後有新的用途時再燒。
他們回去的時候,遇見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工程師發現一種可以代替火絨的東西。
他從一種多孔菌科的植物上取得一種海綿狀的柔軟菌肉。
這種菌子經過适當的加工,特别是事先使它沾上火藥,或者是在硝酸鹽或氯化鉀的溶液裡煮沸以後,非常容易燃燒。
以前,他們始終沒有找到這樣的多孔菌,也沒有找到一種可以代用的食用菌。
這天工程師看見一種艾屬的植物——主要品種是苦艾、薄荷、茵陳蒿等等——他采集了幾把遞給水手說: “拿去,潘克洛夫,這回你該高興了。
” 潘克洛夫仔細看了一下,這種植物上有許多光亮的長須,葉子上滿布着軟毛。
“這是什麼,史密斯先生?”潘克洛夫問道。
“是煙草嗎?” “不是,”史密斯回答說,“是苦艾,學者們把它叫做中國艾,可是我們要把它當火絨用。
” 等苦艾幹燥到相當程度以後,特别是當工程師事後把它在硝酸鹽溶液裡浸透了以後,它就成為一種非常容易燃燒的引火材料了。
至于硝酸鹽,事實上就是硝石,島上有很多這樣的礦層。
這一天,移民們的晚餐非常豐盛:納布炖了一鍋刺鼠肉湯,還有一隻熏水豚腿。
他在熏腿上加了一些煮熟了的“貝母屬”塊莖,這種白星海芋屬的草本植物,非常好吃,而且富于營養,有點象英國所賣的“樸德蘭西米”,現在可以拿它當面包吃,因為林肯島上的居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面包。
吃完晚飯,在臨睡以前,史密斯和他的夥伴們到海灘上去散步。
這
他們把捆好的木柴放在地上,把已經幹了的磚坯成排地圍在燃料外面,很快就圍成一個立方形,在立方形的最外一層,又開了幾個通氣孔。
這項工作整整進行了一天,直到傍晚,他們才開始在柴捆上點火。
當天晚上大家都沒有睡覺,全體都小心地照顧柴火,不使它熄滅。
燒磚工作繼續了四十八小時,結果完全成功。
接着還需要等熱氣騰騰的半成品冷卻下來,在這期間,納布和潘克洛夫由賽勒斯-史密斯帶領着到湖的北邊去,把那裡的石灰石和普通的石頭用一個樹枝編成的筐子裝了一大批回來。
經過加熱,它們就分解成一種濃度很強的生石灰,經過沸化,生石灰的體積大大膨脹了。
它們的質地非常純粹,至少和白垩或碳酸鈣燒成的一樣。
把石灰和細沙攪拌在一起,就成了上等的灰泥。
分别做了這些準備工作,到4月9日那天,工程師就有了不少熟石灰和幾千塊磚頭可以使用了。
他們抓緊時間,立刻開始砌窯,預備焙燒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陶器。
他們沒有遇到多大困難就成功了,五天以後,窯裡就燒起了煤——這是工程師在紅河河口一帶露天的地方發現的。
第一縷炊煙從二十英尺高的煙囪裡升了起來。
林間空地變成了一個作坊,潘克洛夫甚至認為這個土窯裡可以做出各種現代化的工業品來,這種想法倒也并不過分。
在這期間,居民們首先制造出一隻烹調用的陶土罐。
主要原料是陶土,史密斯在裡面加了一些石灰和石英混合起來就成了正式的“管土”。
他們拿适當形狀的石頭作模子,用陶土做成飯碗、茶杯,另外又做了一些盛水的大壺等等。
這些陶器看起來很笨重,而且很不美觀,可是經過高溫焙燒以後就不同了,“石窟”的廚房裡添了不少器皿,居民們把它們看得和最精緻的上釉瓷器一樣寶貴。
必須提到,潘克洛夫為了想知道這種陶土配不配稱得上“管土”,就做了幾隻大煙鬥,結果他感到非常滿意,遺憾的是沒有煙葉,這一點使他非常氣惱。
“别的東西可以找到,煙草也一定會找到的!”他信心十足地重複着。
這項工作一直繼續到4月15日,中間一點也沒浪費時間。
居民們一下子都變成陶土匠了,成天隻做陶器。
什麼時候賽勒斯-史密斯認為應該做鐵匠活了,他們就會變成鐵匠。
可是第二天是星期日,而且是複活節,大家都同意休假一天。
4月15日傍晚,他們把陶器運到“石窟”,爐子已經熄滅了,等以後有新的用途時再燒。
他們回去的時候,遇見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工程師發現一種可以代替火絨的東西。
他從一種多孔菌科的植物上取得一種海綿狀的柔軟菌肉。
這種菌子經過适當的加工,特别是事先使它沾上火藥,或者是在硝酸鹽或氯化鉀的溶液裡煮沸以後,非常容易燃燒。
以前,他們始終沒有找到這樣的多孔菌,也沒有找到一種可以代用的食用菌。
這天工程師看見一種艾屬的植物——主要品種是苦艾、薄荷、茵陳蒿等等——他采集了幾把遞給水手說: “拿去,潘克洛夫,這回你該高興了。
” 潘克洛夫仔細看了一下,這種植物上有許多光亮的長須,葉子上滿布着軟毛。
“這是什麼,史密斯先生?”潘克洛夫問道。
“是煙草嗎?” “不是,”史密斯回答說,“是苦艾,學者們把它叫做中國艾,可是我們要把它當火絨用。
” 等苦艾幹燥到相當程度以後,特别是當工程師事後把它在硝酸鹽溶液裡浸透了以後,它就成為一種非常容易燃燒的引火材料了。
至于硝酸鹽,事實上就是硝石,島上有很多這樣的礦層。
這一天,移民們的晚餐非常豐盛:納布炖了一鍋刺鼠肉湯,還有一隻熏水豚腿。
他在熏腿上加了一些煮熟了的“貝母屬”塊莖,這種白星海芋屬的草本植物,非常好吃,而且富于營養,有點象英國所賣的“樸德蘭西米”,現在可以拿它當面包吃,因為林肯島上的居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面包。
吃完晚飯,在臨睡以前,史密斯和他的夥伴們到海灘上去散步。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