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深山鬼屋
關燈
小
中
大
羅飛看着警車遠去的方向,開始整理腦子裡的思緒。
墜崖事件——美術學院教授——枯木寺,這是他目前掌握的有效線索,至于張斌最後所說的那些奇怪的話,羅飛尚無法判定其是否具有價值。
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會有鬼魂的存在,所謂的“無頭鬼”,很可能是張斌在極度緊張的情況下,出現的臆想或錯覺。
一般來說,任何臆想和錯覺不會憑空産生,在當事人身上必須至少滿足兩個條件: 一、極端的身心狀态,如恐懼、疲勞、緊張等; 二、某種特殊的心理暗示。
張斌昏迷前提到的“兇畫”讓羅飛頗感興趣,他認為這極可能是令張斌産生臆想或錯覺的心理根源。
不過這些與墜崖事件是否有内在的聯系,還得等待事實完全弄清後才能給出答案。
短暫的思索之後,羅飛已經确定了一個初步的調查思路: 一、向美術學院了解當事人情況; 二、組織救援工作; 三、上山勘察案發現場,調查詳情。
想完這些,羅飛忽然感到從後脖處傳來一陣涼意。
他心裡一動,擡頭看向天空。
片片雪花在他眼前飄舞着落下,今年的第一場雪終于到來了。
羅飛回到辦公室,一番周折之後,終于電話聯系上了美術學院的負責人,對方立刻開始着手了解相關情況。
在等待反饋的間隙,羅飛把案情向副所長王逸飛做了電話通報,讓他立刻着手組織相關工作,做好天亮山搜索遇險者的準備。
剛剛撂下電話,鈴聲便響了起來,打入電話的人正是美術學院的院長淩永生,他向羅飛提供了以下信息。
一同上山寫生的共三人,分别是: 張斌,四十五歲,男,美術學院繪畫專業教授; 陳健,四十五歲,男,美術學院繪畫專業副教授; 胡俊凱,四十八歲,男,美術學院繪畫專業教授。
這三人都是學院的藝術骨幹,現在一人進了醫院,一人墜崖,還有一人情況不明,從淩永生的語氣中明顯可以感覺到學院方面對此也是非常着急。
除了報案者和墜崖者之外,一同上山的又多出了個胡俊凱,這一點有些出乎羅飛的意料。
他又想起了張斌昏迷前的話。
“兇畫……他們……他們打開了那幅……兇畫……” 這句話中的“他們”是否就是指的陳健和胡俊凱呢? 胡俊凱是否是墜崖事件的另一個目擊者? 他現在人在哪裡? 這一連串的疑問出現在羅飛的腦海中,要解開這些疑問,最可行的辦法就是盡快抵達案發現場枯木寺。
羅飛決定立刻上山。
根據羅飛的經驗,隻要一下雪,山裡的氣溫至少會下降十度。
回家加衣服是來不及了,他來到傳達室,向鄭師傅借了一件軍大衣。
鄭師傅知道出了案子,一直也沒沾床。
“羅所,你這是要上山?”他問道。
羅飛嗯了一聲,披上了大衣。
鄭師傅:“這黑燈瞎火的,山路可不好走,等不得天亮嗎?” “來不及了。
”羅飛往門外走了兩步,又回過頭來囑咐,“周平回來之後,立刻讓他用對講機和我聯絡,山上還沒有通電話。
” “知道了。
你自己可得小心。
”鄭師傅言語關切。
羅飛點點頭,快步向山中走去。
此時雪勢已經越來越大,眨眼工夫,羅飛的身影便已淡逝在漫天飛舞的銀白之中。
枯木寺是羅飛所轄山區内最大的一座寺院,寺中登記在冊的僧人共計三十二名。
羅飛上半年還去寺裡例行公事地察看過一次,當時是空靜住持接待的他,在他印象中,那是一個矮矮瘦瘦的老和尚。
進入山口後,風明顯大了。
繁密的雪花劈頭蓋臉地向羅飛卷過來,他隻好眯起雙眼,頂着風雪艱難地前行着。
很快,崎岖難行的山路就覆上了一層的積雪,羅飛前進的步伐也隻好愈發緩慢。
在這樣的道路上,盲目加速不僅危險,還會白白消耗大量的體力。
當雪積到兩寸多高的時候,天空中隐隐露出了一絲魚肚白。
羅飛看了看表,已經是早晨五點多了,自己要走的路才剛剛過半。
着急是沒有用的,他索性找了個避風口休息了片刻,待體力有所恢複後,才重新開始上路。
而雪花伴着寒風漫天飛舞着,絲毫沒有要減弱的迹象。
後面的道路愈發難走,羅飛走走停停,一直到将近七點的時候,總算看到了枯木寺的寺門。
兩個僧人正站在門廊處向山路上張望着,似乎在等待着什麼人。
發現羅飛後,這兩人便一直目不轉睛地盯着他。
羅飛越走越近,他也在利用這段時間上下打量着對方。
兩個僧人中年紀較大的一個身高大約在一米六五左右,五十來歲,緊鎖着雙眉,看起來滿腹心事。
另一人個子更矮,臉上稚氣未脫,看得出還是個十五六歲的孩子。
小和尚長得挺秀氣,眉宇間透着一股機靈勁。
羅飛走到門廊下,一邊拍打着頭發和衣服上的積雪,一邊向那個年紀較大的僧人說道:“空靜住持,你不認識我了嗎?” 空靜緊盯着羅飛的臉,努力辨認着。
墜崖事件——美術學院教授——枯木寺,這是他目前掌握的有效線索,至于張斌最後所說的那些奇怪的話,羅飛尚無法判定其是否具有價值。
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會有鬼魂的存在,所謂的“無頭鬼”,很可能是張斌在極度緊張的情況下,出現的臆想或錯覺。
一般來說,任何臆想和錯覺不會憑空産生,在當事人身上必須至少滿足兩個條件: 一、極端的身心狀态,如恐懼、疲勞、緊張等; 二、某種特殊的心理暗示。
張斌昏迷前提到的“兇畫”讓羅飛頗感興趣,他認為這極可能是令張斌産生臆想或錯覺的心理根源。
不過這些與墜崖事件是否有内在的聯系,還得等待事實完全弄清後才能給出答案。
短暫的思索之後,羅飛已經确定了一個初步的調查思路: 一、向美術學院了解當事人情況; 二、組織救援工作; 三、上山勘察案發現場,調查詳情。
想完這些,羅飛忽然感到從後脖處傳來一陣涼意。
他心裡一動,擡頭看向天空。
片片雪花在他眼前飄舞着落下,今年的第一場雪終于到來了。
羅飛回到辦公室,一番周折之後,終于電話聯系上了美術學院的負責人,對方立刻開始着手了解相關情況。
在等待反饋的間隙,羅飛把案情向副所長王逸飛做了電話通報,讓他立刻着手組織相關工作,做好天亮山搜索遇險者的準備。
剛剛撂下電話,鈴聲便響了起來,打入電話的人正是美術學院的院長淩永生,他向羅飛提供了以下信息。
一同上山寫生的共三人,分别是: 張斌,四十五歲,男,美術學院繪畫專業教授; 陳健,四十五歲,男,美術學院繪畫專業副教授; 胡俊凱,四十八歲,男,美術學院繪畫專業教授。
這三人都是學院的藝術骨幹,現在一人進了醫院,一人墜崖,還有一人情況不明,從淩永生的語氣中明顯可以感覺到學院方面對此也是非常着急。
除了報案者和墜崖者之外,一同上山的又多出了個胡俊凱,這一點有些出乎羅飛的意料。
他又想起了張斌昏迷前的話。
“兇畫……他們……他們打開了那幅……兇畫……” 這句話中的“他們”是否就是指的陳健和胡俊凱呢? 胡俊凱是否是墜崖事件的另一個目擊者? 他現在人在哪裡? 這一連串的疑問出現在羅飛的腦海中,要解開這些疑問,最可行的辦法就是盡快抵達案發現場枯木寺。
羅飛決定立刻上山。
根據羅飛的經驗,隻要一下雪,山裡的氣溫至少會下降十度。
回家加衣服是來不及了,他來到傳達室,向鄭師傅借了一件軍大衣。
鄭師傅知道出了案子,一直也沒沾床。
“羅所,你這是要上山?”他問道。
羅飛嗯了一聲,披上了大衣。
鄭師傅:“這黑燈瞎火的,山路可不好走,等不得天亮嗎?” “來不及了。
”羅飛往門外走了兩步,又回過頭來囑咐,“周平回來之後,立刻讓他用對講機和我聯絡,山上還沒有通電話。
” “知道了。
你自己可得小心。
”鄭師傅言語關切。
羅飛點點頭,快步向山中走去。
此時雪勢已經越來越大,眨眼工夫,羅飛的身影便已淡逝在漫天飛舞的銀白之中。
枯木寺是羅飛所轄山區内最大的一座寺院,寺中登記在冊的僧人共計三十二名。
羅飛上半年還去寺裡例行公事地察看過一次,當時是空靜住持接待的他,在他印象中,那是一個矮矮瘦瘦的老和尚。
進入山口後,風明顯大了。
繁密的雪花劈頭蓋臉地向羅飛卷過來,他隻好眯起雙眼,頂着風雪艱難地前行着。
很快,崎岖難行的山路就覆上了一層的積雪,羅飛前進的步伐也隻好愈發緩慢。
在這樣的道路上,盲目加速不僅危險,還會白白消耗大量的體力。
當雪積到兩寸多高的時候,天空中隐隐露出了一絲魚肚白。
羅飛看了看表,已經是早晨五點多了,自己要走的路才剛剛過半。
着急是沒有用的,他索性找了個避風口休息了片刻,待體力有所恢複後,才重新開始上路。
而雪花伴着寒風漫天飛舞着,絲毫沒有要減弱的迹象。
後面的道路愈發難走,羅飛走走停停,一直到将近七點的時候,總算看到了枯木寺的寺門。
兩個僧人正站在門廊處向山路上張望着,似乎在等待着什麼人。
發現羅飛後,這兩人便一直目不轉睛地盯着他。
羅飛越走越近,他也在利用這段時間上下打量着對方。
兩個僧人中年紀較大的一個身高大約在一米六五左右,五十來歲,緊鎖着雙眉,看起來滿腹心事。
另一人個子更矮,臉上稚氣未脫,看得出還是個十五六歲的孩子。
小和尚長得挺秀氣,眉宇間透着一股機靈勁。
羅飛走到門廊下,一邊拍打着頭發和衣服上的積雪,一邊向那個年紀較大的僧人說道:“空靜住持,你不認識我了嗎?” 空靜緊盯着羅飛的臉,努力辨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