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說

關燈
去。

    他沒想到親人不再寬容他了,他傷心而慚愧,有氣無力的簡單的叙說他遊說秦國無功而返的經過,當他說秦國最後想挽留他他謝絕了,嫂嫂像聽到了天大的笑話,冷嘲熱諷,說壓根就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一看就是個遊手好閑不學無術的二流子,賣弄口舌,不務正業,到處蹭飯,多半是被人家看穿了給轟出來了,還說是什麼鬼谷子的高足,現在冒充名牌大學高材生的人多的去了,頂着名師弟子的招牌到處招搖撞騙。

    然後又開始抱怨自家沒有當官的親戚,說人家某某家就因為有當官的親戚,經商才年年賺大錢,日進鬥金,他家經商賺不了幾個錢,盡養活吃閑飯的,沾不上一點光盡倒貼…… 妻子始終闆着俏臉,一言不發,不等嫂嫂抱怨完就轉身回屋子了,嫂嫂也回去了,嘴裡還在不停的抱怨着,哥哥面無表情,不說什麼,但是也不制止嫂嫂,沒跟家人打一句招呼,也沒有再看兄弟一眼就出去做買賣了,最後父親也是歎息了一聲回屋去了。

    一家人先後走了,都不理蘇秦。

    此時蘇秦什麼都不想,腦子中一片空白,隻剩下了一個飯字,他實在餓的支撐不住了,管不了許多了,也拄着木棍回到屋子了,他已經沒有力氣了,一進屋就倒在地上,又慢慢的坐起來,但是無論如何站不起來了,索性就坐在地上。

    他幾乎是用哀求的口氣跟嫂嫂說:“季子實在餓的受不了了,有勞嫂嫂賞碗飯!” 嫂嫂還在嘮哩唠叨的抱怨,聽到蘇秦要吃飯,立馬住嘴,也想蘇秦的妻子一樣闆起了臉,一言不發了,蘇秦又哀求了一遍,嫂嫂終于忍不住了,他大聲的嚷道:“我上有老下有小,哪裡有工夫伺候丞相大人用膳呢!”她拉着臉,翻着白眼,毫不掩飾對蘇秦的輕蔑,公開的嘲諷,嘲諷完又明确的表示她這裡不是慈善機構,哪裡有那麼多飯給叫化子施舍。

     蘇秦隻好哀求闆着俏臉,一言不發咣當咣當織布的妻子,她今天不說一句話,但是将織布機弄得聲特大,這刺耳的聲音似乎在發洩着無窮的怨氣悔意,似乎在訴說着滿腔的委屈。

    他餓得已經不管這些了,隻是哀求道:“有勞賢妻賜碗薄粥!”妻子始終不應,隻是将織布機的聲音操作的越聲響了,一連哀求了幾遍,妻子始終不理,隻是織布的聲音一次比一次響了,到蘇秦哀求了十幾遍之後,妻子停了下手中的活,狠狠的白了他一眼,似乎說沒看見我正忙着嗎,接着又開始織布,聲音更響了。

     這時候父親歎息了一聲拿來幾個冰冷的窩窩頭,一句話不說走開了。

    蘇秦抓起窩頭狼吞虎咽,他覺的這是他生平從來沒有享受到過的美味,心中五味雜陳,來不急咀嚼雜糧制成的美食,大口的吞咽着,眼淚不禁流了下來,很快他将幾個窩窩頭吃的一個不剩,他覺得有了力氣,不需要木棍的支撐了,他爬起來跑到水缸跟前,拿起瓢足足喝了五瓢涼水,肚子裡咕咕作響,他感到舒服了許多,但是心中說不出的難過,他想放聲大哭一場,但是蘇秦畢竟是蘇秦,他克制住了,不過還是暗暗的流了眼淚。

     嫂嫂的翻臉無情他有時可以料得到,但是親愛的妻子,敬愛的兄長和父親對他的無情讓他一時難以接受,尤其是妻子,平時是如何的溫柔體貼啊,枉你蘇秦絕頂聰明,怎麼也沒想到妻子會這樣對你。

    或許因為妻子對自己愛護體貼,任勞任怨,感激她對自己的付出,所以從來不會想到會發生這樣令他傷心的一幕。

    但是蘇秦畢竟是幹大事的人,他靜下心想,你憑什麼要人家對你無怨無悔的付出,難道你一無所成,一無所有,一無所能,成為叫化子也要人家愛你,永不會變心,始終如一嗎,父兄也是半生辛勞,也不必介懷,想到這些他也就釋然了。

    隻是轉恨秦國,他長歎道:“父親眼裡我這個兒子沒有出息,妻子眼裡我這個丈夫沒用,嫂嫂眼裡我這個小叔子無能,我之所以受到家人的輕視,全是秦王目光短淺,不能重用我!” 蘇秦将養了幾日,腿傷好了,父親的窩窩頭也使他的體力得以恢複了,穿上舊衣,找到姜太公留下的兵書,獨自結草廬隐居山上讀書,家人自然無人理睬他,他在山裡讀書倒也快活,野菜鳥獸為食,山澗清泉為飲,在草廬日夜苦讀,反複研究,晚上讀的困了,為了督促自己不要停止攻讀,就用錐子刺大腿,乃至鮮血直流到腳,他在書中似乎又發現了一片新天地,等到将姜太公的《陰符》研讀透了以後,他堅信沒有遊說不了的國君,總有一天會憑借一張嘴獲得榮華富貴,聲名地位。

     三 蘇秦自強自律,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懈怠,隐居山上整整一年,終于讀完了姜太公的所有兵書,他覺的可以再次出山遊說諸侯了。

    他在山上讀書一年裡,沒有獲取資訊的任何管道,但是天下形式的發展他還是有準确的判斷,因為不管時代怎麼變化,總是随着曆史的規律發展。

    上次遊說他選擇了新興的大國秦國,自以為有十足的把握,不想碰了一鼻子灰,無功而返,搞得一無所有,狼狽不堪,吃了苦頭受到巨大的屈辱,但是蘇秦是何等樣人,能影響一個時代的人物豈能被眼下的窮困屈辱所擊敗,所以他又開始了他的遊說生涯。

     這次他選擇了較弱的老牌諸侯燕國,他知道現在秦國的迅速崛起給其他諸侯國造成巨大的壓力,尤其是秦國兵出函谷關,攻城略地,四處擴張,占據了重要的戰略要地,對山東六國構成嚴重的威脅。

    他這次出山的目的是遊說六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

    但是此次遊說卻沒有選擇受秦國威脅最大的魏趙韓三國,而是選擇了地理上不與秦國接壤而又沒有活力的老牌諸侯燕國。

    這是他在遊說之前經過詳細分析做出的決定。

    他知道要說服魏趙韓三國,尤其是燕趙兩國,雖為緊鄰,但都沒有遠親不如近鄰的之類的想法,不僅沒有過親密的合作,而是邊境沖突不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