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尋常義舉
關燈
小
中
大
作,主要是小麥,還有大豆。
開着一家店鋪,再有幾晌土地,大秋收獲以後,就什麼也不用愁了,就可以過上十分富足的日子。
光緒三十一年,春節在二月份,那真是一個光鮮的年節。
因為手頭寬裕,老張買了好多的年貨,給曲夫人和花姑置辦了好幾身衣服。
打掃房子,宰雞煮肉,做豆腐,還到大集上,買了一頭活的大肥豬,殺了一百多斤肉,富富裕裕地過了一個好年。
日子過的很快,剛過完了年,一下子就到了十五。
老張開始着急起來,他還沒有完成曲先生的囑托,去奉天,去找到曲先生的弟弟,把這個家交給他。
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不能再耽誤了。
他同曲夫人商量了一下,決定收拾一些路上必備的物品,第二天就出發。
他通過曲夫人,找到曲先生的故友馮郎中,借了一輛馬車。
因為自己不會趕車,還一同懇請馮郎中駕車的夥計跑一趟,幫忙駕車。
在一個清冷的早上,老張記下曲先生弟弟在奉天的詳細地址,告别曲夫人和懷孕的花姑,就上路了。
曲先生的老家就在奉天,其弟弟仍居祖屋,亦為商人。
那是奉天西北的一個小鎮,萬家鎮,在奉天的近郊,離着奉天城裡有四五裡路程。
從千山到奉天,道路曲折而遙遠,中間有山巒阻隔,還有數條河流橫亘,有三百多華裡路。
如果順利,即便是駕着馬車,繞道行駛,也要五六天時間。
馮郎中的馬車,是一輛簡便的轎車,有着兩個木質的輪子,棗木的車軸,一架木質的車篷,頂子是凸形的,一邊一張窗戶,挂着布簾。
駕轅的位置,一邊可以坐一個人,轎内有軟座,可以休息。
駕轅的是一頭騾子,黑白咖色,已經有四歲口,強壯無比。
馮郎中的夥計,是一位壯實的東北漢子,與老張的年齡相當,四十多歲,姓傅,老張喊他傅大哥。
行路艱難,而且山路曲折,老張和傅大哥,都不認識路,必須時常打聽停靠的車馬店,或者是問訊路人,才能正确行進。
如此曉行夜宿,眼看就要到達奉天,已經用了六天時間。
忽聽得奉天那邊不時傳來隆隆的炮聲,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二人一片茫然,非常害怕。
老張知道,為了争奪東北地區,奉天周邊,老毛子早就駐有軍兵,占據了許多有利的據點,已經經營了好多年了。
越是臨近奉天,跑聲越是清晰,大白天,甚至還能聞到硝煙的味道。
老張開始緊張起來,同行的傅大哥更是害怕,幾乎退縮,甚至要求老張打道回府,不要再去奉天。
為了完成曲先生的囑托,老張堅持前行,同時小心地對待傅大哥,善言善行,不再節省盤纏,盡量住好一點的車馬店,飯食也好了許多,幾乎頓頓有酒有肉。
快到萬家鎮,已是晚間,天已經黑了下來。
為了安全,老張決定住店,順便打聽一下奉天的情況,為何有如此多的炮聲。
大車店的夥計,是一位二十來歲的小夥子,腿腳利索,為人熱情。
他告訴老張,日本人從月初就開始對老毛子的兵營發動了進攻,在老毛子的強力反擊下,進展不大,已經打了好幾天了,大清的老百姓都很害怕,也不知道最後誰輸誰赢。
到處彌漫着恐慌的氣氛,不時有從奉天那邊逃難的人群過來。
當天晚上,膽怯的傅大哥,一個勁地央求老張回家,回畢家屯,以遠離危險。
但是老張沒有答應。
雖然危險,他也想試一試,反正已經離着目的地不遠了,一定要完成義父的囑托。
第二天一早,老張依照地址,來到了萬家鎮,在鎮西的一處臨街的院子,老張叩響了曲先生弟弟家緊閉的大門。
等了好長時間,開門的是一位婦人,是曲先生的弟媳。
老張客氣地說明來意,曲先生的弟媳就哭了。
她告訴老張,二十多天前,她的丈夫被老毛子抓了夫,現在仍在奉天老毛子的軍營裡,沒有音訊,也不知道死活。
老張一聽,有些不知所措。
最後沒有辦法,隻好趕忙告别曲先生的弟媳,慌慌張張地駕着車,與傅大哥沿着來路,沒命地狂奔而回。
為了逃離險境,騾車馬不停蹄,連夜行駛,一口氣跑了大半夜。
看看已是黎明時分,已跑了幾十華裡,差不多已經逃離險境。
老張趁着黑天,随便找了一家車馬店,囑咐店家喂飽牲口,要了一間房舍,就與傅大哥一同睡去,連飯也沒有吃。
等到一覺醒來,太陽已經偏西,老張把傅大哥喊起來,又吩咐店家炒了兩個熱菜,上了一大壺燒酒,下了兩碗面,邊吃邊同傅大哥商量下一步的對策。
最後一緻同意,不再歇息,趁着晚間安全,連夜趕路,越快越早逃離奉天的地界越好。
為了安全,車馬勞累,作息時間完全反了過來,夜行曉宿,老張和傅大哥幾乎就是拼命地趕路。
因為沒有耽誤功夫,加上回來的路途已熟,從奉天回來,他倆竟然隻用了四天多的時間。
回到畢家屯曲夫人的家,顧不得休息,老張立即向曲夫人彙報了奉天一行的經過。
在聽畢小叔子
開着一家店鋪,再有幾晌土地,大秋收獲以後,就什麼也不用愁了,就可以過上十分富足的日子。
光緒三十一年,春節在二月份,那真是一個光鮮的年節。
因為手頭寬裕,老張買了好多的年貨,給曲夫人和花姑置辦了好幾身衣服。
打掃房子,宰雞煮肉,做豆腐,還到大集上,買了一頭活的大肥豬,殺了一百多斤肉,富富裕裕地過了一個好年。
日子過的很快,剛過完了年,一下子就到了十五。
老張開始着急起來,他還沒有完成曲先生的囑托,去奉天,去找到曲先生的弟弟,把這個家交給他。
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不能再耽誤了。
他同曲夫人商量了一下,決定收拾一些路上必備的物品,第二天就出發。
他通過曲夫人,找到曲先生的故友馮郎中,借了一輛馬車。
因為自己不會趕車,還一同懇請馮郎中駕車的夥計跑一趟,幫忙駕車。
在一個清冷的早上,老張記下曲先生弟弟在奉天的詳細地址,告别曲夫人和懷孕的花姑,就上路了。
曲先生的老家就在奉天,其弟弟仍居祖屋,亦為商人。
那是奉天西北的一個小鎮,萬家鎮,在奉天的近郊,離着奉天城裡有四五裡路程。
從千山到奉天,道路曲折而遙遠,中間有山巒阻隔,還有數條河流橫亘,有三百多華裡路。
如果順利,即便是駕着馬車,繞道行駛,也要五六天時間。
馮郎中的馬車,是一輛簡便的轎車,有着兩個木質的輪子,棗木的車軸,一架木質的車篷,頂子是凸形的,一邊一張窗戶,挂着布簾。
駕轅的位置,一邊可以坐一個人,轎内有軟座,可以休息。
駕轅的是一頭騾子,黑白咖色,已經有四歲口,強壯無比。
馮郎中的夥計,是一位壯實的東北漢子,與老張的年齡相當,四十多歲,姓傅,老張喊他傅大哥。
行路艱難,而且山路曲折,老張和傅大哥,都不認識路,必須時常打聽停靠的車馬店,或者是問訊路人,才能正确行進。
如此曉行夜宿,眼看就要到達奉天,已經用了六天時間。
忽聽得奉天那邊不時傳來隆隆的炮聲,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二人一片茫然,非常害怕。
老張知道,為了争奪東北地區,奉天周邊,老毛子早就駐有軍兵,占據了許多有利的據點,已經經營了好多年了。
越是臨近奉天,跑聲越是清晰,大白天,甚至還能聞到硝煙的味道。
老張開始緊張起來,同行的傅大哥更是害怕,幾乎退縮,甚至要求老張打道回府,不要再去奉天。
為了完成曲先生的囑托,老張堅持前行,同時小心地對待傅大哥,善言善行,不再節省盤纏,盡量住好一點的車馬店,飯食也好了許多,幾乎頓頓有酒有肉。
快到萬家鎮,已是晚間,天已經黑了下來。
為了安全,老張決定住店,順便打聽一下奉天的情況,為何有如此多的炮聲。
大車店的夥計,是一位二十來歲的小夥子,腿腳利索,為人熱情。
他告訴老張,日本人從月初就開始對老毛子的兵營發動了進攻,在老毛子的強力反擊下,進展不大,已經打了好幾天了,大清的老百姓都很害怕,也不知道最後誰輸誰赢。
到處彌漫着恐慌的氣氛,不時有從奉天那邊逃難的人群過來。
當天晚上,膽怯的傅大哥,一個勁地央求老張回家,回畢家屯,以遠離危險。
但是老張沒有答應。
雖然危險,他也想試一試,反正已經離着目的地不遠了,一定要完成義父的囑托。
第二天一早,老張依照地址,來到了萬家鎮,在鎮西的一處臨街的院子,老張叩響了曲先生弟弟家緊閉的大門。
等了好長時間,開門的是一位婦人,是曲先生的弟媳。
老張客氣地說明來意,曲先生的弟媳就哭了。
她告訴老張,二十多天前,她的丈夫被老毛子抓了夫,現在仍在奉天老毛子的軍營裡,沒有音訊,也不知道死活。
老張一聽,有些不知所措。
最後沒有辦法,隻好趕忙告别曲先生的弟媳,慌慌張張地駕着車,與傅大哥沿着來路,沒命地狂奔而回。
為了逃離險境,騾車馬不停蹄,連夜行駛,一口氣跑了大半夜。
看看已是黎明時分,已跑了幾十華裡,差不多已經逃離險境。
老張趁着黑天,随便找了一家車馬店,囑咐店家喂飽牲口,要了一間房舍,就與傅大哥一同睡去,連飯也沒有吃。
等到一覺醒來,太陽已經偏西,老張把傅大哥喊起來,又吩咐店家炒了兩個熱菜,上了一大壺燒酒,下了兩碗面,邊吃邊同傅大哥商量下一步的對策。
最後一緻同意,不再歇息,趁着晚間安全,連夜趕路,越快越早逃離奉天的地界越好。
為了安全,車馬勞累,作息時間完全反了過來,夜行曉宿,老張和傅大哥幾乎就是拼命地趕路。
因為沒有耽誤功夫,加上回來的路途已熟,從奉天回來,他倆竟然隻用了四天多的時間。
回到畢家屯曲夫人的家,顧不得休息,老張立即向曲夫人彙報了奉天一行的經過。
在聽畢小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