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孤寂相依

關燈
婆婆相對而坐,充滿了尴尬。

    已經吃飽了飯,小東期望婆婆趕快走人。

    但是,婆婆沒有要走的樣子,一個勁地磨蹭着。

     天已經黑下來,馬架子裡更是黑乎乎的。

    見到小東要把自己攆走,婆婆幾乎哭了出來,她抽泣着,無助地看着小東。

    她沒有地方可去,而且天已經黑了,山裡的小路,也看不見,而且還有雪。

     “大兄弟,我沒有地方去,請可憐一下我,讓我住一晚上吧。

    ”婆婆帶着哭腔央求着小東。

     唉!看到婆婆可憐的樣子,小東心裡十分為難。

    如果讓婆婆留下,怎麼睡覺呢?一男一女的,兩個人,就是一張炕,而且特别的冷,沒有鋪蓋,小東又不能讓婆婆也睡在炕上。

     “沒有地方睡覺,婆婆。

    就是一張炕。

    ”小東拒絕說。

     婆婆哭了起來,充滿了絕望:“我不走,我沒有地方去!” 黑燈瞎火的,又是在山裡,婆婆不敢走,也不願意走。

    她坐在炕上,仍舊沒有動。

     小東借着竈火,點起了松明,馬架子裡有了光亮。

    婆婆驚恐地看着小東,生怕小東強行把她攆出去。

     沒有辦法,又不能讓婆婆凍死在外邊。

    小東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婆婆,默認了婆婆的住下。

    明天再說,他想。

     小東從炕上抱了一些茅草,在馬架子的裡間,在那一堆山貨的旁邊,給婆婆搭了個地鋪,指示婆婆睡在那裡,又把自己的那件破棉襖也遞給婆婆。

    婆婆明白了小東的意思,走過去,躺在茅草鋪就的地鋪上。

    兩個人和衣而卧,一宿無語。

    半夜裡,小東聽見婆婆在地鋪上凍得一個勁地哆嗦,還有“哎吆”聲,自己雖然躺在炕上,隻蓋了一點棉絮,用那件布袋子蒙着頭部,也是不停地顫抖,天真是太冷了! 第二天早上,婆婆開始咳嗽起來,可能是感冒了。

    小東又煮了一陶罐榛子粥,還放了一些蕨菜,讓婆婆趁着熱喝下去,才有些好了。

     不相識的兩個人,突然住在了一起,馬架子裡就這一點空間,氣氛怪怪的。

    小東不習慣,他已經多次想趕走婆婆,但是婆婆就是不走。

    她沒有地方可去,如果走了,等待的,就是天寒地凍,就是餓斃,就是橫屍荒野。

     實在無法收留婆婆,因為沒有地方可以睡覺,而且儲存的食物就是那一些,不夠兩個人吃的。

    第三天上,小東欲言又止,最後嗫嗫嚅嚅地說道:“婆婆,俺雖然也是逃難來的,就是一個人過。

    吃的東西,就是裡間的那一些,也不知道能不能過得去這個冬天。

    再說,一男一女的,就這一個屋子......” 婆婆又開始哭起來,無助又凄慘。

     看到婆婆如此,小東有些手足無措,他開始猶豫起來。

    攆走不是,留下也不是。

    一個人在這山裡住,是這樣的孤獨,兩個人也可以說說話,要不就讓婆婆留下,他想。

    他已經害怕了一個人獨處,獨處讓人發瘋,在過去,他早就盼望着能有一個人來,可以和自己說說話,解除一下孤獨和寂寞。

    但是婆婆不是他的期望,婆婆是一個女人,男女有别,生活實在是不方便。

    最後,他還是心軟了,同意婆婆留下來,讓婆婆住在馬架子的裡間。

     每天都是小東做飯。

    上午,先去河裡打兩罐水,然後生起火來,煮一些幹蘑菇或是蕨菜之類,為了好吃,有時候也放一些榛子或者核桃進去,特别提味。

    飯做好了以後,小東總是先盛上一碗,遞給婆婆,讓婆婆先吃。

    那婆婆就像是做了多少虧心事似的,天天小心翼翼的,甚至是戰戰兢兢的,充滿了自卑。

    每每接過小東遞去的碗,默默地吃一點,沒有飽,還想吃,也不敢再要。

    小東見狀,就再給婆婆盛一碗,遞給她。

     幾天之後,随着接觸的深入,還有經常的談話,小東與婆婆的關系就開始熟絡起來,沒有了往日的拘束。

     白天,如果太陽出來,馬架子向陽的一面,就可以曬太陽,而且擋風。

    在外面曬一曬太陽,身上暖洋洋的,比在馬架子裡舒服多了。

    有時候,小東就一個人呆在外面,穿着那件唯一的棉襖,坐在一塊平整的石頭上。

    而婆婆,雖然冷,也是一個人坐在馬架子裡,用石塊研磨榛子,或者是砸山核桃,預備未來幾天的飯食。

    她是一個勤快人,而且心靈手巧,比較小東,效率高多了。

     這一天,太陽異常的好,婆婆也來到了外面,陪着小東一塊曬起了太陽,随便唠着嗑。

     小東從來沒有正眼瞧過婆婆,他瞟了一眼婆婆,看不出婆婆有多大年紀。

    幹瘦幹瘦的身體,頭發如柴,蓬頭垢面,仿佛是好幾個月沒有洗臉了,臉上有着厚厚的污垢,幾乎看不見皮膚的顔色。

    因為長久沒有洗澡,身上散發出一股酸臭的氣味。

     與婆婆的唠嗑中,小東知道了婆婆的不幸。

    自從日本人占領了婆婆的家鄉,翠珍就從來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

    在金洲與女兒失散以後,孤身一人,先是跟着一些逃難的人群,無目的的亂走。

    後來到了瓦房店的一個屯子,遇到了一位好心的人家,知道她是逃難的,就收留了她。

    也不能白吃飯,她就幫着人家幹點雜活,種種地,期望安定以後,就去尋找閨女花姑,然後一同去錦州,去投奔大哥。

    誰知道,過了一些日子,日本人和老毛子又在瓦房店打了起來,當地的百姓,為了躲避戰争,都跑了。

    沒有辦法,她也趕快跟着逃命。

    快到蓋平了,她找到了一戶比較富裕的人家,祈求給一口飯吃,找點活幹。

    那是一戶善良的人家,特别的好,見到她是從金洲逃難而來,可憐她,就讓她做了傭人,生活總算安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