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殺狂徒
關燈
小
中
大
橋玄偶然提出拜谒許劭的提議,這可成了曹操的一大心病。
原以為這不算什麼難事,等備好禮物真到了許府門口,才發現車水馬龍門庭若市,求見的人堵了半趟街,有些人甚至帶着鋪蓋一連等了好幾天,這才知道事情不好辦。
許劭,字子将,汝南郡平輿縣人,并無官位在身,駐足洛陽時他住在兄長許虔家。
評議之風實起于賈彪、郭泰二人。
賈彪字偉節、郭泰字林宗,他們原是太學領袖,與陳蕃、李膺閑時評論朝廷褒貶人物。
原本隻是閑談,但因品評準确而聲名鵲起,受到世人推崇。
後來賈彪死于黨锢之禍,郭泰受了打擊閉門不出,評議的領袖就落到了許劭的頭上。
許劭以及他的堂兄許靖在平輿的清河橋招集士人大搞清議,因為總是在每月的初一,所以被人稱為“汝南月旦評”。
月旦評議論鄉黨,褒貶時政,不虛美、不隐惡,公然辯人之優劣善惡,在朝在野者皆可歸入品評之列。
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價百倍,世俗流傳,這就引得四方人士慕名而來,皆以領二許一字之評為榮。
尤其許劭的名氣家喻戶曉,被人與郭泰合稱為“許郭”,晚生後輩反排在了太學名士的前面,可見才氣不凡。
可不知什麼緣故,許氏兄弟突然鬧起了矛盾,許劭一氣之下抛開許靖來洛陽尋親哥哥許虔。
本是想離開堂兄和鄉人過一段平靜的日子,可他這麼大的名氣,清靜豈是容易得的?不知什麼人走漏了消息,許劭到洛陽的傳聞不胫而走,府門前頃刻間賓客如雲,當官的、為宦的、念書的、作文的、沾親的、帶故的、慕名的、有求的都快擠破大門了。
縱然這些人都堵着大門不肯走,可真正能見到許劭的卻僅僅是少數。
眼見不少比自己煊赫百倍的人物都規規矩矩等着,曹操的心涼了半截,憑自己這點兒名氣,等到猴年馬月也見不到許子将呀! 自己的能力既然解決不了,曹操隻好低頭向父親求助。
曹嵩也覺得不好辦,思來想去又找來“不開口”許相。
那許相與許劭是同族兄弟,原以為請他出山一定馬到成功。
哪知許相的腦袋搖得跟貨郎鼓一樣:“不行不行!不是我不開口,實在是我幫不了這個忙。
我這個從弟傲慢得緊,從來不把我放在眼裡,我去也是白去。
” 曹嵩父子把好話說了三車,又恭恭敬敬備下兩份厚禮,許相才勉為其難應承下來。
本以為妥當了,誰料六天後許相又把兩份禮物原封不動送了回來,一個勁兒躬身作揖:“許某無能,許某無能……事兒不但沒說成,還被他訓斥了一頓。
羞死我也!以後還是不開口好。
”說完滿面帶愧而去。
事兒既然說不成,曹操隻得再次腆着臉自己去求見。
哪知許劭拿起了架子,所有拜谒之人一概不見。
硬是讓大家幹巴巴吃閉門羹。
曹操既委屈又窩火,也不好再去求父親,索性叫家人收拾鋪蓋卷弄到衙裡,晚上秉燭看書解悶。
這一日,他正好得了一卷蔡邕的大作《釋誨》,覺得甚符自己的心境。
待至傍晚,點上燈細細品讀起來。
“且用之則行,聖訓也;舍之則藏,至順也。
夫九河盈溢,非一凷可防;帶甲百萬,非一勇所抗。
今子責匹夫以清宇宙,庸可以水旱而累堯、湯乎?懼煙炎之毀熸,何光芒之敢揚哉!” 這篇文章乃當年蔡伯喈半路逃官而作,寫得氣勢宏大,但多少有些苦中作樂、挫中憤慨的感覺。
曹操一邊讀一邊不自覺地往自己身上聯系,心緒越發紛亂,閉上眼睛沉吟許久,竟煩得坐不住了。
于是披上大氅喚來長随出去巡街。
其實這會兒并沒什麼可巡查的,洛陽城北本就沒多少人住,前番經他的整治更是安定。
入秋後一天比一天涼了,到晚間天黑下來,誰也不會無緣無故在這個時辰出門。
曹操也沒騎馬,隻信步在外面胡亂轉悠了一陣,不知不覺竟走到了榖門外,又瞧見幾個值夜的兵丁圍在一處閑話。
“宜祿,你說什麼?宦官也有兒子?” “那是!”那個叫宜祿的一撇嘴,“你以為他們天生就沒屌不成?如今的王甫曹節當初都是西苑騎出身,後來是自己割了那玩意才入宮的。
王甫的兒子王萌現在是長樂少府,還有一個養子王吉,大名鼎鼎的沛國相,殺起人來成百上千都不眨一下眼。
你們知道嗎?” “嘿!
原以為這不算什麼難事,等備好禮物真到了許府門口,才發現車水馬龍門庭若市,求見的人堵了半趟街,有些人甚至帶着鋪蓋一連等了好幾天,這才知道事情不好辦。
許劭,字子将,汝南郡平輿縣人,并無官位在身,駐足洛陽時他住在兄長許虔家。
評議之風實起于賈彪、郭泰二人。
賈彪字偉節、郭泰字林宗,他們原是太學領袖,與陳蕃、李膺閑時評論朝廷褒貶人物。
原本隻是閑談,但因品評準确而聲名鵲起,受到世人推崇。
後來賈彪死于黨锢之禍,郭泰受了打擊閉門不出,評議的領袖就落到了許劭的頭上。
許劭以及他的堂兄許靖在平輿的清河橋招集士人大搞清議,因為總是在每月的初一,所以被人稱為“汝南月旦評”。
月旦評議論鄉黨,褒貶時政,不虛美、不隐惡,公然辯人之優劣善惡,在朝在野者皆可歸入品評之列。
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價百倍,世俗流傳,這就引得四方人士慕名而來,皆以領二許一字之評為榮。
尤其許劭的名氣家喻戶曉,被人與郭泰合稱為“許郭”,晚生後輩反排在了太學名士的前面,可見才氣不凡。
可不知什麼緣故,許氏兄弟突然鬧起了矛盾,許劭一氣之下抛開許靖來洛陽尋親哥哥許虔。
本是想離開堂兄和鄉人過一段平靜的日子,可他這麼大的名氣,清靜豈是容易得的?不知什麼人走漏了消息,許劭到洛陽的傳聞不胫而走,府門前頃刻間賓客如雲,當官的、為宦的、念書的、作文的、沾親的、帶故的、慕名的、有求的都快擠破大門了。
縱然這些人都堵着大門不肯走,可真正能見到許劭的卻僅僅是少數。
眼見不少比自己煊赫百倍的人物都規規矩矩等着,曹操的心涼了半截,憑自己這點兒名氣,等到猴年馬月也見不到許子将呀! 自己的能力既然解決不了,曹操隻好低頭向父親求助。
曹嵩也覺得不好辦,思來想去又找來“不開口”許相。
那許相與許劭是同族兄弟,原以為請他出山一定馬到成功。
哪知許相的腦袋搖得跟貨郎鼓一樣:“不行不行!不是我不開口,實在是我幫不了這個忙。
我這個從弟傲慢得緊,從來不把我放在眼裡,我去也是白去。
” 曹嵩父子把好話說了三車,又恭恭敬敬備下兩份厚禮,許相才勉為其難應承下來。
本以為妥當了,誰料六天後許相又把兩份禮物原封不動送了回來,一個勁兒躬身作揖:“許某無能,許某無能……事兒不但沒說成,還被他訓斥了一頓。
羞死我也!以後還是不開口好。
”說完滿面帶愧而去。
事兒既然說不成,曹操隻得再次腆着臉自己去求見。
哪知許劭拿起了架子,所有拜谒之人一概不見。
硬是讓大家幹巴巴吃閉門羹。
曹操既委屈又窩火,也不好再去求父親,索性叫家人收拾鋪蓋卷弄到衙裡,晚上秉燭看書解悶。
這一日,他正好得了一卷蔡邕的大作《釋誨》,覺得甚符自己的心境。
待至傍晚,點上燈細細品讀起來。
“且用之則行,聖訓也;舍之則藏,至順也。
夫九河盈溢,非一凷可防;帶甲百萬,非一勇所抗。
今子責匹夫以清宇宙,庸可以水旱而累堯、湯乎?懼煙炎之毀熸,何光芒之敢揚哉!” 這篇文章乃當年蔡伯喈半路逃官而作,寫得氣勢宏大,但多少有些苦中作樂、挫中憤慨的感覺。
曹操一邊讀一邊不自覺地往自己身上聯系,心緒越發紛亂,閉上眼睛沉吟許久,竟煩得坐不住了。
于是披上大氅喚來長随出去巡街。
其實這會兒并沒什麼可巡查的,洛陽城北本就沒多少人住,前番經他的整治更是安定。
入秋後一天比一天涼了,到晚間天黑下來,誰也不會無緣無故在這個時辰出門。
曹操也沒騎馬,隻信步在外面胡亂轉悠了一陣,不知不覺竟走到了榖門外,又瞧見幾個值夜的兵丁圍在一處閑話。
“宜祿,你說什麼?宦官也有兒子?” “那是!”那個叫宜祿的一撇嘴,“你以為他們天生就沒屌不成?如今的王甫曹節當初都是西苑騎出身,後來是自己割了那玩意才入宮的。
王甫的兒子王萌現在是長樂少府,還有一個養子王吉,大名鼎鼎的沛國相,殺起人來成百上千都不眨一下眼。
你們知道嗎?” “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