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府賀喜

關燈
禮儀又有學問見識,可不像外院那幾個小子,曉得什麼時務,仗着老子的名氣整日吆五喝六的,香的醜的狐朋狗友一大堆……” 他這席話沒說完,坐在他旁邊外号“不開口”的許相生怕這“笑面虎”說出袁家什麼話來,一個勁兒扯他的衣袖。

     “樊德雲誇獎的倒也有理。

    ”倒是穩坐一旁的老劉寬心思靈敏,馬上岔開了話題,“孟德當洛陽北部尉很有作為,尤其是造五色棒維持治安,像這樣不避權貴連五绶之人都要按律用刑,實是循吏作為啊……” 曹操聽了心裡納悶:這話說我是循吏還是酷吏?劉寬名如其人,是出了名的寬,據說侍女捧熱茶燙了他的朝服,他都先問人家燙到手沒有,自己這樣執法,他怎麼看得慣? 不過曹操假裝沒聽出味道,轉臉向張溫道:“大人,前幾日德珪賢弟身染疾病,我未能前去探望,還請您見諒。

    ”張溫的夫人是襄陽大戶蔡諷的妹妹,蔡諷的兒子蔡瑁蔡德珪幾乎長在他姑夫家裡,是曹操幼年最好的玩伴,倆人都是出了名的淘氣。

     “太客套了。

    ”張溫颔首不已,“如今你為官,忙的差事也多了。

    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算不了什麼。

    ” 崔鈞早就品出這幾位大人的談話不怎麼自然。

    劉寬是忠厚長者、張溫是幹練能臣,與樊陵、許相根本不是一路人,卻都與崔烈相交,今天是偶然坐到一起的,四人話不投機生往一塊兒攏。

    他尋了個空子,忙拉着曹操出了客堂。

    “我的天呀!一大早就把我叫來講大道理。

    劉寬這慢性老頭幾句話翻來覆去說了一個多時辰,我腿都站木了……哥幾個都來了嗎?” “本初和公路在前面呢!子伯、子文他們恐怕來不了,不瞞你說,我一會兒也有事,今兒原說好了要陪橋公出去走走,他家裡出了事,我們幾個陪他解解悶。

    你不介意吧?” “唔?橋公約你?那你隻管去吧。

    ”崔鈞很是通情達理,“不過孟德,關于橋公家這次的事,你聽說什麼了沒有?” “沒有呀!”曹操見他一臉神秘的樣子,“不過當時我就在他家,總覺得這事裡面有蹊跷,司隸校尉陽球都親自去了。

    ” “今天‘笑面虎’早上頂門來的,一落座就念叨這事。

    說是王甫暗地打點京畿的官員,還給洛陽令遞了什麼話,連宋酆都不吭聲了。

    這事含含糊糊就對付過去了。

    陽球本來還要深究餘黨同謀,可死無對證他也沒辦法。

    ” 曹操已經不感到意外了,這些年來朝廷的一丁點瑣事隻要尋根覓源,多多少少都能見到些王甫的影子,這個老閹人說來也是富貴一門、榮及子孫了,卻還是貪得無厭不肯收手。

     “孟德你仔細想過沒有,不覺得害怕嗎?” “可怕?”他不明白崔鈞為什麼突然冒出這麼一個刺兒的字眼,“有什麼事兒值得害怕?” “你還不知道?”崔鈞搖搖頭,“這實是與你們曹家榮辱有關。

    現在王甫已經是困獸之鬥,他馬蜂窩捅得太大了,要想平安終老就得冒險捅更大的馬蜂窩!勃海王是死了,可還有……” “嘿!大紅臉!你在那兒跟阿瞞嘀咕什麼呢?”這一嗓子又尖又突然,吓了曹操和崔鈞一跳,閃目觀瞧卻是許攸一步三搖樂呵呵來了。

    兩人這才長出一口氣,可剛才說了一半的話卻被打斷了。

     “醜鬼!你吃什麼不幹淨的了?這一嗓子跟夜貓子似的!怎麼不陪你師傅了?”崔鈞摸摸胸口,白了他一眼。

     “我可是奉了師命來給你們老爺子道賀的。

    子伯、子文可就不來了,我一人可代表我們仨了,一會兒開了席面我可得吃仨人份的!”說着許攸一扭頭又對曹操說,“對啦!前兩天我把你注的兵法給袁紹送去了,他沒在家,我叫袁術轉交了。

    ” “我才明白!今兒個一見面那瘦小子就來麻煩我,非要我送他一套。

    原來都是你招惹的。

    ” “嘿!你還别瞧不起人,那袁公路可比他哥哥識貨多了。

    ”許攸把嘴一撇,“你别看他其貌不揚、大大咧咧的,要知道他可是喝了磨刀石上的水——有内秀的,像什麼《孫子》《司馬》《三略》《六韬》多多少少都懂得點兒,也不見得就比你差。

    ” “哦?真的?”曹操半信半疑。

     “行了行了!别耽誤工夫了,師傅那頭兒還等着你呢!”說着許攸半推半搡笑嘻嘻道,“大不了我委屈一下,再替你吃一份就是啦!” 曹操還挂念着剛才的話題,什麼事與他曹家榮辱有關?有心再問,卻見許攸已經拉着崔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