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嵩之憂

關燈
!看來阿瞞是真病了,快去找個大夫來……對啦!你順便告訴庖人(廚師)們中午不必準備什麼酒菜了,方才我那本家兄弟又差人來說他突然有事,今兒不來了。

    ” 話音剛落,那孩子如服良藥,竟然一下子直挺挺地坐起來了。

    隻見他嘴也不歪了,口也不斜了,手腳也不抽搐了,用衣袖使勁一蹭,把滿臉的鼻涕口水都抹了去。

    這下子分明換了個樣兒,圓圓的小臉,濃濃的眉毛,透着機靈氣兒的大眼睛——好個小精豆兒! “剛才怎麼了?”阿瞞問身邊的仆人,“我怎麼會躺在地上?” “少爺,您剛才又中風了。

    ” “又中風了!”阿瞞眨着一雙無辜的眼睛,“最近是怎麼了?” “最近你二叔經常來。

    ”曹嵩一語中的,“隻要他來就又要罵你貪玩、勸你讀書,你聽不進去就裝病對付他,我說得沒錯吧?” 阿瞞聽了連忙拍拍身上的土站了起來,然後一躬到地,煞有介事道:“原來驚動了父親大人!孩兒這邊見禮了!” 曹嵩看了兒子這一系列的表演,真是又好氣又好笑,他上前一把将兒子攬在懷裡,用自己幹淨的衣袖拭去他臉上的灰土。

    他總是那麼溺愛兒子,即使阿瞞做得不對也要護着。

    這是為什麼呢?他自己也說不清楚,這固然有父子天性的緣故,但更重要的也許是因為他自己小時候太缺少真正意義上的父愛吧!他明白兒子貪玩厭學,而且性子也太過張揚。

    但曹嵩認為這都沒什麼大不了的,隻要自己能有個好仕途,就不愁兒子将來沒好日子過。

    所以今天與往常一樣,他的溺愛之情又占了上風,忙喚仆人:“德兒在哪兒?”德兒是曹嵩的小兒子,是小妾所生,比阿瞞小四歲。

     “小少爺在房裡讀書呢!”仆人答道。

     “快把他領來。

    ” “小少爺脾氣硬,讀書時不準我們進去。

    ” “也是個牛心古怪的脾氣!你就跟他說是我叫他出來。

    ”曹嵩吩咐道,“這麼好的天兒,應該讓他們在花園裡多玩會兒。

    這個不懂念書,那個是書呆子,小小年紀總悶在房裡,别再念傻了!” 不多時那仆人便領着胖乎乎的德兒來了,兄弟倆就在花園裡捉迷藏;曹嵩也不忙着寫表章了,幹脆坐在他常坐的那塊大青石上笑盈盈看着倆兒子玩耍。

    他實在是太愛孩子了。

    小時候養父從不哄他玩兒,後來長大成家又接連有三個兒子不幸夭亡,好不容易留住這倆,可他們的母親又先後病逝,阿瞞和德兒就是他的命根子,真真疼愛得如同掌上珠心頭肉一般!德兒雖小卻喜歡讀書學習,懂得謙虛禮讓,小大人的模樣;阿瞞一心貪玩可是聰明伶俐、随機應變,倒也難得。

     曹嵩想起阿瞞裝中風的事兒,實在是有意思。

    半年前的一天,曹嵩正在會客,他堂弟曹熾跑來說阿瞞中風摔倒了。

    曹嵩憶起前三個兒子死時的情景可吓壞了,跑去一看阿瞞坐在屋裡安然無恙。

    在此之後又有兩次同樣的情況,曹嵩很疑惑,阿瞞一臉委屈地說:“不知為什麼,叔叔很不喜歡孩兒,總在您面前說孩兒的壞話。

    ” 從那以後曹熾再來對他說阿瞞病了、阿瞞不愛讀書、阿瞞在外面惹禍之類的話,曹嵩就全當耳旁風了。

    日子一長這招兒不靈了,阿瞞又戲法兒翻新開始明着裝病,硬是不讓他叔父開口,真是狡猾透了!曹嵩逐漸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不但沒責備阿瞞,反覺得十二歲的孩子能這麼機靈實在不同尋常。

     此時此刻,曹嵩腦海中突然不斷湧現着“十二”這個數字。

    他回憶着自己十二歲時是個什麼樣子:生下來就被人抱去當了宦官的養子,童年自然是暗淡無光的。

    記得也是在自己十二歲那年,養父曹騰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