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功賊(五)
關燈
小
中
大
即便埋伏在官道兩側的洺州子弟一擁而上,短時間内,也不至于要了所有人的命。
但劉大壯卻被王小波的結果吓得肝膽俱裂,本能地轉過身,掉頭就跑。
“冤有頭,債有主。
跟我程名振沒仇沒冤的,讓開!”程名振抹了一把臉上的血,在馬背上大喊。
順手隔開迎面刺來的長槍,刀鋒借着馬的沖力,順着槍杆劃了下去。
在痛苦的呼喊聲中,幾根手指飛到了天上。
手臂受傷的劉家軍士卒抱着胳膊,躺在地上痛苦地翻滾。
“讓開,讓開。
劉黑闼造的孽,你們跟着頂什麼缸!”王飛和張瑾一左一右,拼命追趕程名振。
又失控了。
自從杜鵑死後,程名振舉止就沒讓大夥放心過。
剛才那幾下哪裡是一名主将在兩軍陣前應有的做派,分明是嫌自己活得時間太長。
! “冤有頭,債有主!”程名振繼續大喊,聲嘶力竭。
隻有在這個時候,他才感覺到自己還切切實實地活着。
幾名劉家軍士卒躲避不及,被他從背後追上砍中,血光飛濺。
馬蹄踏過敵軍的屍體,他緊追劉大壯不放。
通紅的雙眼中,那個狼狽逃竄的家夥仿佛就是劉黑闼本人,隻要再靠近一步,就可以揮刀将其砍死。
王二毛揮動令旗,把全部弟兄都押了上來。
劉家軍已經潰了,不管程名振今天的舉止是否得當,他瘋子般的沖殺,着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洺州營弟兄彙聚成洪流,潮水般沖向糧車。
這才是二人事先埋伏好的,真正的殺招,但此刻,已經全然是錦上添花。
本來已經被程名振帶人硬生生沖成了兩半的敵軍看到大批的騎兵從官道兩側殺來,愈發慌亂,膽大掉頭就跑。
膽小的幹脆丢下兵器,跪在糧草車前瑟瑟發抖。
對于身後發生的一切,程名振仿佛全都沒有看見。
也許是出于對好朋友統兵能力的相信,也許他已經被血光迷失了心智。
追着劉大壯的背影,他一路跟了下去。
刀尖比比畫畫,在對方馬背後打晃。
他身邊隻有四名侍衛,十幾步外,卻有十幾個劉大壯的心腹在努力靠近,試圖在刀下将自家将軍救走。
更遠處,則是王飛和張瑾,還有五十幾個洺州營的騎兵。
風馳電掣,穿過潰散的敵軍,把戰場遙遙抛在背後。
“我怎麼這麼倒黴啊!”劉大壯拼命磕打着馬腹,哭都哭不出來。
在劉黑闼麾下,他沒少跟人交過手,算得上一名悍勇之将。
但像程名振這樣的瘋子,卻從來沒有遇見過。
死在一個正常人手裡,他還不覺得那麼委屈。
可死在一個瘋子刀下,卻無論如何也不值得。
越是着急,他越提不起回頭迎戰的心思。
甚至連劉家軍的軍紀都忘掉了,隻想早點把背後的瘋子甩掉,早點逃回自家大營去報信。
三十餘裡的路程轉眼即跑了将近一半,遠遠地,他看見數匹坐騎迎了過來,跟在其後,還有大團大團的煙塵。
是救兵,主營的救兵終于聞訊趕來了。
“救命——”想明白了其中關鍵,劉大壯扯開嗓子嚎叫。
帶隊的将領楞了一下,很快看清了自己面臨的局勢。
把令旗交給自己身邊同僚,他帶領幾名親兵,以最快的速度迎了上來。
“救——!”劉大壯狂喜,尖叫。
叫聲隻發出了一半,卻噶然而止。
失去頭顱的身體被戰馬帶着向前繼續沖了數步,噴出一股殷紅的熱血,軟軟地掉進了路邊的泥坑。
飛在半空的頭顱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景象般,打了幾個轉,瞪大了驚恐的眼睛。
迎面趕來的劉家軍大将高雅賢收刀,帶馬,恨恨地向地面啐了一口,“膽小鬼,淨給老子丢人!”罵罷,他擡起頭,用兀自滴血的刀尖指向程名振,“高某在此,想拼命的,盡管放馬過來!” 程名振又進巨鹿澤了! 消息傳開,很多人心中,都五味陳雜。
洺州能成為河北南部最繁華所在,全賴于程名振夫妻當年在此屯田。
前後數年,修渠築堤,疏河補壩,中間可謂曆盡千辛萬苦。
當把數萬頃白骨累累的荒野終于都重新恢複成了良田時,這對居功至偉的夫妻卻被窦建德忘恩負義地趕進了巨鹿澤中。
當年,迫于窦王爺的軍力,洺州父老别無選擇,隻好抛棄曾經收留自己的活命恩人,轉而支持窦建德。
畢竟,人生在世,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其他,暫時都無法兼顧。
但人心都是肉長的。
即便當年最早投靠窦建德的那批人,偶爾提起程名振夫妻的名字,心裡都不無愧疚。
然而在不久之前,他們卻眼睜睜地看着,當年曾經有恩于自己的女人,被亂箭射死在城門口。
他們都是平頭百姓,沒有力量,也沒有勇氣,提起刀來給杜鵑報仇。
但心中的那杆稱,卻因為杜鵑的慘死,悄悄地向大唐開始偏移。
杜鵑死訊沒傳開前,劉黑闼算河北的半個主人。
看在鄉裡鄉親的份上,大夥也該暗中幫他,而不是幫大唐。
大唐派來的官員刮地三尺,該殺。
裴矩、齊善行等人吃着窦建德俸祿,在窦建德兵敗後卻立刻投降了敵人,該死。
但那個叫杜鵑的女人不該死,無論劉黑闼的人以什麼理由殺了她,在洺州人的心目中,都欠下了一筆重重的血債。
如今杜鵑的男人回來找劉黑闼麻煩了。
并且,杜鵑的男人背後還有着一股強大的實力在撐腰,以上種種原因加在一起,大夥該向着誰,該幫誰的忙,不問可知。
民心在不知不覺間悄悄地發生着變動,風暴在一點一滴的醞釀,但劉家軍内,除了少數幾個清醒者外,大多數人卻顧不上理睬程名振。
究其原因有二,一則如今劉家軍被強敵環伺,總計兵力不到五千的洺州營,實在是諸路正在向河北開來的兵馬當中,人數最少的一路。
其二,如今的洺州可不是當年的洺州,自打窦建德在永年建都後,平恩、洺水等縣作為京畿重地,城牆重新修築,比原來高出寬出數倍。
城頭上的各類防禦設施也得到了寬裕的補充。
憑着五千兵馬就想硬攻其中之一,不把門牙磕下來才怪! 因此,在整個秋天和冬天裡,劉家軍并沒有再巨鹿澤方向的出口投放太多精力。
僅僅是募集民壯建了幾座烽火台,并且在澤地的出口處修了一座土木結構的堡壘而已。
這還是在劉黑闼本人的強烈關注下,不得己而為之。
如果按照董康買的意思,幹脆派一支兵馬直接沖進澤地離去,來個犁庭掃穴。
永絕後患。
雖然董康買花了重金,卻連入澤的向導都沒招募到。
那程名振本人也非常沉得住氣。
肩負血海深仇,整整一個冬天,卻隻是派少量騎兵試探着對修堡壘的民壯進行了兩次騷擾。
見附近的劉家軍嚴陣以待,便非常知趣地縮回了巨鹿澤中。
待到澤地出口處的堡壘修好後,便更不敢露頭了。
慢慢地,劉家軍上下也沒時間再理會這點疥癬之癢,迫于壓力,把目光都轉向了南方戰場。
南方,自從秋雨停後,劉家軍漸漸就陷入了被動局面。
大唐畢竟國力雄厚,很快就從打擊中恢複過來,派遣秦王李世民、舒國公李世籍、淮陽王李道玄三人,各領一路大軍前往河北平叛。
三路兵馬起頭并進,遙相呼應,兩個月内與劉家軍惡戰十數場。
雖然相互之間各有勝負,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劉家軍漸漸露出了疲态。
一場惡戰結束,唐軍的損失轉眼之間就能從後方得到補充。
而劉家軍的士卒卻戰死一個少一個。
十萬兵馬所需糧草,每天都以數千石計。
但劉大壯卻被王小波的結果吓得肝膽俱裂,本能地轉過身,掉頭就跑。
“冤有頭,債有主。
跟我程名振沒仇沒冤的,讓開!”程名振抹了一把臉上的血,在馬背上大喊。
順手隔開迎面刺來的長槍,刀鋒借着馬的沖力,順着槍杆劃了下去。
在痛苦的呼喊聲中,幾根手指飛到了天上。
手臂受傷的劉家軍士卒抱着胳膊,躺在地上痛苦地翻滾。
“讓開,讓開。
劉黑闼造的孽,你們跟着頂什麼缸!”王飛和張瑾一左一右,拼命追趕程名振。
又失控了。
自從杜鵑死後,程名振舉止就沒讓大夥放心過。
剛才那幾下哪裡是一名主将在兩軍陣前應有的做派,分明是嫌自己活得時間太長。
! “冤有頭,債有主!”程名振繼續大喊,聲嘶力竭。
隻有在這個時候,他才感覺到自己還切切實實地活着。
幾名劉家軍士卒躲避不及,被他從背後追上砍中,血光飛濺。
馬蹄踏過敵軍的屍體,他緊追劉大壯不放。
通紅的雙眼中,那個狼狽逃竄的家夥仿佛就是劉黑闼本人,隻要再靠近一步,就可以揮刀将其砍死。
王二毛揮動令旗,把全部弟兄都押了上來。
劉家軍已經潰了,不管程名振今天的舉止是否得當,他瘋子般的沖殺,着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洺州營弟兄彙聚成洪流,潮水般沖向糧車。
這才是二人事先埋伏好的,真正的殺招,但此刻,已經全然是錦上添花。
本來已經被程名振帶人硬生生沖成了兩半的敵軍看到大批的騎兵從官道兩側殺來,愈發慌亂,膽大掉頭就跑。
膽小的幹脆丢下兵器,跪在糧草車前瑟瑟發抖。
對于身後發生的一切,程名振仿佛全都沒有看見。
也許是出于對好朋友統兵能力的相信,也許他已經被血光迷失了心智。
追着劉大壯的背影,他一路跟了下去。
刀尖比比畫畫,在對方馬背後打晃。
他身邊隻有四名侍衛,十幾步外,卻有十幾個劉大壯的心腹在努力靠近,試圖在刀下将自家将軍救走。
更遠處,則是王飛和張瑾,還有五十幾個洺州營的騎兵。
風馳電掣,穿過潰散的敵軍,把戰場遙遙抛在背後。
“我怎麼這麼倒黴啊!”劉大壯拼命磕打着馬腹,哭都哭不出來。
在劉黑闼麾下,他沒少跟人交過手,算得上一名悍勇之将。
但像程名振這樣的瘋子,卻從來沒有遇見過。
死在一個正常人手裡,他還不覺得那麼委屈。
可死在一個瘋子刀下,卻無論如何也不值得。
越是着急,他越提不起回頭迎戰的心思。
甚至連劉家軍的軍紀都忘掉了,隻想早點把背後的瘋子甩掉,早點逃回自家大營去報信。
三十餘裡的路程轉眼即跑了将近一半,遠遠地,他看見數匹坐騎迎了過來,跟在其後,還有大團大團的煙塵。
是救兵,主營的救兵終于聞訊趕來了。
“救命——”想明白了其中關鍵,劉大壯扯開嗓子嚎叫。
帶隊的将領楞了一下,很快看清了自己面臨的局勢。
把令旗交給自己身邊同僚,他帶領幾名親兵,以最快的速度迎了上來。
“救——!”劉大壯狂喜,尖叫。
叫聲隻發出了一半,卻噶然而止。
失去頭顱的身體被戰馬帶着向前繼續沖了數步,噴出一股殷紅的熱血,軟軟地掉進了路邊的泥坑。
飛在半空的頭顱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景象般,打了幾個轉,瞪大了驚恐的眼睛。
迎面趕來的劉家軍大将高雅賢收刀,帶馬,恨恨地向地面啐了一口,“膽小鬼,淨給老子丢人!”罵罷,他擡起頭,用兀自滴血的刀尖指向程名振,“高某在此,想拼命的,盡管放馬過來!” 程名振又進巨鹿澤了! 消息傳開,很多人心中,都五味陳雜。
洺州能成為河北南部最繁華所在,全賴于程名振夫妻當年在此屯田。
前後數年,修渠築堤,疏河補壩,中間可謂曆盡千辛萬苦。
當把數萬頃白骨累累的荒野終于都重新恢複成了良田時,這對居功至偉的夫妻卻被窦建德忘恩負義地趕進了巨鹿澤中。
當年,迫于窦王爺的軍力,洺州父老别無選擇,隻好抛棄曾經收留自己的活命恩人,轉而支持窦建德。
畢竟,人生在世,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其他,暫時都無法兼顧。
但人心都是肉長的。
即便當年最早投靠窦建德的那批人,偶爾提起程名振夫妻的名字,心裡都不無愧疚。
然而在不久之前,他們卻眼睜睜地看着,當年曾經有恩于自己的女人,被亂箭射死在城門口。
他們都是平頭百姓,沒有力量,也沒有勇氣,提起刀來給杜鵑報仇。
但心中的那杆稱,卻因為杜鵑的慘死,悄悄地向大唐開始偏移。
杜鵑死訊沒傳開前,劉黑闼算河北的半個主人。
看在鄉裡鄉親的份上,大夥也該暗中幫他,而不是幫大唐。
大唐派來的官員刮地三尺,該殺。
裴矩、齊善行等人吃着窦建德俸祿,在窦建德兵敗後卻立刻投降了敵人,該死。
但那個叫杜鵑的女人不該死,無論劉黑闼的人以什麼理由殺了她,在洺州人的心目中,都欠下了一筆重重的血債。
如今杜鵑的男人回來找劉黑闼麻煩了。
并且,杜鵑的男人背後還有着一股強大的實力在撐腰,以上種種原因加在一起,大夥該向着誰,該幫誰的忙,不問可知。
民心在不知不覺間悄悄地發生着變動,風暴在一點一滴的醞釀,但劉家軍内,除了少數幾個清醒者外,大多數人卻顧不上理睬程名振。
究其原因有二,一則如今劉家軍被強敵環伺,總計兵力不到五千的洺州營,實在是諸路正在向河北開來的兵馬當中,人數最少的一路。
其二,如今的洺州可不是當年的洺州,自打窦建德在永年建都後,平恩、洺水等縣作為京畿重地,城牆重新修築,比原來高出寬出數倍。
城頭上的各類防禦設施也得到了寬裕的補充。
憑着五千兵馬就想硬攻其中之一,不把門牙磕下來才怪! 因此,在整個秋天和冬天裡,劉家軍并沒有再巨鹿澤方向的出口投放太多精力。
僅僅是募集民壯建了幾座烽火台,并且在澤地的出口處修了一座土木結構的堡壘而已。
這還是在劉黑闼本人的強烈關注下,不得己而為之。
如果按照董康買的意思,幹脆派一支兵馬直接沖進澤地離去,來個犁庭掃穴。
永絕後患。
雖然董康買花了重金,卻連入澤的向導都沒招募到。
那程名振本人也非常沉得住氣。
肩負血海深仇,整整一個冬天,卻隻是派少量騎兵試探着對修堡壘的民壯進行了兩次騷擾。
見附近的劉家軍嚴陣以待,便非常知趣地縮回了巨鹿澤中。
待到澤地出口處的堡壘修好後,便更不敢露頭了。
慢慢地,劉家軍上下也沒時間再理會這點疥癬之癢,迫于壓力,把目光都轉向了南方戰場。
南方,自從秋雨停後,劉家軍漸漸就陷入了被動局面。
大唐畢竟國力雄厚,很快就從打擊中恢複過來,派遣秦王李世民、舒國公李世籍、淮陽王李道玄三人,各領一路大軍前往河北平叛。
三路兵馬起頭并進,遙相呼應,兩個月内與劉家軍惡戰十數場。
雖然相互之間各有勝負,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劉家軍漸漸露出了疲态。
一場惡戰結束,唐軍的損失轉眼之間就能從後方得到補充。
而劉家軍的士卒卻戰死一個少一個。
十萬兵馬所需糧草,每天都以數千石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