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功賊(三)

關燈
今晚的話題比較新鮮,不知不覺間,時間就過去了。

    鄭公公蹑手蹑腳進來換了兩次蜜蠟,期間不斷給那個還算機靈的年青人使眼色。

    誰料那年青人今天發了羊癫瘋,該說的,不該說的,統統順着嘴巴往外倒。

    鄭公公先前還為此人擔着心,怕他惹了天威,害得自己遭受池魚之殃。

    後來見皇帝陛下越聽越來精神,知道年青人運氣好,君臣之間這回算投緣了。

    不得已,隻好放棄了催促李淵早去休息的心思,出門去禦廚房傳宵夜。

     “這姓程的膽子真大!”跟着鄭公公的幾個小太監都是他的弟子,被程名振累得無法去睡覺,心裡很是不滿,離開禦書房剛剛十幾步,立刻開始低聲議論。

     “就是,裴老大人和蕭老大人都不敢說的話,他居然一說就是一大堆!也不看看自己身份,不過一個降将而已!給點顔色就打算開染坊了!”另外一個小太監黑着眼圈罵道。

     “閉嘴!”鄭公公瞪了衆人一眼,低聲怒斥。

    “這話是你們該說的麼?今夜回去,每人跪半個時辰香爐。

    好好想想什麼才是自己的本分。

    ” 教訓完了,鄭太監忍不住回頭又朝禦書房張望了一眼。

    皇帝陛下還在繼續詢問關于老百姓活得下去,活不下去的問題。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程将軍還在指手畫腳。

    有些話,縱使是從言官嘴裡說出來,也很過分了。

    但是,鄭公公卻很欣慰皇帝沒有命人将小程将軍給打出去。

    他當年也是苦命人,若不是**得走投無路,阿爺也不會将其賣給人販子。

    而到了人販子手裡,他就變成了一件貨物,什麼性命、尊嚴都不是自己的了。

    小小年紀就被割掉了作為男人的憑據,販入了暗無天日的深宮中。

    唯一幸運的是,後來自己被賜給了唐公李家。

    而同時進宮的那批少年,或者被累死,或者被老太監們欺負死,或者犯了錯被處死,幾乎無一幸免。

     如果前朝有幾個像小程将軍這樣敢說實話的大臣,也許尋常百姓家的日子不會那麼遭。

    那樣,自家的命運,也不會像當年般坎坷。

    輕輕歎了口氣,鄭公公将心事收回來,藏好。

    身為中官,他能在朝政上置喙的機會很少。

    但内心深處,卻希望像程名振這樣的正直之臣多一些,再多一些,越多越好。

     須臾宵夜端來,鄭公公親手給李淵盛滿,擺到了禦案旁。

    “給程将軍也添置一份!”雖然已經照例準備了程名振那份,必要的過程還是要走一走的。

    聽到李淵的吩咐,鄭公公躬身領命,親手捧了另外一份,送到了程名振面前。

     “謝陛下!”程名振又站了起來,雙手接過宵夜。

     “吃吧,吃完宵夜咱們繼續說河北的事情!”見程名振有些受寵若驚,李淵笑了笑,非常和氣地吩咐。

     “陛下,明日是個大朝!”鄭公公見李淵還準備繼續熬夜,趕緊弓着身子提醒了一句。

     “哦!”李淵皺了下眉頭,“什麼時辰了,已經半夜了麼?”問完了,看看眼前的宵夜,他啞然失笑,“可不是麼?都到吃宵夜時間了,當然是半夜了。

    好吧,朕就抓緊一些。

    程将軍,咱們邊吃邊說!” “臣遵命!”程名振答應一聲,三下兩下将面前的宵夜扒了個幹幹淨淨。

     李淵是個馬上皇帝,所以也不會笑程名振的動作粗鄙。

    快速往嘴裡添了幾口,揮手示意鄭公公将宵夜撤下。

    然後喝了口茶,笑着說道:“你剛才說的話,朕都記下了。

    朕會跟幾位仆射商量一下,慢慢拿出個合适章程來。

    總之,在朕的大唐,不準許再出現前朝那些龌龊事!” “謝陛下鴻恩!”程名振立刻站了起來,真心實意地向李淵做了個長揖。

     李淵楞了一下,坐直身子,坦然接受了程名振的感謝。

    然後笑了笑,低聲說道:“你已經是開國縣公了,還能不忘本,着實難得。

    朕打算派你去洺州,安撫先前在窦建德治下的那些百姓。

    你願意去替朕走一遭麼?” “為陛下分憂,乃是臣分内之事!”程名振想了想,點頭答應,“但陛下已經派了淮安王,薛國公和鄖國公前去安撫,臣再去那裡……”(注1)“先前的安排有些過于倉促!”李淵擺擺手,笑着回答,“現在想起來,也許不太合适。

    淮安王乃武将,對于民政并不精熟。

    薛國公曾經追随朕多年,屢建奇功。

    但他出身高貴,恐怕像你所說,不會太理解小民的想法。

    至于鄖國公,精于權謀卻疏于實幹,朕現在想想,他去了恐怕适得其反!你去了,就是要把張亮替回來,同時多給淮安王和薛國公提個醒,讓他麼凡事小心,放下身段,仔細聽聽民間的想法!” “臣願意替陛下分憂!”程名振拱了下手,欣然領命。

     “如此,你這洺州總管也算名副其實了。

    下去吧,相關聖旨和印信明日大朝後,朕會派人給你送到驿館裡。

    其他還需要什麼,物資甲杖之類,你盡管向應國公武士矱講。

    做足了準備,盡早出發!”點點頭,李淵笑着吩咐。

    然後抓起一份奏折,在燈下翻看起來。

     這是會見結束的暗示。

    程名振起身告辭,被小太監領了出去。

    待他的腳步聲去原來,李淵又将頭從奏折上擡了起來,看了看在一旁強打精神伺候自己的鄭公公,笑着問道:“十一,你看這個年青人如何?” 十一是李淵給鄭公公取的小字,很多年前就被他這麼叫。

    雖然深受寵信,他還是躬了躬身,很謹慎地提醒,“奴婢乃中官!陛下!” “朕又不是那守成之主。

    讓你說你就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