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浮華(四)
關燈
小
中
大
是他的恥辱。
李世民能再向前一步,他的事業和前程也會跟着向前一分,飛黃騰達。
功名但在馬上取,男兒的前程是自己拼出來的。
而不是靠老天所賜。
五年來,敵軍的血液染紅了他頭上的簪纓。
今日過後,那簪纓的顔色,注定又要亮麗一些。
, “轟!”一方人多勢衆,一方裝備精良,兩支騎兵,毫無花巧地撞在一處。
無數人慘叫着飛上了半空,無數人連對手的面孔都沒看清楚,就魂歸大地。
一瞬間,唐軍的裝備優勢盡顯。
他們手中的制式長槊為大唐百工坊精心打造,精鋼為鋒,白銅為纂。
槊杆選取柔韌性極強的柘木剖蔑,油浸,又用白葛裹漆膠合而成。
堅硬如鐵,同時又具備極佳的彈性。
槊鋒刺中對手時産生反向沖擊力大部分都能被槊杆吸收,對持槊者的手臂構不成任何傷害。
待敵軍被挑離馬鞍後,借助槊杆彈性,還能最快地将屍體甩掉,再度向第二名對手發起進攻。
反觀石瓒麾下的騎兵,裝備就簡陋的可憐了。
大部分人連長槊都配不起,僅僅是将步戰用的硬矛截短來充數。
少部分人拿着繳獲來的馬槊,卻都是相對廉價的硬杆。
抓在手裡難以掌握平衡不說,僥幸戳中了對手,萬一掌握不好手心松緊的分寸,反向沖擊力就會完完全全落在自家手臂上,輕者胳膊脫臼,重者直接沖落馬下。
兩軍高速對沖,落馬者絕無活命之機。
即便不被敵軍踏死,也會被高速沖上來的自己人踩成肉醬。
石瓒親眼看見一個自己熟悉的校尉用長槊刺死一名唐軍,随後被馬槊的反沖力推下了坐騎。
那名不幸的校尉還試圖躍起來,逃開戰馬的奔行路線。
一名唐軍從他身邊沖過,将其撞倒,随後,對面沖上來的幾名來不及閃避窦家軍騎兵不斷撞上他,煙塵遮斷了石瓒的視線。
唐軍的攻勢如潮,一波接着一波。
他們人少,隻有盡快将窦家軍騎兵撕裂,擊潰,才有攻擊後面步卒的機會。
窦家軍騎兵也明白這一點,潮湧般迎上,死戰不退。
雙方在馬背上大聲呼喝,毫不猶豫地互相沖擊。
一波落馬,又一波補上去。
無止無休,百死不悔。
“咚咚、咚咚,咚咚!”負責全軍調度的長孫無忌有些着急了,死命地催促将士們加快速度。
李世民已經陷入了敵陣,在他看不見的地方苦戰。
騎兵們早沖開對方防線,李世民的危險就減少一分。
“咚咚咚咚咚!”石瓒的手臂也不停揮舞鼓槌。
铠甲精良又怎麼樣,訓練有素又怎麼樣?憑什麼這天下就必須姓李,大家都在逐鹿問鼎,憑什麼姓窦的就要向姓李的屈膝投降? “大唐!”又一波唐軍騎兵沖上來,槊鋒閃閃,在夕陽下綻放出一片烈焰。
“大夏!”新一波窦家軍騎兵踏着袍澤的遺體沖上去,用胸口堵住對方的路線。
如撲火飛蛾,義無反顧。
他們彼此間互不相識,也沒有任何仇怨。
太平年代,偶爾走過對方的家門,也許會進去讨口水喝,聊幾句家常裡短。
但今天,他們卻使出渾身解數,奪走對方的生命。
仿佛是自己活着就是為了殺戮般,毫不猶豫。
越來越多的人落于馬下,越來越多的戰馬失去了主人,在沙場上厲聲悲鳴。
塵如煙,血如雨,天邊晚霞似火。
無數生命在烈火中熊熊燃燒,無數靈魂交織着沖上半空,看着已經死去和快要死去的同胞,默默無語。
石瓒不忍再看下去了。
落馬的大多數都是他和殷秋地嫡系。
弟兄們明知不是唐軍的對手,還在努力用生命為袍澤争取機會。
扭轉頭,他一邊奮力擂鼓,一邊查看本陣的情況變化。
他看見殷秋在努力追趕,但始終無法合攏被李世民等人沖開的缺口。
上前拼命的人太多了,反而阻擋了殷秋的路線。
李世民兇猛如虎,亦狡詐如豺,他不肯跟殷秋接觸,而是不斷地在陣中轉變方向,不斷地制造缺口,一步步向軍陣的最後方突破。
“攔住他們,攔住他們!”殷秋氣得雙眼冒火,在馬背上大聲呼喊。
窦家軍的士卒非常忠勇,明知沖上前必死,還前仆後繼地往李世民身邊沖。
可雙方的武藝、裝備以及配合方面的差距不是光憑着勇氣就能彌補的。
特别是李世民身前身後那幾個護衛,簡直個個都是兇神惡煞,凡是試圖靠近李世民者,無不被他們刺于馬下。
一排士卒被殺穿,又一排士卒呐喊着撲上。
李世民刺翻了自己正對那個,策馬從此人脊背上踩了過去。
旁邊有一名頭發花白的老漢可能是死者的親戚,慘叫着沖過來,不顧一切沖向李世民的馬蹄。
尉遲敬德毫不猶豫地一揮長槊,将老者脖頸掃斷,頭顱帶着白發掃上半空。
幾名士卒從側翼撲
李世民能再向前一步,他的事業和前程也會跟着向前一分,飛黃騰達。
功名但在馬上取,男兒的前程是自己拼出來的。
而不是靠老天所賜。
五年來,敵軍的血液染紅了他頭上的簪纓。
今日過後,那簪纓的顔色,注定又要亮麗一些。
, “轟!”一方人多勢衆,一方裝備精良,兩支騎兵,毫無花巧地撞在一處。
無數人慘叫着飛上了半空,無數人連對手的面孔都沒看清楚,就魂歸大地。
一瞬間,唐軍的裝備優勢盡顯。
他們手中的制式長槊為大唐百工坊精心打造,精鋼為鋒,白銅為纂。
槊杆選取柔韌性極強的柘木剖蔑,油浸,又用白葛裹漆膠合而成。
堅硬如鐵,同時又具備極佳的彈性。
槊鋒刺中對手時産生反向沖擊力大部分都能被槊杆吸收,對持槊者的手臂構不成任何傷害。
待敵軍被挑離馬鞍後,借助槊杆彈性,還能最快地将屍體甩掉,再度向第二名對手發起進攻。
反觀石瓒麾下的騎兵,裝備就簡陋的可憐了。
大部分人連長槊都配不起,僅僅是将步戰用的硬矛截短來充數。
少部分人拿着繳獲來的馬槊,卻都是相對廉價的硬杆。
抓在手裡難以掌握平衡不說,僥幸戳中了對手,萬一掌握不好手心松緊的分寸,反向沖擊力就會完完全全落在自家手臂上,輕者胳膊脫臼,重者直接沖落馬下。
兩軍高速對沖,落馬者絕無活命之機。
即便不被敵軍踏死,也會被高速沖上來的自己人踩成肉醬。
石瓒親眼看見一個自己熟悉的校尉用長槊刺死一名唐軍,随後被馬槊的反沖力推下了坐騎。
那名不幸的校尉還試圖躍起來,逃開戰馬的奔行路線。
一名唐軍從他身邊沖過,将其撞倒,随後,對面沖上來的幾名來不及閃避窦家軍騎兵不斷撞上他,煙塵遮斷了石瓒的視線。
唐軍的攻勢如潮,一波接着一波。
他們人少,隻有盡快将窦家軍騎兵撕裂,擊潰,才有攻擊後面步卒的機會。
窦家軍騎兵也明白這一點,潮湧般迎上,死戰不退。
雙方在馬背上大聲呼喝,毫不猶豫地互相沖擊。
一波落馬,又一波補上去。
無止無休,百死不悔。
“咚咚、咚咚,咚咚!”負責全軍調度的長孫無忌有些着急了,死命地催促将士們加快速度。
李世民已經陷入了敵陣,在他看不見的地方苦戰。
騎兵們早沖開對方防線,李世民的危險就減少一分。
“咚咚咚咚咚!”石瓒的手臂也不停揮舞鼓槌。
铠甲精良又怎麼樣,訓練有素又怎麼樣?憑什麼這天下就必須姓李,大家都在逐鹿問鼎,憑什麼姓窦的就要向姓李的屈膝投降? “大唐!”又一波唐軍騎兵沖上來,槊鋒閃閃,在夕陽下綻放出一片烈焰。
“大夏!”新一波窦家軍騎兵踏着袍澤的遺體沖上去,用胸口堵住對方的路線。
如撲火飛蛾,義無反顧。
他們彼此間互不相識,也沒有任何仇怨。
太平年代,偶爾走過對方的家門,也許會進去讨口水喝,聊幾句家常裡短。
但今天,他們卻使出渾身解數,奪走對方的生命。
仿佛是自己活着就是為了殺戮般,毫不猶豫。
越來越多的人落于馬下,越來越多的戰馬失去了主人,在沙場上厲聲悲鳴。
塵如煙,血如雨,天邊晚霞似火。
無數生命在烈火中熊熊燃燒,無數靈魂交織着沖上半空,看着已經死去和快要死去的同胞,默默無語。
石瓒不忍再看下去了。
落馬的大多數都是他和殷秋地嫡系。
弟兄們明知不是唐軍的對手,還在努力用生命為袍澤争取機會。
扭轉頭,他一邊奮力擂鼓,一邊查看本陣的情況變化。
他看見殷秋在努力追趕,但始終無法合攏被李世民等人沖開的缺口。
上前拼命的人太多了,反而阻擋了殷秋的路線。
李世民兇猛如虎,亦狡詐如豺,他不肯跟殷秋接觸,而是不斷地在陣中轉變方向,不斷地制造缺口,一步步向軍陣的最後方突破。
“攔住他們,攔住他們!”殷秋氣得雙眼冒火,在馬背上大聲呼喊。
窦家軍的士卒非常忠勇,明知沖上前必死,還前仆後繼地往李世民身邊沖。
可雙方的武藝、裝備以及配合方面的差距不是光憑着勇氣就能彌補的。
特别是李世民身前身後那幾個護衛,簡直個個都是兇神惡煞,凡是試圖靠近李世民者,無不被他們刺于馬下。
一排士卒被殺穿,又一排士卒呐喊着撲上。
李世民刺翻了自己正對那個,策馬從此人脊背上踩了過去。
旁邊有一名頭發花白的老漢可能是死者的親戚,慘叫着沖過來,不顧一切沖向李世民的馬蹄。
尉遲敬德毫不猶豫地一揮長槊,将老者脖頸掃斷,頭顱帶着白發掃上半空。
幾名士卒從側翼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