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恩仇(五)

關燈
數日後,程名振的報捷文書和魏郡太守麴稜的請降信一道送至了長安。

    李淵君臣粗粗一攬,立刻笑得合不攏嘴巴。

     五千人攻下一個郡,自己損失隻有區區數百。

    哪怕是朝中那些百戰名将出馬,恐怕不會做得比程名振更出色吧!尤為難得的是,取得如此大勝之後的少年人居然不肯貪功,而是把成就完全歸在“大唐皇帝乃天命所眷”和“對手不戰自亂”這兩點上。

     “這小子,身上頗有大樹将軍之風啊!”放下軍報,李淵笑着點頭。

     大樹将軍馮勝是漢光武劉秀的心腹。

    在光武帝重建大漢的過程中居功至偉。

    但此人從來不争名奪利,每次打完了仗,當衆将都忙着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候,他總選一棵大樹靠上去,靜靜休息。

    長此以往,衆人便以大樹将軍稱之。

    而劉秀有因此更器重他,把很多重要的戰鬥都交給他來完成。

     “恐怕真如他自己所說,借了陛下的運氣而成事!”東宮詹事李綱受人所托,不想讓程名振的仕途太順利,因此笑着上前搭腔。

    “麴稜乃前朝老臣了,為人素來持重。

    這回冒冒失失從高牆後走出來野戰,還被洺州營截殺于道,顯然是受了别人的擺布!” “軍報不是說了麼?郡丞弄權,窦建德又犯下了臨陣換将的大忌麼?!”另外一名前朝遺老朱守德點點頭,笑着附和。

    “不過這也正說明了我大唐乃天命所歸。

    凡與我大唐為敵者,肯定會稀裡糊塗犯下大錯!““陛下洪福!”其他臣子互相看了看,齊聲道賀。

     “嗯!”李淵被拍的非常舒坦,捋着胡須點頭。

    最近一年多來發生的事情,的确讓人覺得連老天都在照顧大唐。

    先是西楚霸王薛舉病死,去掉了在唐國西北最大的隐患。

    然後是杜伏威宣布易幟,将淮南數百裡江山雙手奉上。

    最不可思議的就是,整個中原戰鬥力最強的一支隊伍,瓦崗軍居然兵敗如山倒。

    被王世充偷襲之後,再也沒能緩過元氣來。

    如今李密已經被洛陽軍壓縮在東郡一角,敗亡在即。

    大唐國打着出兵調停的名義東進,趁機招攬了不少難得的英才。

     如今瓦崗軍主帥李密已經放棄了野心,私下派人跟大唐商讨歸順後的待遇。

    李淵非常爽快地承諾,給李密高官厚祿。

    唯一的要求便是,希望對方能幫忙聯絡徐茂公,将汲郡和黎陽倉獻給大唐。

     如果李密能完成任務的話。

    大唐在河北的力量就對窦建德形成了夾擊之勢。

    日後平定河北也就事半功倍了。

     想到這些,李淵心情就十分愉快。

    清了清嗓子,笑着說道:“朕是天佑之君,程将軍也是個難得的福将。

    該給他記的功勞,還是不能吝啬的。

    朕記得他現在的爵位是開國縣伯吧,破敵,俘将,奪城,三項功勞加起來…….” “陛下賞識程名振,是他的福分!”太子府詹事李綱趕緊躬身施禮,攔住李淵的話頭。

    “但他少年得志,官升得太快,恐怕内心浮躁輕狂,日後反而招禍!” “哼!”沒來由被人掃了興,李淵臉上立刻浮現了一層陰雲。

    但轉念之間,他便又想起了不久之前程名振委婉拒絕了太子招攬這件事。

    将心頭的怒火往下壓了壓,笑着說道:“也是,才二十出頭就封侯,未免太快了些。

    算了,朕這回不提高他的封爵了。

    施恩于其家人吧。

    裴卿…….” “陛下,程名振尚無子嗣。

    其父乃前隋府兵将領,被卷入賀若将軍的冤案,發配塞上後下落不明!”聽李淵叫到自己,裴寂上前數步,躬身回應。

     “這樣啊!”李淵有點兒為難了,“他沒托你幫忙尋親麼?” “臣查遍了前朝兵部的存檔,隻找到了一個名字。

    前朝三度征遼,兩度抗擊突厥,邊軍都曾參與其中,想是已經殉國了!”裴寂點點頭,坦然承認。

     “唉!”李淵非常惋惜地歎了口氣。

    “如此,程老将軍恐怕已經為國捐軀了。

    也罷,朕給他平反昭雪,恢複他的職位,追賜光祿大夫散職。

    他的妻子、母親,都賜一份诰命吧!” “程老将軍如果泉下有知,也會感念陛下的恩德!”裴寂躬了躬身,替程名振道謝。

    “陛下不如再增些食邑與他。

    也省得有人說我大唐不賞奇功!” “好,增賜食邑二百戶。

    食七百戶的開國縣伯,在我大唐也不多見了!”李淵笑了笑,答應了裴寂的請求。

    在他印象中,裴寂很難得提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