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賭局(五)
關燈
小
中
大
也許是被裴寂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也許是迫于自家所面臨的實際情況,兩日之後,洺州營正式宣布易幟,全營上下四千餘衆和澤地裡依附于洺州營而生存的五萬多男女老幼集體走出巨鹿澤,投靠大唐。
這個結局當然不能令所有人滿意,特别是一些希望在戰争中把程名振推上更高位置,自己也随之水漲船高的強悍之徒,簡直對程名振的“軟弱”失望至極。
但轉過頭去,看看澤中百姓們歡天喜地收拾箱籠準備搬遷的身影,和大多數士卒們臉上的雀躍之色,這股不滿又慢慢消了下去。
久戰思安。
亂世已經持續的時間夠長了。
士卒和百姓們肯在洺州營陷入困境的情況下,還不離不棄地跟到現在,已經付出的足夠的。
大夥不能再奢求他們什麼,誰也沒資格再奢求他們些什麼。
大夥在起兵之初,所求不過是一條生路而已。
如今李唐已經是天下實力最強的諸侯,搭上這輛順風車,未必能混到位及人臣,謀個下半世平平安安應該能保證。
老江湖裴寂也非常了解士卒和百姓們的需要,在達成協議的當天,就大筆一揮,将夾在太原和上黨兩郡之間的一塊巨大地盤畫給了巨鹿澤出來的百姓屯墾。
大唐國的授田令和洺州營當年在平恩一帶的屯田令有很多相似之處,并且更加詳盡完善。
代表百姓接受大唐授田的幾個鄉老憑着過去的經驗,不用裴寂做太多解釋,就明白遷徙之後大夥即将過上什麼樣的日子,一個個感動得熱淚盈眶。
随後,裴寂又趁熱打鐵,就近從自己的軍營中調撥出一部分铠甲和辎重來武裝洺州營,至于洺州營的士卒數驟然從數萬“降低”到了區區幾千的緣由,老大人哈哈一笑,揭過不提。
安置完了普通士卒和百姓,裴寂又開始着手解決洺州營各級文武的出路問題。
他打算留着這路奇兵對付窦建德,所以也不準備将大夥強行打散。
直接在職權範圍内拿出一堆從四品到正七品的空白告身來,讓程名振、王薔等人根據屬下官員的實際才能斟酌填寫。
這一下,相當于給洺州營文武官員每人各升了三級。
王薔、伍天錫、雄闊海三人直接升到了四品将軍,其他如王飛、段清、張瑾等人做了從四品将軍到正五品郎将不等。
就連杜疤瘌、郝老刀這些已經歸隐江湖的老人,每人也都混了個遊擊将軍、懷化司階等虛銜,這輩子繼續高升恐怕沒什麼指望,但俸祿待遇卻可以一直拿到駕鶴西去的那一天。
唯獨對于程名振,裴寂沒有像對待王德仁和王君廓兩個那樣直接舉薦官職。
而是将其具體履曆、能力和在河北南部各地的影響力做了一番總結,附在向李淵報喜的奏折後,快馬送到了京師。
大唐皇帝李淵正為裴寂屯兵河東,大半年遲遲無所建樹的事情而煩惱呢。
見到奏折,搖了搖頭,笑着對宋國公蕭瑀說道:“朕早就說過,玄真不是領兵打仗的材料。
但他本領豈是常人能及?這下,窦建德該上火了。
時文,你說咱們該怎麼給窦建德火上澆點油呢,也省得他天天老想着算計朕!” 蕭瑀接過李淵信手遞來的奏折,粗粗浏覽的一遍,臉上立刻綻滿了笑意,“裴公幹得不錯,直接在窦建德心裡紮了根刺。
臣素聞程名振在襄國等地很得人心,窦建德奪了他的地盤,咱們又将他和數萬無家可歸的百姓收了過來。
這等于我軍沒到,人心已經從窦建德手裡拿了一半兒。
況且依附于窦建德麾下那些江湖豪傑本來就首鼠兩端,發現我大唐敞開懷抱接納窮途末路之客,心中肯定會暗生比較之意。
” “嗯!”李淵點點頭,手捋胡須,顯然對蕭瑀的分析非常贊同。
“臣猜裴大人的意思……”舉舉奏折,蕭瑀繼續谏言,“之所以不推舉程名振官職,想必希望這個人情由陛下來做!” “對,玄真就是這個意思。
他沒直說,是在給自己留後手。
”李淵笑了笑,輕輕搖頭。
裴寂的奏折除了為國薦賢之外,還包含着不願被朝廷懷疑結黨營私的一層意思在。
作為相處了多年的老上司,李淵對此猜得極為通透。
而裴寂之所以急着自我剖白,恐怕與最近朝廷重新啟用秦王有關。
怕秦王以“私授官爵”為借口借機報複他上一次的算計。
這老東西,真是越老越成精了。
“裴大人未必是留後手。
”作為同僚,蕭瑀跟裴寂二人之間的關系處得一直不錯,笑了笑,低聲替對方解釋,“依臣之見,他不希望陛下給程名振的官爵授低了。
否則起不到動搖窦建德軍心的效果。
而四品以上官職和超品顯爵,就不在他權力範圍之内了……” “時文是說,玄真想給程名振求個封爵?”李淵聞言,眉毛登時一跳。
大唐立國之後,對于前來歸附的各地豪傑,官職給得很寬松,将軍、大夫之位車載鬥量。
最忙碌時刻,有司甚至連印信都來不及準備,用木頭雕一個塗上點漆就拿來充數。
但可以傳給子孫的封爵,卻給得相對吝啬。
除了裴寂、長孫順德這些肱骨重臣外,很多身經百戰的将領,不過才給了個開國子爵的封号。
如果程名振一歸附就授予爵位,恐怕會令很多人兩眼冒火。
“哪怕是千金買馬骨,陛下也得把樣子做足!”蕭瑀輕輕點頭,微笑着說道。
“千金買馬骨。
這樣,我大唐的爵位也拿得太容易了!”李淵皺着眉頭
這個結局當然不能令所有人滿意,特别是一些希望在戰争中把程名振推上更高位置,自己也随之水漲船高的強悍之徒,簡直對程名振的“軟弱”失望至極。
但轉過頭去,看看澤中百姓們歡天喜地收拾箱籠準備搬遷的身影,和大多數士卒們臉上的雀躍之色,這股不滿又慢慢消了下去。
久戰思安。
亂世已經持續的時間夠長了。
士卒和百姓們肯在洺州營陷入困境的情況下,還不離不棄地跟到現在,已經付出的足夠的。
大夥不能再奢求他們什麼,誰也沒資格再奢求他們些什麼。
大夥在起兵之初,所求不過是一條生路而已。
如今李唐已經是天下實力最強的諸侯,搭上這輛順風車,未必能混到位及人臣,謀個下半世平平安安應該能保證。
老江湖裴寂也非常了解士卒和百姓們的需要,在達成協議的當天,就大筆一揮,将夾在太原和上黨兩郡之間的一塊巨大地盤畫給了巨鹿澤出來的百姓屯墾。
大唐國的授田令和洺州營當年在平恩一帶的屯田令有很多相似之處,并且更加詳盡完善。
代表百姓接受大唐授田的幾個鄉老憑着過去的經驗,不用裴寂做太多解釋,就明白遷徙之後大夥即将過上什麼樣的日子,一個個感動得熱淚盈眶。
随後,裴寂又趁熱打鐵,就近從自己的軍營中調撥出一部分铠甲和辎重來武裝洺州營,至于洺州營的士卒數驟然從數萬“降低”到了區區幾千的緣由,老大人哈哈一笑,揭過不提。
安置完了普通士卒和百姓,裴寂又開始着手解決洺州營各級文武的出路問題。
他打算留着這路奇兵對付窦建德,所以也不準備将大夥強行打散。
直接在職權範圍内拿出一堆從四品到正七品的空白告身來,讓程名振、王薔等人根據屬下官員的實際才能斟酌填寫。
這一下,相當于給洺州營文武官員每人各升了三級。
王薔、伍天錫、雄闊海三人直接升到了四品将軍,其他如王飛、段清、張瑾等人做了從四品将軍到正五品郎将不等。
就連杜疤瘌、郝老刀這些已經歸隐江湖的老人,每人也都混了個遊擊将軍、懷化司階等虛銜,這輩子繼續高升恐怕沒什麼指望,但俸祿待遇卻可以一直拿到駕鶴西去的那一天。
唯獨對于程名振,裴寂沒有像對待王德仁和王君廓兩個那樣直接舉薦官職。
而是将其具體履曆、能力和在河北南部各地的影響力做了一番總結,附在向李淵報喜的奏折後,快馬送到了京師。
大唐皇帝李淵正為裴寂屯兵河東,大半年遲遲無所建樹的事情而煩惱呢。
見到奏折,搖了搖頭,笑着對宋國公蕭瑀說道:“朕早就說過,玄真不是領兵打仗的材料。
但他本領豈是常人能及?這下,窦建德該上火了。
時文,你說咱們該怎麼給窦建德火上澆點油呢,也省得他天天老想着算計朕!” 蕭瑀接過李淵信手遞來的奏折,粗粗浏覽的一遍,臉上立刻綻滿了笑意,“裴公幹得不錯,直接在窦建德心裡紮了根刺。
臣素聞程名振在襄國等地很得人心,窦建德奪了他的地盤,咱們又将他和數萬無家可歸的百姓收了過來。
這等于我軍沒到,人心已經從窦建德手裡拿了一半兒。
況且依附于窦建德麾下那些江湖豪傑本來就首鼠兩端,發現我大唐敞開懷抱接納窮途末路之客,心中肯定會暗生比較之意。
” “嗯!”李淵點點頭,手捋胡須,顯然對蕭瑀的分析非常贊同。
“臣猜裴大人的意思……”舉舉奏折,蕭瑀繼續谏言,“之所以不推舉程名振官職,想必希望這個人情由陛下來做!” “對,玄真就是這個意思。
他沒直說,是在給自己留後手。
”李淵笑了笑,輕輕搖頭。
裴寂的奏折除了為國薦賢之外,還包含着不願被朝廷懷疑結黨營私的一層意思在。
作為相處了多年的老上司,李淵對此猜得極為通透。
而裴寂之所以急着自我剖白,恐怕與最近朝廷重新啟用秦王有關。
怕秦王以“私授官爵”為借口借機報複他上一次的算計。
這老東西,真是越老越成精了。
“裴大人未必是留後手。
”作為同僚,蕭瑀跟裴寂二人之間的關系處得一直不錯,笑了笑,低聲替對方解釋,“依臣之見,他不希望陛下給程名振的官爵授低了。
否則起不到動搖窦建德軍心的效果。
而四品以上官職和超品顯爵,就不在他權力範圍之内了……” “時文是說,玄真想給程名振求個封爵?”李淵聞言,眉毛登時一跳。
大唐立國之後,對于前來歸附的各地豪傑,官職給得很寬松,将軍、大夫之位車載鬥量。
最忙碌時刻,有司甚至連印信都來不及準備,用木頭雕一個塗上點漆就拿來充數。
但可以傳給子孫的封爵,卻給得相對吝啬。
除了裴寂、長孫順德這些肱骨重臣外,很多身經百戰的将領,不過才給了個開國子爵的封号。
如果程名振一歸附就授予爵位,恐怕會令很多人兩眼冒火。
“哪怕是千金買馬骨,陛下也得把樣子做足!”蕭瑀輕輕點頭,微笑着說道。
“千金買馬骨。
這樣,我大唐的爵位也拿得太容易了!”李淵皺着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