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賭局(一)
關燈
小
中
大
把話聽完。
待陳演壽的咳嗽聲慢慢小了,才笑着走上到對方身邊,輕輕在背上拍打了幾下,低聲解釋道:“陳公,你的話非常有道理,但朕目前麾下人手匮乏,不得不拿爛木頭當椽子使。
若是任由劉武周在太原紮下了根,咱們再想奪回來就要加倍的麻煩!” “是啊,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薛國公長孫順德聽出李淵的意思,笑呵呵地附和。
“況且世民尚還年青,多一些曆練機會并無壞處。
昔日秦穆公三用敗将,孟明終雪崤山之恥。
我大唐……” “咳咳,咳咳!”陳演壽連聲咳嗽,很不禮貌地打斷了長孫順德的話,“薛公當然希望多給秦王一些機會,咳咳,咳咳,也順帶着讓無忌那孩子戴罪立功。
咳咳,咳咳,可将士們呢?一旦戰敗,他們的命向誰讨去?!” “陳老先順順氣,先順順氣,你坐下說,坐下說。
來人,趕緊給陳老倒杯熱茶來。
”李淵聽咳嗽聲聽得心疼,連忙命人攙扶着陳演壽坐下。
“出兵之事,尚無定論。
你心裡不要太着急……” 陳演壽被自己的咳嗽聲憋住了,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民部尚書蕭瑀見狀,笑着搖了搖頭,然後看了看衆人,低聲說道:“秦王不是鬧瘧疾麼?我聽說那病很難治。
沒有三年五載的靜養無法斷根兒?一旦他領兵出征之後,忠心為國,以至于積勞成疾。
豈不是辜負了陛下對他的一番栽培之意?” “他……”衆人楞了一下,都無言以對了。
蕭瑀這幾句話實在夠水平,首先,并沒有提起秦王李世民去年的過錯,不給人咬住短處不放的嫌疑。
其次,又用了去年秦王李世民逃避責任的借口,令長孫順德等人辯駁也不是,不辯駁也不是,隻好低頭咽下這個啞巴虧。
李淵很器重蕭瑀,不光因為對方是梁宣帝蕭察之後,血脈高貴。
而且素來佩服蕭瑀的為人和謀事能力。
早在大業年間,蕭瑀就看出了對大隋的最大威脅不是高句麗,而是啟民可汗父子。
為此多次上書反對東征。
可惜楊廣不肯聽從蕭瑀的勸,反而将他逐出了朝堂,貶谪到外地去做郡守。
在郡守任上,蕭瑀也可謂政績卓越。
所治之地非但百姓衣食富足,匪患在境内也幾乎絕迹。
更難得的是,此人在李家舉兵之初,就看出了天下歸屬。
毅然帶領阖郡上下歸順,令李家兵不血刃地獲得了數千裡膏腴之地。
數功并酬,李淵一登上皇帝寶座,立刻授予蕭瑀光祿大夫,宋國公等虛實顯爵。
并且将天下民政交予其手。
幾次當衆宣布蕭瑀是自己的眼睛和手臂,對三品以下官員有“一言定去留”之權。
所以今晚蕭瑀一開口,所有争議便有了定論。
即便有人心裡邊再想替李世民出頭,也不願意同時惹惱蕭瑀和陳演壽兩位重量級權臣。
見衆人都不再說話,李淵也就不再堅持啟用李世民。
猶豫了片刻,再次向大夥問計,“如果世民不領軍出征的話,誰更合适一些。
你等心目中可有更好的人選?” “蔣國公屈突通可以領兵!”長孫順德想了想,笑着提議。
“咳咳,咳咳,蔣公勇則勇矣,人望卻不足以服衆!”陳演壽又咳嗽了幾聲,提着屈突通的封号反對。
大夥互相看了看,誰都不肯幫腔。
長孫順德接連在陳演壽手裡吃了個憋,心中郁悶至極,因此冷笑了幾聲,啞着嗓子問道:“屈突将軍都沒人望了,陳老以為誰還更能服衆?” “陛,陛下……”陳演壽一邊說話一邊喘息,老臉憋得青紫,“陛下别忘了河北還有兩虎。
随便一頭西進,都足以收複太原!” 提起遠在河北的幽州大總管李藝(羅藝)和博陵大總管李仲堅,李淵的眼神就是一亮。
但很快,他的眼神又黯淡了下去,“此計恐怕不行。
太原附近多山,李藝的虎贲鐵騎難以發揮出長處。
而博陵大總管麾下兵力本來就少,領軍西進,地方防務難免會出現空虛。
萬一窦建德突然又發了瘋,恐怕他要腹背受敵!” 這些話,明顯有言不由衷的成分在裡面。
但大夥誰也不想戳穿。
博陵六郡和幽州六郡目前都歸屬于大唐,但軍令政令皆可自主。
實際上就是兩個打着大唐旗号的割據地。
如果再讓博陵軍和幽州軍兩家之中任何一家西進拿下太原的話,其勢力範圍必然會暴增。
大唐朝廷雖然一直對地方上放權,但諸侯勢大,對中央朝廷來說畢竟不是件好事。
連身經百戰的李藝(羅藝)都被否決了,大夥就更拿不出恰當人選了。
書房裡面登時顯得有些過于寂靜,隻有陳演壽的咳嗽聲高一陣,低一陣,沒完沒了。
“難道老夫還要禦駕親征麼?”半天沒等到想要的答案,
待陳演壽的咳嗽聲慢慢小了,才笑着走上到對方身邊,輕輕在背上拍打了幾下,低聲解釋道:“陳公,你的話非常有道理,但朕目前麾下人手匮乏,不得不拿爛木頭當椽子使。
若是任由劉武周在太原紮下了根,咱們再想奪回來就要加倍的麻煩!” “是啊,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薛國公長孫順德聽出李淵的意思,笑呵呵地附和。
“況且世民尚還年青,多一些曆練機會并無壞處。
昔日秦穆公三用敗将,孟明終雪崤山之恥。
我大唐……” “咳咳,咳咳!”陳演壽連聲咳嗽,很不禮貌地打斷了長孫順德的話,“薛公當然希望多給秦王一些機會,咳咳,咳咳,也順帶着讓無忌那孩子戴罪立功。
咳咳,咳咳,可将士們呢?一旦戰敗,他們的命向誰讨去?!” “陳老先順順氣,先順順氣,你坐下說,坐下說。
來人,趕緊給陳老倒杯熱茶來。
”李淵聽咳嗽聲聽得心疼,連忙命人攙扶着陳演壽坐下。
“出兵之事,尚無定論。
你心裡不要太着急……” 陳演壽被自己的咳嗽聲憋住了,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民部尚書蕭瑀見狀,笑着搖了搖頭,然後看了看衆人,低聲說道:“秦王不是鬧瘧疾麼?我聽說那病很難治。
沒有三年五載的靜養無法斷根兒?一旦他領兵出征之後,忠心為國,以至于積勞成疾。
豈不是辜負了陛下對他的一番栽培之意?” “他……”衆人楞了一下,都無言以對了。
蕭瑀這幾句話實在夠水平,首先,并沒有提起秦王李世民去年的過錯,不給人咬住短處不放的嫌疑。
其次,又用了去年秦王李世民逃避責任的借口,令長孫順德等人辯駁也不是,不辯駁也不是,隻好低頭咽下這個啞巴虧。
李淵很器重蕭瑀,不光因為對方是梁宣帝蕭察之後,血脈高貴。
而且素來佩服蕭瑀的為人和謀事能力。
早在大業年間,蕭瑀就看出了對大隋的最大威脅不是高句麗,而是啟民可汗父子。
為此多次上書反對東征。
可惜楊廣不肯聽從蕭瑀的勸,反而将他逐出了朝堂,貶谪到外地去做郡守。
在郡守任上,蕭瑀也可謂政績卓越。
所治之地非但百姓衣食富足,匪患在境内也幾乎絕迹。
更難得的是,此人在李家舉兵之初,就看出了天下歸屬。
毅然帶領阖郡上下歸順,令李家兵不血刃地獲得了數千裡膏腴之地。
數功并酬,李淵一登上皇帝寶座,立刻授予蕭瑀光祿大夫,宋國公等虛實顯爵。
并且将天下民政交予其手。
幾次當衆宣布蕭瑀是自己的眼睛和手臂,對三品以下官員有“一言定去留”之權。
所以今晚蕭瑀一開口,所有争議便有了定論。
即便有人心裡邊再想替李世民出頭,也不願意同時惹惱蕭瑀和陳演壽兩位重量級權臣。
見衆人都不再說話,李淵也就不再堅持啟用李世民。
猶豫了片刻,再次向大夥問計,“如果世民不領軍出征的話,誰更合适一些。
你等心目中可有更好的人選?” “蔣國公屈突通可以領兵!”長孫順德想了想,笑着提議。
“咳咳,咳咳,蔣公勇則勇矣,人望卻不足以服衆!”陳演壽又咳嗽了幾聲,提着屈突通的封号反對。
大夥互相看了看,誰都不肯幫腔。
長孫順德接連在陳演壽手裡吃了個憋,心中郁悶至極,因此冷笑了幾聲,啞着嗓子問道:“屈突将軍都沒人望了,陳老以為誰還更能服衆?” “陛,陛下……”陳演壽一邊說話一邊喘息,老臉憋得青紫,“陛下别忘了河北還有兩虎。
随便一頭西進,都足以收複太原!” 提起遠在河北的幽州大總管李藝(羅藝)和博陵大總管李仲堅,李淵的眼神就是一亮。
但很快,他的眼神又黯淡了下去,“此計恐怕不行。
太原附近多山,李藝的虎贲鐵騎難以發揮出長處。
而博陵大總管麾下兵力本來就少,領軍西進,地方防務難免會出現空虛。
萬一窦建德突然又發了瘋,恐怕他要腹背受敵!” 這些話,明顯有言不由衷的成分在裡面。
但大夥誰也不想戳穿。
博陵六郡和幽州六郡目前都歸屬于大唐,但軍令政令皆可自主。
實際上就是兩個打着大唐旗号的割據地。
如果再讓博陵軍和幽州軍兩家之中任何一家西進拿下太原的話,其勢力範圍必然會暴增。
大唐朝廷雖然一直對地方上放權,但諸侯勢大,對中央朝廷來說畢竟不是件好事。
連身經百戰的李藝(羅藝)都被否決了,大夥就更拿不出恰當人選了。
書房裡面登時顯得有些過于寂靜,隻有陳演壽的咳嗽聲高一陣,低一陣,沒完沒了。
“難道老夫還要禦駕親征麼?”半天沒等到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