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逐鹿(三)

關燈
“你是蔣百齡!”程名振終于想起對面之人是誰來了,低聲驚叫。

    “你怎麼會在這裡?誰派你來的!” “程大教頭好記性!”化名為老沐的蔣百齡低聲冷笑,“你程大教頭都做到郡守了,我還不能在曹旦麾下混上個隊正當當?論真本領,我未必比你差那麼多吧?” “我隻是沒想到是你!”程名振披上衣服,順手拔出了橫刀橫于身前。

    多虧了這些年的曆練,經過了最初的慌亂,此刻他的心境已經慢慢鎮定下來。

    蔣百齡一個人構不成什麼威脅!無論他嘴上的話有多惡毒,單打獨鬥,受過段瞎子和羅成二人指點的程名振絕對有把握在十招之内将他擊敗。

    但萬一他是窦建德派來針對自己的,程名振知道自己所面臨的麻煩就大了。

    他現在身邊隻有十名護衛,即便個個渾身是鐵,也經不起窦家軍的反複敲打! 短短一瞬間,若幹種推測如電光石火般在程名振心裡閃過。

    他記得蔣百齡剛才命令自己不要大喊大叫,那就可能意味着他是擅自行動,背後沒有任何人指使。

    可印象中蔣百齡卻不是一個莽撞的人,除非他有将自己一擊而殺的把握。

     見程名振臉上陰晴不定,蔣百齡心裡覺得好生痛快。

    當日館陶縣被張金稱攻破,凡是與郭、賈兩位捕頭走得近的人無一逃出生天。

    作為弓手蔣烨的侄子,陷害程名振冤案的可能參與者,蔣百齡自知難逃此劫,所以在城破時幹脆躲在一堆守城士卒的屍體堆中裝死。

    雖然被敵樓上飛濺出的火星燙傷了臉,但一條命卻最終得到了保全。

     逃離館陶縣後,他隐姓埋名,想盡各種辦法尋找報仇機會。

    卻無奈所投奔的新主人個個都不頂事,無論是朝廷命官也好,綠林豪傑也罷,還沒等蔣百齡混成對方臂膀,對方已經被另外的勢力給吞并。

     今天跟着這個大當家,明天跟着那個大寨主,吞來吞去,蔣百齡就混到了曹旦麾下。

    憑着做事幹練,說話老到,他慢慢混成了曹旦的親兵隊正。

    誰也不知道他的過去,也沒人在意一個小隊正過去有什麼樣的背景。

    慢慢的,蔣百齡自己都把過去的恩怨快忘記了,誰料就在最近,報仇的機會突然從天而降。

     可是,真正面對着日思夜想的仇人時,蔣百姓卻突然發現自己并不願意看着他去死。

    程名振行事雖然狠辣,卻不失為一個磊落漢子。

    殺這樣的人應該在疆場之上,而不是采用如此卑劣手段。

     猶豫着,他的眼神就慢慢開始閃爍,握在腰間刀柄上的手也不停地顫抖。

    一直觀察着他一舉一動的程名振立刻抓住了機會,笑着後退了幾步,将身體靠住了牆壁,“我們兩個沒必要這樣吧!當日在館陶時,我又未曾得罪過你!甭說你武藝未必有我好,即便你今天殺了我,恐怕自己也逃不出去!” “對,教頭大人從來沒得罪過我,并且還指點過我武藝!蔣某能有今天,一半要拜你所賜!”蔣百齡冷笑着,向程名振表示“緻謝“,“可李老酒他們家那個兩歲大孩子呢?還有蔣叔他家那六十歲的老娘?他們得罪過教頭大人麼,你怎麼毫不猶豫地殺了他們?” 程名振被問得啞口無言,靠在牆壁上的腦袋來回擺動,“他們都不是我下令殺的。

    當時的情況你也知道,我被林縣令關在大牢内,根本沒法與外界接觸!” “張金稱攻打館陶,是為了救你,對不對?玉羅刹後來,也做了你的老婆,對不對?!”程名振越是辯解,蔣百齡心中的怒氣越盛,質問的聲音不知不覺中就高了起來,根本忘了剛才是誰警告程名振不要大聲喊叫的。

     這種前後的矛盾的表現,令程名振迅速又****了先前的判斷。

    自打進城那一刻起,窦家軍的舉動就一直令他惶恐不安。

    如果蔣百齡真的是自作主張的話,他憑什麼如此有恃無恐? 好在蔣百齡的情緒波動隻維持了一瞬,很快,他就發覺自己說話的聲音太高了。

    警惕地向糊着薄綢的窗子掃了一眼,确定附近的人都被自己支開了,然後将聲音再度壓低,冷笑着問:“怎麼了,你做賊心虛了,怕窦建德殺你是不是?你也這樣對付過别人,是不是?左右不過是黑吃黑,你今天死在這裡,他***也算老天有眼!” “這話對我就不公平了!”程名振被吓了一跳,說出的話來卻依舊有條不紊,“當日在館陶,如果林縣令不害我,你我二人并肩而戰,張金稱未必破得了城。

    就算張金稱是為了救我而來,可當時的情況,不是我死,就是林縣令他們死。

    我又憑什麼要乖乖把自己的腦袋送上。

    城破之後,雖然很多人無辜被殺,我也努力救下了很多人。

    功過足以相抵。

    不信,你回館陶縣問問,當年的老人,是恨我多一些,還是恨林縣令多一些?” “當然是恨姓林的多一些。

    你倒很會收買人心!”蔣百齡咬牙切齒地回應。

    他是個恩怨分明的漢子,不想昧着良心說瞎話。

    張金稱攻破館陶後雖然殺了很多人,但比起張家軍以往的一貫做法,在館陶縣的行為已經算收斂。

    雖然城中富戶基本上都傾家蕩産,但大部分平頭百姓的損失卻不太大。

    因此,百姓們都謠傳是程名振用養雞下蛋的道理勸住了張金稱,把能活下來的功勞都記在了這個曾經救過全城百姓的少年人頭上。

    所以程名振後來雖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