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逐鹿(一)

關燈
,暫時要不回來。

    所以孤将都城遷到……” “遷都……”孔德紹臉色突然一冷,再度站起身來說道。

    “主公何出此言,主公未曾立國,哪裡來的都城?” “嗯……”窦建德被問得一楞,皺着眉頭看向孔德紹的眼睛。

    他今天之所以請孔德紹前來議事而不是請宋正本,原因就是孔德紹性子柔和,不會像宋正本那樣動不動就給自己難堪。

    卻萬萬沒想到,孔德紹也是說翻臉就翻臉,說出的話照樣令人下不了台。

     孔德紹要的就是這種感覺,整了整衣衫,正色施禮,“啟禀主公,孔某竊以為,聊城隻是主公暫時駐跸之所,并非都城。

    主公原來号為長樂,乃大隋天子治下之長樂王。

    如今,大隋天子已被奸人所害。

    是以,主公當早日立國,定鼎,以慰麾下将士及河北百姓之望!” “立國,定鼎?”窦建德被說得滿頭霧水,皺着眉頭重複。

    從孔德紹說話的表情上,他看出對方不是隻想惹自己生氣。

    可立國之事,自己心裡從沒準備過。

    突然被對方提出來,未免有些難以适應。

     “主公切莫再猶豫!”孔德紹點點頭,繼續直谏,“主公原為大隋長樂王。

    而如今,長安的大隋天子已經被逼禅位于李淵,洛陽和江都的兩位帝王骨血也随時會被他人所取代。

    主公不挑明了旗号,奮起而争天下,還要更待何時?” “可這于遷都有什麼關系?”窦建德被孔德紹繞得滿頭霧水,迷迷糊糊地問道。

     “主公聽我細細解釋!”孔德紹早有準備,笑着将自己的谏言逐條解釋給窦建德聽。

    “主公原本為大隋長樂王,根本沒設固定都城,所以失了聊城行宮,不能算失都。

    ” “嗯!”窦建德點點頭,終于有些明白孔德紹的良苦用心了,“你接着說!孤聽着呢!” “既然沒有失都,自然不必遷之。

    而立國之後,才需要選一地為都城。

    日後主公逐鹿天下也好,繼續向前一步,晉位天子也好,都可以此城為基!”孔德紹笑了笑,繼續侃侃而談。

    這其實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而是身邊很多讀書人的一緻意見。

    大夥都認為,眼前局勢,需要窦建德拿出些切實舉措來振奮人心,鼓舞士氣。

    而立國之後,剛好可以給所有人加官進爵,人心自然高漲。

    當然麼,大夥建立擁戴之功,地位跟着水漲船高一番也屬必然。

    心照之,口不必宣之。

     “晉位為天子。

    孤還想再等等!半個河北還沒拿下來,這時候就自立為天子,隻會落下一個笑柄!”雖然被孔德紹說得熱血沸騰,窦建德靈台處卻依舊保持着一絲清明。

    暫時放棄聊城,借着立國之舉,把都城定在其他地方,這個主意很好。

    可以鼓舞士氣,也可以讓瓦崗軍的一記殺招落在空處,活活氣死李密。

    但立刻晉位為天子就不必了,人家李老妪逼楊侑遜位,那是因為他有實力。

    自己的實力暫時還沒那麼強,沒必要把天下人的注意力全引過來。

     “強敵環伺,臣亦不贊同主公過早登上天子之位。

    但臣請主公下決心立國,以振軍隊百姓之心!”孔德紹上前一步,大聲重複。

     “嗯!”此時,窦建德心中的迷惑一掃而空。

    暗自思量道:奶奶的,還是讀書人聰明,立國,孤怎麼先前就沒想到這麼好的由頭呢。

    立國之後,人人都可以升官,自然不會再老想着戰敗之事了。

    立國之後,都城重新設定,也沒人會再關注聊城丢失之事了。

    隻要讓孤緩過這口氣,今日所失去的,他日必将十倍百倍地拿回來! “臣這裡有一份聯名上表,請主公過目!”唯恐窦建德再猶豫,孔德紹從衣袖中取出一本奏折,雙手捧過頭頂。

     “哦?”窦建德微微一愣。

    他今天找孔德紹來隻是為了讨論一下都城的選址問題,沒想到會牽扯出這麼多事情來。

    聯名上表,自然不是孔德紹一個人的意思。

    看來自己雖然剛剛戰敗,卻沒有令大夥完全失去信心。

     想到這,他心情大好,親自上前接過奏折,粗粗看了看,然後笑着誇獎,“孔侍郎有心了!如果臣子個個像你,孤又何必天天熬到四更。

    我看看都誰跟你想到一起去了,張主簿,王匠造,吳侍郎,嗯,很好。

    很好……” 孔德紹靜靜地聽着,心中得意,臉上卻沒敢流露出來。

    作為同一時期被窦建德收服的文臣,他的地位一直處于宋正本之下。

    而宋正本最近因為反對北伐而失寵,自己剛好把握住機會。

    這份勸進表,就是自己的晉身之磚。

    相信接受了群臣的勸進後,自己在窦建德心裡分量絕對不會再亞于宋納言。

     “好,好!”窦建德興奮地接連說了十幾個好字,方才從奏折上擡起頭來,“差不多有三分之二文官建議孤早日立國,孤豈能拂了群臣的意。

    宋納言呢?上面怎麼沒有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