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問鼎(九)

關燈
後,就是吓呆了的李家子弟。

    再身後,就是滾滾濡水。

    昭武郎将楊懷早已忘了自己是誰,推開一個擋路的袍澤,再撞到另外一個,然後丢下兵器,一頭跳進紅色的河流裡。

     在他身前身後,還有數以百計的李家子弟,失魂落魄地倉皇逃竄。

    明知道逃至對岸是什麼後果,明知道段閻王就在對岸磨刀霍霍,卻再也不敢回頭。

     突然,他們看到了一道刀光。

    不是來自背後,而是來自身前。

     數以千計的李家子弟走入了河道,沿着浮橋兩側,殺死自家逃兵,涉水而前。

    濡水河南,一直試圖保存實力,以最小代價過河的柴紹放下鼓槌,長嘯而起。

     濡水河北岸,陌刀隊已經推過了第一座橋頭。

    然後沿着河道,繼續不疾不徐地向第二座浮橋的橋頭推去。

    兵鋒所指,如沸湯潑雪。

     到了此時,不用跟伍天錫聯絡,石瓒也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了。

    三百人組成的陌刀隊可以将上岸的李家軍沖散,卻無暇将他們殺光,也無暇毀掉浮橋。

    而自己麾下的弟兄最擅長的就是打順風仗。

    “全給老子壓上去,把姓柴的砍進溝裡!”丢下鼓槌,他高高地舉起長刀。

    “大帥有令,全軍壓上!”早已迫不及待的親兵們立刻扯開嗓子,将這道将令伴着号角聲傳遍整個北岸。

     “大帥有令,全軍壓上!” “大帥有令,将姓柴的砍進溝裡去!”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咚咚咚,咚咚咚!”呐喊聲,号角聲,戰鼓聲,燒得人熱血沸騰。

    伴着沸騰的角鼓聲,石家軍抄起兵器,冒着羽箭向河岸邊的李家士卒沖了過去,手起刀落,将對方砍了個人仰馬翻。

     整個北岸戰場登時亂成了一鍋粥。

    在陌刀隊所向披靡的攻擊下,李家軍倉促結成的防禦陣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沖垮。

    很多将士被吓破了膽兒,掉頭跑進了冰冷的河道中。

    而通過六座浮橋,還有大批大批的李家士卒不停地往岸上沖,紅着眼睛,狼群般圍着陌刀隊打轉。

    恨不能立刻從陌刀隊身上啃下一塊肉來。

    石家軍一投入戰場,立刻撲向了浮橋頭,與李家軍在六座丈把寬的橋頭處殺得你死我活。

    如此狹窄的接觸面上敵我雙方都無法形成有效組織,往往是前排倒下,後排補位,完全憑着個人勇力在硬耗。

    甚至在同一座橋面上敵我雙方犬牙交錯,稍微沖得靠前一點,除了後背還對着自己人外,前方,左方,右方就都成了敵軍。

    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亂情況,讓弓箭手和弩手們最難發揮作用,端着弓弩瞄上好半天,卻無法保證不将自家袍澤誤傷。

    而被陌刀陣吓破了膽子潰退到河水中的那些家夥,很快又沖到了弓弩手的身前,把本來就不再整齊的弓弩手隊列沖得千瘡百孔。

    這個時候,剛剛沖上來保護弓弩手的樸刀手們,就隻好暫且充當一回督戰隊了。

    在段志達的喝令下,手起刀落,将以昭武郎将楊懷為首的潰軍接連斬殺了二十幾個。

    潰下來的兵卒被血淋淋的刀光吓醒,慘叫一聲再度回沖。

    他們頭先沒入水中,然後再探出水面,一步步重新涉過了紅色血河,一步步捱上去,再度跟岸上的敵人或自己人攪成了一團。

     站在血河靠南岸處,左翊衛大将軍柴紹臉色鐵青,幾次将手中刀舉起來,幾次又緩緩放下。

    仗打到如此地步,早已成了一支雞肋。

    他先前以少量犧牲渡過河去,搶先一步堵住窦建德退路的計劃徹底失敗。

    但即便到了這個時候,他仍然下不了将全軍壓上,不惜任何代價消滅對岸敵軍的決心。

    左翊衛積攢這點家底不容易,一擁而上沖過河去,憑人數優勢有可能将對方拿下。

    但那樣一場仗打完了,左翊衛也就徹底殘了。

    兵到哪去補?下一步該如何行動?能不能堵住窦建德?會不會被人借機吞掉?都很成問題。

     按常理,博陵軍和幽州軍應該已經追着窦建德殺過來了,他們帶的可都是騎兵? 即便窦建德退向了東方,至少博陵軍和幽州軍已經派前哨過來接應?可現在,博陵軍在哪?幽州軍在哪,他們為什麼沒任何消息? 也難怪柴紹畏手畏腳。

    從前的他,就像一個身家萬貫,背後還有一座金山的闊少。

    平素不用從山上挖金子,花錢照樣可以一擲千金。

    可現在突然發現背後的金山變成了糞堆,即便手中還握着大筆的财富,也會變得比一個鄉下土财主還要摳門兒。

     “大将軍,末将願意帶騎兵迂回過河,洗雪前恥!”見自家的兄弟在對岸被敵軍壓着打,而主将大人卻遲遲不做任何戰術調整,剛剛被柴紹提拔起來的定遠将軍陳良誠走上前,躬身請命。

     “先前有弟兄徒步跋涉,踮起腳來,水剛剛齊了下巴。

    末将帶着騎兵從遠處淌過去,料賊人也無暇分兵來攔!”唯恐柴紹不答應,陳良誠繼續補充。

     “嗯,好計。

    不過,你再等等!”柴紹輕輕皺了皺眉頭,揮手命令對方稍安勿躁。

    分兵從各處渡河,讓對岸敵軍無暇兼顧,這個招數在昨天晚上他就想過。

    但是,過了河後各部如何統一行動?光憑着戰旗和号角能不能讓過河的兵卒調度協調?他沒有任何把握。

    而萬一敵将豁出去了,無論自己分兵幾路過河,他隻纏着一路去打,各路弟兄來不來得及互相支援,也很難保證。

    與其冒着被人将幾根手指頭挨個掰斷的風險,還不如将隊伍握成一個拳頭。

    至少眼前的損失自己都能看得見,也能及時考慮應對。

     “大将軍,弟兄們被陌刀隊殺得太慘了!”聽出柴紹話語裡的敷衍意味,陳良誠又向前靠了半步,紅着眼睛強調。

     柴紹最讨厭的就是别人對自己指手畫腳,眉毛向上一跳,就打算對陳良誠施以顔色。

    猛然想起段志達的提醒,他又不得不将這股無名業火忍下去,狠狠地瞪了對方一眼,然後信口補充道,“急什麼急,這麼點定力都沒有,如何為将?你能保證對岸的敵軍就這麼點兒人麼?程賊的旗号在哪裡?他會不會再蓄力以待,正等着對咱們半渡而擊?稍安勿躁,該用到你的時候,我自己會給你建功立業的機會!” “是,末将知錯了!謝大将軍指點!”陳良誠被問了個瞠目結舌,隻好躬身認錯。

    被他這麼一攪,柴紹的目光也不得不從戰鬥最激烈處收了回來。

    皺着眉頭四下張望了一圈,他沉聲問道:“斥候呢?最新有沒有回話,周圍有沒有異常動靜?” “沒!”緊跟在他身邊的家将柴興搖了搖頭,低聲回應。

     “嗯!”柴紹皺着眉頭冷哼。

    剛才的話雖然是為了敷衍陳良誠,可也同時讓他意識到了一個潛在的危險。

    程名振的旗号從戰鬥開始到現在一直沒有出現,他跑哪裡去了?還沒來得及細想,突然間,遠處隐隐傳來一聲輕微的号角嗚咽。

     “趕快去看看,是不是斥候發現了什麼情況!”柴紹的臉色立刻變得慘白,咆哮着向自己身邊的親信喝令。

    沒等親信做出回應,另一聲号角緊跟着傳了過來,更近,也更清晰。

    “嗚嗚嗚嗚嗚——” “斥候回來了!”柴興大聲提醒。

    “遠處好像有煙塵!” “用你說,速去接應斥候,他奶奶的,角聲也不吹清楚些。

    平時都白教導你們了麼?”柴紹一把推開柴興,三步兩步奔回河岸。

    這下,他看得更清楚了,的确是斥候,自己派出去在大軍外圍十裡處警戒的斥候,隻回來三兩個人,個個帶傷,一邊策馬飛奔,一邊拼死地吹響警号。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敵襲,全是騎兵,人數很多,無法數清!”越來越近的号角聲裡,柴紹分析出自己需要的内容。

    程名振終于出現了,不是在對岸,而是在他的身後,好在他沒把所有弟兄派過河去。

     河灘上整隊待發的其他李家士卒也聽見了報警的号角。

    顧不上再過河給自家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