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問鼎(三)

關燈
如破竹般攻下博陵六郡,這怎麼可能?即便李仲堅無法分身兼顧也不可能,當日李仲堅不在的時候,留守博陵的将領可是連羅藝的虎贲鐵騎都能擋一擋,前後不過兩年時間,怎麼會突然變得如此羸弱? “窦建德的兵馬如何部署?”啞着嗓子,他向儲君彥追問。

     對于魏征這個級别的官員,透漏些軍情不能算洩密。

    儲君彥想了想,笑着回應,“據我軍安插在河北的眼線彙報,窦家軍分成了三路。

    一路由王伏寶帶領,出河間,直插上谷。

    另外一路由程名振和伍天錫兩人帶領,經柏鄉,取趙郡。

    這兩路兵馬都不多,主要起牽制作用。

    中間一路,卻是窦建德親自領兵,号稱二十萬,由饒陽攻向鮮虞!” “王伏寶到了何處?”放着窦建德的主力不顧,魏征卻問起了兩支偏師,“程名振的,這厮又到了哪?” “王伏寶據說已經攻到了易縣城下。

    程名振,好像也順利突破了趙郡守軍的攔阻,随時有可能與窦建德會師!”儲君彥在輿圖上虛畫了兩筆,低聲介紹。

     “這厮!”魏征倒吸一口冷氣。

    窦建德麾下的諸将當中,他最為忌憚的就是這個号稱是文官的程名振。

    “這厮,居然如此聽窦建德的話。

    自取死路,自取死路。

    怎能怪得了别人!” “玄成說姓程的自取死路?”儲君彥沒想到魏征居然能得出與自己完全相反的結論,愣了愣,皺着眉頭問道。

     “你看這裡!”魏征用手指在輿圖上某處一指,連聲冷笑。

    “何止程名振,如果此點突然殺出一支兵馬,窦建德的三路大軍,能活着回去幾人?” “啊!”儲君彥騰地一下跳将起來,驚叫出聲。

    “那裡,怎麼可能” “詭道,隻可偶爾為之,豈能每次都見效?!”魏征大袖一拂,背過手去,長身而立。

    一瞬間,他的背影顯得如斯蕭瑟! 此刻,程名振可不知道在遙遠的地方還有一位“老朋友”在關心着自己的一舉一動。

    他正領着三千洺州子弟,在趙郡大地上縱橫馳騁。

     自打接到了窦建德的軍令後,他立刻放下了手邊一切事務,全心全意撲在了戰事上。

    洺州營的士卒不多,擔負的任務卻很重,稍有差池就會影響整個北征大計。

    好在李仲堅的主力都被窦家軍其他兩路兵馬給吸引了過去,因此到目前為止,洺州營的進展還算順利。

    從大陸、柏鄉到瘿陶,基本沒遇到過什麼像樣的抵抗。

     過了瘿陶,便是趙郡的治所平棘了。

    郡守崔懷勝是個經曆過多年風雨的循吏,知道即便派兵出城迎戰,也未必能打退洺州營,索性用巨石堵住了城門,一味地死守。

    碰到這種縮頭烏龜式的戰法,程名振和伍天錫兩個也是沒脾氣。

    他們麾下隻有三千七百多名郡兵,還要留下五百餘人幫助王薔(王二毛)守老窩,因此能拉上戰場的隻有三千出頭。

    根本沒資格拿屍體去填護城河。

     正一籌莫展間,卻又接到了窦建德軍令。

    讓其抛下平棘城不顧,直接趕往博陵郡與主力彙合。

    鑒于城裡的守軍也隻有兩千出頭,抛在身後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

    因此程名振跟幾個心腹商量了一下,旋即做出決定,由段清領五百兵卒在平棘城外監視守軍的一舉一動,其他将士連夜開往博陵,協助窦王爺奪取古城鮮虞。

     沒等洺州營趕到目的地,窦建德已經憑着絕對優勢的兵力将博陵郡的治所鮮虞城給硬磕了下來。

    博陵郡丞蕭子陵戰沒,郡守張世貴被俘。

    城中兵卒戰死者接近兩千,重傷數百,剩下的一千左右兵卒力盡,被攻進城内的窦家軍俘虜。

     就這麼三千五百多守軍,卻讓窦建德付出了傷亡過萬的代價。

    大将軍曹旦暴怒,欲殺俘洩憤。

    窦建德迅速制止了他,低聲說道:“這些人既然吃糧當兵,就肩負守土之責。

    盡力殺敵,能有什麼錯?别殺他們,身上帶着傷的派郎中給他們治傷。

    身上沒傷的,或者傷勢較輕的,你去問問他們願意不願意改換門庭。

    如果願意,軍饷、官職一切照舊。

    如果不願意,每人發五百個錢,讓他們回家種地去吧!” “殺老子的人還殺出理來了!”對窦建德的決定非常不滿意,曹旦小聲罵道。

    卻沒膽子跟自家主帥硬頂,嘟囔了幾句後,怏怏地去了。

     半柱香時間不到,他又耷拉着腦袋地跑了回來。

    往窦建德眼前一戳,呼呼地直喘粗氣。

     “怎麼了?不肯加入我軍是麼?讓他們去吧!李仲堅屯田墾荒這麼多年,怎可能沒人念他的好處!去吧!不肯加入不奇怪,給點好處就立刻改換門庭,那才真讓人奇怪呢!”窦建德略一琢磨,就明白了曹旦因為何事而惱火,笑了笑,低聲開解。

     “不是,不是!”曹旦本想給窦建德添點兒堵,卻沒料到對方心胸如此開闊。

    尴尬地笑了笑,連聲否認。

    “沒全走,有一百七十多人肯加入咱們窦家軍。

    個個身體都很結實!” “有人加入還不好麼?莫非你還嫌少啊!”窦建德白了曹旦一眼,笑着追問。

     “也不是!”曹旦咧着嘴苦笑,“嗨,我還是跟您直說了吧。

    守城的根本不是博陵軍,隻是一群年初才臨時拼湊起來的鄉勇!” “一群鄉勇?博陵軍哪去了?”窦建德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群鄉勇就如此強悍,那博陵軍主力還不厲害到天上去?如果守城的都是鄉勇的話,博陵軍主力跑哪去了?李仲堅再心大,也不會連自家老巢都不要吧! “一群鄉勇!”唯恐窦建德聽不見,曹旦再度強調。

    “您自己問吧!人我已經給您帶來了,是個小頭目,就在大堂外候着!” “傳進來!”窦建德皺了皺眉頭,低聲呼喝。

     話音落下,門外的侍衛立刻領了一名跛腿漢子入内。

    隻見此人八尺多高,肩寬背闊,粗壯的手臂上纏滿了紅殷殷的葛布。

    腿上也好像受了傷,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

    看到了窦建德,也不怎麼害怕,雙手相抱施了個軍禮,自稱叫做曹猛,謝窦王爺的不殺之恩。

     “壯士不要客氣。

    兩軍相争,奪的是如畫江山。

    雙方個人之間,卻未見得有什麼仇恨!”窦建德擺擺手,非常大度地回應,“坐下說話吧,你身上有傷,别動了傷口。

    左右,給壯士搬個座位來!” 曹猛見窦建德如此平易近人,心中的戒備之意也就淡了。

    走到侍衛搬來的胡凳旁坐了半個**,欠了欠身體,低聲補充,“小的在博陵軍内,隻是個鄉兵校尉。

    平素能接觸到的東西不多,所以一會兒若有哪句話答不出來,還請王爺切莫見怪!” “不妨,不妨,我也隻是随便問問!”窦建德大度地擺擺手,心裡對曹猛的好感油然而生。

    從進門後的言談行止上看,對方是個爽直漢子。

    比起那些說一句話動三回心眼的書生而言,窦建德對付曹猛這樣的漢子更有辦法。

     賓主二人臉上同時浮現了笑容,交談的氣氛立刻顯得融洽。

    窦建德整理了一下思路,笑着問道:“我聽曹将軍說,守城的都是郡兵。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回王爺的話,守城的的确都是郡兵。

    這還是我家大将軍當年定下的章程呢!把兵卒分為正兵,輔兵和鄉兵三種,各幹各的事兒,待遇也不相同。

    ”曹猛想了想,大聲回答。

     “怎麼個分法,你能不能詳細說說!”窦建德眼前登時一亮,笑着追問。

     “身強力壯,兵器拳腳娴熟,心裡沒什麼牽挂,可随時拉上戰場的,就是正兵!”對于博陵軍的構成,曹猛如數家珍,“身強力壯,兵器拳腳不那麼娴熟的,或者剛剛加入隊伍的,就隻能做輔兵。

    5。

    平時跟正兵一樣訓練,戰時負責搖旗呐喊,看護辎重。

    戰後負責打掃戰場,救助袍澤。

    戰場上受過重傷,無法上陣厮殺的。

    還有心裡有了牽挂,離不開家門的,再加上從正兵、輔兵退役下來,沒地方安置的,就可以充當鄉兵。

    平素不參加訓練,隻負責捉拿盜匪和巡夜,戰時再集結起來守城保護鄉裡!” “你在正兵幹過?”聽對方說得如此娴熟,窦建德猛然插了一句。

     “幹過一任旅帥,後來中了突厥人的箭,傷了一條腿,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