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問鼎(三)
關燈
小
中
大
感受比他還深。
可比起李家叔侄日後的威脅來,有一個人就橫在眼前。
一日不将此人除掉,自己瓦崗軍大當家的位子就甭想坐得穩。
他把目光又投向黃河以北。
半年前,心腹謀士房彥藻的屍體,就是從那裡被送回來的。
說是死于王德仁之手,可如果沒有人暗中支持,即便再給王德仁十個膽子,他敢動房彥藻一根汗毛麼? 關于房彥藻的死,李密一直隐忍。
如今,終于有人把機會送到了眼前,他豈能再度放過?讓房彥藻死不瞑目!窦建德、劉武周等人勾結起來攻打李淵,屆時就沒人顧得上再跟自己争奪河内郡。
而隻要從李淵手裡把半個河内郡騙過來,屬于自己的瓦崗軍諸營,就可以對黎陽瓦崗軍形成三面夾擊之勢。
屆時,徐茂公再想像上次一樣從容脫身,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待孤把瓦崗軍徹底掌握,天下英雄,誰又堪做敵手? “天下英雄,密公與淵”,沒等李密決定是否向李淵寫信,趁亂勒索修武等地,李淵的使節已經帶着他的親筆信到了瓦崗。
(本書轉載拾陸&Kappaxs文學網)信中其他客套話都可以一眼掃過,但上述八個字,卻真真切切地讓李密拔劍而起。
天下英雄,密公與淵。
如果類似的話出自窦建德或者王世充等人之手,李密肯定二話不說将信當着使節的面扯個粉碎。
他窦建德算個什麼東西,落草前不過是一個搜捕盜匪的小吏耳。
至于碧眼狐王世充,此輩出身更是不堪,居然是一波斯胡人的後裔,交了好運,才過繼給王家做假子!此等血脈卑賤之人,豈能與蒲山公相提并論。
而唐公李淵,卻與其他人大有不同。
且不說其祖父那輩已經是北朝數得着的貴胄,單是三代世襲國公的名爵,就令窦建德等人望塵莫及。
更何況李淵之母,與先帝楊廣之母還是同胞姐妹。
可以說大隋皇家的高貴血脈,有一半流淌在李淵的血管中。
這樣一個世襲的貴族主動前來結交,還口口聲聲稱自己為大兄,讓李密如何不開心? 開心歸開心,李密還不至于立刻得意忘形。
什麼都不索要就輕易地答應李淵的結盟請求。
但來自長安的驚喜遠遠不止幾句好話,李密這廂剛一開口,使者立刻拿出了事先早已準備好的“誠意”。
為了表達唐公個人對李密的贊賞,李淵家族願意将半個河内郡,包括李密先前虎視眈眈的修武、安昌等地,立刻割讓給瓦崗軍。
6。
并且,李淵決定,以唐王,監國丞相的身份,糾集百官表李密為魏國公,上柱國,河南大總管。
表文已經送入皇宮交少帝楊侑用印,隻待兩家盟約一達成,便立刻可以派人将印绶送往瓦崗。
這,已經遠遠超過李密當初所求了。
盡管他心裡很清楚,所謂少帝楊侑不過是個傀儡皇帝,李淵此舉無非是學曹操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
盡管他心裡很清楚,如今天下光姓楊的皇帝就有三個,一個空頭的國公爵位其實未必怎麼值錢。
但有皇帝的欽封和沒皇帝的欽封就是不一樣。
至少從今往後,他這個魏公變成了貨真價實,不再是一夥強盜關起門來沐猴而冠。
此外,得到楊侑的欽封之後,下次再領兵與王世充相争,就可以說是奉旨讨伐奸佞。
洛陽城内數萬精兵連同他們頭上的皇帝楊侗都可被視為叛賊,而瓦崗軍則搖身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國家棟梁。
種種好處,李密根本沒法拒絕。
因此不顧魏征和裴仁基等人的反對,迅速答應了李淵的同盟請求。
而李淵也說話算話,不但痛快地将幾個縣的地圖和魏公印信送到了瓦崗,還順勢以皇帝楊侑的名義給李密下了一道旨意,責令他總管河南各地兵馬,盡早平定渑池以西,黃河以南的各路叛匪。
5。
簡直是剛犯困就有人送枕頭。
領了地圖和聖旨,李密立刻檢點瓦崗兵馬,以從李仲堅麾下俘虜并招降過來的悍将王君廓為鎮北将軍,河内郡守,帶兵兩萬,揮師殺向了修武。
然後,親領其他諸路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洛陽。
王世充領兵迎戰,在洛北被瓦崗軍殺得大敗。
虎贲郎将王辯奉命斷後,半柱香時間都沒堅持到,便被秦叔寶一槊刺于馬下。
程知節、單雄信、裴行俨等猛将各帶兵馬,如海浪一樣撲上前,殺得王世充根本站不住腳。
虧得天空突降大雨,才趁亂跑回了洛陽。
李密大喜,趁勢直逼東都。
金紫光祿大夫段達、民部尚書韋津出兵拒之。
剛一交手,段達所部的中軍兵馬就被秦叔寶單騎穿透。
把個段達吓得魂飛魄散,撒腿就跑。
韋津跑得稍慢了些,被程知節從背後追上,一記飛斧劈碎了腦袋。
一時間,東都岌岌可危。
王世充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班底,紛紛倒戈投向瓦崗軍。
李密麾下士卒人數轉眼膨脹到了三十多萬,風頭一時無兩。
消息傳開,窦建德立刻糾集徐元朗、朱璨等人上表勸進,勸李密盡早順應天意,登基稱帝。
想起窦建德上一封信的内容,李密笑了笑,拒絕了這個提議。
“這個窦建德,總想把别人架到火上烤!”打發走了使節之後,李密冷笑着說道。
1。
“前些日子剛剛把李老妪豎成箭靶子,現在又開始瞄上孤家。
就不想想憑着他那點道行,也能騙過本公的法眼?” 瓦崗軍最近發展得一帆風順,其中明顯有當初李密力排衆議,與唐王李淵聯盟的功勞在裡邊。
所以衆文臣武将也不願意掃李密的興,紛紛出言嘲諷窦建德目光短淺,異想天開。
李密聞聽,愈發新高彩烈,幹脆命人在中軍擺起宴席,慶賀連戰皆勝之功。
衆文武齊聲稱是,搬酒壇,搶座位亂個不停。
唯獨魏征不願意湊這個熱鬧,冷笑了幾聲,轉身而去。
這下,饒是李密氣量再大,也有些惱火了。
輕輕拍了下桌案,笑着喊道:“玄成要到哪裡去?何不留下來與大夥舉盞同樂?!” “有今天沒明日的酒,不喝也罷!”魏征頭也不回,丢下一句冷冰冰的話,繼續急走。
程知節正好交割了軍務從門外走進了,聽到魏征的氣話,楞了楞,伸手将其攔住,笑呵呵地勸道:“今朝且圖一醉麼?管他明天幹什麼?你們這些讀書人,想的就是太多!” 前後兩句話呼應起來,就像事先演練過的一般,嚴絲合縫。
把李密跟氣得兩眼烏青,發作也不是,不發作也不是,鼻孔中呼呼直冒白煙。
2。
右長史邴元真見狀,怕李密盛怒之下再與程知節等軍中宿将起了沖突,笑呵呵走上前,低聲勸道:“東都旦暮可下,此刻還計較先前的決定有何用途?不如集中全力滅了王世充這個心腹大患,然後再做其他考慮!” “長史之言甚是!正所謂開弓即無回頭箭。
我軍已經殺到了洛陽城外,豈有再改弦易轍的道理?不過玄成今日之舉也應了一句古話,君正而臣自直,為此,我等也當浮一大白!”邴元真的話音剛落,又一個容貌看上去及其猥亵的人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高聲提議。
這句話說得非常有水準,非但替魏征遮掩了過錯,而且把魏征的敗興之舉歸結為因李密持身嚴正而起。
登時令當事雙方都熄了火氣,相互看着咧嘴而笑。
唯獨程知節這個愣頭青,明明自己闖了禍卻毫無意識,見魏征臉上的笑容十分牽強,拉了拉對方衣袖,大聲問道:“怎麼了。
你們剛才說什麼呢。
這都是哪跟哪啊?” “沒你什麼事情!你少跟着摻和兩句比什麼都強!”秦叔寶和裴行俨一左一右,夾着程知節的胳膊将他扯進武将的坐席處。
這兩人一個是齊郡子弟的主心骨,另外一個是大将軍裴仁基的長子,在瓦崗軍中的位置都極其重要。
害得李密即便想借勢敲打程知節幾下,也不得不主動放棄。
7。
笑了笑,提高聲音說道:“玄成乃難得的铮臣,孤怎會真的惱他。
至于程将軍,更是難得懷有一顆赤子之心,孤要是因為幾句逆耳之言就責罰他,豈不是太小家子氣了!不提這些,舉盞,且盡今日之歡!” “盡今日之歡,為魏公壽!”衆人笑呵呵地附和。
魏征本不願意摻和,耐于邴元真和祖君彥的面子,才勉強坐了下來。
但一個人落落寡歡,與滿座
可比起李家叔侄日後的威脅來,有一個人就橫在眼前。
一日不将此人除掉,自己瓦崗軍大當家的位子就甭想坐得穩。
他把目光又投向黃河以北。
半年前,心腹謀士房彥藻的屍體,就是從那裡被送回來的。
說是死于王德仁之手,可如果沒有人暗中支持,即便再給王德仁十個膽子,他敢動房彥藻一根汗毛麼? 關于房彥藻的死,李密一直隐忍。
如今,終于有人把機會送到了眼前,他豈能再度放過?讓房彥藻死不瞑目!窦建德、劉武周等人勾結起來攻打李淵,屆時就沒人顧得上再跟自己争奪河内郡。
而隻要從李淵手裡把半個河内郡騙過來,屬于自己的瓦崗軍諸營,就可以對黎陽瓦崗軍形成三面夾擊之勢。
屆時,徐茂公再想像上次一樣從容脫身,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待孤把瓦崗軍徹底掌握,天下英雄,誰又堪做敵手? “天下英雄,密公與淵”,沒等李密決定是否向李淵寫信,趁亂勒索修武等地,李淵的使節已經帶着他的親筆信到了瓦崗。
(本書轉載拾陸&Kappaxs文學網)信中其他客套話都可以一眼掃過,但上述八個字,卻真真切切地讓李密拔劍而起。
天下英雄,密公與淵。
如果類似的話出自窦建德或者王世充等人之手,李密肯定二話不說将信當着使節的面扯個粉碎。
他窦建德算個什麼東西,落草前不過是一個搜捕盜匪的小吏耳。
至于碧眼狐王世充,此輩出身更是不堪,居然是一波斯胡人的後裔,交了好運,才過繼給王家做假子!此等血脈卑賤之人,豈能與蒲山公相提并論。
而唐公李淵,卻與其他人大有不同。
且不說其祖父那輩已經是北朝數得着的貴胄,單是三代世襲國公的名爵,就令窦建德等人望塵莫及。
更何況李淵之母,與先帝楊廣之母還是同胞姐妹。
可以說大隋皇家的高貴血脈,有一半流淌在李淵的血管中。
這樣一個世襲的貴族主動前來結交,還口口聲聲稱自己為大兄,讓李密如何不開心? 開心歸開心,李密還不至于立刻得意忘形。
什麼都不索要就輕易地答應李淵的結盟請求。
但來自長安的驚喜遠遠不止幾句好話,李密這廂剛一開口,使者立刻拿出了事先早已準備好的“誠意”。
為了表達唐公個人對李密的贊賞,李淵家族願意将半個河内郡,包括李密先前虎視眈眈的修武、安昌等地,立刻割讓給瓦崗軍。
6。
并且,李淵決定,以唐王,監國丞相的身份,糾集百官表李密為魏國公,上柱國,河南大總管。
表文已經送入皇宮交少帝楊侑用印,隻待兩家盟約一達成,便立刻可以派人将印绶送往瓦崗。
這,已經遠遠超過李密當初所求了。
盡管他心裡很清楚,所謂少帝楊侑不過是個傀儡皇帝,李淵此舉無非是學曹操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
盡管他心裡很清楚,如今天下光姓楊的皇帝就有三個,一個空頭的國公爵位其實未必怎麼值錢。
但有皇帝的欽封和沒皇帝的欽封就是不一樣。
至少從今往後,他這個魏公變成了貨真價實,不再是一夥強盜關起門來沐猴而冠。
此外,得到楊侑的欽封之後,下次再領兵與王世充相争,就可以說是奉旨讨伐奸佞。
洛陽城内數萬精兵連同他們頭上的皇帝楊侗都可被視為叛賊,而瓦崗軍則搖身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國家棟梁。
種種好處,李密根本沒法拒絕。
因此不顧魏征和裴仁基等人的反對,迅速答應了李淵的同盟請求。
而李淵也說話算話,不但痛快地将幾個縣的地圖和魏公印信送到了瓦崗,還順勢以皇帝楊侑的名義給李密下了一道旨意,責令他總管河南各地兵馬,盡早平定渑池以西,黃河以南的各路叛匪。
5。
簡直是剛犯困就有人送枕頭。
領了地圖和聖旨,李密立刻檢點瓦崗兵馬,以從李仲堅麾下俘虜并招降過來的悍将王君廓為鎮北将軍,河内郡守,帶兵兩萬,揮師殺向了修武。
然後,親領其他諸路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洛陽。
王世充領兵迎戰,在洛北被瓦崗軍殺得大敗。
虎贲郎将王辯奉命斷後,半柱香時間都沒堅持到,便被秦叔寶一槊刺于馬下。
程知節、單雄信、裴行俨等猛将各帶兵馬,如海浪一樣撲上前,殺得王世充根本站不住腳。
虧得天空突降大雨,才趁亂跑回了洛陽。
李密大喜,趁勢直逼東都。
金紫光祿大夫段達、民部尚書韋津出兵拒之。
剛一交手,段達所部的中軍兵馬就被秦叔寶單騎穿透。
把個段達吓得魂飛魄散,撒腿就跑。
韋津跑得稍慢了些,被程知節從背後追上,一記飛斧劈碎了腦袋。
一時間,東都岌岌可危。
王世充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班底,紛紛倒戈投向瓦崗軍。
李密麾下士卒人數轉眼膨脹到了三十多萬,風頭一時無兩。
消息傳開,窦建德立刻糾集徐元朗、朱璨等人上表勸進,勸李密盡早順應天意,登基稱帝。
想起窦建德上一封信的内容,李密笑了笑,拒絕了這個提議。
“這個窦建德,總想把别人架到火上烤!”打發走了使節之後,李密冷笑着說道。
1。
“前些日子剛剛把李老妪豎成箭靶子,現在又開始瞄上孤家。
就不想想憑着他那點道行,也能騙過本公的法眼?” 瓦崗軍最近發展得一帆風順,其中明顯有當初李密力排衆議,與唐王李淵聯盟的功勞在裡邊。
所以衆文臣武将也不願意掃李密的興,紛紛出言嘲諷窦建德目光短淺,異想天開。
李密聞聽,愈發新高彩烈,幹脆命人在中軍擺起宴席,慶賀連戰皆勝之功。
衆文武齊聲稱是,搬酒壇,搶座位亂個不停。
唯獨魏征不願意湊這個熱鬧,冷笑了幾聲,轉身而去。
這下,饒是李密氣量再大,也有些惱火了。
輕輕拍了下桌案,笑着喊道:“玄成要到哪裡去?何不留下來與大夥舉盞同樂?!” “有今天沒明日的酒,不喝也罷!”魏征頭也不回,丢下一句冷冰冰的話,繼續急走。
程知節正好交割了軍務從門外走進了,聽到魏征的氣話,楞了楞,伸手将其攔住,笑呵呵地勸道:“今朝且圖一醉麼?管他明天幹什麼?你們這些讀書人,想的就是太多!” 前後兩句話呼應起來,就像事先演練過的一般,嚴絲合縫。
把李密跟氣得兩眼烏青,發作也不是,不發作也不是,鼻孔中呼呼直冒白煙。
2。
右長史邴元真見狀,怕李密盛怒之下再與程知節等軍中宿将起了沖突,笑呵呵走上前,低聲勸道:“東都旦暮可下,此刻還計較先前的決定有何用途?不如集中全力滅了王世充這個心腹大患,然後再做其他考慮!” “長史之言甚是!正所謂開弓即無回頭箭。
我軍已經殺到了洛陽城外,豈有再改弦易轍的道理?不過玄成今日之舉也應了一句古話,君正而臣自直,為此,我等也當浮一大白!”邴元真的話音剛落,又一個容貌看上去及其猥亵的人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高聲提議。
這句話說得非常有水準,非但替魏征遮掩了過錯,而且把魏征的敗興之舉歸結為因李密持身嚴正而起。
登時令當事雙方都熄了火氣,相互看着咧嘴而笑。
唯獨程知節這個愣頭青,明明自己闖了禍卻毫無意識,見魏征臉上的笑容十分牽強,拉了拉對方衣袖,大聲問道:“怎麼了。
你們剛才說什麼呢。
這都是哪跟哪啊?” “沒你什麼事情!你少跟着摻和兩句比什麼都強!”秦叔寶和裴行俨一左一右,夾着程知節的胳膊将他扯進武将的坐席處。
這兩人一個是齊郡子弟的主心骨,另外一個是大将軍裴仁基的長子,在瓦崗軍中的位置都極其重要。
害得李密即便想借勢敲打程知節幾下,也不得不主動放棄。
7。
笑了笑,提高聲音說道:“玄成乃難得的铮臣,孤怎會真的惱他。
至于程将軍,更是難得懷有一顆赤子之心,孤要是因為幾句逆耳之言就責罰他,豈不是太小家子氣了!不提這些,舉盞,且盡今日之歡!” “盡今日之歡,為魏公壽!”衆人笑呵呵地附和。
魏征本不願意摻和,耐于邴元真和祖君彥的面子,才勉強坐了下來。
但一個人落落寡歡,與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