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問鼎(二)
關燈
小
中
大
擔賦稅的屯田點是洺州營在并入窦家軍之前就已經建立的,但其畢竟證明了“屯田養民”之策切實可行。
問鼎逐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過“屯田養民”,河北各郡必将成為窦家軍的霸業之資。
沒出意料的确沒出意料,可窦建德依舊感覺有點兒失落。
在給程名振的信中,他隻字沒提自己即将揮兵北上的計劃。
而從程名振的回信中的言辭來看,此子知道這個計劃後,肯定要出言反對。
宋正本、王伏寶、程名振,三個人加在一起,可是能代表窦家軍内部很大一批人了,窦建德不得不慎重考慮。
然而,博陵六郡的富庶程度和對窦家軍來說的戰略地位又在那明擺着,仿佛一團散發着甜香的蜂蜜,反複誘惑窦建德,‘來吃吧,來吃吧,一口就能将我吞下”,同時,守護蜂蜜的野蜂們卻在非常遙遠的地方忙忙碌碌,根本沒時間迅速趕回來。
想來想去,窦建德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既定計劃。
同時,為了保險起見,他讓孔德紹以自己的名義寫了一封信給李密,言辭間,将對方狠狠地捧了一通。
認為對方是天命所在,衆望所歸,早晚必建周公、召公那樣的事業。
同時,窦家軍也希望與瓦崗軍的關系更加深一步,彼此約為兄弟。
一家有難,另外一家不吝鼎力相助。
在信的末尾,孔德紹以後進弟子的口吻隐隐提了一句,李老妪攻下長安之後,鏟除奸佞,釋放宮女,分散楊廣行宮中的資财于民,種種舉動證明,其志必不會小。
作為天下英雄的主心骨,魏公請仔細斟酌。
這封信言語非常恭順,俨然把自己擺在了李密的晚輩位置上。
窦建德自己讀了一遍,立刻面紅如棗。
但他依舊非常爽快地在信上用了印,然後找了個既有些名望,又能說會道的儒生為使節,捧着它去出使瓦崗。
李密收到信後,哈哈大笑。
他沒想到窦建德是這麼有趣的一個人,竟然趕上門來拍自己的馬屁。
然而,窦建德在信中所包含的那點兒小心思豈能瞞過他的如炬慧眼?三言兩語将信使打發到驿館安歇後,李密立刻收起笑容,命人将自己的掌書記魏征找了過來。
魏征是随着武陽郡守元寶藏和汲郡太守張文琪二人一塊歸降瓦崗的。
徐茂公北上接手汲郡和黎陽倉後,為了避免李密在自己身邊安插眼線,索性将元寶藏、張文琪二人連同他們的下屬一并“禮送”到了瓦崗寨的老營。
李密新得了北海、齊郡等大片地盤,治下正缺幹吏。
因此很快就給元寶藏和張文琪委官,讓他們各自去替自己治理一郡。
卻因為欣賞魏征的文采,單獨把他留在了自己身邊擔任掌書記之職。
初來乍到便被委以重任,魏征對李密也知恩圖報。
每逢對方有問,必傾盡全力為其謀劃。
有時候二人意見相左,魏征甯可惹得李密不快,也要逼着對方采納自己的建議。
因此,李密心中對魏征的感覺是既敬又厭,敬其過人的能力和眼界,厭其不肯順從自己,不肯在衆人跟前給自己留顔面。
但遇到為難事時,依舊喜歡把魏征叫到身邊,私下裡詢問一二。
仔仔細細将窦建德的信看了一遍後,魏征眉頭緊皺,半晌之後依然沉吟不語。
“驅虎吞狼之策,玄成莫非沒看出來麼?”李密覺得很奇怪,看了一眼魏征,笑着提醒。
魏征輕輕欠了下身,眉頭依舊緊鎖,“窦建德想表達的意思很明顯,無非是想借助瓦崗軍的實力,一并對付李淵叔侄。
如果臣所料不差的話,最遲在霜降之前,窦建德定然要揮軍北上,奪取博陵,上谷等地。
” “你怎麼知道他圖謀的是博陵?”李密吃了一驚,滿臉的傷疤都聚到了一起,看上面目非常猙獰。
他這一臉傷疤,全是拜博陵大總管李仲堅所賜。
因此恨不得将對方剝皮敲骨。
如果窦建德明說自己要對付李仲堅的話,無論采取什麼方式,瓦崗軍都應幫他一幫。
“很簡單,不解除後顧之憂,窦建德便無法全力南進,與群雄争奪天下!”魏征點點頭,侃侃而談。
眼下的他與早先在武陽郡的他大不一樣。
變化之巨,幾乎可以用“脫胎換骨”四個字來形容。
如果說在武陽郡時,他還是個羽翼未豐的草雞的話,此刻的他,卻俨然是一頭鐵翼蒼鷹,揮臂便可搏擊天宇。
“為什麼是今年秋天?”李密想了想,覺得魏征說得很有道理,卻依舊将信将疑。
“主公可以細觀窦建德的起家痕迹,幾乎每一次發展壯大,都是借助時勢巨變,巧取豪奪。
久而久之,這已經成了窦某人行事的習慣。
根本不想憑借自身力量,一味地想渾水摸魚。
”魏征想了想,細細講解給李密聽。
“這厮,也就是個坑蒙拐騙的馕貨!”李密一撇嘴,鼻孔當中冷氣直冒。
無論是在出身方面,還是在為人處事方面,他都不大瞧得起窦建德這号草莽。
也就是瓦崗軍現在忙着攻取洛陽,無暇照顧河北。
否則,以一支偏師北上,足以令窦建德死無葬身之地! 魏征聳聳肩,搖頭補充。
“那厮粗鄙雖然粗鄙,卻是少有的擅長把握機會。
長城之戰,李淵叔侄名聲鵲起,實力卻大大受損。
因此,對付他們叔侄的最佳機會也就在這兩年。
博陵六郡又是有名的富庶,秋糧入庫後發起戰事,窦建德正好可以就糧與敵!”
問鼎逐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過“屯田養民”,河北各郡必将成為窦家軍的霸業之資。
沒出意料的确沒出意料,可窦建德依舊感覺有點兒失落。
在給程名振的信中,他隻字沒提自己即将揮兵北上的計劃。
而從程名振的回信中的言辭來看,此子知道這個計劃後,肯定要出言反對。
宋正本、王伏寶、程名振,三個人加在一起,可是能代表窦家軍内部很大一批人了,窦建德不得不慎重考慮。
然而,博陵六郡的富庶程度和對窦家軍來說的戰略地位又在那明擺着,仿佛一團散發着甜香的蜂蜜,反複誘惑窦建德,‘來吃吧,來吃吧,一口就能将我吞下”,同時,守護蜂蜜的野蜂們卻在非常遙遠的地方忙忙碌碌,根本沒時間迅速趕回來。
想來想去,窦建德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既定計劃。
同時,為了保險起見,他讓孔德紹以自己的名義寫了一封信給李密,言辭間,将對方狠狠地捧了一通。
認為對方是天命所在,衆望所歸,早晚必建周公、召公那樣的事業。
同時,窦家軍也希望與瓦崗軍的關系更加深一步,彼此約為兄弟。
一家有難,另外一家不吝鼎力相助。
在信的末尾,孔德紹以後進弟子的口吻隐隐提了一句,李老妪攻下長安之後,鏟除奸佞,釋放宮女,分散楊廣行宮中的資财于民,種種舉動證明,其志必不會小。
作為天下英雄的主心骨,魏公請仔細斟酌。
這封信言語非常恭順,俨然把自己擺在了李密的晚輩位置上。
窦建德自己讀了一遍,立刻面紅如棗。
但他依舊非常爽快地在信上用了印,然後找了個既有些名望,又能說會道的儒生為使節,捧着它去出使瓦崗。
李密收到信後,哈哈大笑。
他沒想到窦建德是這麼有趣的一個人,竟然趕上門來拍自己的馬屁。
然而,窦建德在信中所包含的那點兒小心思豈能瞞過他的如炬慧眼?三言兩語将信使打發到驿館安歇後,李密立刻收起笑容,命人将自己的掌書記魏征找了過來。
魏征是随着武陽郡守元寶藏和汲郡太守張文琪二人一塊歸降瓦崗的。
徐茂公北上接手汲郡和黎陽倉後,為了避免李密在自己身邊安插眼線,索性将元寶藏、張文琪二人連同他們的下屬一并“禮送”到了瓦崗寨的老營。
李密新得了北海、齊郡等大片地盤,治下正缺幹吏。
因此很快就給元寶藏和張文琪委官,讓他們各自去替自己治理一郡。
卻因為欣賞魏征的文采,單獨把他留在了自己身邊擔任掌書記之職。
初來乍到便被委以重任,魏征對李密也知恩圖報。
每逢對方有問,必傾盡全力為其謀劃。
有時候二人意見相左,魏征甯可惹得李密不快,也要逼着對方采納自己的建議。
因此,李密心中對魏征的感覺是既敬又厭,敬其過人的能力和眼界,厭其不肯順從自己,不肯在衆人跟前給自己留顔面。
但遇到為難事時,依舊喜歡把魏征叫到身邊,私下裡詢問一二。
仔仔細細将窦建德的信看了一遍後,魏征眉頭緊皺,半晌之後依然沉吟不語。
“驅虎吞狼之策,玄成莫非沒看出來麼?”李密覺得很奇怪,看了一眼魏征,笑着提醒。
魏征輕輕欠了下身,眉頭依舊緊鎖,“窦建德想表達的意思很明顯,無非是想借助瓦崗軍的實力,一并對付李淵叔侄。
如果臣所料不差的話,最遲在霜降之前,窦建德定然要揮軍北上,奪取博陵,上谷等地。
” “你怎麼知道他圖謀的是博陵?”李密吃了一驚,滿臉的傷疤都聚到了一起,看上面目非常猙獰。
他這一臉傷疤,全是拜博陵大總管李仲堅所賜。
因此恨不得将對方剝皮敲骨。
如果窦建德明說自己要對付李仲堅的話,無論采取什麼方式,瓦崗軍都應幫他一幫。
“很簡單,不解除後顧之憂,窦建德便無法全力南進,與群雄争奪天下!”魏征點點頭,侃侃而談。
眼下的他與早先在武陽郡的他大不一樣。
變化之巨,幾乎可以用“脫胎換骨”四個字來形容。
如果說在武陽郡時,他還是個羽翼未豐的草雞的話,此刻的他,卻俨然是一頭鐵翼蒼鷹,揮臂便可搏擊天宇。
“為什麼是今年秋天?”李密想了想,覺得魏征說得很有道理,卻依舊将信将疑。
“主公可以細觀窦建德的起家痕迹,幾乎每一次發展壯大,都是借助時勢巨變,巧取豪奪。
久而久之,這已經成了窦某人行事的習慣。
根本不想憑借自身力量,一味地想渾水摸魚。
”魏征想了想,細細講解給李密聽。
“這厮,也就是個坑蒙拐騙的馕貨!”李密一撇嘴,鼻孔當中冷氣直冒。
無論是在出身方面,還是在為人處事方面,他都不大瞧得起窦建德這号草莽。
也就是瓦崗軍現在忙着攻取洛陽,無暇照顧河北。
否則,以一支偏師北上,足以令窦建德死無葬身之地! 魏征聳聳肩,搖頭補充。
“那厮粗鄙雖然粗鄙,卻是少有的擅長把握機會。
長城之戰,李淵叔侄名聲鵲起,實力卻大大受損。
因此,對付他們叔侄的最佳機會也就在這兩年。
博陵六郡又是有名的富庶,秋糧入庫後發起戰事,窦建德正好可以就糧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