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東門(三)
關燈
小
中
大
參差不齊的兵器也沒經過任何協調組織,隻是一味地亂砍亂剁。
很多時候,後排流寇射出羽箭根本沒有飛越栅欄,便直接命中了前排流寇的脊背。
被誤傷未死的喽啰兵們則破口大罵,拎着兵器轉身回沖,将誤傷自己的袍澤打得抱頭鼠竄。
相對于流寇們毫無章法的攻擊,防守方的戰術則顯得整齊且有效。
在流寇距離殘城八十步左右,他們便開始以羽箭攔截。
竹制的輕箭殺傷力非常有限,喽啰們身上插着四、五隻雕翎還能在戰場上跑動的情況屢見不鮮。
但這種羽箭覆蓋戰術最大的殺傷力體現在對士氣的破壞上,大多數喽啰們都不具備帶傷作戰的勇氣。
往往挨了第一箭後沖鋒速度就會減半。
挨了第二箭後就會停下來擔心地檢視傷口。
很少有人連續挨了三箭後依舊毫不在乎的向前猛沖,但到了這時,他們的身體已經不像沒受傷前一樣靈活了。
隔着木栅欄,衆鄉勇可以非常順利地成全他們的勇敢。
匆匆搭建的木栅欄成了一道鬼門關,将活着的喽啰們死死地擋在了關外。
白蠟杆子纓槍與狹窄的栅欄縫隙配合起來相得益彰。
如果不是鄉勇們突然發傻發愣,以短兵器為主的流寇很難将樸刀斧頭遞到他們身上。
而鄉勇們隻需要看準栅欄縫隙後的葛衣,狠狠将手中的纓槍刺出去,旋即必有斬獲。
從朝陽初露又厮殺到日上三竿,除了在剛看清楚對手情形那一瞬,因為心生憐憫而蒙受了一次不小的損失外,其他時間内,戰場的局部優勢牢牢地掌控在鄉勇們手裡。
雙方的戰損比例非常懸殊,有幾輪厮殺中,配合越來越娴熟的衆鄉勇居然取得了殺敵五十餘,自損為零的巨大勝利。
但是,程小九的心情卻沒有因為短暫的勝利而高興得起來,特别是當對方的營地上空騰起一陣煙塵後,他的眼角居然控制不住地抽搐了樹下,好在當時戰鬥打得正激烈,才沒被弟兄們發覺他的慌亂。
煙塵是戰馬列隊跑動帶起來的。
那意味着張金稱麾下有騎兵!雖然從煙塵的規模上來看,騎兵的數量未必能超過一千,但是在館陶周圍的平坦曠野中,一千騎兵足以踏碎五千到八千鄉勇組成的防線。
更令人恐懼的是騎兵的長途奔襲能力。
戰馬在平原上小跑一個時辰的路程,足夠普通人步行走上大半天。
那同時也意味着館陶縣的官員和百姓根本就沒有棄城而走的機會,一旦他們失去城牆的保護,騎着戰馬的喽啰兵們會毫不客氣地從背後追上來,用橫刀将他們一個個砍殺于道。
“張金稱這個瘋子!”臉色煞白的董主簿破口大罵。
騎兵帶起的煙塵正向殘破的南城牆迫近,以騎兵攻城,這種戰術前無古人,今後也未必有來者。
然而木栅欄的高度是否能擋住戰馬一躍,着實令人不好說。
董主簿清楚地記得自己當初為了從中撈取油水,将栅欄的高度從九尺三寸偷偷削減到了八尺五寸。
省下的木料鐵釘錢至今還在家中的地窖藏着,一文都沒來得及花銷。
“戰馬來之不易,他未必舍得!”程小九皺着眉頭,對張金稱的目的做出如是判斷。
“我估計他出動騎兵隻是為了給自己人壯膽,順便打擊我軍士氣。
南城的殘牆還有半丈高,不事先鋪出一條魚梁道來,戰馬無法接近栅欄!” 仿佛為了印證他的判斷,土黃色的煙塵在卷入戰場後,便慢慢小了下去。
大約七百多匹高矮不同的戰馬排成一個五縱長隊,在距離城牆二百步左右的位置來回馳騁。
看到自家騎兵,正如螞蟻般聚集在城牆附近的大小喽啰們士氣大振,歡呼聲不絕于耳。
但他們的攻勢卻一點點減弱下去,最後将所有活着的人都撤離了城牆。
騎着戰馬的喽啰兵們身上穿着簡單的皮甲,手中的兵器也統一成了橫刀。
他們先是耀武揚威在城牆下兜了幾圈,然後慢慢整隊,慢慢變成了一個齊整的方陣。
緊跟着又是一通鼓響,招展的旌旗下,有名虎背熊腰的壯漢策馬沖出,風一樣馳騁到了木栅欄近前。
隔着大約五十步的距離,此人帶住坐騎,沖着全神戒備的衆鄉勇們大聲喊道:“誰是這裡的主事人,出來一下,我家大王有話對你說!” “出來,出來!不敢出來就是大姑娘養的!”吃了虧的喽啰兵們滿臉憤怒,七嘴八舌地在城外喧嘩。
“你們才都是大姑娘養的呢,沒有爹教導!” “沒爹管的才不走正道,好人不做偏偏去去當賊!”衆鄉勇大多出身于市井,嘴上的功夫一點兒不比手上的功夫差。
順着對方的話題回罵,登時将衆喽啰們氣得七竅生煙。
騎着戰馬的壯漢見自己一方在口頭上讨不到任何便宜,趕緊揮了揮手,将喽啰兵們的喧嘩聲壓了下去。
“請守城主将出來一見!張大王有話要說!”扯開嗓子,他繼續沖着木栅欄後的鄉勇們叫喊,中氣十足的聲音居然壓過了雙方發出的所有嘈雜。
身為臨時的行軍長史,程小九當然不能讓對方給小瞧了。
分開保護着自己的鄉勇,向前急走了幾步,沖着城外的壯漢抱拳施禮,“程某奉縣尊大人之命守衛南城。
壯士有什麼話,盡管跟程某說。
程某若是覺得還有道理,定然将你的話轉給縣尊大人!” 一番成熟老到的場
很多時候,後排流寇射出羽箭根本沒有飛越栅欄,便直接命中了前排流寇的脊背。
被誤傷未死的喽啰兵們則破口大罵,拎着兵器轉身回沖,将誤傷自己的袍澤打得抱頭鼠竄。
相對于流寇們毫無章法的攻擊,防守方的戰術則顯得整齊且有效。
在流寇距離殘城八十步左右,他們便開始以羽箭攔截。
竹制的輕箭殺傷力非常有限,喽啰們身上插着四、五隻雕翎還能在戰場上跑動的情況屢見不鮮。
但這種羽箭覆蓋戰術最大的殺傷力體現在對士氣的破壞上,大多數喽啰們都不具備帶傷作戰的勇氣。
往往挨了第一箭後沖鋒速度就會減半。
挨了第二箭後就會停下來擔心地檢視傷口。
很少有人連續挨了三箭後依舊毫不在乎的向前猛沖,但到了這時,他們的身體已經不像沒受傷前一樣靈活了。
隔着木栅欄,衆鄉勇可以非常順利地成全他們的勇敢。
匆匆搭建的木栅欄成了一道鬼門關,将活着的喽啰們死死地擋在了關外。
白蠟杆子纓槍與狹窄的栅欄縫隙配合起來相得益彰。
如果不是鄉勇們突然發傻發愣,以短兵器為主的流寇很難将樸刀斧頭遞到他們身上。
而鄉勇們隻需要看準栅欄縫隙後的葛衣,狠狠将手中的纓槍刺出去,旋即必有斬獲。
從朝陽初露又厮殺到日上三竿,除了在剛看清楚對手情形那一瞬,因為心生憐憫而蒙受了一次不小的損失外,其他時間内,戰場的局部優勢牢牢地掌控在鄉勇們手裡。
雙方的戰損比例非常懸殊,有幾輪厮殺中,配合越來越娴熟的衆鄉勇居然取得了殺敵五十餘,自損為零的巨大勝利。
但是,程小九的心情卻沒有因為短暫的勝利而高興得起來,特别是當對方的營地上空騰起一陣煙塵後,他的眼角居然控制不住地抽搐了樹下,好在當時戰鬥打得正激烈,才沒被弟兄們發覺他的慌亂。
煙塵是戰馬列隊跑動帶起來的。
那意味着張金稱麾下有騎兵!雖然從煙塵的規模上來看,騎兵的數量未必能超過一千,但是在館陶周圍的平坦曠野中,一千騎兵足以踏碎五千到八千鄉勇組成的防線。
更令人恐懼的是騎兵的長途奔襲能力。
戰馬在平原上小跑一個時辰的路程,足夠普通人步行走上大半天。
那同時也意味着館陶縣的官員和百姓根本就沒有棄城而走的機會,一旦他們失去城牆的保護,騎着戰馬的喽啰兵們會毫不客氣地從背後追上來,用橫刀将他們一個個砍殺于道。
“張金稱這個瘋子!”臉色煞白的董主簿破口大罵。
騎兵帶起的煙塵正向殘破的南城牆迫近,以騎兵攻城,這種戰術前無古人,今後也未必有來者。
然而木栅欄的高度是否能擋住戰馬一躍,着實令人不好說。
董主簿清楚地記得自己當初為了從中撈取油水,将栅欄的高度從九尺三寸偷偷削減到了八尺五寸。
省下的木料鐵釘錢至今還在家中的地窖藏着,一文都沒來得及花銷。
“戰馬來之不易,他未必舍得!”程小九皺着眉頭,對張金稱的目的做出如是判斷。
“我估計他出動騎兵隻是為了給自己人壯膽,順便打擊我軍士氣。
南城的殘牆還有半丈高,不事先鋪出一條魚梁道來,戰馬無法接近栅欄!” 仿佛為了印證他的判斷,土黃色的煙塵在卷入戰場後,便慢慢小了下去。
大約七百多匹高矮不同的戰馬排成一個五縱長隊,在距離城牆二百步左右的位置來回馳騁。
看到自家騎兵,正如螞蟻般聚集在城牆附近的大小喽啰們士氣大振,歡呼聲不絕于耳。
但他們的攻勢卻一點點減弱下去,最後将所有活着的人都撤離了城牆。
騎着戰馬的喽啰兵們身上穿着簡單的皮甲,手中的兵器也統一成了橫刀。
他們先是耀武揚威在城牆下兜了幾圈,然後慢慢整隊,慢慢變成了一個齊整的方陣。
緊跟着又是一通鼓響,招展的旌旗下,有名虎背熊腰的壯漢策馬沖出,風一樣馳騁到了木栅欄近前。
隔着大約五十步的距離,此人帶住坐騎,沖着全神戒備的衆鄉勇們大聲喊道:“誰是這裡的主事人,出來一下,我家大王有話對你說!” “出來,出來!不敢出來就是大姑娘養的!”吃了虧的喽啰兵們滿臉憤怒,七嘴八舌地在城外喧嘩。
“你們才都是大姑娘養的呢,沒有爹教導!” “沒爹管的才不走正道,好人不做偏偏去去當賊!”衆鄉勇大多出身于市井,嘴上的功夫一點兒不比手上的功夫差。
順着對方的話題回罵,登時将衆喽啰們氣得七竅生煙。
騎着戰馬的壯漢見自己一方在口頭上讨不到任何便宜,趕緊揮了揮手,将喽啰兵們的喧嘩聲壓了下去。
“請守城主将出來一見!張大王有話要說!”扯開嗓子,他繼續沖着木栅欄後的鄉勇們叫喊,中氣十足的聲音居然壓過了雙方發出的所有嘈雜。
身為臨時的行軍長史,程小九當然不能讓對方給小瞧了。
分開保護着自己的鄉勇,向前急走了幾步,沖着城外的壯漢抱拳施禮,“程某奉縣尊大人之命守衛南城。
壯士有什麼話,盡管跟程某說。
程某若是覺得還有道理,定然将你的話轉給縣尊大人!” 一番成熟老到的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