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南(二)
關燈
小
中
大
在周府家丁的喝斥下,被選中的力棒們亂哄哄地排成了五隊,輪番上前,背對着船舷彎下腰。
程小九、王二毛和另外十幾名幸運兒則四個人分成一組,從甲闆上擡起米袋來,逐一放到壯漢們的後背上。
每個米袋都有二百多斤,放到背上,立刻把人壓得來回晃悠。
命如雜草的力棒們不敢叫苦,咬緊牙關,頂着烈日,将米袋子背向早已等候在官道旁的馬車。
到了目的地還不算完工,他們得互相幫助着将背上的米袋子放到馬車中,從頭到尾擺放整齊了,才能領到一根救命的竹簽。
才來回走了兩、三趟,有人已經累得幾乎散了架子,蹲在路邊,大口大口地喘粗氣。
“好心腸”的誠伯對此很有經驗,命家丁取了兩個防火用的大木桶,個個都有水缸般粗細。
先向裡邊灑了指甲尖大小的一點點粗鹽,然後命人打了井水将木桶灌滿。
累得幾乎趴下的力棒們立刻湧上前來,像争瓊漿雨露般用手捧起鹽水便朝嘴裡灌。
待灌了個水飽,人也慢慢恢複了幾分精神,咬着牙,搖搖晃晃向碼頭捱去,繼續為下一根竹簽兒搏命。
程小九、王二毛等隻管給人卸貨上肩,每四個人卻要應付整整一隊漢子,幹起來也不輕松。
但想想那一鬥半米的工錢,大夥都咬緊牙關堅持。
甯可喘得眼前發黑,絕不敢讓人站在船舷旁等候。
饒是如此,監工的家丁依舊嫌大夥兒動作太慢,不停地用鞭子柄在衆人後背上敲敲打打,“麻利些,麻利些。
幹了幹不了,幹不了就下去,換想幹的人上來!一天一鬥半米呢,财神爺再有錢,也不會養活白吃飽兒!” “唉,唉!”“唉!诶!”挨了鞭子的人不敢還嘴,低聲下氣地答應。
一邊加快手上的動作,一邊期盼這一天早些結束。
可天上的日頭卻誠心跟人過不去,慢吞吞地就像蝸牛爬樹。
先前就已經爬到了半頭頂,眼看着一大船米都要被卸完了,居然還在樹梢上粘着。
日頭在天空中走得蹒跚,船上的熱度卻漲得一點兒都不慢。
汗珠從人的額頭上滴落下來,才與甲闆一接觸,便倏地一下不見了蹤影。
早已被歲月磨得起了厚厚老繭的腳掌此刻突然又有了感覺,每走一步,都如同踩在了火堆上。
白花花的河道,滾燙的甲闆和頭上的日光勾結起來,把整艘船做成了一個大竈台。
于船上賣力苦幹的人們,被汗濕透了衣服裹得緊緊的,胳膊和手中邊緣瀝瀝淅淅滴着水珠,就像一隻隻被蒸熟了的粽子。
除了王二毛之外,與程小九搭夥擡草袋的另外兩隻“粽子”全是館陶本地人。
其中一個圓臉漢子姓劉,另外一個脖子黑如車軸般的漢子姓史。
兩名壯漢自覺與兩個少年人搭伴做工吃了虧,擡袋子時總是稍稍搶先半拍發力。
表面上看似對程、王兩個少年的照顧,實際上卻因為搶先将裝米的草袋擡起了半寸,導緻袋中的稻米都向少年人一方傾斜,無形中占了一個大便宜。
程小九發現苗頭不對,趕緊暗中調整對策。
怎奈他與王二毛兩個入行時間太短,相互之間配合起來遠沒對面的夥伴娴熟。
暗中較量了好一會兒,非但沒能令對方就此收手,反而使得米袋傾斜的角度越來越大。
王二毛年齡剛過十四,身子骨和氣力都還沒有長足,四個人平均用力還得咬緊牙關硬挺,怎受得了對方偷奸耍滑?第一艘船剛剛卸完,他人已經有些撐不住了。
從第二艘船上擡起頭個草袋時腳軟了一下,惹得另外兩名同伴直拿白眼球翻他。
擡起第二個草袋時,他腳下又絆了一次蒜,站在他對面的史姓壯漢立刻豎起了眉毛,沖着其低聲抱怨道:“你小子悠着點兒,别一驚一乍的。
倘若害得大夥都都抻了胳膊,六鬥米的工錢找你要啊?!” “诶,诶!”王二毛不敢争辯,鼓着腮幫子使勁兒。
才走到船舷邊,左腳又是一軟,差點兒一頭栽進運河裡。
好在與他同一側搭檔的程小九力氣大,搶先一步将糧袋的兩個角都拉住了,才确保一袋糧食順當地擱在了背糧人的肩膀上。
“你們幾個幹什麼呢?”背糧人感覺到了身後力道的怪異,回頭看了看,一臉不滿。
“沒什麼,沒什麼,甲闆上汗太多,滑了腳!”程小九趕緊向對方賠笑,一邊作揖道歉,一邊拿眼睛四處逡巡。
好在幾名監工的家丁都走到别處去了,他這邊沒有人注意,讓王二毛僥幸逃過了一劫。
“程小哥,下回小心點兒。
老子的腰得留着養活一大家子人呢!”背糧者皺了皺眉頭,闆着臉教訓。
“放心,您放心。
下次看到您,我們加倍仔細!”程小九臉上的笑容更濃,仿佛欠了對
程小九、王二毛和另外十幾名幸運兒則四個人分成一組,從甲闆上擡起米袋來,逐一放到壯漢們的後背上。
每個米袋都有二百多斤,放到背上,立刻把人壓得來回晃悠。
命如雜草的力棒們不敢叫苦,咬緊牙關,頂着烈日,将米袋子背向早已等候在官道旁的馬車。
到了目的地還不算完工,他們得互相幫助着将背上的米袋子放到馬車中,從頭到尾擺放整齊了,才能領到一根救命的竹簽。
才來回走了兩、三趟,有人已經累得幾乎散了架子,蹲在路邊,大口大口地喘粗氣。
“好心腸”的誠伯對此很有經驗,命家丁取了兩個防火用的大木桶,個個都有水缸般粗細。
先向裡邊灑了指甲尖大小的一點點粗鹽,然後命人打了井水将木桶灌滿。
累得幾乎趴下的力棒們立刻湧上前來,像争瓊漿雨露般用手捧起鹽水便朝嘴裡灌。
待灌了個水飽,人也慢慢恢複了幾分精神,咬着牙,搖搖晃晃向碼頭捱去,繼續為下一根竹簽兒搏命。
程小九、王二毛等隻管給人卸貨上肩,每四個人卻要應付整整一隊漢子,幹起來也不輕松。
但想想那一鬥半米的工錢,大夥都咬緊牙關堅持。
甯可喘得眼前發黑,絕不敢讓人站在船舷旁等候。
饒是如此,監工的家丁依舊嫌大夥兒動作太慢,不停地用鞭子柄在衆人後背上敲敲打打,“麻利些,麻利些。
幹了幹不了,幹不了就下去,換想幹的人上來!一天一鬥半米呢,财神爺再有錢,也不會養活白吃飽兒!” “唉,唉!”“唉!诶!”挨了鞭子的人不敢還嘴,低聲下氣地答應。
一邊加快手上的動作,一邊期盼這一天早些結束。
可天上的日頭卻誠心跟人過不去,慢吞吞地就像蝸牛爬樹。
先前就已經爬到了半頭頂,眼看着一大船米都要被卸完了,居然還在樹梢上粘着。
日頭在天空中走得蹒跚,船上的熱度卻漲得一點兒都不慢。
汗珠從人的額頭上滴落下來,才與甲闆一接觸,便倏地一下不見了蹤影。
早已被歲月磨得起了厚厚老繭的腳掌此刻突然又有了感覺,每走一步,都如同踩在了火堆上。
白花花的河道,滾燙的甲闆和頭上的日光勾結起來,把整艘船做成了一個大竈台。
于船上賣力苦幹的人們,被汗濕透了衣服裹得緊緊的,胳膊和手中邊緣瀝瀝淅淅滴着水珠,就像一隻隻被蒸熟了的粽子。
除了王二毛之外,與程小九搭夥擡草袋的另外兩隻“粽子”全是館陶本地人。
其中一個圓臉漢子姓劉,另外一個脖子黑如車軸般的漢子姓史。
兩名壯漢自覺與兩個少年人搭伴做工吃了虧,擡袋子時總是稍稍搶先半拍發力。
表面上看似對程、王兩個少年的照顧,實際上卻因為搶先将裝米的草袋擡起了半寸,導緻袋中的稻米都向少年人一方傾斜,無形中占了一個大便宜。
程小九發現苗頭不對,趕緊暗中調整對策。
怎奈他與王二毛兩個入行時間太短,相互之間配合起來遠沒對面的夥伴娴熟。
暗中較量了好一會兒,非但沒能令對方就此收手,反而使得米袋傾斜的角度越來越大。
王二毛年齡剛過十四,身子骨和氣力都還沒有長足,四個人平均用力還得咬緊牙關硬挺,怎受得了對方偷奸耍滑?第一艘船剛剛卸完,他人已經有些撐不住了。
從第二艘船上擡起頭個草袋時腳軟了一下,惹得另外兩名同伴直拿白眼球翻他。
擡起第二個草袋時,他腳下又絆了一次蒜,站在他對面的史姓壯漢立刻豎起了眉毛,沖着其低聲抱怨道:“你小子悠着點兒,别一驚一乍的。
倘若害得大夥都都抻了胳膊,六鬥米的工錢找你要啊?!” “诶,诶!”王二毛不敢争辯,鼓着腮幫子使勁兒。
才走到船舷邊,左腳又是一軟,差點兒一頭栽進運河裡。
好在與他同一側搭檔的程小九力氣大,搶先一步将糧袋的兩個角都拉住了,才确保一袋糧食順當地擱在了背糧人的肩膀上。
“你們幾個幹什麼呢?”背糧人感覺到了身後力道的怪異,回頭看了看,一臉不滿。
“沒什麼,沒什麼,甲闆上汗太多,滑了腳!”程小九趕緊向對方賠笑,一邊作揖道歉,一邊拿眼睛四處逡巡。
好在幾名監工的家丁都走到别處去了,他這邊沒有人注意,讓王二毛僥幸逃過了一劫。
“程小哥,下回小心點兒。
老子的腰得留着養活一大家子人呢!”背糧者皺了皺眉頭,闆着臉教訓。
“放心,您放心。
下次看到您,我們加倍仔細!”程小九臉上的笑容更濃,仿佛欠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