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亂入京
關燈
小
中
大
瞧他凝重地看着自己,曹操的去意漸漸打消,慢吞吞道:“本初……我勸你慎重。
” “大家坐下講話,坐下講話吧!”何進趕緊打圓場,“本初,我看大家也沒弄明白,你詳細說說你的辦法。
” 袁紹落座,娓娓道來:“十常侍所恃乃車騎将軍與舞陽君也,此母子進言于太後,故太後不能決斷。
為今之計,以雄兵入關,逼近洛陽,遍插旌旗,口稱清君側誅宦官。
皇上尚幼,太後女流,聞聽此訊必然驚怖,誅宦官以退重兵。
況朝廷官員聞訊亦有取舍,必進言太後誅殺佞臣,此一箭雙雕也!” 說着他從袖中取出河南地輿圖與三輔黃圖來,展開指指點點道:“如今丁原轉任武猛都尉,他的兵最近,可令他率部渡河至孟津舉火示警大造聲勢。
此若不成,可再發并州兵,董卓尚未赴任,可命坐鎮并州的西園司馬張楊、并州從事張遼舉兵南下,至河南之地。
” “他們這些胡人兵來了,京師安危怎麼确保?”王謙插嘴道。
“這不妨,我與孟德等幾位校尉以及北軍列營各自戒備。
”袁紹輕松地笑笑,“其實都是商量好的,大家做戲罷了,不會有亂子。
” 曹操點點頭道:“戒備京師沒有問題,可要是到時候太後還不能應允呢?” “沒關系,咱們可以再多發幾路兵。
”袁紹指着地圖,“鮑信在濟北,讓他也發兵前來。
東郡太守橋瑁,乃橋玄族侄,這個人頗可信賴,叫他領兵屯駐成臯,顯耀兵勢。
王匡賢弟久往東州,給他一份手劄,叫他到泰山郡發其強弩作修備狀,佯作鮑信、橋瑁之後援。
最後南發在丹陽辦事的毌丘毅,讓他自南來;修書給自涼州往并州赴任的董卓,讓他從西面來。
這樣東南西北四面起兵,太後一定會害怕的,隻要她一害怕,這件事就算成了。
”袁紹說完喘了一口大氣,“誅殺完宦官,咱們再各自修書叫他們罷兵。
” “要是他們不肯退呢?”曹操接着問,“尤其是丁原、董卓這兩個老兵痞,他們的部下都是胡人,不是容易調遣的。
” “這個倒也無妨,他們兩人若是到了洛陽也是互相節制,到時候讓咱們的幾路兵馬也進來。
”袁紹回頭看了看逄紀,“正如逄賢弟所言,都來了他們就不敢鬧了。
孟德,咱倆手中也有兵啊!咱們幾個加上北軍,難道害怕他們臨時反水?” 何進這會兒笑了:“對,如此行事至少我和我妹子不傷和氣。
我看這辦法好!” 曹操心道:“好什麼呀?這不成了烽火戲諸侯了嗎?國家的兵馬是為了保國安民的,為了你們兄妹搞這樣荒唐的鬧劇,你把我們這些将領當什麼了?”他原先覺得何進可憐,自這一刻起,突然覺得這個人可恨,那種無能和優柔寡斷太令人厭惡! 袁紹見他們不言語,又笑着補充道:“大家不必緊張,這些路人馬到不了洛陽。
就比如這董卓,他現在遠在三輔之外,督着大隊人馬行進緩慢。
咱們現在發書,等他到這兒,事情恐怕早完了!” 曹操還是笑不出來,看看在座的諸人,王謙、何颙、崔鈞皆低頭不語,大家的心裡還是沒底呀! “大将軍,速速決斷吧!”逄紀趁熱打鐵。
“好吧,”何進倒是信心滿滿了,“這裡面的事情我也不太明白……王長史,你就順着本初的意思去辦吧!” “諾。
”王謙起身應道,“不過大将軍,這件事似乎不能以朝廷的名義調遣吧。
” “當然不能啊!”袁紹一挑眉毛,“明發诏書豈不是全告訴太後了?就以大将軍的受劄印玺行事吧。
” 王謙是長史,職責所在,醜話必須說在前面:“沒有朝廷的诏命就私自調兵,一旦出了亂子,這個責任誰擔呢?” 何進似乎已經放寬了心:“哎呀,這件事就這麼辦吧!也拖了這麼久了,早弄妥了,我也好睡個踏實覺。
”
” “大家坐下講話,坐下講話吧!”何進趕緊打圓場,“本初,我看大家也沒弄明白,你詳細說說你的辦法。
” 袁紹落座,娓娓道來:“十常侍所恃乃車騎将軍與舞陽君也,此母子進言于太後,故太後不能決斷。
為今之計,以雄兵入關,逼近洛陽,遍插旌旗,口稱清君側誅宦官。
皇上尚幼,太後女流,聞聽此訊必然驚怖,誅宦官以退重兵。
況朝廷官員聞訊亦有取舍,必進言太後誅殺佞臣,此一箭雙雕也!” 說着他從袖中取出河南地輿圖與三輔黃圖來,展開指指點點道:“如今丁原轉任武猛都尉,他的兵最近,可令他率部渡河至孟津舉火示警大造聲勢。
此若不成,可再發并州兵,董卓尚未赴任,可命坐鎮并州的西園司馬張楊、并州從事張遼舉兵南下,至河南之地。
” “他們這些胡人兵來了,京師安危怎麼确保?”王謙插嘴道。
“這不妨,我與孟德等幾位校尉以及北軍列營各自戒備。
”袁紹輕松地笑笑,“其實都是商量好的,大家做戲罷了,不會有亂子。
” 曹操點點頭道:“戒備京師沒有問題,可要是到時候太後還不能應允呢?” “沒關系,咱們可以再多發幾路兵。
”袁紹指着地圖,“鮑信在濟北,讓他也發兵前來。
東郡太守橋瑁,乃橋玄族侄,這個人頗可信賴,叫他領兵屯駐成臯,顯耀兵勢。
王匡賢弟久往東州,給他一份手劄,叫他到泰山郡發其強弩作修備狀,佯作鮑信、橋瑁之後援。
最後南發在丹陽辦事的毌丘毅,讓他自南來;修書給自涼州往并州赴任的董卓,讓他從西面來。
這樣東南西北四面起兵,太後一定會害怕的,隻要她一害怕,這件事就算成了。
”袁紹說完喘了一口大氣,“誅殺完宦官,咱們再各自修書叫他們罷兵。
” “要是他們不肯退呢?”曹操接着問,“尤其是丁原、董卓這兩個老兵痞,他們的部下都是胡人,不是容易調遣的。
” “這個倒也無妨,他們兩人若是到了洛陽也是互相節制,到時候讓咱們的幾路兵馬也進來。
”袁紹回頭看了看逄紀,“正如逄賢弟所言,都來了他們就不敢鬧了。
孟德,咱倆手中也有兵啊!咱們幾個加上北軍,難道害怕他們臨時反水?” 何進這會兒笑了:“對,如此行事至少我和我妹子不傷和氣。
我看這辦法好!” 曹操心道:“好什麼呀?這不成了烽火戲諸侯了嗎?國家的兵馬是為了保國安民的,為了你們兄妹搞這樣荒唐的鬧劇,你把我們這些将領當什麼了?”他原先覺得何進可憐,自這一刻起,突然覺得這個人可恨,那種無能和優柔寡斷太令人厭惡! 袁紹見他們不言語,又笑着補充道:“大家不必緊張,這些路人馬到不了洛陽。
就比如這董卓,他現在遠在三輔之外,督着大隊人馬行進緩慢。
咱們現在發書,等他到這兒,事情恐怕早完了!” 曹操還是笑不出來,看看在座的諸人,王謙、何颙、崔鈞皆低頭不語,大家的心裡還是沒底呀! “大将軍,速速決斷吧!”逄紀趁熱打鐵。
“好吧,”何進倒是信心滿滿了,“這裡面的事情我也不太明白……王長史,你就順着本初的意思去辦吧!” “諾。
”王謙起身應道,“不過大将軍,這件事似乎不能以朝廷的名義調遣吧。
” “當然不能啊!”袁紹一挑眉毛,“明發诏書豈不是全告訴太後了?就以大将軍的受劄印玺行事吧。
” 王謙是長史,職責所在,醜話必須說在前面:“沒有朝廷的诏命就私自調兵,一旦出了亂子,這個責任誰擔呢?” 何進似乎已經放寬了心:“哎呀,這件事就這麼辦吧!也拖了這麼久了,早弄妥了,我也好睡個踏實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