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灰意冷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天清晨,曹操找來樓異吩咐他速往京師。
“紋石的差事不能再耗着了,你去把張京叫回來,台縣的公務還等他處理呢。
叫那些民夫都散了吧,留幾個人看料也就夠了。
” “諾。
小的這就去準備。
” “慢着!”曹操從袖中掏出一份奏章,“這個你替我遞往省中。
” “諾。
”樓異伸手來接,曹操卻死死攥住,道:“你聽好了,這是個要緊的東西,遞交前萬萬不可讓我爹知曉。
另外,辦完事你不要急着離開,這份奏章有什麼反應,你替我打聽清楚了再回來複命。
” “小的明白。
”樓異不敢多問。
曹操這才松手,看着他亦步亦趨退下去。
這份奏章的内容是為十八年前黨人首領陳蕃、窦武鳴冤。
現在黨人雖赦,但冤死的陳蕃尚未平反昭雪。
現在宦官與黨人雖矛盾重重,但都是暗流相鬥未曾表露,而陳蕃之事是朝廷萬萬不能提起的禁忌。
曹操這份奏章字字斟酌,從自己禁斷淫祀談起,論及陳蕃在青州的舊事,最後立言道“陳、武等正直而見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公然要求恢複陳蕃、窦武的名譽。
這一份奏章遞上去,必然要鬧出一場大風波來。
曹操這樣做已經是不計後果放手一搏了。
一旦成功自己便可以大長正氣享譽士林,但若是失敗就會跟王允、徐璆一樣下場,甚至還有性命之虞。
就在這種前途未蔔的期待中熬過了七天,京師卻一點兒風聲都沒有,仿佛這份激烈的奏章投到了死水裡。
曹操焦急期盼着洛陽的消息,等啊等,樓異、張京沒等來,等來的卻是秦宜祿! 如今的秦宜祿已經不是曹家的仆人了,誰料他身着錦緞比跟自己時更光鮮了。
他被差役引進府内,見了曹操跪倒便拜:“小的秦宜祿拜見曹大人。
” 曹大人?當年張嘴一個爺、閉嘴一個爺,如今卻叫自己曹大人,曹操心裡不是滋味,冷冷道:“你現在混得可好?” “托您老的福,小的回到洛陽不敢面見令尊大人。
”秦宜祿的口氣已經十分疏遠,又面有得意之色,“萬般無奈之際,小的投到河南尹何大人府中為仆了。
” “何苗!?”曹操順口驚呼出來,他沒想到秦宜祿會委身這個人府中:何苗乃何後的同母弟弟,雖為二國舅,卻與憨厚善良的何進大不相同,是十常侍張讓、趙忠的死黨。
秦宜祿投到何苗手下,豈不是将自己當年所有事情都端給宦官了嗎? 秦宜祿似乎就是想讓曹操害怕,故意挖苦道:“曹大人,您當着小的面直呼我家大人的名諱,未免失禮了吧?” “是是是,本官口誤了。
”即便心裡膩歪,曹操還是得道歉。
“前兩日,大人有一份奏章遞入省中吧?” 曹操頭上汗涔涔的,突然一句話都答不出來。
秦宜祿讪笑道:“可惜您的大筆華翰未能打動聖聽。
奏章所言之事皇上不準,根本沒有廷議,僅交與三公看了看。
可憐呀,隻因為您這份奏章,又牽連死三位老臣呀!” “你說什麼?” “當朝司徒陳耽力挺您的奏議,忤逆天子獲罪。
谏議大夫劉陶保奏陳耽不成,上殿謗君。
結果兩人一同下獄,張讓當天晚上就派人把他們毒死了。
” 曹操臉色蒼白。
劉陶、陳耽都是曾經位列公台的老臣,這樣無聲無息就被十常侍害死了,而這件事竟是因為自己的一番奏章引發的。
“您不忍了?”秦宜祿笑得更加猖狂,“還沒完呢。
老楊賜久染重病,聞知劉、陳二公斃命,當即疾發而亡!” “楊公他老人家也……”曹操如鲠在喉,他徹底被這個以前對他唯命是從的奴才擊敗了。
楊賜是朝廷正直之臣的脊梁,他一倒朝廷的正氣也就徹底湮滅了。
“您猜猜誰當了太尉
“紋石的差事不能再耗着了,你去把張京叫回來,台縣的公務還等他處理呢。
叫那些民夫都散了吧,留幾個人看料也就夠了。
” “諾。
小的這就去準備。
” “慢着!”曹操從袖中掏出一份奏章,“這個你替我遞往省中。
” “諾。
”樓異伸手來接,曹操卻死死攥住,道:“你聽好了,這是個要緊的東西,遞交前萬萬不可讓我爹知曉。
另外,辦完事你不要急着離開,這份奏章有什麼反應,你替我打聽清楚了再回來複命。
” “小的明白。
”樓異不敢多問。
曹操這才松手,看着他亦步亦趨退下去。
這份奏章的内容是為十八年前黨人首領陳蕃、窦武鳴冤。
現在黨人雖赦,但冤死的陳蕃尚未平反昭雪。
現在宦官與黨人雖矛盾重重,但都是暗流相鬥未曾表露,而陳蕃之事是朝廷萬萬不能提起的禁忌。
曹操這份奏章字字斟酌,從自己禁斷淫祀談起,論及陳蕃在青州的舊事,最後立言道“陳、武等正直而見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公然要求恢複陳蕃、窦武的名譽。
這一份奏章遞上去,必然要鬧出一場大風波來。
曹操這樣做已經是不計後果放手一搏了。
一旦成功自己便可以大長正氣享譽士林,但若是失敗就會跟王允、徐璆一樣下場,甚至還有性命之虞。
就在這種前途未蔔的期待中熬過了七天,京師卻一點兒風聲都沒有,仿佛這份激烈的奏章投到了死水裡。
曹操焦急期盼着洛陽的消息,等啊等,樓異、張京沒等來,等來的卻是秦宜祿! 如今的秦宜祿已經不是曹家的仆人了,誰料他身着錦緞比跟自己時更光鮮了。
他被差役引進府内,見了曹操跪倒便拜:“小的秦宜祿拜見曹大人。
” 曹大人?當年張嘴一個爺、閉嘴一個爺,如今卻叫自己曹大人,曹操心裡不是滋味,冷冷道:“你現在混得可好?” “托您老的福,小的回到洛陽不敢面見令尊大人。
”秦宜祿的口氣已經十分疏遠,又面有得意之色,“萬般無奈之際,小的投到河南尹何大人府中為仆了。
” “何苗!?”曹操順口驚呼出來,他沒想到秦宜祿會委身這個人府中:何苗乃何後的同母弟弟,雖為二國舅,卻與憨厚善良的何進大不相同,是十常侍張讓、趙忠的死黨。
秦宜祿投到何苗手下,豈不是将自己當年所有事情都端給宦官了嗎? 秦宜祿似乎就是想讓曹操害怕,故意挖苦道:“曹大人,您當着小的面直呼我家大人的名諱,未免失禮了吧?” “是是是,本官口誤了。
”即便心裡膩歪,曹操還是得道歉。
“前兩日,大人有一份奏章遞入省中吧?” 曹操頭上汗涔涔的,突然一句話都答不出來。
秦宜祿讪笑道:“可惜您的大筆華翰未能打動聖聽。
奏章所言之事皇上不準,根本沒有廷議,僅交與三公看了看。
可憐呀,隻因為您這份奏章,又牽連死三位老臣呀!” “你說什麼?” “當朝司徒陳耽力挺您的奏議,忤逆天子獲罪。
谏議大夫劉陶保奏陳耽不成,上殿謗君。
結果兩人一同下獄,張讓當天晚上就派人把他們毒死了。
” 曹操臉色蒼白。
劉陶、陳耽都是曾經位列公台的老臣,這樣無聲無息就被十常侍害死了,而這件事竟是因為自己的一番奏章引發的。
“您不忍了?”秦宜祿笑得更加猖狂,“還沒完呢。
老楊賜久染重病,聞知劉、陳二公斃命,當即疾發而亡!” “楊公他老人家也……”曹操如鲠在喉,他徹底被這個以前對他唯命是從的奴才擊敗了。
楊賜是朝廷正直之臣的脊梁,他一倒朝廷的正氣也就徹底湮滅了。
“您猜猜誰當了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