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複陳國

關燈
初定,咱們就不至于三面受敵,可以放手對付陳郡、汝南兩處。

    依你之見呢,公偉兄?”朱儁翹着小胡子一笑:“汝南太守趙謙兵敗已久,這一處最不好打。

    依我說咱們不妨學一學孟德,先易後難,兵發陳國,挫挫他們的銳氣。

    ” “好!”曹操早已迫不及待,“末将願帶三千騎為先鋒,直搗陳國。

    ”哪知朱儁、皇甫嵩沒有理睬他,兩人神秘地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

    曹操甚是詫異:“末将……哪裡不對嗎?” “曹家小子,你是不是看我們倆老骨頭升了官,眼紅了?也想立大功掙個侯位呀?”朱儁玩笑道。

     “晚生不敢。

    二位大人是不是已有破敵妙計?” 朱儁捋着小胡子:“不錯。

    天底下哪裡有人造反都要速速救援,唯有這陳國地方奇,咱們去得越慢越好。

    ” “哦?” “這陳國陳縣藏着一員無敵将,可是他脾氣怪,兵又太少。

    咱們若不把他逼急了,他絕不肯輕易顯露本領的。

    但隻要他一出手,反賊頃刻倒戈而降。

    ” 曹操不敢相信:“真有這等事?您不會是玩笑吧?” “孟德,軍中無戲言嘛。

    ”朱儁故作神秘,“明日卯時點兵出發,三日内進軍陳國,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曹操聽他道三日,豈有如此緩慢的救援?回頭看看皇甫嵩,見他也是默默點頭笑而不言。

     自第二日出兵起,曹操的眼睛就不夠用了。

    他安排樓異代他統率三千騎,自己卻一會兒跟着皇甫嵩、一會兒纏着朱儁。

    時時刻刻觀察着他們如何調兵遣将、如何選擇地方安營紮寨。

    他明白,大局扭轉,黃巾軍的失敗已是指日可待,必須要在這段時間裡,盡量多地把皇甫嵩與朱儁的用兵經驗挖掘過來。

     皇甫嵩心粗不理會,朱儁卻早看穿曹操的心思,幹脆把他留在自己身邊聽用,順便教他許多帶兵之道。

    所幸行軍不急,就這樣,不論是行進紮營,還是巡營用飯,這一個老頭、一個青年,倆矮個子将軍總是形影不離。

    兩天後,官軍眼看已到陳國陳縣地界,又一場戰鬥要開始了。

     曹操命令軍兵紮下大營,埋鍋造飯,簡單巡查一番便又跑到朱儁的中軍大帳裡。

     “你這小子也真是的,飯都要在我營裡蹭。

    ” 曹操一笑:“老将軍您治軍有方,飯食做的也比我們那裡香!” 果不其然,戰飯做罷,庖人都曉得他必到,幹脆端了兩份進來。

    看見吃食,曹操突然有了一個疑問,端着碗呆呆問道:“我跟随皇甫老将軍時,覺得他愛兵如子,每次安營紮寨,他總是等将官安排已定才搭設自己的中軍大帳。

    用飯的時候,也是等大家都分發已畢,才自己吃飯。

    可是您為什麼卻是第一個吃第一個喝呢?” 話未講完,曹操不禁笑了——隻見朱儁把頭壓得老低,埋頭往嘴裡扒拉吃的,後來連筷子都嫌費事了,伸手抓起一塊餅撕咬着,可能小老頭的牙不太好了,歪着腦袋使勁扯——那副尊容曹操看了兩天還是忍俊不止。

    原來這朱儁吃飯比打仗還幹脆,少時間如風卷殘雲般把吃食消滅得幹幹淨淨。

    接過親兵遞來的水呷了一口,見曹操抿嘴竊笑,便道:“你小子笑什麼?瞧我這吃相滑稽嗎?” “不敢……不敢……”話雖這樣說,曹操卻差點兒樂出聲。

     “哎呀!你小子是大官子弟,自小錦衣玉食,享福享慣了。

    可你知道我是什麼出身嗎?我家乃一介寒門,我還沒記事的光景我爹就死了,全靠着老娘織布為生。

    别說填飽肚子,有飯吃就不錯。

    ”朱儁咂麼着舌頭,自嘲道:“你剛才問,為什麼我總是率先用餐。

    你想想,那皇甫嵩乃是西州望族,他伯父皇甫規、父親皇甫節都是赫赫威名的大将,自幼家境殷實也吃過見過。

    我沒出息,比他嘴急呀!” “您不要玩笑,我是真心想知道為什麼。

    您老人家也不是不愛兵呀,為什麼好事總是搶在兵将前面,皇甫将軍為什麼總是最後想到自己?我想其中必有奧妙。

    ” 朱儁正了正顔色,翹着七根朝上八根朝下的小胡子道:“你小子以為那僅僅是愛兵的舉動?皇甫義真治軍,用的乃是‘止欲将’之道。

    ” “何為‘止欲将’,願聞其詳。

    ” “太公《六韬》有雲‘軍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軍不舉火,将亦不舉,名曰止欲将’你沒聽說過吧?” 曹操從第一次見到朱儁就覺得這個人很奇怪,此刻瞧他引經據典更覺得莫名其妙,放下碗筷拱手道:“望前輩指點迷津。

    ” “别那麼裝模作樣的,吃你的,我一講你馬上就明白了。

    所謂止欲将為的不僅僅是在軍兵之中樹立好名聲,更為的是身體力行。

    他皇甫義真也一把年紀喽,真要是沖鋒在前恐怕沒有當年的本事了。

    所以要想辦法身體力行,親自體驗一下饑渴、勞累的感覺,這樣他才能掂量出當兵的還有多大的體力。

    ”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