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露疏遠

關燈
别看我年紀不大,這府裡還沒有幾個仆人比我資曆老呢……”說着話,他閃開一條腿,“您看看那個抱着東西的蒼頭,别看歲數大,新來的!那都得聽我吩咐。

    ” 曹操還真擡了一下頭,不看則已,一看便吃驚非小——那不是何颙嗎?不會有錯,那身姿那相貌……哎呀,伯求兄的頭發一半多都白了呀!有心叫住相認,但是不能叫這看門的知道他身份。

    轉眼間,何颙抱着一個包裹穿二門而入,根本沒注意門後有人蹲着。

     曹操一陣氣憤,明明伯求兄已經喬裝進京,就藏在府裡,袁紹他們為什麼要欺瞞自己。

    就算我是曹嵩之子,是宦豎遺醜,可我畢竟救過伯求兄,與他交心換命,這都不能博得你袁本初的信任嗎?看來在你們眼中,我還隻是個宦豎遺醜……就是從那一刻起,曹操對袁紹的友誼出現了第一道裂痕。

     “來啦!來啦!”那家丁低聲嘀咕道。

     曹操大喜,站起身整理好冠戴衣服,咳嗽一聲,裝模作樣從門後面溜達出來,迎着朱儁:“哎呀!這不是朱大人嗎?晚生給您施禮了。

    ” 朱儁見是曹操,喜滋滋翹起小胡子:“這不是曹家小子嗎?你也來袁府走動。

    ” “是呀,真巧啊!又遇上您了。

    ” “這倒是。

    ” 見朱儁背着手往外走,曹操就一旁随着。

    他個子本就不高,朱儁比他還矮半頭,曹操得彎腰擡頭才顯得恭敬:“朱大人,那日多蒙您老的指教。

    ” “哦?”朱儁一愣,“我指教你什麼了?” “您說胡廣老太傅英氣十足我才明白過來。

    ”曹操已經編好了一套說辭,“雖然他老人家有失耿介,但是梁冀之亂、王甫之惡,朝廷上下慌亂,若不是他老人家保持中庸代理國政,那偌大的朝廷不就沒人主事了嗎?” “嗯,對。

    ” “其實為臣子者有時候是有些非議之舉,但都是迫于無奈,但凡能有利國家何必計較其行為如何呢?”曹操故意把這句話說得響響亮亮。

    其實他自從那日遇到朱儁,一直在暗地裡打聽朱儁的履曆往事。

    得知朱儁其人有一短處,早年在會稽為從事,當時正是名将尹端為太守,逢許韶造反,尹端鎮壓不力被定罪論死。

     其實那是朝廷調度之過,并非是老将軍之誤,朱儁為了救人以重賄上下運動,買通宦官、督郵平息此事。

    人是救了,但因為手段不當甚受同僚非議,反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污點。

    曹操就是利用這一點,在家編好了這席話,早暗自演練過多少次,表面上是說胡廣,實際上是要投其所好拍馬屁。

     朱儁聽罷果然大喜,捋着七根朝上八根朝下的小胡子:“對對對!你小子有見識,這話說到我心坎裡去了,可不是嘛!” 說話間已經出了袁府,曹操是騎馬來的,見朱儁上車,顧不得上自己的馬,趕忙搶上前為他掀起車簾。

     “哎呀,太周到了。

    ”朱儁高高興興上了車,回頭道,“你小子很對我的脾氣,有空到我家裡坐坐,咱們聊聊天啊。

    ” 曹操要的就是他這句話,趕緊應承:“我一定去。

    晚生還要向您請教用兵之道。

    ”朱儁一擺手:“學無先後,達者為師。

    提請教二字我就不敢當了。

    ” “您老謙讓。

    ”曹操接着奉承。

     “不說了,我得趕緊走!楊公剛得了一個大孫子,起名叫楊修。

    叫我過去喝喜酒呢!改天你有空一定來,咱們再好好聊。

    ”朱儁說罷示意車夫趕緊走。

     “恭送朱大人。

    ”曹操作揖相送。

     這幾句話還真把朱儁說美了,車行出去老遠,他竟還伸手沖着曹操道别。

    直等到馬車轉彎而去,曹操才直起腰來,從馬樁解下自己的坐騎,樂呵呵上了馬。

    計謀得逞,一帆風順,幾句話就跟朱儁套上硬關系了,看來機會還是要自己争取啊!但是行出去不久,他想起何颙的事情,又一陣怅然。

     俗話說失意莫低頭,曹操信馬由缰低着腦袋往前走。

     無獨有偶,恰好對面有一個行人抱着竹簡也正失魂落魄似的低着腦袋。

    兩人迎面走來,誰也沒有注意到對方,竟撞在了一起。

    曹操和那人互道抱歉,閃身而去。

    恐怕曹操當時沒有想到,與他相撞的這個人竟是引發天下大亂的始作俑者。

     他的名字叫唐周,所抱的竹簡便是舉報太平道謀反的告密文書。

    雖然楊賜、劉陶等大臣都為防患未然做了努力,無奈昏君劉宏不納忠言。

     該來的還是來了,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二月,黃巾之亂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