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露疏遠

關燈
曹操擡頭看着袁逢家高大的府門,公侯世家果然是氣派呀!他心中透着激動——袁紹為母守孝終于回來了。

     到袁府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可是每次來所見都不甚相同。

    此番袁家又重新改造了門庭,一色的上好松木為料,雕梁畫棟,地下鋪的都是漢白玉的石階,越發顯得奢華典雅。

    仔細瞅瞅,連二等守門家丁穿的玄布袍子都是緞子做的,這等富貴在朝中無人可比。

     平心而論,袁逢也算不得才幹超凡之輩。

    但是他精通易學,又依仗父祖之名出仕頗早,在官場中混了幾十年平平穩穩,所以資格老,甚得文武百官乃至皇上的尊敬。

    特别是陳蕃被害、胡廣過世、橋玄告老,朱砂不足紅土為貴,袁逢就更顯得老成持重了。

    與他相比,楊賜耿直剛烈為皇帝厭煩,劉寬儒雅高尚卻過于謙恭,陳耽精明強悍卻孤僻離群,馬日磾學識淵博卻是外戚家世,這些老臣都不如袁逢中庸和順得皇上信任。

    所以他被劉宏敬為三老,每年都有許多的禦用珍寶賞賜。

     曹操得知袁紹返京,特意在馬日磾跟前告了假,往袁家看望,遞了名刺,引進府門,他想起當年為救何颙翻牆闖府的舊事不禁莞爾。

     過去常常走動,也用不着有人通禀了,當輕輕步入袁紹書房時,袁紹和客人正聊得盡興。

    曹操一愣,原來是許攸和崔鈞,感到意外之餘頗有些不痛快:許攸當初離橋玄而去,走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一聲,當年同在一處盤桓,他回京竟不來見我;崔鈞就更不對了,他父崔烈與我父甚睦,好歹稱得起是世交了,據說他調任回京,不來約會我也罷,為什麼連我父都不去探望? “孟德,你來了!”崔鈞第一個站起來。

     “阿瞞兄!”許攸依舊一開口就是曹操的小名,“多年未會,一向可好啊?” “好,好。

    ”曹操點點頭,“聽說本初兄回京,打算來看看,改日做東小酌,沒想到你們也回京了,大家一起吧。

    ” 崔鈞、許攸自知少禮,皆有些尴尬,隻拱手道:“我們也是剛剛回來,原說改日拜望,失禮了失禮了。

    ” “哈哈哈……”袁紹笑了笑,站起身來,“孟德,三載未見想煞愚兄呀!”他雖然除了孝,但身上的衣裝仍舊還樸素,須發已經精緻地修飾過了,越發顯現出白皙端正的面龐。

     這是多麼令人羨慕的容貌呀!曹操心中暗想。

    二人對揖已畢,曹操迫不及待一把抓住袁紹的手,淚水在眼眶裡噙着:“本初,這三年多我曹家險些天翻地覆,早就想和兄長訴一訴愁苦了。

    ” “坐下說!坐下說!”三人見他動了真情,拿坐榻的拿坐榻,端水的端水。

    自曹操得罪寵臣,調任頓丘令,所見以往的故友甚少,他早就憋着一肚子的話傾訴。

    便把自己冬日出京、黃河遇險、在任抗诏、桑園葬賢等一幹苦處都倒了出來,待說到滿門罷官兩位叔父遇難時,淚水實在是忍不住了,竟奪眶而出。

     三人無不歎息,許攸道:“真想不到,短短三載孟德竟遭遇如此多的磨難。

    ”曹操擦擦眼淚:“哎……多虧了橋公老人家相助,我才能得返為官。

    子遠,橋公身體可好?” 許攸臉一紅。

    他自當年不辭而别,再沒有見過師傅橋玄,每天忙着四處遊走鑽營,甚至都沒想起給老人家寫封信。

    曹操這一問,實在是有些挂不住臉。

    曹操一看就明白了,隻歎息一聲,沒好意思再多問。

     袁紹拍拍他的手:“不要難過,事情都過去了。

    多經曆些磨難未必是壞事,反倒是愚兄守孝在家如今成了井底之蛙,我不如你呀。

    ” 曹操有點兒心冷,原以為袁紹能推心置腹說幾句安慰的話,誰知他竟這樣一語帶過,雖然他臉上帶着笑。

    可分明是揶揄搪塞,對這些事情都漠不關心。

     “聽說何進去過你府上了?”袁紹現在關心這件事。

     “嗯,數月前去過幾趟,拜會我父親,這些天又不來了。

    ” “他去的時候你遇沒遇上?” “見過一次,沒說幾句話。

    ” “孟德,這就是你的不是了。

    ” “哦?” “何進到你府中,不是為了拜會你父親,而是為了見你呀!” “有這回事?”曹操不信。

     袁紹沒說話,崔鈞卻接過話頭來:“看來這個何遂高是一點兒主心骨都沒有,不光是孟德那裡,我爹那裡也去了。

    據說還去拜訪劉寬、陳耽、孔融、王允、劉陶,各府他都訪遍了。

    ” 曹操一聽就明白了,這些人雖然年分長幼、官職參差